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归理解,在西北这么长时间,她也挺憋得慌。 每天跟蛮国那群人表面上打哈哈,没事儿就打太极,她觉得自己现在已经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太极高手了。 “可算能大展身手一次了,来西北已经半年了,我当初还发誓要将蛮族之患彻底平息,结果半年来毫无进展,陛下不着急,我都急了。” 江易雅跟谢叶瑶笑着说,眉目间是少见的舒朗之色。 谢叶瑶哈哈一笑,赞同江易雅的话。 “最近县主情况如何?”谢叶瑶突然想起了李凝香。 李凝香还是宁安县主,江易周重新给她封了一遍。 因为李凝香在江易周起家之时,帮了江易周不少忙,而且李凝香还将她母亲留下的一些势力,直接给了江易周。 要求只有一个,她要让那些沈家人死。 小皇帝可以不死,其余背叛了她母亲的沈家人,都必须下去陪她母亲。 江易周表示笑纳了。 反正她也没打算让那些沈家人活下来,她甚至还可以附赠李凝香一条小皇帝的命。 别的朝代,新皇不会杀死前一个皇帝,这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后代,在改朝换代的时候,能继续活下去。 但一般来说,亡国之君,都不可能活下去。 她可以不亲自动手,对方有眼力见,会自己去死,全一世清名。 小皇帝现在还活着,因为天下还没有彻底安定,他估计还怀抱着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甚至那群亡国宗亲,还有人私底下跟南方的诸侯王接触。 江易周就坐看他们作死,手里捏着证据,等着收拾完南边的诸侯王,将他们一网打尽。
第142章 科举 “还是老样子, 没事儿出去跑跑马,闲时养猫逗狗,她日子过得潇洒啊。” 江易雅说到这儿, 有一点点羡慕,她也想那么潇洒。 但是不行,新朝建立之后,政务繁忙,她身为亲王, 没有在京城,却还是有政务找上门来。 西北的政务基本上全都集中在她手里,只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 才会送到京城。 江易周在这点上格外信任江易雅,似乎没有想过,江易雅会连通谢叶瑶, 在西北自立为王。 主要是西北也没什么自立为王的条件。 但凡西北是南边那样, 土地肥沃, 经济发达的地区,江易雅真不敢保证,自己没有当土皇帝的想法。 可现在, 西北的风沙, 快将她脑子吹干了, 她只想尽快回京城,会长州, 去哪儿都行,西北真的太干燥了, 她来到西北后,不知道流了多少次鼻血, 裂了多少次嘴唇了。 她明明是一国亲王,感觉活得那叫个糙。 “等你回京,她就潇洒不了了,不知道县主能不能守住西北。” 谢叶瑶也觉得李凝香的日子好过,但她更担心之后怎么办。 “她不会在这儿待上太久,只要这次咱们能将蛮族彻底压下去,短时间内,凝香肯定能守住。” 江易雅觉得,也就需要三五年吧。 培养一批女官的时间,同时也是江易周整顿朝内事务的时间。 攘外必先安内,内部不稳,如何向外扩张。 江易周不会看着蛮族在边上,蹦跶太久。 除了蛮族外,江国如今相邻的国家,都是小国家,不安分得有,那是少数。 大多数都乖乖称臣纳贡,今年有十余个小国,要入朝纳贡,全都是听闻大庄亡国,中原大地换了个新皇帝的国家。 他们原本抱紧大庄的大腿,现在换成抱新朝大腿了。 “希望此次,我们都能得偿所愿。”谢叶瑶敏锐感知到江易雅话里的腥风血雨,高兴地笑了笑。 距离大一统已经没有多长时间了,她还没挣够军功呢。 准确来说,是她手底下那群人,还没挣够军功,她们希望有更多战场,让她们去奔赴。 时隔一年,蛮族的使团和江易雅,终于又坐在了谈判桌两方,正式开始交涉。 江易雅抬头,看见对面的左亲王,经历了一年的变故,现在的左亲王看上去比之前要老了不止十岁。 听说蛮国内部宫廷发生了很多事情,死了不少王子,蛮国的老国王身体彻底坏了,却还死死把持着皇位,不愿意松口半分。 左亲王这个蛮国太子当得,很是憋屈。 人想要回王庭,却被死死按在雁回关,让他跟江易雅谈出结果来,又让他再观望一下局势。 心力交瘁之下,也难怪他二十多岁,就两鬓长出白发来。 江易雅先摆出了她这边的条件,条件和年初她更到时提出来的,一模一样。 因为那个时候,她就是拿出了最低的底线来谈,她是想着,能速战速决,没想到后头又发生不少事情,硬是让她在雁回关待到快过年。 第一次看见条件的蛮国使团们,当时就怒了,认为彼时的大庄,没有丝毫谈判的诚意。 觉得大庄才是弱小的国家,因为赢了一场战争,就想要压蛮国一头,简直不知所谓! 现在再看这份契约,他们一个字都吐不出来了。 这份契约上的内容,对比现在江国和蛮国的实力,实在算得上是优待。 所以左亲王甚至没怎么多加思考,在江易雅一句一句的劝说下,直接签下了名字。 