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樱洗漱过后,唤了踏枝、霜月同宿榻上。 刚上了榻,“砰砰”敲门声响起。 踏枝穿上鞋,打开门,入目是几张被褥,被褥后露出一张俊俏的脸,是白日里谢渡的随从。 那随从道:“请沈姑娘安。我家少君说,寺院禅房比外头更冷一些,怕姑娘和卢夫人夜里受凉,特意派遣我们送了被褥过来。” 沈樱起身迎出去:“都给我们了,你们用什么?多谢你家少君好意,但我们不能要。” 那随从道:“姑娘莫要担心我们,我家少君从不用外头的被褥,是以家中马车常备着的,够用的。” 沈樱低头看看随从抱着的被子,察觉到不对。同是青灰色料子,这床被子却隐着暗纹,精致柔软,细腻光滑。 沈樱自是没法收的,张了张嘴,没来得及说话。 随从道:“姑娘若不收下,们实在无法回去向少君交差,还请姑娘可怜我们,雪天路滑,莫要我们再多跑一趟。” 沈樱无奈,心知谢渡特意嘱咐过,若真叫带回去,恐怕真的连累对方多跑一趟。 她微微抿唇:“那劳烦替我向谢郎君带话,明日一早,我与姑母亲自前去道谢。” 随从道:“姑娘的话,小人一定带到。” 说着,他从衣袖中拿出一只锦囊:“这是伽蓝香,少君说,怕姑娘与夫人初换生地睡不好,特意为二位安神。” 沈樱接过:“多谢。” 随从道:“那小人便先行告辞,姑娘若有所需,尽管嘱咐。” 踏枝抱着被褥进屋,重又铺到榻上,边用手展着褥子的褶皱,边道:“这被褥很是柔软,比寺中确实好得多。” 沈樱不答,只道:“休息吧。” 三人一同进了温暖的床榻。 踏枝躺在沈樱身边,压低声音问:“姑娘,这谢郎君对您和姑太太极为殷勤,是……” 沈樱眼皮一跳,阻了她的揣测:“谢郎君为人谦和,平易近人,是个好人。” 踏枝失落叹息。 沈樱在柔软的被褥中闭上眼,将所有事情抛诸脑后,自去睡了。 万事不萦于心。 翌日清晨,雪后初霁。 沈樱敲响沈惠的房门,迈腿踏入房内,径直道:“姑母,我们先去向谢郎君道谢,随后再吃早饭,您觉得呢?” 沈惠已起身收拾清楚,秀丽的眉目舒展,点了点头:“应该的,走吧。” 两人联袂同行,走到谢渡房门前不远处时,却见谢家的仆从陆陆续续搬着行李,纷纷往外走。 沈樱诧异抬眉,唤住其中一位:“你们是要下山?山路上那样厚的积雪,马车能走吗?” 那仆从笑了:“卢夫人安,沈姑娘安。山路上的雪,已连夜清理干净了,您二位若要下山,亦没有问题。” 沈樱与沈惠对视一眼,从对方眼底看到惊诧。 那样长的山路,积雪清理干净,是极大的工程。 而今,不过一夜功夫。 沈樱心神恍惚。 第一世家的权势与能量,果真名不虚传。 沈樱面上没露出异色,温和道:“敢问谢郎君何在?可否劳烦通报一二。” “二位稍等。” 那仆从飞快跑向其中一间紧闭的房门,轻轻敲了三下,候了片刻,轻声回禀:“少君,卢夫人与沈姑娘来找您。” 过了几瞬,房门被打开。 谢渡换了件衣裳,身披一间天青色锦衣,清润色泽不显轻浮,更衬托出他俊逸超群的容颜。 几步跨到二人跟前,谢渡歉疚道:“伯母怎亲自过来,该我前去告辞的,当真是惭愧。” 沈惠道:“我们今日特意前来,谢你昨夜所赠。” 谢渡洒脱一笑,道:“伯母客气,举手之劳,不值一提。” 沈樱立于姑母身后,弯了弯唇角,眉目不动:“谢郎君的举手之劳,于我们是雪中送炭的情谊,铭记于心,万不敢相忘。郎君若有差遣,愿结草衔环。” 谢渡哑然,莞尔:“何须结草衔环如此言重,待下山后伯母与沈姑娘请我喝酒,也便偿还了。” 他看向沈樱的眼睛,似玩笑似认真:“不知沈姑娘可愿意?” 沈樱抿唇,看了眼他带笑的眉眼,一字一字,格外清晰:“正月十五晚,谢郎君若有空闲,西市秋白楼见,我自有好酒,请谢郎君品鉴。” 谢渡垂首,认真应下:“渡闲人一个,自当赴约。” 沈惠看看沈樱,又看向谢渡,不解其意。 戳了戳沈樱,尴尬笑道:“还是十六再约吧,上元节这样的日子,明玄若有别的安排……” 谢渡断然道:“伯母,我并无安排。” 沈惠茫然:“啊?” 有了要成婚之人,上元节不与对方同度吗?谁家姑娘这般大度,这也能容? 谢渡微微一顿,未做解释,看了眼天色,拱手道:“伯母,我今日与人有约,不便久谈,便先告退。” 沈惠颔首:“那我们不耽搁你的时间,先回去了。” 谢渡放下双手,侧目看向沈樱:“三日之后,秋白楼再见。” 沈樱指尖微动,道:“恭候大驾。” 谢家仆从已收拾好行装,谢渡大步走向马车,上去。 车夫扬起马鞭,催着马儿前行。 谢渡掀起车帘,朝她们二人又看一眼。 沈樱微微垂下眼睑,轻声道:“姑母,我再为母亲上一炷香,我们也下山吧。” 沈惠拢着袖筒,点了点头。 下山后,沈惠母子自回了卢家。 沈樱回到沈府时,已是正午。 甫一进大门,仆从匆匆忙忙迎上来:“大姑娘,主君在书房等您。” 沈樱挑了挑眉,转了脚步,朝沈既宣的书房走去。 沈既宣正在处理公务,见她进门,只微微抬了抬眼皮。 沈樱于他对面坐下,神色平淡:“父亲唤我何事?” 沈既宣搁下手中的笔,抬起头,从一旁的一打书信中抽出一封,递给她。 沈樱接过。 书信上,三个熟悉的字映入眼帘。 “樱亲启。” 是宋妄的笔迹。 沈樱拆开,一目十行地看完,微微蹙眉。 ——宋妄邀约,正月十五上元节,前往西郊皇家庄园一见。
