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云里雾里想要说些什么,便听到小妹急匆匆的声音响在外:“父皇,您把大哥怎么了?” 话音刚落下,便见小妹气喘吁吁站在眼前,担忧地看着他,像是要确定他是否有事一般。 永安帝见秦颐一这副模样,冷哼一声,正想要说话,便又有一道急急忙忙的声音响起:“父皇,您息怒,大哥他是为了帮我们。” 秦颐甄说完,同样看着坐在一旁的宁王,目露担忧。 此刻的宁王更加迷惑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永安帝冷眼看着这一个二个兄妹情深的模样,面上冷漠心中却欢喜。 “怎么,在你们心里我就是那种是非不分的人么?” 这话一出,姐妹俩哪里还不知道是自己回错了意。 那日在宁王府请求大哥、三哥帮的忙便是写文章,大哥最爱诗词歌赋,在那些文人聚集的地方有着一定地位。 对于才情极佳的人,很少有男女之别,在大齐,只要你有真才实学,必定会受到文人的尊崇,即便是青楼的妓子,也会被人赞一句才女,那些能够动摇人心的东西,在这样的地方被流出是最好不过。 不过因着事情又杂又多,那日过后,秦颐一便只派手下的人盯着此事,她和五姐一心在朝堂转移卓相等人的注意力,与父皇里应外合演着戏,三不五时就要弄出点事来供卓相等人消遣,倒是忘记将大哥即将要做的事跟父皇知会一声。 两人才得知大哥被召进宫,又联想到近日闹得轰轰烈烈的事,便知不好。 毕竟为了做戏做得逼真,不引人怀疑,大哥也是参与其中的,如今事情闹得不算大也不算小,以现在父皇的态度,知晓喜爱诗词的大哥参与了此事必定是要将人召进宫中臭骂一顿给外人看的。 而秦颐一、秦颐甄生怕父皇会真的将大哥骂一顿出气,便急急忙忙赶了过来。 不过现在这样的局面,似乎是她们误会了什么。
第96章 当听完秦颐一和秦颐甄的交代,宁王才知这些日子他和三弟遭受了多少无妄之灾。 为了将戏做足,父皇竟然狠心的将自己又要连夜处理政务和不能见贵妃的怒气统统撒在他和老三的身上。 宁王暗地里有些幽怨地看了永安帝一眼,碍于那是自己的父亲,敢怒不敢言。 过后又感慨自己两位妹妹的大胆,竟然敢出这般险招,真就不怕被卓相那只老狐狸抓住机会直接将她们彻底踩死,再无翻身机会么。 对于这个疑问,秦颐一是这样解释的。 “卓相那人,心思深沉,但这些年在朝堂上无往不利,一人之上万人之下,这么些年被人捧着习惯了,倒是有些目中无人,尤其对于女人更是看不上眼。” 宁王仔细想想,倒是的确如此,回顾几次交锋下来,不难看出,卓相这人的确有些自大的过头,似乎从未将小妹她们放在眼中。 连宁王这个不喜朝政和勾心斗角的人都看出的事,卓相又怎么没能发觉。 这些日子里,他当真是处处受挫,火冒三丈。 当他想要将那些东西通通毁了一了百了时,竟有人将那些东西呈到了皇帝面前。 本以为依照之前的事,皇帝应当对于这些东西只会敬而远之,没承想他竟沉默着没有表态。 以他对皇帝的了解,这副态度必定又是他又犹豫了。 卓相暗恨,他绝不能让秦颐一将那什么女子恩科开设起来。 倘若女子恩科能够开设,那么那些女子对于秦颐一这个一力主张设立的人必定感恩戴德,往后支持她们的势力只会增不会减,那自己的计划又会受到极大的阻碍。 二是,他的确觉得女子不该抛头露面,插手朝政。一介女子而已,在家中相夫教子足矣,哪里可堪当大用。 与那俩姐妹在一处上朝就足够令他难受了,若是再与一群女子议政,听着她们尖锐的声音,那比杀了他更令他不痛快。 是以,这些日子,他不断在权贵之间花心思,倒是让他有了不少收获。 与他相同的,自然还有成王。 京城一家不起眼的青楼内,成王与卓然相对而坐,在他们的面前是一群在十月里仍旧穿着清凉的舞姬,姿态妖娆地跳着令人脸红的舞,动作勾人, 成王那双被酒色浸染的浑浊双眼看着面前的这一幕,偏头喝着身旁美人递过来的酒,盯着眼前的美景眼也不眨,嘴里却道:“卓相为了咱们那两位不省心的公主忙前忙后,怎么二公子倒是时常跑到这青楼与本王厮混呢?” 卓然压住眼中的不耐烦,心道这人这种时候还是不怎么信任他,嘴上却道:“父亲一贯只看中大哥,像我这样的人,自然要靠自己另寻更好出路了。” 他话说得直白,成王听着高兴,因为他也觉得自己就是那条更好的出路。 秦颐一、秦颐甄将他供养军队的摇钱树毁了,他怎么能轻易罢休。 这两年里,明里暗里他也给她们找了不少麻烦,只是每次那两人都命好地躲过,这一次本以为总算要栽了,居然又不声不响地惹出这么多糟心事来。 他一向厌烦那些总是念着些酸诗,自诩人间第一流的文人,自然不会关注他们今日又写了什么诗,明日又做了什么曲。 如果不是卓然跟他将其中的利弊分析了一通,他倒是不知那些人竟有这样的能力。 “只是照你这么说来,这女子恩科一事当真就要让秦颐一和秦颐甄那俩丫头办成了?”成王搂着身旁的美人调笑一番,对卓然发问。 蠢货! 卓然不屑地想,面上却认真道:“父亲必定会阻止此事,只是按照如今的局势来看,父亲的胜算似乎并不大。” “若是王爷也不想她们成事,这件事倒还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卓然佯作斟酌良久地开口。 