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古装迷情
收藏  反馈 

王妃与马奴

作者:游西   状态:完结   时间:2025-03-31 18:10:22

  见越棠愁云惨淡,侍女扯了扯嘴角,“其实吧......王妃不必自扰,这还真不算多大的事。我朝高祖以降,皇室血脉一向阳盛阴衰,所以公主们往往都很得宠,到年纪出宫开府,也如亲王府一般豢养清客相公,从来如此,不会有人说闲话的。至于有没有旁的什么,那就是殿下与相公们两厢情愿的事了,王妃只管放宽心吧。”

  “当真?”越棠听得一愣一愣的,“我却没听闻过这些,你别是诓我吧?”

  侍女笑说:“陛下这一辈往上数三代,只得令昌长公主这一位女郎,京城已许久不见公主风姿了。王妃您年轻,自然不知数十年前的旧事,奴婢在宫中长大,没少听老嬷嬷们话当年,这才略知一二。”

  越棠迟迟噢了声,心道原来是源远流长的传统,所以适才长公主才会怂恿她,并且怂恿得那样丝滑、直接、理直气壮。

  说话的功夫,车驾已经停稳了。越棠下车后吩咐侍女,“明日还要去公主府,你记得去交代一下。”

  侍女应是,随越棠迈上石阶,身后却平地起惊雷,传来一声马儿尖锐的嘶鸣。转头看,只见那两匹拉车的宝马和疯了似的,撒开蹄子就往前莽,直冲石阶上的越棠而来。

  车轮已经上了轫,等闲是动不了的,可马儿不知怎么受了惊,顿时力大无穷,拖着车辕在青砖石地上碾出刺耳的巨响。太离奇,众人一时都吓呆了,惊惧之下越棠甚至忘记了挪步子,眼睁睁见着那疯马朝她扑过来。

  电光火石间,终于有人动了。那身影格外矫健,刷刷两下,嘶鸣声就在半空中戛然而止,马儿刹住蹄子,抽动两下,“哐哐”栽倒在地上,连带后头那硕大车厢轰然侧翻。

  王府的侍卫如梦方醒,终于冲上前,将那肇事马团团围住。

  越棠惊魂未定地抚着胸膛,一边努力辨认那个出手相救的人。

  “他不是侍卫吧,是什么人?”

  王府管事循声匆匆赶来,抹了把额上冷汗说:“回王妃,他是府里的马奴。”说着朝那人招手,“你,过来!王妃问你话。”


第2章 马鞭本王妃要教他规矩

  越棠不过随口一问,回头好让人放赏。见管事把人喊到跟前来,她只得停步,偏身望过去。

  一道灰青色的身影慢慢走近,腰身低伏,步伐却很沉稳,在石阶下站定后,从容行礼。

  “奴有罪,让王妃受惊了。”声音生硬低哑,滞涩得仿佛这辈子1回 开嗓。

  日头移到了门楼飞檐后头,余晖斜挂,恰好照得他半边人炽烈,半边阴郁沉寂,更平添一分诡异况味。

  越棠一怔,心道哪来的马奴,气质还挺别致?

  她回过神,示意人起来,“你出手相救,我谢你还来不及,何罪之有?”

  管事却插嘴:“王妃娘娘有所不知,适才冲撞您的那两匹马,平日里便是由这马奴照看的。马忽然疯了,他脱不了干系,虽然及时出手,未至于酿成大祸,可仍难逃失职的罪责。”

  管事说完侧头打量,见地上的马儿早没气息了,一缕惊魂定下来,又开始痛惜。

  “这是先头王爷最爱的宝马,王爷出宫开府那年,陛下亲赏的......”管事想起故主,悲从中来,指着马奴的鼻子怒斥,“你犯了这样大的错,王妃娘娘是善性人,不与你计较,可府里也留不得你了。”

  闻此言,沉稳的马奴终于有了一丝动容,僵硬地向越棠求饶。

  “奴知罪,请王妃责罚,奴无不领受,惟愿王妃开恩,暂且不要将奴赶出府。”

  他微扬起头,半张脸现在明灭不定的光影里,越棠视线扫及,又是一怔。怎么形容呢,这绝对不是一张马奴该有的脸。

  越棠这辈子见过的男人虽不多,但只同她那位素有“芝兰玉树”美称的长兄相比,眼前这微贱的马奴,单论五官可以说是一骑绝尘。适才他与马儿搏斗,混乱间幞头歪在一边,丛丛乱发垂下,可......

