活在这个世界上,自己才是最要紧的。 那些人不过是做出了让自己更快乐的抉择而已,而她之所以这样在意,不过是因为她是被放弃的那一个。 可人生在世,总有取舍,强求不得。 她能做到的,是将那些落空的爱意收敛,更多的爱自己。 阮荣安最先放过的是阮世清,然后是母亲,然后是宋遂辰。 “女儿只是长大了。” 阮荣安回神,淡淡说。 按理说阮世清该欣慰的,但他闻言,却只有怅惘。 他似乎错过了很多。 “关于蓉蓉的事,我想着还是要跟你说一声。”安静了一会儿,阮世清又道。 “哦?”阮荣安这倒是提起了些兴趣。 阮世清觑着阮荣安的神情,斟酌着开口,道,“宋遂辰还是没松口,我决定将蓉蓉嫁去外省,已经联系了几门亲戚。” “这样也好。”阮荣安好心的叮嘱了一句,“那你最好看好她。府中除了她,还有几位妹妹呢。” 她之前一直没想过揭露阮荣容的事情,一是她没有确凿的证据,二则是因为阮家还有几个未嫁的女孩儿。若是阮荣容的事情传了出去,同出一府,难免会影响到她们的婚事。 到底是她看着长大的妹妹,她心中还是存着几分怜惜的,不想她们遭了这无妄之灾。 “为父知道。”阮世清道。 都是他的女儿,虽然少了些关心,但他都是心疼的。 阮荣安只是笑。 但愿吧。 宴会散后,阮荣安带着人往自己未出嫁前的院落走去。 这里一切如旧,似乎还是昔年的模样,但她的喜好已经变了。看着眼前的种种,她仍旧能回想起当时的种种心情,不由的笑了笑。 没在阮家留太久,第二天上午阮荣安就带着人走了。 临走前,她跟阮父说了声自己要去江南的消息,阮父下意识反对,但看着无动于衷的阮荣安叹了口气,转而叮嘱她一路小心。 阮荣安微微一笑,告辞离开。 她这位父亲对她似乎还有一些感情,但她已经不在乎了。 所以说,人性就是这样奇怪又复杂。 你越在意,表现的越尖锐,就会将人推得越远。可等到你不在乎了,放手了,他们又会不习惯,又会来主动靠近你。 之后不管是安定伯府还是广平侯府都十分安静,仿佛这件事没有发生过一样。 阮荣安没有过多理会这件事,左右她之前对宋家折腾的不轻,若宋遂辰真能做到毫无芥蒂的接纳阮荣容,那她倒要夸他一声大肚。 可人心里的疙瘩,又哪里是那么容易就能消去的。 过了十五,十六上午,阮荣安去了廖家,看望舅舅舅母。 二舅舅名廖建勇,早年在边关娶了秀才家的女儿盛氏,后宅清净,没有纳妾,夫妻二人诞下两子两女,上面的哥哥姐姐都已经成婚,只有小妹廖绮彤还待字闺中,但也快及笄了,眼下正在为她相看。 舅舅上值去了,阮荣安陪着舅母和两位嫂子聊了会儿,等廖建勇回来,一起又用了顿午膳。 这般耽搁了半日,眼看着要走了,阮荣安才开口,说起自己要前往江南散心的决定。 廖建勇与盛氏很不赞同,但阮荣安主意已定,任两人怎么说都不改,两人无奈,只好叮嘱她一路小心。 等她前脚走,后脚廖建勇就往边关去了信,给自家父亲说了阮荣安要去江南的事,届时也好让母亲跟外家说一下。 外祖云家虽是商户,但在江南也算一个大家族,不容小觑,到时也能照拂如意一二。 马车上,阮荣安若有所思。 她走这一趟是存了试探的心思,眼下看来,二舅舅家并不清楚她母亲的事情,廖建勇夫妻两人都不是如何心机深沉的人。 两人的神态,若是有心,还是很好看出来的。 不过舅舅肯定会跟外祖父说,到时候外祖父说不定就会往江南那边递信。 打草惊蛇,就看她手底下的人能不能摸到痕迹吧。 阮荣安想着,勾起嘴角,笑吟吟,十分开怀的模样,却又带着些许的淘气和不怀好意,灵动极了。 - 八月十八,正式启程。 阮荣安的马车到城外时,公冶皓一行已经等在了那里,两个车队汇合,往前路行去。 一行人离去,毫不在意京都种种风波。 公冶皓要回家探亲,手下的事情自然要安排下去,这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张罗了,京中的人也都知道,可他们没想到,他竟然和阮荣安同路。 阮荣安要去哪儿这个消息暂且搁置一边,好些人看向宋遂辰的目光都变得微妙起来。 本以为阮荣安和宋遂辰和离后,再嫁必然不如,可没想到,她竟然和公冶皓有此关联。 永乐长公主出面说了句,阮荣安要去江南修养,这才将流言给压了下去。 “去吧,去吧。” 王瑞君站在城门上,眺目远望,趁着这个天下还没有乱起来,多走走,多看看。 没多少时间了。 “不过我记得公冶皓和公冶家关系不太好,还说什么回去给老夫人过寿,啧。” 王瑞君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这也是她这段时间没给如意介绍郎君的原因,若要比起来,谁能抵得过公冶皓。