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是背主之人,陛下一定不会像从前那样信任他了。 这也怪不得别人,要怪就怪他自己从前有眼无珠,误以为陛下扶不起来。 事到如今,他也只能将功补过。 …… 韩若年掌管宫务后,生活都充实了起来。 但她还是不忘去给太后请安,有些事也会意思意思地问问太后的意见。 太后倒是想 插手,但她发现韩若年惯会阳奉阴违,表面顺从地说着听母后的,回头还是按自己的想法办,印信在她手上,等太后知道,事情都已经安排下去了。 这时韩若年再轻描淡写解释两句,太后也不好揪着不放。 宫里的内侍宫女本来不把长公主放在眼里,奈何长公主刚接手宫权的时候就处置了一批人,那些偷盗东西的内侍宫女挨打大家都看在眼里,有的说是留条命,但打得皮开肉绽被抬出宫去,估计后半辈子也废了。 宫女内侍人人自危,最近都挺老实。 裴见戚想知道有多少耳目被处置了,让人送消息进去,过了好几天才收到回应。 除了几个位置不重要的钉子,剩下的要么因为偷盗宫中财务被降罪,要么被长公主调去别的地方当差,就没一个在小皇帝和长公主跟前伺候的了,想打听二人的消息十分困难。 裴见戚有一瞬间怀疑姐弟俩察觉到了什么,或者玉盏供出了他在宫里的其他眼线。 但没过两天,他去兴圣殿面圣时,就见到了廊下侍立的林宝廷。 他直接问小皇帝,“陛下为何又让林宝廷回来伺候了?” 韩昼叹气,“他被玉盏连累,没地方去了,长姐要让他去刷马桶,朕不忍心,就让他回来了。”他看向裴见戚,一脸乖巧,“表兄放心,朕不让林伴贴身伺候,就让他端个茶倒个水。” 如果玉盏都招了,不可能不提林宝廷。裴见戚打消之前的怀疑,对韩昼道:“只要陛下心里有数,别再被那奴才带着贪玩偷懒就好。” 韩昼连连保证,“不会的不会的。朕最近有认真做功课。” 裴见戚淡淡“嗯”了声,这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皇家哥仨一起读书,激起了小皇帝的胜负欲,小孩比以前用功一些,倒也可以理解。 林宝廷回来,是好事。 而且为了让小皇帝回到以前的状态,裴见戚还想给小皇帝安排个伴读,也就是武平侯王成孝的幼子王信。 韩昼一听这个安排,就乐道:“行啊行啊!听表兄的,表兄选的人肯定好!” “臣早就想让他来为陛下做伴读,是谢尚书一直阻拦。”裴见戚道。 “为什么呀?”韩昼鼓了鼓脸颊。 “王信功课不是特别好,而且王家是武勋。”裴见戚顿了顿,“谢尚书更希望自己的外孙季淳给陛下做伴读。” 这事儿原主有点印象,之前就在朝会上讨论过。 谢文升的长女嫁给两广总督之子季永安,季家是书香世家,族中子弟都是小小年纪饱读诗书,唯独谢氏所生的独子季淳从小被娇惯坏了。 否则,谢文升早安排他给韩旭当伴读了,哪儿轮得到小皇帝。 但当时裴见戚看中的是赵昌元的次子赵冲,大概是因为赵昌元如今当了小皇帝的武师父,又因赏赐之事,裴见戚对他多少有了几分防备,才换成了王家的小子。 伴读不但能带着小皇帝一起玩儿,还能监视小皇帝。更方便把宫里的消息送到外面。 裴见戚也是意识到用宫女内侍做耳目的不便之处,才又急着要给小皇帝安排伴读。 “那就让季淳也一起来,两个伴读正好。”韩昼笑道:“朕早听说季淳性情乖张,倒要见识见识!他敢在朕面前放肆……哼哼……” 裴见戚劝道:“陛下,那季淳是吴王的表兄,您多少该给他留几分面子。” 韩昼瞪眼:“吴王在朕跟前都服服帖帖的,他表兄算个什么东西!” 裴见戚见状,放心的笑了。
第17章 谢文升得知裴见戚给小皇帝安排了伴读,立刻就让人把外孙季淳接过来。 季淳的母亲生季淳时伤了身体,之后再无法受孕,因此对这个儿子格外溺爱。 季淳身体不好,到了山东水土不服,谢氏就带着儿子回京住着。季永安在山东这些年,纳了四五房姨娘,庶子庶女也是一个接一个出生,谢氏都不在意。 可谢文升却觉女儿可怜,都是被季淳这小子连累了。 季淳三四岁,谢文升就逼着这个外孙读书。但这孩子根本不把他的话当回事,而且身体不好,说狠了,他回去病一场,谢氏就要心疼好久。 谢文升也就懒得管这个外孙了。只让女儿看紧他,别在外面沾上赌博招妓之类的毛病就行。 季淳今年十三,四书还没读完,正好能跟上尚书房的进度。 谢文升也没交代外孙要用功读书什么的,就说让他去尚书房长长见识,顺便看看陛下究竟对吴王如何。 季淳:“陛下若对吴王不好,我还能帮吴王出气不成?” 也就只有这小子敢这么对自己说话,谢文升深吸口气,“自然不能,若你表弟受了委屈,你就来告诉外祖父。” 季淳:“那要是陛下受了委屈呢?” 谢文升:“……陛下一国之君如何能受委屈?” 季淳冷哼。 谢文升:“……” 多跟这小子说句话,就能少活一年。 他摆摆手,让季淳赶紧滚。