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在付山充斥着不甘的双眸中、看见了自己的模样。 棋盘上,两方捉对厮杀,无论黑胜白赢,祝无邀与付山皆为废子。 最好能够同归于尽,将苟延残喘的性命交还给天地,再无异类、再无染指天道者存世,如此才是修真界中、最好的结局。 对修士而言,死亡的预兆极为清晰。 付山不甘。 所以倾力一战,想让巨阙派抢回散去的气运,以大战为天劫、强行晋升化神,欲抢占所有天道碎片,力压天命。 祝无邀不甘。 所以避而不战,她心存侥幸,不想被推上棋局,不想真正站在付山的对立面、与其同归于尽。 剑与阵的对撞更为猛烈,两人无休无止、不成章法挥霍着灵力,誓要轰轰烈烈、将这一战敬告群山。 连死期将至时的不甘,都只能囫囵吞枣地咽下。 两人如同生死仇敌般厮杀着。 为了谁能慢一步死、拼尽全力。 困兽犹斗。 即便胜者亦亡。 但祝无邀不能将付山留下,正如,她不能任由自己被侵蚀神志,所以选择了大限将至。 付山求生之心太强了、实力也太强了。 千年囚禁,无法熄灭她心中的火焰,为了活下去,付山什么都做得出来。 所以,祝无邀要死在她之后,必须战下去。 无锋剑脱手而出,试图钉住随阵法涌向远方、暴烈的灵力,见其势未止,法印偷天换日落下,将阵法与南方众生的联系、换到了自身。 “你在找死。” “我疯了,我想活下去,但我要死了。” 祝无邀想要活下去,所作所为,却像是在找死,动乱的灵力正在经脉内横冲直撞,她却像是浑然不觉、浑然无畏。 重新握住无锋剑,引动剑意、强行邀来一场纷扬的大雪。 随着无锋剑于身前划过,灵力冲撞、宣泄,剑气纵横。 阵法临身带来的灵力乱流,似乎巧之又巧地挥作风雪,重新将她体内的灵力运转梳理得条理分明。 似是簌簌灰尘埋下,像是那年山头,她烧明黄纸钱时,风吹来,落在身上的纸灰。 千山受雪白成霜,扑向焚烧的血雾,熄灭了苍生的业火。 苍生铜炉阵,就此寂灭。 “五更死,不会三更亡。 “还有两个时辰,可送你归西。”
第604章 番外(七) 祝无邀身替南方万人,将众生与大阵的联系、转接到自身,于是苍生铜炉阵,在此地显形。 被一场大雪覆灭。 沸腾的血雾逐渐冷却,被灵笔蚕食殆尽。 付山的两大倚仗彻底废去,生路断绝,她的身躯摇摇欲坠、注视着同样疲惫的祝无邀。 她不是卦修。 没有许命之物稳住溃散的灵魂。 周身维系着躯体机能的阵法,如同接触不良的电路板,灵芒几次闪烁、瞬间黯淡下大半。 瘦骨嶙峋,耗空气血的身躯,茕然孑立在雪地中。 似乎只需要轻轻推一下,就会像将倾的大厦般、瞬间分崩离析。 就在祝无邀以为、她即将生机断绝时,付山将视线缓缓向上移去,看向了那已然无主,融合了三宗天道碎片的灵笔。 「轰隆——!」 一道惊雷落下,闪电划破天际时,她眸中的野心昭然若揭,在黑沉的天空下、在苍茫的雪地上,在黑与白之间,付山破烂的衣衫下、陡然绽出无数道灵芒。 阵纹烙在白骨之上。 随着她缓缓展开双臂,以付山为中心,一座阵法凭空浮现。 而空中的灵笔竟像是得到召唤般,急速下坠、欲投入付山的怀中,与她融合。 被恶意玷染如何。 难道,她之前很清醒吗。 巨阙派败了如何,苍生铜炉阵熄灭又如何,她的血雾被吞噬亦无妨,只要她像千年前一样、将灵笔炼化,照样能够重建起伟大的宗门。 剑砍无伤,付山已舍弃身躯、与整座阵融为一体。 在灵笔即将投入付山怀中的前一刻,在千钧一发之际,祝无邀散出了漫天的铜钱。 数万铜钱遮天盖地,那是一路走来,祝无邀得来的卦钱、结下的缘。 在散落的铜钱中,有一枚铜钱从祝无邀手中抛起,它在空中不断翻滚。 有因果线自这枚铜钱延伸开。 数万枚铜钱、因果交织,成为一张巨网,罩住了天道一角。 漫天的铜钱扑朔落下,彼此碰撞、分离,缘聚缘散,行人相遇又离别,有人目露贪婪求财运亨通、前程似锦,有人拜了又拜、祈祷离人早日归家,缘起又缘灭。 感激、咒骂、鄙夷、崇敬……声声在耳。 无数铜钱在空中翻转,窸窸窣窣,时来运转、时运不济,有豪杰踏上末路、有腾蛇乘云化龙,众生推举着神明、众生砸碎了庙宇。 善恶交织,因果错乱,形成了一张——巨网。 嗔痴喜怒悲惧哀乐。 红尘落在天地间,烫作史卷。 一笔勾去人命,到头来不过寥寥数字—— 「黎城之战,祝无邀携付山同去,下落不明。」 大雪埋下一把锈迹斑斑的枯骨。 胜者亦败。 祝无邀的背影略有些踉跄,在雪地上留下了杂乱向前的脚印。 仍有余温的土地烘烤着大雪,升腾化作水汽,如墨的黑衣在白茫中淡去。 当她撑着残躯,弃剑于树下时,大限将至。 异界飘零半生,祝无邀早已学会不再思索来路,却仍望不见归处,承接苍生铜炉阵时、被压下的伤势,适时开始翻涌。 强忍着疼痛,她摸索着拽下草茎。 