  可粗服乱头,仍难掩国色。

  越棠一个念头没叹完,恰有风吹过,马奴乱发被吹得飘飞,露出深浓的眉眼、下颌桀骜而流丽的线条,以及一道细长的疤,从颌骨直达鬓角。

  ......咦?

  那一定是被利刃所伤,深而细,隔这老远犹能瞧见痕迹。越棠愈发确信,这是个有故事的马奴。

  越棠心绪复杂,说不出的怪异滋味。

  她不欲再逗留,只吩咐管事:“重赏他。没有我的吩咐,谁也不许赶他走。”

  回到内院,越棠问相随的侍女:“那马奴进王府多久了?”

  越棠身边最得力的侍女有两名,一名叫双成,是她从周家带来的。眼前这名唤作平望,是睿王府的人,大婚那日,睿

  王亲自拨她到王妃身边掌事。

  平望摇摇头,“奴婢不记得他,必然不是王府旧人,进府里至多三个月。”

  “找机会,悄悄去打听他的来历。”越棠忖了忖,“今日出事的马也有古怪,让管事的仔细查查,别不动脑筋,尽会找软柿子捏。”

  平望郑重答应,“王妃所言甚是。如今朝堂时局不稳,王府又在风口浪尖上,合该小心谨慎。府里日常出入的人员,奴婢都会着人再查查底细,以免有不明不白之人混进来。”

  平望退下后,双成提着食盒进来伺候。

  “平望姐姐怎么心事重重的?”双成晌午没陪在越棠身边,所以府门前的变故,只听人转述了大概,“都说外头时局紧张,王妃,那咱们是不是要做些打算,学人家狡兔三窟?”

  越棠轻笑,“紧张什么呀,我并没有那个意思,单纯看不惯管事的没眼色罢了。”

  “可自打王爷薨逝,太子殿下下落不明,宫里就只剩下孙贵妃所出的皇子了。孙贵妃夺嫡之心路人皆知,王爷从前一向都是坚定的太子党,日后若贵妃真坐上太后之位,睿王府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越棠推了推桌上的玉盏,示意双成吃点心,“你这是从哪儿听来的论调?陛下春秋鼎盛,至少还有四十年可以活,四十年之后的事,谁说得准?何况王爷是皇子们的叔父,没有偏帮谁的道理,他辅佐太子,只是因为太子是陛下册立的储君,君臣之道,天经地义。”

  “噢,那敢情好。”双成懵懂地应了。

  夕阳斜照,暖融融的金辉洒满厅堂,光影里浮尘漫飞,时辰无声而闲散地流过。双成是个不大想事儿的姑娘,见越棠不上心,她那一丝担忧很快烟消云散,靠着引枕坐下,悠哉悠哉地剥枇杷。

  朝堂上的血雨腥风,只要与自身无涉,便是一出出精彩大戏。

  “要我说,太子殿下也是点儿背。”双成啧啧叹,“去岁初冬,天有异象,紧接着鄞州闹饥荒,陛下派太子往鄞州督办赈灾。赈灾不算太棘手的差事,办好了,名声极盛,最适合年轻人积累政绩。谁知道后来竟闹出那么多事,真是亘古罕有。”

  越棠摇着团扇,不赞同地说:“赈灾可不仅仅是架个粥棚、每日发放口粮这么简单。一城数十万的人口,灾疫横行,多少银两和物资需要从朝廷一层层拨下去,这个过程耗时长,经手的人不计其数,要一样样安排妥帖,学问可大了。太子殿下年轻没经验,或许轻敌,可詹事府的宫相们怎可能不懂?”

