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的月色洒在白色衣袍上,盛璟关上了门窗。 * 大盛朝女子地位并不低下,高祖皇帝的妻子刘皇后,便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 曾携女儿长阳公主,三百里急行军救出被围困的丈夫,内外夹击,打的敌人措手不及。 时下民风开放,未婚男女相看,倒也不必遮遮掩掩。 不过大户人家,总是略谨慎些。 顾清羽衣着水蓝披纱绸裙,三千青丝鸦鸦披散在身后,冬梅手巧的给她挽了时下京城流行的发髻。 这般打扮,减了些许英气,越发显得她明艳动人。 看着热闹的街市,顾清羽有种有恍如隔世之感。 月余前,她正受百姓央求,在凉城郊的山区,带兵扑杀一窝进村伤人的野狼。 箭矢如流星,挥刀血欲滴。 思绪忽远又忽近。 婶婶今日带她相看的是大理寺卿的长子徐淮。 徐家和顾家算是世交,先祖都是随高祖皇帝打天下的。 不过徐家人口复杂,且到了元启朝,只有徐淮之父能力卓著。 其余多只是做了不入流的官职。 婶婶说,徐淮少年才俊,连二叔都对他赞不绝口,夸他在刑狱上颇有天分,且相貌端正,算得上京城炙手可热的夫婿人选了。 顾清羽百无聊赖的想着婶娘磨耳朵的话。 正思索,马车便到了云林寺。 香客往来络绎不绝,祝兰茹下了马车,略一张望,便携顾清羽缓缓走向路西侧的柏树。 那里站着的一位锦衣华服的夫人立马迎了出来。 身后跟着一个年轻人,身形高挑,容貌端正,隐隐有严肃之气。 祝兰茹与徐夫人一同走在前面,顾清羽与徐淮跟在身后,两厢无语,多少有些尴尬。 直到祝兰茹与徐夫人进内殿拜佛,留下他们二人在寺庙的小花园里。 此时阳光正好,顾清羽抬头看了一眼徐淮,没想到他也正看过来,两厢对视,都不由笑了起来。 “顾家妹妹”,徐淮泰然自若,转过身来,行了一礼。 顾清羽也回了一礼,抬头时,眼神极好的看到他耳朵红红的。 * 寺庙东面有一座小阁楼,有两位公子临窗饮茶,锦衣华服的,正是兵部侍郎庶子柳昭。 “京城的形势就是如此,下一步你可有计划了?”柳昭看着面前这个,年岁尚不及他长的人,问道。 “无,且看看吧。”盛璟放下茶杯,青瓷杯里水波微荡,龙井茶叶打了个旋,他将目光投向窗外。 柳昭无语,没计划?他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我们来时,见到的两位夫人,便是顾家与徐家的?” “ 不错,后面那个蓝衣女子,应该便是顾瑜的侄女,顾毅的独女,顾清羽。” 柳昭顺着他的目光往外看了一眼,又道: “宫里暗线传来消息,说皇帝想扶持五皇子,把顾家女儿嫁与他。 顾家怕是也得知了消息,在顾清羽回京前半个月就暗中为她亲事走动,看来是不想趟这个浑水。” 日光大亮,盛璟面色白皙,嘴唇也无甚血色,有种疏疏离离的破碎。 他静静听着,不知想到了什么,突然饶有兴致道:“子昭,你要不要跟我打个赌?” “赌什么?” “我猜测她不会嫁给五皇子。 你若赢了,我便把那副吴道子的真迹赠与你。” “若我输了呢?” “把那把剑给我。” 柳昭是个画痴。 他简直压抑不住心底的激动,心脏怦怦跳,只能勉力维持面色不变。 千金难买心头好,吴道子的画带来的冲击力让他差点放弃思考了。 柳昭努力想找回一丝理智的模样,但吴道子的画,诱惑力太大了,哪怕希望或许不到五成,他也想试试,万一呢! * 回程的马车上,顾清羽眨眨眼睛,道:“徐家兄长是颇有君子风范。” 祝兰茹瞪了她一眼,“你这丫头,明明知道我问的是什么?” 顾清羽考虑了一下,没有隐瞒,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婶婶,徐家兄长很好,但我听他的意思,是要在京城坐文官的。若皇上发怒,只恐耽误他的前程。” “徐伯母都对他寄予厚望,届时,徐家人若知晓真相,难保不会有芥蒂。” 徐家伯母仅有一子,观今日言行举止,可见对徐淮尤为重视。 祝兰茹默然无语,又觉得她说的很对,徐夫人可不就眼珠子似的护着她儿子么。 可徐淮是她瞧着最为不错的人选了。 也罢,再寻寻,总有更合适的。虽然时局紧张,这事儿也不能马虎了。 “也罢!既然清清无意,总归咱们顾家是武将世家,明日你再看看于勇伯父的次子。” 于勇原是祖父手下的一员悍将,因积年旧伤,退居京城谋了个闲职。 于家二公子新中了武举,正值意气风发。能与顾家的结亲,是求之不得的。 * 次日,原本于夫人要携子女登门拜访的。 未曾想于二公子偷偷养的外室突然发难,在于府门口拼死要活,说自己已有身孕。 这消息风一样传到了顾府,气的祝兰茹差点摔了顾瑜最喜爱的花瓶。 * 转眼过去了七八日,顾清羽又相看的几家,有合适的,也有不合的,总归尚未定下来。 