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许就是术业有专攻吧。 下朝以后,朝廷下达了召东川侯父子回京受赏的诏书。 这种庆典,一般以一两个将领为主,带一部分副将、士兵一同从西南回归受赏。 除此之外,不能来的有功将领,皆可派人参加封赏仪式。 礼部提前筹备了起来,京城百姓们听闻得胜将士归来,也都十分期待。 而远在西南的东川侯收到消息,心情就很沉重了。 “爹,此次朝廷召我们父子回京封赏,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事。郁松没份儿,听说是宋固不让他去,呵呵,看来他们寒门之间内斗也挺激烈的。”董维心中窃喜。 他认为宋固不让郁松回京,必定是寒门内部互斗导致的! 正好便宜了他们父子俩。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东川侯瞥了一眼不成器的儿子,摇摇头。 不过他此时也没有说什么。 朝廷诏令已下,不去就是抗旨,他自然得回京。 如果宁婉音找一个借口给他升一个京官,不让他回西南,那他就去找薛家帮帮忙。 薛家总不会眼睁睁看着毫无作为,唇亡齿寒,没了董家,下一个也就轮到他们了! …… 大炎恢复安定,因战事推迟的后妃们去避暑山庄的事宜,内务府也开始安排了。 “娘娘,太皇太后召见。”小桂子快步进来禀报。 宁婉音停下正在批阅折子的手,“去慈宁宫。” 慈宁宫及附近的宫殿是给先帝妃嫔居住的。 但因为上上辈妃嫔众多,住满了。所以包括宁婉音在内的所有先帝妃嫔,尚住在原宫殿。 东西十二宫是皇帝妃嫔的住所,她们久居于此不合适。宁婉音下了懿旨,让大家都去避暑山庄。 慈宁宫门口,刘振早早守着。 远远看见宁婉音的凤辇出现,立即快步迎上前,神色十分恭敬: “奴才参见太后娘娘,娘娘万寿福安!” 当初他看不起宁婉音,但没想到宁婉音成了后宫最大的赢家。 而且,太皇太后如今也选择宁婉音,他自然十分客气。 宁婉音并没理会他,径直进了慈宁宫,就像她以往每次来请安一样,规矩守礼: “儿臣给母后请安。” 太皇太后看向宁婉音,依稀想起她刚入宫的模样,那时候可真没想到,她竟然能一步步爬到皇后,甚至太后。 如今,棋局已定,尘埃落定。 太皇太后知道她兄长有一些打算,但她也有自己的打算。 是时候,给薛家留一条退路了。 “听闻你在筹备让妃嫔们去避暑山庄,哀家已经和她们商量好了,一起搬去避暑山庄。”太皇太后缓缓道。 她将带着皇祖妃嫔一道去避暑山庄。 虽然太皇太后随时可以再回来,但她今日走,便是一种表态,后宫之事,她再也不会参与。 这倒是有些令人意外。 宁婉音尊为太后,但她是太皇太后,礼法上压宁婉音一筹,且薛家势大,她若不想退,也能制造一些麻烦。 “避暑山庄风景秀丽,适宜颐养天年。不知母后可有什么需要儿臣去安排的?”宁婉音闻弦知雅意,看向太皇太后。 她离开,必定有条件。 太皇太后沉声道,“听闻你已经给熙儿挑好太傅,伴读的人选,也要好好挑,不能马虎。哀家倒有一个人选,哀家的侄孙与熙儿一般年龄,聪明伶俐,不知你意下如何?” 宁婉音瞬间明了。 太皇太后这一次是押注熙儿了。 所以想送一个薛家小辈,入宫做皇帝伴读。 这是和皇帝亲善的意思,也是希望能得皇帝重用。自幼一起长大的情谊,一般情况下,这种臣子以后都是皇帝的左膀右臂。 宁婉音沉思三遍,果断答道,“母后挑的人,自然是好的。儿臣明日便下旨,让他入宫伴读。” 薛家守着大炎东南,是大炎的功臣。只要薛家一日不反,宁婉音就不会除掉他们。 若薛家太过嚣张,宁婉音会敲打。而若薛家想要效忠熙儿,她自然也给机会。 否则,皇帝对薛家的冷漠拒绝,那就是把他们往外推了。 太皇太后见她如此冷静答应,没有一丝惊讶,有些许意外。 从宁婉音入宫开始,薛家一直站在她的对立面,双方的明争暗斗未曾停歇。 而今薛征在朝中,也有架空她的想法,并非对她唯命是从,忠心耿耿。 她还能接受薛家小辈给皇帝伴读,愿意让皇帝重用薛家,确让人再高看她一眼。 “你一直出乎我的意料。直到此刻,也让我意外。”太皇太后眼底神色复杂。 宁婉音不骄不躁,微笑道,“母后过誉,不过是分内之事。” 以前效忠皇帝,制衡薛家,是她分内之事。 而今执掌江山,稳固大炎,亦是她分内之事。 双方谈妥了条件,宁婉音行礼告退。 临走之前,宁婉音还询问太皇太后可有喜欢想带走的管事厨子之类,礼数周全,不留一丝话柄。 太皇太后恍然想起了赫连祁,也是一个让人出乎意料的人物。 当初,她与明帝对弈。 那时的宁婉音,只是他掌心的一枚棋子。 而今,她变成了坐在棋盘对面的人。 一己之力,从微末登于高处,如此手段,天下罕见。 她确实是难得一见的奇女子。 所以,太皇太后想着,这一桩买卖,薛家必定是不会亏的。
