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嘴就便宜十一文,不愧是他大哥的孩子,就是大方。 “明天不卖,先把通知发出去,一天只卖五十只,一人只能买一只。” 给大家留个念想,明年再来。 俞有钱觉得小孩子心眼太多会长不高的。 “大哥二哥三哥小哥,还有龙龙和姐,快帮忙弄调料,三叔要三天把鸭子卖完,今年都不卖了。”俞荷得意洋洋跑回来,院子里喊人。 正做晚饭时候,李二娘三妯娌也出来看,俞荷骄傲的挺着小胸脯告诉她们,今年王大爷家鸭子卖光了,没有鸭子还卖什么烤鸭! “这么好的生意,怎么说不做就不做呢!”唐大丫第二天去卖胡辣汤一遍又一遍看贴出来的通知,她一个字不识,也把这些字会背了。 俞有钱觉得扎心了二嫂。 “只有胡辣汤,今天没有烤鸭,明天早上有五十只,大家一人一只再来买。”俞有钱大声吆喝道,李管事愤怒的从长队里出来。 “怎么就没了?我今天第一个排队!” “李大爷,你看这个通知。”俞有钱领着他看,读了一遍通知。 “大家理解一下。邻居养的好鸭子卖完了,为了品质口感,为了货真价实,我们俞记的烤鸭再卖最后三天!” “为了回馈大家……”俞有钱好话说尽,才把买烤鸭的这批人送走。 连胡辣汤都卖的快。 俞有花照往常的时间来,大缸都洗了,笑问道:“今天怎么这么快!大安说家里要猪粪吗?随用随取,他忙不过来送。” “要,肯定要。还是原来的价。家里现在有钱,不能扯磨亲戚。”俞有粮抢话,笑着说,“是不是,老三?” “二哥说的对。有花,过几天我们空闲了就来拉。明儿不做胡辣汤,你快给大安说一声,别是把好肉都给我们留了,价钱又收的低。” 俞有钱这话说到有花心里了,他们夫妻对娘家好,娘家也看到了,这就行。 “好。那我回去帮忙了。” 俞有钱三个也赶着回去杀鸭子,五十只鸭子杀好处理干净,可不是什么轻松活。 全家人分工合作,到半夜才把五十只鸭子烤出来,还要上色,忙到天亮。 终于有参与的俞成文和成义两个人,兴奋的跟着忙前忙后,熬出了两个黑眼圈。 牛车一到摊位,看到排队的早超过五十人,俞有钱是又高兴又懊悔。 “一百三十九文一只!” “我的天,我这次排队排对了,便宜十一文顶一碗羊杂汤面。” 连着三天,马三面把舍不得丢又洗不出来的鸭内脏都送给了宋老太,随便她处置。 接下来就是算账。 分钱。 享受劳动成果!
第25章 俞荷粗粗一算,先后从王家一共买了460只鸭子,前面300只大概能有45两,后面160只139文一只,有22240文。 一夜暴富。 分两成算,她能分到——十三两,除过成本,应该有七两多,加上存的一两多。 八两银子够买一块好地。 休息一天,马三面看家里谁都一双绿油油发光的眼睛,忍不了了叫俞有地俞成文俞成义俞成城四个人先算烤鸭成本,这次她很认真,连一块柴火钱都算在里头。 没叫到名字的也舍不得离开正屋,听算盘响啪啪做响,都觉悦耳动听。 俞梅乖乖坐,俞荷伸长脖子一边看,一边羡慕,珠算她不会,她还是个文盲。 成本算出来,在俞荷的预料之中。 “再算盈利,还是照老分法,俞荷二成,老大二成,老二二成,老三二成,我和你爹分二成,大家有意见吗?” “没意见!”俞荷激动道,不敢有意见。 “我们都没意见,都听娘的。”俞有地代两个弟弟说。 俞有钱有意见,他觉得俞荷分的少了,可话也不好说,就忍住了。 “阿奶,你等一下,我去取我的箱子!”俞荷举手,然后赶紧回屋抱箱子。 唐大丫也想跟着去被成武一把拉住。 “俞荷得七两!”马三面把一千个铜钱,七串,放到俞荷的钱箱子里。 “老二,七两!” “老三,你个猢狲,你还不快点。” 拿了自己的份,最后马三面把七串钱给俞有地,笑看着对一屋人。 “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接下来两个月家里都不做生意。大家好好把身体养养,别还没老累出一身毛病。尤其老三,你好好缓几天,空了和你二哥去镇上拉粪,不拘人粪鸡粪猪粪都收。 把来年地里要上的肥准备好,这是大事。后院不能再堆粪,你们再找个地方。“马三面说完就把人轰走了。 俞荷回屋,兴奋的数着钱,在床上打滚,不对——胡辣汤不做,盈利还没分,还有进项。 唐大丫高兴疯了,她没拿过这么多钱。成武摸摸钱,这里面有他的功劳。 “他娘,我看阿娘好像不高兴,这些钱我们留着给成武成义修房子娶媳妇用。”俞有粮一双手抖的像筛子。 “都听你的。”唐大丫说,给儿子修房娶媳妇在她心里是最大的事。 “成武,给你200文零花钱,家里活儿勤快点。成义,现在有钱了,你好好读书,今儿这娘听你算盘珠子打的真响,读书识字,以后可以当个账房先生。”唐大丫把钱分给两个儿子。 俞有粮点头,大儿子没个事做也不成。 “成武,你明天跟我去买粪,俞荷不是要买地,你学会沤肥给她打下手。”自家有这些钱,多亏了俞荷手里的方子。 “好。” 