第12章 回信上元节我已有约 沈樱捏着信纸,手指微微捻动,垂眸思索片刻。 西郊皇家庄园。 宋妄的意思,是让她前往西郊,与他私会。 为着世家的颜面,竟是连城内都待不得吗? 沈樱眼底掠过一丝讥讽的冷意。 沈既宣瞥了眼:“信上写了什么?” 沈樱将信纸递到他眼底下,“上元节,约我前去西郊,皇家园林。” 沈既宣看着,脸上泛起笑意:“陛下果然惦念你,阿樱,你没叫我失望。” 沈樱没说话,拿回信纸,情绪稳定得波澜不惊。 她袅袅起身,走到一侧火盆旁,将信纸扔进去。不过倏忽间,纸张便被火舌整个吞没,留下一片灰烬。 沈既宣登时急了:“你做什么?” 沈樱的目光移到一侧的书架上,“上元节我已有约,西郊我不会去。” 沈既宣起身,自是不依:“你竟然违背陛下的意思?” 沈樱轻慢道:“我约的,是谢渡。” 沈既宣的动作倏然一顿,整个人维持着滑稽的姿势片刻,“嗯?” 沈樱回身,望着他的眉眼:“孰轻孰重,父亲应知。” 沈既宣缓缓坐下,稳了稳心神,一派道貌岸然:“你与谢郎君有约在先,万万不可爽约。” 沈樱在他对面坐下,伸手为自己倒一盏热茶,不紧不慢地饮着。 沈既宣心思转过千百遍,耐不住性子,问:“你与谢渡为何会有约?” 沈樱言简意赅:“昨日同困大慈恩寺,得了他的帮助,特意设宴做东,以表谢意。” 沈既宣脸上的惊喜之色,遮都遮不住:“阿樱,你当真能干。” 沈樱弯唇一笑。 沈既宣兴奋以极,不由以肘击腿:“你有所不知,谢渡从不轻易答应旁人的宴饮。阿樱,你若能抓住机会嫁入谢家,那就真真是父亲的好女儿!” 沈樱眼底闪过一丝讥讽:“女儿尽量。” 沈既宣脸上笑意不减,拍了拍她的肩膀,慈爱如她嫁入东宫那年:“阿樱,父亲没看错你。” 沈樱抬手,于身前铺一张白纸,提起沈既宣的笔,蘸着墨汁,行云流水。 ——上元夜,与姑母先定约盟,无法赴约,万望珍重。 她短短写了一行字,丢了笔,将纸张折起,放入信封中。 沈既宣眼睁睁看着她敷衍,心底五味陈杂,忍不住问:“阿樱,如此敷衍虚假,当真无碍吗?” 沈樱漫不经心道:“能有什么妨碍?” 纵使宋妄察觉她话里有假,也只会觉得,她仍是怨恨他,才不肯与他相见。 无甚大碍。 而且,纵未有约,她也绝不会去西郊,做这偷情私会的龌龊事。 为着宋妄丢了尊严,一万个不值。 自轻自贱,旁人又怎么看重? 沈樱的目光,落于一旁满墙的书架上,从中翻出一本《说唐三史》,声音轻缓:“父亲,樊梨花被当年多拿乔三分,便不会落得被休弃三次的结局。” 沈既宣比谁都了解男人,稳住心神,点了点头:“你心里有数就好。” 沈樱缓缓起身,衣袖流水般拂过桌面,行礼下拜:“父亲若无别的事情,我便先回去休息了。” 沈既宣点头,眉眼间全是赞许。 沈樱提起裙摆,踏过高高的门槛,回头看一眼。 沈既宣端坐书案后,眉目被晨光侵染,瞧不真切。 她却只觉虚伪。 沈樱沿着花园小路,一路走回绿芙院。 转过假山处,却闻得淡漠疏离的男童女童声音:“大姐姐好。” 沈樱侧目望去。 不远处的暖亭中,萧夫人正带着儿子沈棋、女儿沈舒于亭中看书。 沈樱脚步一转,朝亭中走起,礼貌客气地笑了笑:“夫人安。” 萧夫人眉目平淡,不咸不淡:“大姑娘何时回来的?” 沈樱道:“刚刚。” 萧夫人捏着女儿的手,漫不经心道:“那我便不打扰大姑娘休息了。” 她不再看沈樱,低头柔声道:“阿舒,你父亲昨日夸你字写的好,你还需再加努力,你瞧这个三点水,若是往上带一些,是不是更好?” 父亲,夸你。 沈樱轻而易举从她话中提炼出重点,只觉可笑。 向她示威,以为沈舒得了父亲宠爱,便能惹她难过,吃沈舒的醋吗? 原来,萧夫人竟以为她对沈既宣仍有濡慕之思吗? 沈樱微微一笑,不吝啬于膈应萧夫人一把:“夫人言之有理,阿舒,三点水一定要写好,我们家的姓氏便有这个。还有木字旁,也要写好,我们这一辈名字从木,若写不好自己的名字,要闹笑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4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