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人从始至终都是以礼相待,没有逾矩,没有私奔,也没有逃避成年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他本就已经松了半口,但他没想到,萧涣白为了让此婚事更不被人挑出毛病,为了让元桐不被人嘲笑,主动请旨去剿了匪,立下大功。 成功给自己挣回个爵位,攒下声望,全了公主的面子,保证子孙后代的富贵。 一个人若是真的爱你,便会为你思虑长远之事。 元桐这两年也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开办女子学堂,救穷济贫,完善科举,让更多的声音出现在决策者的耳朵里。 元帝很是欣慰。 看来,他们是真的长大了。 如今时局不同,他不需要再将公主许配给谁来稳定朝堂关系。 大公主存在的本身,就已经能为天元国做出贡献了。 “也罢。” 萧涣白家中已无双亲,元桐也没有母亲和兄长在旁,此事便由皇后盯着,并由礼部亲自操办。 元帝赐下两座府邸,又赐下无数珍宝银子,分别用作聘礼和嫁妆,成全了他们这段婚事。 大婚当日,民间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全城百姓出来观赏花车,绸布如瀑,迎亲送嫁队伍极长,可谓十里红妆。 萧涣白祖上是江湖人,元桐也出入过几次江湖,算半个江湖儿女了。 所以这场婚礼,乃皇室,民间和武林,三方同贺。 武林盟主和各派掌门亲自来观礼,一群人杀气腾腾地站在人群中,像个杀手似的,吓坏了不少小孩。 元絮影收到元桐要成亲的信,对方在字里行间表明,希望他能来见证自己最重要的一日。 他回了信,说自己身份既尴尬又不方便,便不去了。 哪日她找个时间,带着妹夫亲自来江南拜见自己才好。 元桐觉得有些遗憾,但转念一想,哥哥在那边也过得不错,这不是很好吗? 只要平安喜乐,也不必时时都见面的。 其实,元絮影还是忍不住偷偷来看了一眼,只是躲在人群里,没有现身。 这场婚礼如此盛大,想来妹妹生活无忧,自己也就不用再担心她的处境了。 “不去找她见一面吗?” 安黎挽着元絮影的手,站在他身边。 他笑笑:“算了,这里熟人多,我怕被他们看见。” 反正贺礼已经派人偷偷送了进去,还有他亲手包的红封,银票,以及给以后小外甥用的肚兜,如意圈什么之类的玩意,也备上了。 “你不怕她记仇吗?”安黎笑道,“以后咱俩大婚,说不定她也是这样偷偷在人群中看你。” “她敢?”元絮影失笑,“她不光要来,还得带着贺礼来,还得改口叫你嫂子。” “不过,有一件事你提醒了我。” “什么?” 元絮影理好她额边被风刮乱的细发,顺便俯耳。 “咱们之间的婚事,也确实要提上日程了。” 第225章 番外:帝后离婚(一) 元净成功当上女帝。 当然,这是外人眼中的元净,至于体内那个搅动天下的魂魄,已经回到她原本的世界。 元帝也成为天元史上首个没有干到死的皇帝,早早就退位,做了太上皇。 江怀柔自然是太后了。 儿子元平硝已经成亲,现在正带着妻子天南地北地到处玩。 女儿……嗯,女儿还小,再过几年也无妨。 那些嫔妃们也已经成了太妃太嫔,被好生安置在宫里,一切待遇如常。 皇子公主们该封王的封王,该封郡主的封郡主,去封地的去封地,不想承荫封的也可以自己考,或从文,或从武。 整个天元,从皇室到朝堂都是一片和睦。 按理说,江怀柔已经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她一直这样说服自己。 只是,有个念头在她心里越来越强烈,她开始走上城墙,看着外面的平原,看着马车涌动,看着那些自由的,像花一样的面孔。 江怀柔经常会想,外面的风是怎样的? 她真要这样老死在宫中吗? 孩子们都大了,差不多都立了府,只有在大节庆时才会入宫。 江怀柔每每问起他们在外头的新鲜事,都十分心驰神往。 当年还是做姑娘时,她也经常骑马偷溜出去玩,把大半个京城逛了个遍,连大理寺都被她混熟了。 有天,江怀柔一觉睡醒,突然下定决心。 她要与太上皇帝和离。 元景听到她说这个话时,一度以为她疯了。 又或者,是他自己疯了。 半晌后他才道:“朕的确冷落过你多年,可后来朕一直相信你,爱你护你,柔儿,你真有那么恨朕吗?” “臣妾不是恨陛下,臣妾是不希望将后半生了结在这无用的深宫里。” 江怀柔道:“陛下,臣妾对你的心意从未动摇,打从第一眼看到陛下起,臣妾便知道自己再不可能喜欢别人。” “你是臣妾的夫,是臣妾的天,也是臣妾的依靠。” “在以前,臣妾的身家性命,前途未来,哪怕是孩子,全都托付在你的手里,所以臣妾不可能去恨你,也无法去恨你。” 江怀柔没有说谎。 他是自己此生唯一所爱,同时她知道,自己在元景心中的份量亦是独一无二。 只是他的独一无二,终究与自己的独一无二不是同等的。 “不过现在好了,臣妾的儿子可以是依靠,女儿也可以是依靠,甚至臣妾自己,也可以作为自己的依靠。” 元景明白了她的意思。 果然,世上所有的女人都一样。 只要翅膀一硬,就不可能愿意被困在家中了。 先祖用条条框框把女人限制起来,终究是有一定的道理。 “非要和离吗?”元景苦笑,“你我几十年的夫妻,儿女都大了,你要这时候和离?你可知天下人会如何议论?” “朕的确是糊涂过几年,可你扪心自问,朕这些年待你不好吗?” 江怀柔道:“陛下对臣妾的好,臣妾始终都会记得。” “可臣妾也记得,你当年一个一个地纳妃子,纳美人,臣妾的心里始终只有你一个,可你心里装的却是无数人。” “臣妾是真心爱你,又如何能做到毫无芥蒂呢?” 元景叹了一口气:“朕为何要有三宫六院,你心里是清楚的,既然纳了进来,便不可能弃之不顾。” “是,臣妾都明白,正因为明白,臣妾才不愿意在此事上深陷下去。” “臣妾虽已年近五十,可后头还有二三十年的光阴,若是再不好好过,那就真要浪费一生了。” 元景沉默。 江怀柔抬起头,容颜相比年轻时生了好几条皱纹,但因保养得好,加上气质和优越的骨相摆在那,仍是岁月不败美人。 “当年是臣妾为了你一直妥协,如今,陛下也为臣妾妥协一次吧。” 元景苦笑:“你在朕的身边,当真就那么痛苦?” “不是痛苦,是遗憾。” 江怀柔拿出和离书:“陛下,放我出宫吧。” 元景犹豫片刻,还是签了。 “你以后再不回来了吗?” “朕是不是再也见不到你了?” “陛下若想见我,可以出宫去见的。”江怀柔道,“这座囚笼困的不止是我一人,只要陛下想,随时都能逃离掉,” “好。”元景笑笑。 元净和元景亲自将她送出宫门,目送着她离开。 她拒绝了护送大队,只要了数十名精巧暗卫,脱下皇后服,换上常装。 然后,自己慢慢骑着马回了江府。 她少时就会骑马了,自从做了上太子妃后,要么坐轿子,要么坐轿辇,要么坐马车。 如今这一骑,倒是恍如隔世。 江策早已经卸任,夫妇俩看见女儿回来,哭得抱作一团。 殷寻舒亲自下厨,江怀柔也在阔别家中几十年后,又一次吃了到母亲做的饭。 老两口快七十了,古稀之年,膝下就这么一个女儿,哪能不疼。 一家三口快乐地生活了一个月,江怀柔做回大小姐,每天散着头发睡到自然醒,没有来自婆家的忧虑,没有三从四德和规训,也不用带娃。 她终于可以好好陪陪父母了。 江怀柔抽出时间,去看了看那些闺中老姐妹。 她们基本上做了府上老夫人,膝下子孙满堂,就算是做媳妇时受尽刁难,如今也差不多熬出来了。 老姐妹相见,也是相看泪两行。 别说她贵为皇后不能出宫,就算是这些嫁在京中的姐妹,平时也是不得随意出门。 这一分隔,少说也有十几年没见了。 这些老姐妹听说她和皇帝和离,心中均是一万个佩服。 皇后都如此,她们是不是也可以? 在江怀柔的帮助下,有两个受尽丈夫刻薄和冷落的姐妹鼓起勇气,同她们的丈夫提出和离。 她们的丈夫自然是不同意,但江怀柔带着暗卫杀气腾腾地站在他面前,他也只好签下和离书。 然后,划分财产。 再带上这些年攒的钱和原本的嫁妆,能回娘家的回娘家,不能的就自立门户。 她们的丈夫和三姑六婆,几乎个个都在大骂,甚至连娘家也不理解。 “都一只脚迈进棺材的人,还闹和离?这老婆子是疯了吧?” “是啊,传出去丢死人了。” “她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也不为子女想想吗?有这么个被赶出去的母亲,叫他们以后的日子怎么过,岂不是要被人戳脊梁骨?” 第226章 番外:帝后离婚(二) 江怀柔心想,女子崛起之路,还真是任重而道远。 聚完老姐妹,她雇了一辆马车,带着宫里跟出来的暗卫一起奔向远方。 她要看看这个万千世界。 江怀柔其实也是害怕的,自己这么大年纪,又在后宫呆了几十年,按理说现在应该是在家带孙子了。 可偏偏她现在还想折腾。 但转念一想,她有钱,有手下,也有时间,为何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先去了海边,看水天相接为何物,再起个大早看太阳从海水中升起,将天空和大地照成火红一片。 她包船下江南,并在船上亲自体验一把抓鱼的感觉,一网兜下去,拉上来的是满满的鱼,那滋味简直美不胜收。 江怀柔偶尔也会打两套太极,练练身体。 没了凤袍和凤冠的束缚,她浑身上下都是轻快。 来到江南后,她看见了平日只存在于诗书中的江南水乡,也见识到了什么叫钟灵毓秀之地。 雨雾绵绵,小桥流水,女子剥莲,无一不是画。 她去拜了佛,走了桥,也撑伞走进朦胧小巷里。再划一道小舟,深入莲花深处摘莲蓬。 人们见了她,还以为她不过三十出头。 “这位夫人真精神,也不知是哪家的大宅主母,能这样天天出来游玩,真是好福气。” 江怀柔笑而不语。 其实她也不是孤身一人,不少皇子公主都立府在京城外,听说她来了,个个都到城门口去迎接。 她当皇后时与人为善,对这些庶子女也是一样爱惜。 所以,大家都很尊敬她。 元桐和元清经常跑江南来玩,刚好遇上,便直接给她当起了向导。 元絮影身份尴尬,安黎便自己出马,请江怀柔入钟府安住。 元楚汉已经从一个傻小子,长成了大傻小子,他总觉得自己脑子不够,于文于武都做不到特别优秀,便老实接受了亲王之位,到曙州去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8 首页 上一页 1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