虽然这一个月公冶皓什么都没做,但她确定那人对如意绝非无意。 这一路同行过去,怎么着,也够如意拿下公冶皓了吧。 只要她想。 对于这一点,王瑞君深信不疑。 那么,她的小如意会喜欢公冶皓那个病美人吗? 王瑞君这才有些不确定起来。 从京都出发,前往渭州,乘坐马车一路上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这还是一切顺利的情况下,若是遇到下雨或者别的事情,还要耽搁。 当然,若是快马疾驰抄小道,并不需要这么久,马车出行,到底太过累赘了些。 赶在天黑之前,车队进入附近一个县城修整。 县城很小,但靠近京都,倒是很安宁热闹。公冶家的人早就做好了安排,包下了城中一座客栈。下午是人有人快马先行,这会儿已经将客站提前收拾了一遍。 来之前就说好了,这一路的事情交给公冶家安排。 马车徐徐在客栈前停下,护卫入内巡视一番,确定没问题后出来禀报,阮荣安这才下了车。 扶着一月的手站定,她打量了眼眼前的客栈,略有些简陋,但相比一路而来的见闻,已经算不错了。 “走吧。”公冶皓温和的声音响起。 阮荣安笑了笑,跟他一起进了客栈。 刚一进院,丫鬟们就忙碌起来,将床帐茶壶茶杯等都换成阮荣安常用的,一边叫人去厨房开始准备晚膳。 “姑娘,公冶先生那里过来问话,说是晚上要不要一起用膳?” “啊,好啊。”阮荣安正呆在院子角落看石榴树,闻言笑道。 石榴现在已经长成,浅一点的黄色,深一点的橘红色,一棵棵挂在枝头,偶有两颗裂开了的,露出里面晶莹剔透如宝石般的石榴籽。 院子虽简陋,但有这么棵石榴树在,再搭配别的草木,倒是别有几番趣味。 “你去问先生,在这儿吃行不行?”阮荣安看了眼,石榴树长得很大了,高过墙头,树冠扩散开,底下恰好能放下膳桌。 其实最早的时候,阮荣安对公冶皓的称呼都是先生。 一开始是客套的礼称,后来熟悉了,被公冶皓教导了不少,倒是越发的真心了。这次出门,两人都要遮掩行迹,像丞相这样的称呼自然是不能再用,就直接叫先生了。 二月过去问,等回来时,便跟在了一袭白衣的公冶皓身后。 “先生来了。”阮荣安惊讶道,说着就笑了起来,团扇指向那石榴树,笑道,“看这棵树,是不是很漂亮?” 公冶皓看去,其实并不觉得有什么。 京都多的是漂亮的院子,漂亮的树,景致一个比一个别致美丽。相比之下,这只能说寻常罢了。 但看着阮荣安的笑靥,他还是点了点头。 “不错。” 秋日里,早晚的温度已经降了下来。 中秋刚过,天上的月华正是明亮的时候,丫鬟们将桌椅搬到了树下,阮荣安请公冶皓坐下。 “走了一天的路,真是累人。先生可还撑得住?”阮荣安表情柔和下来,关切的问。 其实她觉得还好,只是拘束了一天,身子都有些僵。可公冶皓不同,他的体质太弱了。 心知她在关心他的身体,公冶皓一时欢喜,一时又酸涩。 别人说什么他都不在意,可阮荣安不同,每次在她口中听到此类言语,都无比清晰甚至尖锐的提醒他,他的身体有多差。 但他又知道,阮荣安实在不是一个多么温柔体贴的性格,她似乎生来就炽烈张扬,学不来那些柔肠百转的心思。 她的关切是真切而纯粹的。 对比之下,他心中那些复杂晦涩的心思每每想起,都让他悔愧。 他总是不由的把所有晦暗的心思都用来揣测阮荣安,细致入微的去琢磨她每一分喜怒。 这是不对的。 公冶皓知道,却改不了。 “还好。”他笑的一如既往的温和,如霁月清风,不露丝毫破绽。 “我的马车是特意改装过的,十分舒适,而且还带了随行的医师,也早就配好了药。” “那就好。”阮荣安放下心。 “如果有不舒服就告诉我,咱们放慢行程就是,我不急的。”阮荣安看着他笑起,忽然又想到,“对了,老夫人的生辰是什么时候?” 她是不急,可万一公冶皓那边着急呢。 “九月中旬,来得及。”公冶皓垂眸抚摸着白瓷茶盏,短暂的犹豫后道,“既然不急,你可要去公冶家看看?” “渭州虽然和江南同是水乡,但建筑风格截然不同,公冶家的老宅是其中翘楚,我想你肯定会喜欢的。” 他有私心,想带着阮荣安去他长大的地方看看,也想和她再多相处相处。 阮荣安稍稍有些迟疑。 她视公冶皓为师为友,但到底男女有别,若是贸然去对方家中,终归有些不妥。再者,这段时间京中流言纷纷,她担心已经传去了公冶家,说不得已经让人误会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6 首页 上一页 2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