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说,孩子姓詹时,和宝儿的孩子成亲后,他们生下来的孩子不健康。但只要改了一个姓,其他都照旧,生下来的孩子就健康了?这听上去很荒谬,是不是?” “再或者我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们都是我和先侯爷的后代,他们的骨血都传自我和先侯爷,待到他们长大,正好有那么一家,他们家有同父同母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我做事不讲究,两个儿子分别娶了他家女,女儿也嫁去他家。结果两个儿子的后代不能结亲,因为有碍健康,但儿子的后代却能和女儿的后代结亲?可是明明第三代的骨血都是一半来自我和先侯爷,一半来自姻亲家,其实构成都是一样的啊。” “可见,既然咱们赞成同姓不婚,那也该赞成姑表不婚、姨表不婚。” 这个逻辑乍一看强词夺理,细想……细想就觉得强词夺理中确实藏着些道理。 你承认同姓不婚吗?若是承认,那就得承认姑表不婚、姨表不婚。 云夫人觉得自己彻底被说服了。 万商给足了大家消化的时间,瞧着大家的脸色,差不多都接受她说的话了,才又给大家念了念紧箍咒:“总之呢,还是那句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咱们府里,孩子们日后嫁娶时,就尽量不要找血缘关系太近的了。不过,这些话千万不要往外头传,免得得罪人而不自知。毕竟我看那些世家……他们联姻来联姻去,表妹嫁表兄,表弟娶表姐,好像也没出过什么岔子。世家懂得总比咱们多吧?” 特意提一嘴世家,是怕乌嬷嬷觉得这条消息不重要,不往上传递。 牵扯到了世家,肯定都是重要的。 云夫人心肠有些软:“是不好往外传,我住在城外道观的时候,隔壁山头就是宝济寺,听说香火极为灵验。我见过承恩公府的女眷去寺里上香,很多人都说承恩公府里要出一位皇子妃了……”承恩公府就是吴皇后的娘家,惦记着大皇子妃的位置呢。 万商:“!!!” 万万没想到云夫人竟然会砸出这么大一个雷。这个雷砸得好,也不好。 好是因为这雷牵扯到了皇后和大皇子,而乌嬷嬷以前就是在皇后身边伺候的,对这位旧主肯定有情分。她不知道姑表做亲的坏处也就罢了,现在知道可能会生出不健康的孩子,她能不告知旧主一声么?所以说,这消息乌嬷嬷必定是要往宫里传了。 不好是因为这雷牵扯到了皇后和大皇子,皇后是皇上心爱的发妻,大皇子是皇上看重的长子,万商明明觉得姑表亲不好,听说大皇子要娶表妹了,却一点表示都没有,皇上是不是得在心里掂量一下她的忠心?但是呢,要是万商没眼色的在大皇子的婚事上指手画脚,这又不行!皇家之事哪里是你能指手画脚的?万商就进退两难了。 万商反应极快,脸上立刻显出几分肃容:“按说咱们位卑人轻,不好评说皇家之事……但如果姑表做亲果真不好,不提醒皇后娘娘一声,倒是显得我们不忠心了。” 云夫人结结巴巴道:“可、可是……要怎么和皇后娘娘说?” 万一皇后心里也是乐意的呢,咱们这一说就同时得罪皇后和承恩公府了啊! 万商一脸为难地转头看向乌嬷嬷:“嬷嬷是从宫里出来的,不知在宫里还有什么亲近的老姐妹没有?若是方便的话,不若去找老姐姐谈谈心……若实在不方便……” 最后几个字,她故意说得很慢。 果不其然,不等她说完,乌嬷嬷就说:“老姐妹么,我还是有那么两三个的。太夫人放心,您一心一意为主子娘娘着想,为这份忠心,我也要找老姐妹暗示一番。” 万商假意松了一口气,郑重谢过乌嬷嬷。 乌嬷嬷又连说不敢。 话题再扯回来,重新回到詹木舒未来的婚事上。 万商这次倒是没玩心眼,说了些真正推心置腹的话:“舒儿日后是要走科举之路的,在这件事上,是你和我能帮他呢,还是他二哥能帮他?都帮不了!武官和文官,就是泾渭分明的两边,用武官的这一套在文官那里吃不开。所以呢,我想着日后最好给舒儿聘一个文臣家的姑娘,哪怕他岳丈只是五品的官儿,只要能教一教舒儿文臣间的勾勾绕绕,在舒儿没有彻底成长起来时看顾一二,这就好了。” 云夫人一脸感动地看着万商。 “你不怪我多管闲事就好。其实呢,就是不结亲,舒儿的舅舅不还是他舅舅么。”万商表示自己真没打算挑拨云夫人和她娘家人的关系,“甥舅关系是永远断不了的。” 云夫人扑哧一声笑出来:“我当然明白太夫人您的意思。实不相瞒,其实先侯爷也是这么打算的,他那时就说想给舒儿找个文臣家的姑娘,倒是权儿可以找武勋。” 詹权么? 万商在心里盘算着。其实詹权很适合走孤臣之道。而要做孤臣,他的妻族就得好好选择,至少不能是那种牵扯颇多的。要这么说的话,武勋也不是很合适了。因为武勋现在就隐隐有抱团凑在大皇子身边的意思,毕竟是战场上一起拼杀出来的交情。 但所谓孤臣是只忠于皇上的。 万商心里慢慢算计开了:“老二这边……先侯爷去世前倒是和我提过老二,说已经把老二托付给皇上了,所以在老二的事上,先侯爷叫我不要胡乱插手。”先侯爷给皇上递的遗折上特意提到詹权,皇上才会夺情安排詹权的差事。万商这么说也没错。 云夫人连忙表明自己的态度:“外头的差事,咱们确实不好插手,但婚姻之事本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太夫人替权儿看好了合适的姑娘,那正是权儿的福气。” 万商又开始摆出她那(假装的)没见识的模样了:“不不不,我觉得先侯爷说得对,咱都别插手。先侯爷既然说已经把老二托付给皇上了,皇上也应承了,那才是老二真正的福气。你想啊,皇上应承了啊!所以,皇上会给老二选一位好妻子的吧?” 云夫人:“???” 真敢想啊,太夫人您是真敢想啊。