她莫名感觉自己仿佛是要选妃一般,这个念头一出,她忙把它拍回脑子里。 想什么呢?顾清羽。 * 徐夫人放下手中茶盏,沉默了片刻。 “阿淮,昨日元贵妃的嫂嫂约我品茶,她亦有意把女儿嫁与你。” 元家嫡次女,年方二八,素来娇惯。 “母亲,孩儿心悦顾家妹妹,日前也相看了。” “便是当时顾家妹妹无意,我还是想再争取。” 徐淮眼神有些挫败,心情也有些低沉,但还是坚持道。 徐夫人抬起头,看着徐淮,不急不缓清晰的说:“你知道元夫人说了什么吗?” “皇上有意把顾清羽许配给五皇子。” “你是要和皇子抢人吗?你的前程还要不要?” 徐淮惊了一惊,有很快镇定下来。 “母亲,你怎知元夫人说的是真话?”徐淮反问道。 “况且,便是没有顾妹妹。我也不会娶元家的女儿。” “好,既然你和你爹一样,不喜元家,我也不逼迫你。但是顾家,你死了这条心吧!我是不会同意的。” 徐夫人拂袖而去,只余下徐淮看着由深蓝一点点过渡到黑色的天空。 * 转眼便到了宫内一年一度的赏菊宴,赏菊宴是由后妃主持的,参加者多为官家夫人小姐,互相共同联络联络感情。 祝兰茹也收到了元贵妃的帖子。 帖子竟还特意提了,听闻平西侯的女儿回京,也请入宫认识认识,顾清羽无奈只得跟着婶娘同去。 她们到时端安门时,一下马车便见停了不少马车和轿子。 后位悬空多年,元贵妃大权在握,不管心里怎么想,众人对元贵妃都是曲意迎逢,莫敢不从的。 顾清羽今日换了一身月白云纹裙子,特意把脸色画的苍白了些,珠钗也选了低调不张扬的。 对外称初来京城,水土不服,总之力求泯然众人。 顾清羽默默跟婶娘身旁,安安静静的,听她与相熟的夫人聊着京城流行的衣饰妆容。 宴会设在翠微宫,众人行礼,入座,茶具皆已在案几上分次摆好。 一路听来,顾清羽已了解到,这菊花宴分为两部,赏菊在上午,用过午膳后,开始品菊,菊花茶,菊花饼,菊花糕点等等不一而足。 这宴会,首先赏的是盆栽的菊花,直接由伶俐的小宫女搬来。 初始几株是养的极好的常见品种菊花。 如普通的白菊,墨菊,紫菊,花朵大的如瓷盘,小的有拳头大小,品种虽一般,但花难得的开的色泽艳丽,颇有神韵。 后面慢慢呈上的便是名贵一些的品种,如白毛狮子,白玉珠帘,清水荷花,点绛唇,朱砂红霜等。 林林总总上百样,富贵人家或许会养些许品种,但远远不如皇宫内品类丰富,花色绝艳,一时之间,顾清羽只觉得,翠微宫菊花环绕。
第4章 赏菊宴2 有官家夫人和妃子们离席赏花,夸赞声不绝于耳。 这时突然有清亮的声音响起。 “娘娘,这些菊花虽然名贵,但咱们也不是没见过,只是家里养的品类少罢了。” 众人忙着细细赏菊,时辰悠悠过了一半。 听见这声音,有人抬头一瞧,有人闻若未闻。 除了元贵妃颇为偏宠的娘家嫂子,还有谁敢调笑? 元贵妃缓步走下主位,也打趣道:“哟,莫非嫂嫂看不上我这里的菊花?” “岂敢,岂敢,臣妾只是听说贵妃得了几株珍贵的菊花,是巧匠新育出来的,娘娘还不让我们开开眼?”元夫人又道。 薛妃,董贵人及几位官家夫人纷纷附和道:“这大殿里的菊花已属绝色,还有颜色在这之上的?” “新育花朵最难,听元夫人的话,还能更上一层?” 顾清羽看着附和的夫人们,未曾言语。 她一直坐在座位上,安安静静的,看着与文静的小姐们并无不同。 可实际上,祝兰茹一直悄悄给她介绍那些夫人,妃子,她记性极好,眼光又佳,殿内的人也算被她记了大半。 只需注意这些夫人们与谁交好,观其言行举止,就可略微猜得官员们是哪个阵营。 比如,董,薛,李,刘家皆是二皇子阵营,张,徐,柳家算是中立的。 元贵妃巧笑嫣然道:“巧匠新育的菊花娇贵,不似这般移栽在花盆里,而是在御花园特意划了一块地方,夫人们若有兴致便一起去看看?” 日光懒懒散散透过镂空的屏风,丝丝缕缕照在殿内。 随着她的走动,头上碧玉芙蓉簪反射出柔和的光芒,珍珠耳铛若隐若现,布摇却纹丝不动,华贵不可直视。 果真容貌气度俱佳!顾清羽心道。 只是,元贵妃身为后宫最大的赢家,其心机和狠辣也绝不容小觑。 * 大家纷纷起身随着元贵妃朝御花园而去。 即便天气已然入秋,御花园的花依旧开的热闹,穿过缤纷花丛,元贵妃带众人到了菊花园。 菊花园占地不算极大,但上百位夫人小姐宫妃散开,围着菊花园,并不拥挤。 花匠听从元贵妃的吩咐,一一介绍起来。 花匠指着一株绿色的菊花,道“此花名为玉壶春,花瓣通体为绿色,花丝曲卷,花朵的顶部却有黄色的光晕,乃是一株双色花。” 绿衣红裳,绿云,一一介绍过去。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1 首页 上一页 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