第275章 养老的妃嫔们 出了慈宁宫,宁婉音看向小桂子吩咐: “让内务府立即去筹备太皇太后等人离宫之事。另,传令六宫,若有人想留在皇宫,皆可。” 太皇太后带着老一辈妃嫔走了,慈宁宫那一片的宫殿便空了出来。 按照旧制,一宫主位和有子嗣的妃嫔,都可以搬进慈宁宫附近的宫殿。 若有人想留下,便留。 低位妃嫔照旧。因为她们本该送去水月庵修行祈福,宁婉音改成让她们去避暑山庄祈福(养老)。 唐妙菱听闻这个消息,当然是决定留下来。 表妹在哪,她在哪!要不是慈宁宫那边的宫殿被皇祖妃嫔住满了,她难道不想和表妹贴贴吗! 现在皇祖妃嫔走了,她要搬去离慈宁宫最近的宫殿! 魏莹雅也很愿意留下。三姐妹手拉手,这辈子一起走! 成功抱住了太后的大腿,她才不走! 话说回来,起初她还押错人了,中途被宁神折服,才觉得自己可能认错女主。 算了,过程不重要! 结果对了就成,嘿嘿! 两人特意去了琳琅宫,拉着韩琼月一起留下玩。 韩琼月也愿意留在皇宫。这里有许多和先帝的回忆,虽然她选择不再掺和,但这些回忆依旧是她最珍贵的宝贝。 顺妃和曹婕妤都是没家世的,先帝走后,她们没了依靠,便想着离太后近一些,混个脸熟,以后也好求太后给孩子们一个好安排,都留在了皇宫。 除此外,其他先帝妃嫔,皆前往避暑山庄。 …… 初晨,宫门。 宁婉音领着一众妃嫔,恭送太皇太后。 众皇祖妃嫔都上了马车以后。 傅娇宜等先帝妃嫔皆朝向宁婉音,跪地行礼: “太后娘娘照拂之恩,嫔妾铭记在心。今日离宫,还望太后娘娘凤体安康,万福万寿。” “娘娘凤体安康,万福万寿。” 众妃嫔齐齐跪在地上,眼中皆是感激。 若非宁婉音,在场除了傅娇宜和王嫔,都要送去水月庵了。 而更早之前,先帝在世的时候,太后娘娘坐镇后宫,大家安心自在。 对于太后的敬服,绝非一日之功。 先帝的后宫,厮杀的鲜血淋漓,死掉的妃嫔,一茬又一茬。 宁婉音宠冠六宫的妖女之名,更是由来已久。 世人眼中,这些后宫妃嫔,对待太后就算是表面上客客气气,也绝不可能有什么真心流露。 但此刻…… 四周护送的军队、差役们,都默默看着这一幕。 傅娇宜在最前方,望着宁婉音道:“娘娘的恩情,臣妾心中一直记着。望娘娘万事顺遂。” 扇坠一事,傅娇宜牢记在心。 王嫔哭红了眼睛,“若非娘娘,没有臣妾今日。娘娘您一定要保重身体。” 是宁婉音查出了真凶,否则她就要背上谋害公主的罪名。 在宁婉音看来,她并没有特意去做什么。 她只是在其位,谋其政。 但,这便是众妃敬佩和爱戴她的根源,太后娘娘真的是一个很好的人。 宁婉音望着众女,道,“起身吧。诸位,保重。” “娘娘安康。”众女含泪回礼。 傅娇宜领着众妃嫔,上了离宫的马车。 避暑山庄,宁婉音皆托付给傅娇宜了,以后山庄由傅娇宜掌事。 …… 坐在远行的马车之中,傅娇宜回望着远去的宫墙。 三皇子与五皇子与她同在一车。 起初先帝把五皇子送去了琳琅宫,但赫连祁也知道,庄妃不是一个擅长养孩子的人。 特别是身世复杂的孩子。 他最后将五皇子也交给了傅娇宜。 傅娇宜对于皇宫没有什么留恋,住哪对她来说没什么区别,但她决定去避暑山庄。 远离京城的漩涡,能让两个皇子远离许多纷争。 避暑山庄有学堂,她也不担心皇子们的学习。 三皇子的母族是董家,傅娇宜不知道董家有没有放弃,以防他们利用三皇子,她要带着三皇子,避开朝堂风波。 五皇子倒是背后没有势力,但他是叛将萧云景送入宫的女人所生。 虽然皇家封禁这个消息,但许多世族勋贵都知道。 这样的身世,容易令人自卑。若再让他听见一些背后嘲笑,那就更难养了。 小孩长大以后,才有强大的心灵,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不是谁自小就能面对诱惑、仇恨、权势、富贵、嘲讽,不为所动。 在傅娇宜看来,在他们成长起来之前,尽力避免这些接触是最好的。 等他们长大以后,是否会成为一个正直善良的人。 傅娇宜并不能预料。 但不论如何,长大以后的人生,他们自己决定。 在此之前,她会尽力教导他们。 一是因为陛下托付,二是为太后娘娘少一些麻烦。 陛下给了她荣华尊贵的地位,太后娘娘救了她的性命。 傅娇宜希望自己也能为帝后略尽绵薄之力。 此去避暑山庄,养崽种花,远离纷争,也是怡然自乐。 “主子,您这是在看什么呢?”福儿关心道。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8 首页 上一页 1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