他这幅察言观色的样子让成王是很满意,他自然不希望秦颐一等人过得顺遂,不过设立女子恩科于他而言倒也并非坏事,前可帮他处理政务,后可陪他纵情享乐,这样算来,女子为官却是可行。 看着他那一脸淫/荡的模样,卓然皱了皱眉,当真是异想天开的蠢货。 “毁了我多少银钱,我怎会让她们好过,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吧。”成王想了想,还是觉得此事应当以对付秦颐一几人为首要,女子恩科的事,待他成为帝王后再议也不迟。 闻言,卓然眼底的精光一闪而逝,顺从应是。 还真是连一无是处的蠢东西啊。 他摩挲着手中的酒杯,看着面前的歌舞,听着耳边的靡靡之声。 这天下,就该越乱越好。 *** 几日后的早朝上,温阳公主与和顺公主无端端竟又提起设立女子恩科一事。 百官心惊胆战看着毫无畏惧对上陛下视线的两位公主,心想这一次恐怕两位公主真的得回去相夫教子的了。 即便是当日没有在场,他们也听说了那日陛下在御书房是如何训斥两位公主的,听说当日陛下气得没有用膳,而两位公主也在御书房门前跪到天色渐晚。 更有说包括当日在场的昔日的右相周大人也是因在场劝解而被陛下掐怒,被贬了官。 可想而知,因为这费心费力的女子科举一事,陛下到底有多生气。 众人提心吊胆的等着。 只有卓相知晓,皇帝十有八九会在一定的局势下应下此事,而他要做的,便是将皇帝所 害怕的局势控制在自己手里。 “众爱卿觉得此事如何?”永安帝没有看底下的秦颐一和秦颐甄,反而询问百官。 卓相见此,嘴角勾起一抹不着痕迹的笑,心想果然如此,皇帝虽平庸,但算不上一个昏君,多数时候还是会遵循众多官员的意思。 幸好他早就打点好一切,今日能够同意设立女子科举的,怕就是周大人那个疯子一派的人。 果不其然,不少人不言不语,直到一人提出反对,众人纷纷响应。 永安帝本就不算好的脸色又沉了几分,将想要据理力争的秦颐一的话打断:“好了,此事日后再议。” 众人心中明了,这便是无望。 卓相也这么认为,哪里知晓,没过几日,秦颐一、秦颐甄那一根筋的人竟然又提起此事。 这一次,众人不再像之前一般心惊胆战,见过前次陛下的反应之后便知晓,他们的陛下或许又动摇了。 这也是卓相最为担心的地方,毕竟永安帝虽没能力将国家治理好,但也不是真正人人喊打的昏君,手里的权利还是有那一些,尤其在秦颐一和秦颐甄立起来后,皇帝手中的权利又收回不少。 但他在朝中积累这么些年也并非一事无成,对于自己一派的人还是有信心,也自认为对永安帝有所了解。 如他所料那般,永安帝这一次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只是秦颐一和秦颐甄就像是钻进死胡同一般,在过了没几日后,再次提起了此事,并将其中的利弊分析的头头是道。 在见证过她们的能力后,朝堂的不少人自然也不会小瞧了她们,可这也只针对她们而已,对于其余女子,还是有不少人有着隐隐的担忧。 但永安帝却一反常态,这一次竟然直接支持两个女儿的提议。 今日的早朝像是滚烫的油锅里进了水,顿时喧嚣不已。 不少人的纷纷出言劝诫,细数女子为官的弊端。 只是永安帝像是被人下了降头一般,仍谁说也全然不理。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反对此事,毕竟朝中还有中立派,这些人的确一心一意只为百姓考虑,在思量过女子恩科对社稷的益处后,知晓这一壮举应当会为大齐带来不少人才。 毕竟大齐对于女子的限制比之之前的朝代好了不少,总是会有一两个才情俱佳的女子冒头,令不少男子也自叹弗如。 不过这样的人毕竟占少数,大多数男子还是一脉相承的老派思想。 皇宫御书房内,永安帝不无担心道:“如此坚决,怕卓相等人又要生出幺蛾子了。” 秦颐一笑着宽慰:“如今的皇室可不必从前,大齐大半兵权掌握在您手中,至于百官,这么多年来,您还不放心您的两个女儿办事吗?” “咱们声势浩大地给了他这么一个提醒,料想卓相也不会继续利用那群学子继续闹事不是。” 她有些自卖自夸地说笑着,宽慰着永安帝的心。 尽管有人在不断销毁那些文章,但在秦颐一等人的有心操控下,知晓的人不在少数,反响也不错,倘若卓相还想利用舆论来逼永安帝妥协,秦颐一等人也可同样利用舆论来与之打擂台。 卓相再想走这一条路,绝对讨不了好。 秦颐一、秦颐甄浸淫官场多年才知,父皇当初到底有多么有心无力。 王家是外戚,又有着提拔永安帝的恩情,无论再怎么放肆,对于永安帝这样一个看中名声的人而言,始终要退让三分;不得已扶植起来一个卓相,没承想也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主儿。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5 首页 上一页 8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