第19章 这有什么不敢想的。 皇上给选的姻亲,肯定不会耽误詹权做孤臣! 除非皇上根本就没打算让他做孤臣。 万商心说,如果皇上早先没觉得詹权能被培养成孤臣,我这提议就算是一种提醒。皇上究竟是真的想用詹权这个人,还是看在先侯爷的面子上,一试探就出来了。 未过多久,消息果然被进上到皇帝面前。 乌嬷嬷虽然是皇上安插的探子,但她心里其实很清楚,不出意外的话,她将要在安信侯府生活一辈子。“不出意外”的意思是如果万商是一个恶主,那就出点意外,这样乌嬷嬷也能从中脱身。但只要万商是个好主子,那乌嬷嬷就会竭力去避免意外。 她确实是探子。除了这个身份,她更想安安稳稳地过完余生。 不必多说,乌嬷嬷现在自然相当满意万商这个主子,她冷眼瞧着安信侯府里的其他人,也都不是恶人。从乱世和宫廷里挣扎着活下来后,她非常珍惜现在的生活。所以她在上报消息时,会在确保消息真实的情况下,隐晦地替安信侯府刷刷好感度。 首先就是调整消息的顺序。 比如说,关于詹权婚事的讨论,明明万商和云夫人是直到最后才提起的,但乌嬷嬷在上报消息时却故意把这件事放在了开头。皇上一打开密折,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万商理直气壮地碰瓷行为——额,如果这个时代存在“碰瓷”这一说法的话。 皇上当时就笑了出来:“竟是被一家子无赖赖上了!” 语气里分明透着一股子亲近。 这时候呢,如果留在皇上身边伺候的大太监是那种极为得脸的,平日里能和皇上说些玩笑话的,那太监就可以在此时说句经典台词:“好久没见皇上这样笑过了。” 咳,只可惜没有这样的太监。 人们常常会有一种错觉,好像位于权力巅峰的人永远都是威严赫赫的。其实不然,只要不去染指他们手中的权力,他们也可以表现得很亲切。甚至他们还热衷于表现出自己亲切的一面,好似这样一来,他们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而不是一个可怕的政治生物。 当然,如果有傻子真信了他们的亲切,这个傻子迟早会走上死路。最好就是在上位者愿意表现出亲切的地方,你正好做出一些无伤大雅的举动,配合了他的演出。 这样一来,上位者舒心,你也得利,某种意义上的共赢。 皇上虽笑骂无赖,但心里却是想起了先安信侯詹水根这些年的鞍前马后,想起了他义无反顾的救驾,想起他临终前递上的折子……这样一个忠心臣子已经死了,死了,就不担心他日后会生变,皇上完全可以把自己登上皇位、成为孤家寡人后,内心还剩下的那一点点袍泽情,全都寄托在詹水根身上。这就是忠臣义将界的“白月光”。 此时,见安信侯府里的其他人如詹水根生前一样真诚,连儿子的亲事都可以坦然地交付给皇上,这个“白月光”的光环就从詹水根一人慢慢扩散到了整个安信侯府。 指着皇上为白月光发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略有逾越都会影响白月光光环的质量,但只要白月光始终清清白白、干干净净,皇上抬手护一护肯定是愿意的。 皇上继续顺着密折往下看。 乌嬷嬷汇报消息,最重要的是言简意赅,因为皇上没那么多时间看家长里短。但有关姑表亲、姨表亲不好的阐述,乌嬷嬷却把万商说的每一句都写上了。这样固然显得啰嗦,可是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乌嬷嬷要把事情说清楚,只能这么汇报。 她这个汇报是单给皇上的,皇后那里没有。 就算皇后是旧主,但去了安信侯府做探子,她真正的主子就只有皇上一人。这对于万商来说,又有一点好处。因为没经过皇后,除了皇上谁都不知道事情的起源在万商这里,所以如果皇后心里真的惦记着要把娘家侄女说给亲儿子,皇上拒绝了,皇后怪不到万商头上。而如果皇上看到了乌嬷嬷的消息却没有理会,仍是由着大皇子娶了他的亲表姐妹,那万商的话反正已经传到皇上跟前了,皇上不会怀疑万商的忠心。 皇上看着看着,眉头渐渐皱起来。 这密折里的说法如果是真的……如果是真的…… 无论真假,皇上当下就有了决断,一定要安排人去查验此事! 不光是想要用这件事来对付世家,更重要的是纵观史书、放眼天下,一个皇帝口碑好不好,就是要看他有没有让老百姓吃饱,看他在位期间有没有繁衍出几倍的人口……每一个明君都会重视人口!人口要是多了,单就这一项,都能吹成是盛世了。 所以,如果安信侯太夫人说的那些是真的,那民间的近亲结亲就得尽快杜绝。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8 首页 上一页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