  “王妃是说,太子殿下是着了人的道?”

  枇杷多汁清甜,抿一小口,滋味儿叫人浑身都舒坦。越棠眉眼弯弯,一时都顾不上答话。

  双成兀自思忖,“也对,太子殿下至鄞州后,赈灾推行得很不顺利,不多久还传出了消息,说太子殿下贪墨赈灾银两......太子是储君,往后整个天下都是他的,哪会贪这点银子!可见有人背后使坏,一边阻止赈灾施行,一边造谣,抹黑太子的名声。”

  太子就不贪银子?不见得。但贪得这么明目张胆、万众瞩目,太子又不是傻子,决计做不出来这种事。

  “连奴婢都不信,京中的百官更不会信,可鄞州城饥寒交迫的无辜百姓,却没有精力分辨权贵们的争斗。太子名声这么坏,陛下无法,只能把他撤回来。”

  说到这儿,双成重重叹了口气,“就是可惜了王爷。陛下为国运考虑,紧急遣王爷去鄞州把太子替回来,逼得王爷连大婚之礼都没行完。结果到了鄞州,竟遇上暴民动乱,王爷生生就折在了里头,太子殿下也失踪了,至今都没个准话。”

  鄞州之乱不成气候,很快被平定,但经此事,朝廷折损了一位亲王、丢了一位太子,确实是千百年难遇的稀罕事。

  事情发生已三月有余,陛下显然没有放弃,一茬茬的大军不停歇地开进鄞州群山间,搜寻太子的踪迹。

  陛下或许爱子心切,不肯接受现实,但京中多数人嘴上不说,实际已不抱期望了。

  太子殿下的存在,迅速地被丢进了历史的尘埃。孙贵妃气焰高涨,臣子们有了新的效忠对象,仍在过往流泪伤怀的,只是少数人。

  双成便是其中之一,情绪上头,枇杷也不剥了,“咚”一声掷回了铜盘里。

  “东宫十率府,江陵府也有数万精锐,王爷怎么能死在那些散兵游勇的手底下?不合情理,也不公平。”

  越棠多少也有些惆怅,“哪怕天潢贵胄,也是一样脆弱的血肉之躯。世事无常,可见把握眼前的快乐最重要。”

  天色渐晚了,层云翻涌,掩去灿烂的斜晖,只余云边晕染一点金芒。檐下有离群的鸟,急促哀鸣了两声,扑腾着翅膀掠过去,忽然便显得很萧索。

  双成凄然侧过头,“王妃您其实也伤心吧......”

  越棠说不出话,倒不是伤感,而是一片横贯千古、江山兴亡的苍凉感。胸口郁塞着,深深吸气,忽然眉头却一动。

  “咦,好香,晚膳有长公主送的时鲜吧?”说着便起身,佯佯往外间去,也顾不得什么世事沧海桑田了。

  另一头,平望的办事效率很高,越棠还在用晚膳,她已经回来复命了。

  越棠面对平望,就不如对双成那样随意。她颔了下首,不紧不慢地喝完了最后一碗羹汤,方施施然拈起温吞的巾子,在唇上抹了抹,一边行到外头游廊上。

  平望跟上去,压声道:“回禀王妃,奴婢查问过了,那位马奴底细清白,虽然进府时间不长,尚且不到三个月,但办事做活都很尽心,从未出过差错,寻常少言寡语,性情也很安分。自从进王府起,他便不曾出过门,更不曾同京中谁人来往,大抵是无碍的。”

  其实相比这些,越棠倒更在乎他叫什么。

  “他姓赵,润州人。因为家穷,不曾进学,所以没有正经名字,只说自己在家中行四。”

  赵是国姓,全天下有数不清的赵四,如此平平无奇,倒与他显眼的气质很不相符。

  平望说:“从前王爷身边有位随从,叫做赵晟,很得王爷信任,也是润州人士。那马奴来王府时,自称是赵晟的亲戚,由他引荐来王府谋一份差使,手上还有赵晟亲笔所写的书信。长史核实过,错不了,这才将他留下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