三房,龙龙最激动,先头家里卖出去的烤鸭,姐给他分了一半,他存了一百多。 “阿娘,你给我多少零花钱?” “给一串,你自己数。”赵娟给他一千文,给俞有钱一千文。 “这是你们爷俩明年一年的零花钱,这剩下的五两我先存着。”钱壮人胆,真是个好东西,就算她现在生产也不怕了。 “媳妇儿,你这么聪明,快说说,娘怎么不让做生意了?” “老太太的心思我只能猜个一二,一来,我们家是农户,做小买卖成,不能太抢眼。二来,家里供着几个读书人,她另有所图。” 农户清白出身考取功名,那是鱼跃龙门,光宗耀祖全族之大事。而商户三代以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这是婆婆的底线。 “考科举,还不如自己有钱。” “我只知道考上秀才见官不跪,名下可有二十亩免税田。”这是她回家抱怨大伯一直读书花钱时,阿爹掰碎了讲的道理,说要不是看在大伯是读书人的份儿上,他看不上俞有钱这个女婿。 赵娟永远忘不了阿爹脱口而出的一句话,他说:“读书就是那登天的天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叫一步登天。” 婆婆有这宏愿,强过世间多少男儿,她家也不能拖后腿。 俞有钱想起田税不吱声了。 反而家里最淡定的是俞有地和李二娘。 “明天给四个孩子发零花钱,剩下的存着急用,我算看出来了,俞荷犟脾气,我们给她钱,她都不要。”李二娘说完,叹了口气。 “孩子太能干你也要操心?”俞有地笑着说,“我看俞荷就很好。” “我倒希望她醒来时,我给她喝红薯粥好了,也不这么急着想赚钱。”李二娘笑着说,“也不用她挖空心思,小小一个忙的脚底起火。” 俞荷惊! 俞有钱早起赶着牛车,先去码头贴俞记今年再不摆摊的通知。 再提着礼去顾家,顾大安天没亮就乡下收猪去了不在,领着两个外甥哼哧哼哧掏了一早上的猪圈,中午吃了饭上街叫了专门拉粪的粪车往村里拉猪粪。 俞家在村东头第一家,旁边都是王地主的地,俞有钱下午找到王地主家,问他家旁边这一亩卖不卖。 “我这是好地,虽然种不成水稻,但种麦没问题。你能给多少钱?”王大富长了一张精明脸,矮个儿,约四十多岁,听俞有钱说明来意,问道。 “四两。你这地靠河都是沙土,不长庄稼,我也是买来堆粪。”俞有钱早就打上这块地的主意,开年养鸭,以后自家扩建少不得还要买。 “你给六两,我就当给你大哥一个面子。”王大富笑着拍板。 俞有钱同意了。 他回来急急忙忙来和俞荷说,“咱院边上这块地,王地主要六两,你要不要买?你不买我就买了。” “我买。”俞荷忙把钱给他数了六串。 俞有钱才去给俞有地马三面说这事,俞有地和他一起去找王大富,写了白契,最后去县衙把白契办成红契。 王大富回来的路上一路牢骚,舍不得地,嫌坐的车臭。 晚上哪有车,俞有钱买了两车人粪一起拉回来,他们坐的车就是卖粪的拉粪车。 “管大哥,你这人中黄不错,明天再拉十车。”一车十五文,路费五文,一车粪有三百多斤,用一个黑色专门的大桶车拉着卖。 “没问题。”管全父子互看一眼,明天的生意有着落了,听他们刚买了地,说不定以后就是个长期的买主。 到俞家已经寅时,俞有钱烧了一锅热水,洗漱,安排管家父子在堂屋打地铺,回屋沾着枕头就睡。 不做买卖,除了两个读书人,家里都去地边帮忙沤肥。 一车猪粪,一家人拿着铁锨加土加稻壳搅匀,堆成一米多高的粪堆,最外面盖一层厚厚的黄土,等十一月天寒地冻再把粪堆刨开冻上一个多月,冻死虫卵,过了年,一块块打成细块,春播时均匀的撒到地里。 庄稼长得好不好,全靠肥当家。 俞荷捏着鼻子带着围巾,一棍子扎进堆好的肥里,土太干,粪堆的湿度不够,也不敢说什么。 两天,管家父子把自家的存货都卖给了俞家,俞荷和他们打听鸡粪和羊粪。 “没人大规模养鸡和羊,这两样一个费粮食,一个没草料。我们白水县多种稻谷和油菜,人勤快点不缺吃食。羊羔子想吃肉去永明府买,那边离北方近价钱便宜。”管全笑着说,这还是第一个和他打听要买羊屎蛋蛋。 “你要羊粪种什么?” “种菜的。” “那鸭粪也很好,鸭粪属于凉性,菜容易长。” 目送管家两父子拿了钱回去了,俞荷把自己的养鸡养羊计划做上,鸡粪、羊粪比猪粪肥力好,牛粪挺好,可是家里只有一头牛,一头牛犊七八两她现在也买不起。 还有一个可以做肥料的就是灰土梁的杂树——她家砍柴的两亩山林种土豆的那片坡地,林子里有大树,也有低矮的灌木,草丛,可以扫坡砍草和细柴,烧成草木灰当钾肥用,草木灰几乎涵盖植物生长必须的多种微量元素,把杂草和柴砍了,来年柴草发的更多循环往复利用,还得挣钱买块林地。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6 首页 上一页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