别在这气他了。 摄政王府,王成孝和儿子王信来拜访裴见戚。 裴见戚交代了几句,无非是说小皇帝身边有季淳这样的纨绔子,他不放心,王信一定要在旁盯着,及时汇报。 王信是个木讷性子,只知道老实点头。 王成孝就在旁对儿子道:“信哥儿嘴笨,遇到事儿别想着自己去劝,容易添乱,就直接告诉王爷。” 王信抬眼看裴见戚,见他点头,他这才应了声“是”。 “你是陛下的伴读,只有陛下是你们的主子。”裴见戚道。 他说这话,是不想让王信把郑王、吴王当回事。兄弟三人以及他们的伴读之间,矛盾越多越好。 但王信却只记住了字面意思,只有陛下是他的主子,意思就是他只听陛下的。 从摄政王府出来,王成孝又重复了裴见戚的话,“只有陛下是你的主子,听陛下的就行了。” 王信点头,“儿子明白。” 王成孝满意地拍拍儿子肩膀。 次日,裴见戚亲自带着二人来见韩昼。 王信才十岁,个头和十三岁的季淳一样高,又黑又胖。 季淳被他衬托得愈发秀气白净。 系统说,在原剧情里,季淳也被安排做了小皇帝的伴读。 “当时小皇帝身边也是两个伴读,一个是赵冲,另一个是季淳,季淳对小皇帝十分不敬,当面说小皇帝无能,不及吴王。小皇帝大怒,要杀了他。是谢太后求情,小皇帝才罢休,把季淳撵回家了。” “后来呢?”韩昼好奇季淳的结局。 系统:“季淳不小心暴露了谢文升收受贿赂之事,小皇帝告诉摄政王,摄政王让人搜集证据,加上其他罪名,二十条大罪扳倒谢文升,谢文升得知是外孙在宫里做伴读时说漏嘴的,把季夫人和季淳一顿臭骂,季永安也被连累,谢、季两家都说季淳是灾星,季淳被全家厌弃,不到十四岁就郁郁而终了。” 系统说季淳对小皇帝不敬,原主的记忆里也有季淳性情乖张的印象,他还以为会见到一个桀骜不驯的小少年,可面前的白净少年看起来就是个风一吹就能倒的病秧子。 他就问季淳,“朕瞧着你脸色不好,是哪里不舒服?” 季淳淡淡道:“无碍,臣生下来就体弱,常年吃药。” 韩昼点点头,“那以后我们学骑射,你就不必跟着学了,在旁边休息吧。” 季淳无可无不可地答应了。 裴见戚就冷下脸,“陛下如此体恤于你,还不谢恩?” 季淳就不情不愿跪下,“谢陛下关怀。” 韩昼皱了皱眉,让他起来。 裴见戚又勉励了二人几句,就让他们退下。 “那季淳病病歪歪,朕真怕他哪天晕倒在宫里,怪晦气的。”二人一走,韩昼就朝裴见戚抱怨。 裴见戚道:“陛下是怕他出事,才不让他一同学习骑射?” 韩昼点头,“是啊,他万一出点什么事儿,太后和谢尚书岂不是要赖在朕身上?” 小少年一脸嫌弃,裴见戚就笑着安慰他,“陛下不必担心,朕要出了事儿,也是他御前失仪,与陛下无关。” “当然与朕无关,朕就是觉得晦气!”韩昼嘟囔。 谢文升给韩旭选得伴读各个 机灵,到小皇帝这儿,就选个一无是处的病秧子。小皇帝肯定生气。而且如今兄弟三人一起读书,对比一目了然,裴见戚都能想到日后尚书房有多乱。 可几日过去,风平浪静。 问王信,王信就说陛下不怎么搭理季淳,平时和自己说话多些,但也没起什么冲突。 裴见戚总不能让王信主动挑事儿,只让他多讨好小皇帝,把陛下哄高兴。被王信一衬托,小皇帝肯定更瞧不上季淳,早晚会有矛盾。 王信不会讨好人,只知道听陛下的吩咐。 二人第一天和皇家兄弟们一起上课时,韩昼就交代王信,“季淳身体不好,你多照看一些。” 王信记住了,就分了些注意力到季淳身上。 季淳只当是摄政王让王信盯着自己,倒也不在意,反正他不往小皇帝跟前凑,王信也挑不出自己的错儿来。 这日天气转凉,季淳来北苑的路上受了些风,上午上课时就时不时咳嗽。 中午休息时,王信过来关心他,“季兄,你是不是受寒了?我去告诉陛下,请个太医来瞧瞧吧。” 季淳一愣,抬眼看王信,半晌勾唇冷笑一声,“行啊,你去吧。” 王信心说这人怎么笑得阴森森的?但他也没在意,转身跑去找陛下了。 中午休息时,皇家三兄弟都各自回自己住处用膳午休,韩昼刚用完午膳,王信就来了。 韩昼听王信说想给季淳请太医,先夸王信,“你不错,朕交代你的事儿你记在心上了。” 王信得了夸,高兴的眼睛都眯起来,“家父说了,让我……让臣听陛下的。” 韩昼挑眉,王成孝原来是这样教儿子的。 武平侯王成孝如今管着兵部武库,朝廷给各地驻军分配兵器火器,全由他负责。 裴见戚当初为了安排王成孝到这个位置上,颇费了一番周折,只为更好的控制各地驻军。 韩昼心里直乐,一面吩咐人去给季淳请太医,一面起身拍着王信的肩膀,“走走走,咱们去看看他!你俩可不能病了,你俩以后可都是朕的左膀右臂!”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5 首页 上一页 1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