耳边,灵笔的声音喋喋不休,依然不知离别、不知悲伤,大道无情,她一人的离去,于天地而言不过一场叶落。 于她而言,却是整个天地的寂灭。 不甘,不想死。 灵力正在溃散,死寂之意在身躯中蔓延,风拂过千山万水、如今……拂过了她的发丝。 耳边传来一声——祝无邀,叶落了。 她的意识开始解离,像是在秘境之中、曾经历过的一样,祝无邀归于混沌之中。 那是无边无际的遨游。 那是永恒的静默。 那是众生归处。 无知,无觉,无有爱恨,无恩亦无仇。 可就在无边的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幡铃声—— 「嘀铃铃——铛啷啷——」 幡铃声声,催魂归。 有一杆破旧的招魂幡伫立在天地尽头,这是沈安之的大道印记、多年前烙刻于此。 始终等在这里,接引着离人。 随着幡铃声响起,在恒久的静默中,祝无邀离散的意识开始缓慢聚合,在有象、无形之中畅游,无尽的灰白雾气悄然漫开,将她包裹其中。 静到极致时,喧嚣不止,雾气在翻涌。 幡铃声喋喋不休,惊醒亡者的长眠。 灰白雾气缓缓勾勒出了祝无邀的身形,在她的眉间,一点灵光乍现,自朦胧中唤醒了神志,于是无中生有、她的存在成为事实。 修真界中,季月章心中悸动。 「我欲为她留下一条生路,大道圆满之后、死后方生的道路。」 多年前,沈安之找到了她,说出了这番话。 于是,一指点在祝无邀眉间。 曾被称为许愿池秘境的小洞天中,有枚粗制滥造的硬币,突然开始转动,悠然绽出无数道因果线。 秘境枫林似火。 风吹叶动,多年后,如闻剑声。 在大道之中,祝无邀的身影逐渐清晰,曾有人替她诘问天地—— 若她曾做错的事情,用一命相抵; 那么众生亏欠于她的,天道以何偿还。 灰白的雾气翻涌不休,如同苦海无涯,祝无邀尚还模糊的身形静静沉浮着。 一杆破旧的灵幡,伫立在大道之中,幡旗无风自动,指引着方向。 是为,黄泉道引。 「嘀铃铃——铛啷啷——!」 愈发刺耳的幡铃声在耳边响起,声声催促、声声呼唤,激荡着灰白雾气,推搡着她的身躯。 幡铃声声……唤魂归! 祝无邀缓缓睁开了双眼。 她看见了无尽的灰白雾气,在静寂之中,幡铃声似乎指引着方向,要她继续向前走去。 循着幡铃声,如游魂般向前走去,就像她来到修真界时、不知前路。 她的意识逐渐变得清明,穿行在雾气之中,耳边的幡铃声愈发清晰,前方或许是另一个世界,或许故人再难相见,或许是条不归路。 祝无邀取回了许命之物,幻世身已经尽数葬送,身死而缘灭。 大道圆满。 唯余真身。 因果既空。 无怨无悔者,且向前行。 祝无邀的灵魂轻盈无比,她转过身,望向岁月长河,随后再不回头,大步地走向前方—— 在崩决之前,永远向前。
第605章 作者瞎说(三) 有人问我开文初为什么不喜欢祝无邀,原因有两个。 第一,我知道她的结局。 面对一个悲剧色彩的角色,我是抗拒的,始终在进行情绪隔离,甚至会想,她做错了事情,所以悲剧的结局,是合理的。 至于为什么要让她做错事、通往这样的结局,而不创造个像其它女配般有人格魅力的主角,则是缘于另一个原因—— 「祝无邀这个角色,承载着我的自我厌弃。」 我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所以不喜欢这样的她。 或者可以这么想——我创造出了这样灰色的世界,四宗、甚至黎城都不代表着正义与光明,而叶小舟、顾亦观、付山她们这些非绝对正面的人物,比我描写的比主角更为出众。 全文是这样的基调,说明我没办法写好一个「叫嚣正义的主角」,又为何唯独赋予主角初来乍到时、这样肤浅的正义感。 因为她映射的是,我无法认同、无法回头的过去。 我被困住了,所以有了她,我希望她替我走下去。 有些朋友看前文时会感到不适,想一想也很正常,我在写某些剧情时、就是在强忍着不适落笔的。 我对于「正义」的态度较为含糊,全文的态度大概是——不合时宜的、被利用的正义会成为罪恶的帮凶,而多数人的利益,或许看起来更像正义的模样,所谓的善恶只是立场不同,当一个人追寻正义时、很有可能会给无辜者带来苦难。 我认为主角做得某些事是错的、和过往的我一样是幼稚的,理智让我在文中点明这件事不对,本能又免不了找理由、对「自我」进行维护,这就是「伪善感」的来源。 这就是第二种结局的原因。 既然她承载着我的晦暗与“卑鄙”,那么—— 「既然我想活,为什么让她死。」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70 首页 上一页 36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