从谈判桌上下来的时候,左亲王才后知后觉地发现,他上桌之前,打算从江国那边要到的好处,一件都没要到。 打算拒绝的条约,尽数被他亲自签下来了。 江易雅还在对面笑吟吟地看他,看得他头皮发麻。 之前他没有和江易雅正式谈判过,所以没有今天这么直观的感受。 那种在谈判桌上,无论江易雅说什么,他都只能点头应是的体验,实在是太诡异了。 这个新朝,从皇帝到亲王,再到将军,果真都不正常! 左亲王暗骂一声,憋着气,给江易雅行了一礼,随后领着蛮国人离开了,他会尽快赶回王庭,今日之事,他得想个法子,让王兄接受,还不会惩罚于他。 看着左亲王离开,江易雅可算是露出了大大的笑容,刚刚因为蛮国人还在,考虑到他们的感受,江易雅都没敢笑得太大声。 毕竟这个时候笑太大声,就有点儿太过分了。 她是大国,自当雅量。 “那左亲王走得时候,杀人的心都快有了,你笑得也太……哈哈哈!” 李凝香说着话,从屋后头走出来,她不能作为使团一员,和蛮国人谈判,但是她可以在一旁围观。 她要亲眼看着,这个曾经欺凌过她的国家,她的家族的罪恶之国,在江国面前低头,在中原面前低头。 江易雅回头,见李凝香也在笑,问道:“我刚刚有笑得很过分吗?我可是很用力的在控制了。” 李凝香继续笑,笑得张扬,见她这么笑,江易雅已经想到自己刚刚嚣张的模样了。 怪不得左亲王出来后,脸越来越黑,她还以为左亲王是想要事后算账,反悔呢。 原来是感受到被人嘲笑的痛苦,才心情越来越不好。 江易雅并没有丝毫愧疚,她就想笑,左亲王也管不着,蛮国势弱,那就老老实实趴着。 大庄弱小的时候,不也是乖乖被蛮国欺凌,不敢反抗丝毫吗?比起蛮国那群畜生的行径,她江国只是要一点小小的赔账,很过分吗? 江易雅一点儿都不觉得过分,她还觉得江易周现在心软了许多。 在她心里过分心软的江易周,正在思考如何处置那些皇亲国戚,以及南边被抓到的诸侯王及其家眷。 人太多,她不太想管,于是她将自己在京城的心腹召集过来。 元盼雁提前从雁回关回京来了,一同入京的还有上官温苒以及尉迟鸣玉等人,她们都是江易周原本的班底,京城现在需要她们过来建设。 江易周将一部分政务交给了元盼雁,现在元盼雁是新任吏部尚书。 原本的吏部尚书,当然是被江易周拿出贪赃枉法的证据,抄家,问斩流放一条龙了。 江易周登基,她肯定要分封班子成员,一些重要位置,当然要放上她的人。 有些重要位置上,还坐着老人,不是他们为人清白,而是因为江易周手头暂时没人去替换那些老人。 先让他们再嚣张些时日便可。 对于那些人的处置问题,第一个先开口的人,不是元盼雁。 江易周还以为元盼雁会先开口,来一句全杀了一了百了呢。 结果是尉迟鸣玉,先提到了另一件事。 “陛下,关于此事,此前臣问过京城的贵女们,问她们要如何处置那些诸侯王与前朝宗亲,她们的口径无比一致,纷纷要求轻饶,让他们去做富家翁。” 尉迟鸣玉直接入职国子监,去做国子祭酒了,掌管天下教育。 这算是专业对口,现在国子监里,大多数是京城各家的贵女,或有钱或有权。 这些人家培养出来的女子,学识惊人,稍微培养一二,就可以直接用。 但她们的想法,也很惊人。 或者说,是和原本的世家,没有两样。 江易周对此并不意外,她重用女子,是因为她在权力的身份上,天然与男子对立,想要坐稳皇位,绝对不能让男人冒头。 不代表她就和所有女人,在同一条战线上了。 或者说,当敌人是男人时,她和女人们是一条战线,但在其他时候,她和身为文臣武将的女人们,是对立的。 皇帝和大臣,本就是一种互相制衡,互相牵制的关系。 大臣想要借用皇帝的手,去拥有更多权力,而皇帝,则要将手中的权力,牢牢握在手里,才能保证江山安稳,在目标上,二者目标一致。 当想要的东西是同一件东西时,自然会产生竞争,进而出现意见不一,顺从或敌对的关系。 “长州那边的学堂,进展如何?” 江易周没有就那些贵女们的意见开始话题,而是问起另一件事。 长州的学堂,是指这些年来,尉迟鸣玉开在各处的,可以招收平民女孩为学子的学堂。 “回陛下,这一年,有七十五人毕业了,其中七十人只能做一些基础工作,她们的学识,并不足以担任高位,另有五人,格外优秀,已经通读经史子集,学问不输举人。” 举人,是指一些达官显贵,直接举荐到地方做官的人,他们大多是家中诗书传家,学问极好,多是世家背景。 “既然有优秀的学子,那只让她们担任基础岗位,实在是太过可惜,京城现在严重缺少官员,进入中枢的女子还是太少了,考试吧,所有女子进行考试,科举选官。” 江易周话音刚落,尉迟鸣玉就皱了眉。 “陛下所言考试,可是学堂里的那种考试?” 大庄的科举考试,并没有成为一种可以选择贤才,筛选官员的体系,只是一种有时候会出现的渠道。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45 首页 上一页 13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