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这么说了,但赵猫猫还是让玩家去查探了一番,然后带回了一个好消息。粮库确实被搬空了,但药材居然全都还在! 看来蠢货也有蠢货的好处。 赵猫猫高兴了一瞬,又皱起眉头,“我们倒是能运来粮食和其他的物资,但就算是最近的队伍,赶过来也要两三天。” 逻些城里的总人口估计有三十万左右,这么多人,两三天要消耗的食物也不少。 定埃增迟疑片刻,便道,“可以先找城中贵族借用。” 赵猫猫看他的眼神都有些惊奇了,但还是欣然同意了这个提议,安排人去执行。 最后是人手问题,救援算是全部交给玩家了,但光是供给二三十万人的饭食,做饭的人就少不了,还得尽快搭建出一批临时厕所,另外还得有人负责看护伤员、调解矛盾之类的日常工作……总之,哪里都需要人。 好在这时,贝吉云丹那边传来好消息,他成功带回了上千名僧人,照顾伤者的工作可以不用操心了。 至于其他的事务,定埃增觉得,可以发动民众自己去做。 这个时代的官府,虽然也有赈灾的机制,但说实话,能做的十分有限,还是要靠灾民自己渡过难关,这在所有人看来都是理所当然的。 赵猫猫想了想,觉得陡然遭逢大难,若是不给大家找点事做,闲着更容易出事,就同意了。 定埃增主动领了安抚灾民,挑选可用者并给他们安排工作的差事。 经过这一番梳理和安排,不到一天时间,逻些城便重新开始运转起来,虽然不能说井井有条,但也算是乱中有序。 …… 这次的震源是逻些城,周围的城市只有震感,没什么损失。 逻些城外不少地方倒是同样地震了,不过托吐蕃牧民大都住在毡帐里的福,虽然损失了不少财物,但没什么人员伤亡。 所以救灾工作也主要集中在城里。 之后的两天,源源不断的玩家赶了过来,让赵猫猫的压力降低了很多。 有系统牌红名定位在,又有玩家不眠不休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之中,在72小时的黄金期内,被埋在废墟中的人基本都被救上来了。 说来也令人唏嘘,很多人是因为不敢出门,才被困在了废墟中,但也正因为惊慌害怕,大部分人不是藏身床底,就是躲在角落,而这样的地方,在地震时都是最不容易倒塌的。 所以除了少部分位置不好,根本没等到玩家救援的,活下来的人比预料中的多。 而且大部分人的伤势都不算太严重,恢复之后不至于影响日常生活,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定埃增每天在几个安置点之间巡逻,给灾民们诵念佛经、讲佛经故事,引导着他们渐渐从苦难之中走出来,开始迎接新的生活。 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两天后,雁来跟着第一批运送救灾物资的队伍抵达逻些城。 这批救灾物资大部分都是粮食,其实本来是运过来给玩家充当军粮的,现在只能先挪过来救灾。 另外,大唐各地的玩家,其实都根据现代救灾的经验,准备了各种灾区急需的物资,不过暂时没往这边运,都在等雁来赶到逻些城,开启复活点,然后直接传送过来。 雁来本来的打算,是自己独自进城,尽快开启复活点,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 但是逻些城这边提前得到消息,不只是两位钵阐布和城中仅剩的部分官员和贵族主动前往城外迎接她,就连不少灾民都扶老携幼地来了。 短短两天时间,玩家在逻些城的声望值疯涨,连带着雁来这个“天神之女的化身”,也得到了城中所有百姓的崇敬。 雁来见状,只好主动露面。 好在定埃增他们也没搞什么复杂的仪式和典礼,双方寒暄过后,就簇拥着她进城。 灾民们自发地跟在了后面。 雁来迟疑了一下,也没有再避开,打算直接开启复活点。 灾难是会在每个亲历的人身上留下痕迹的,她曾经无数次在屏幕上看到过那样的痕迹,但这是头一回来到现场。 这里的人们需要粮食、物资和援助,但也需要安慰、希望和勇气。 本来复活点一般都是选在城市核心建筑——宫殿、府衙、城门——附近,方便玩家行动,但是考虑到玩家传送过来的物资要往各个安置点送,雁来就挑了城市中心的位置,去哪里都方便。 这里本来是一片民居,已经倾塌得差不多了,雁来站在废墟之上,因为被无数灾民注视着,竟第一次没有因为接下来的仪式而生出羞耻感,心中只有一片肃然。 在清光出现的时候,雁来甚至刻意多花了一些气运值,让那白色的清光能够扩散到整座城市。 根据她的经验,原著民们尤其喜欢这个光效,明明它除了好看没有任何用处,可是每一个被扫到的人,都坚信它具有疗愈甚至改造的作用,让他们的身体发生了一些变化。 在这里用,效果应该会更好。 ……或者说是好过头了。 直到雁来结束仪式,匆匆离开了很久,跟过来、亲眼看到了这一幕的灾民们仍旧在原地长跪不起。 还是玩家开始传送各种物资,被他们挡住了去路,才被劝走。 但离开并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他们会拉住遇到的任何一个人,兴致勃勃地向对方宣讲自己刚才所见的神迹。 然后就发现,每个人都看到了。 但这并没有让他们失望,反而更让他们坚信,那是真正的神迹。 吐蕃因为赞普大力弘佛的缘故,宗教氛围比大唐更浓厚,几乎所有人都是信徒,这时候便自然地将雁来与他们听说的佛经故事中的菩萨、天女联系在了一起。 尤其是那些伤者,尽管得到了很好的照料,但他们还是被身上的伤势折磨得疲惫又憔悴,对于现状、对于未来,也比其他人更悲观。这样的人,对神迹的感受自然是更深刻。 他们声称自己因为那白光而得到了治疗,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伤势恢复速度真的大幅提升了。 其实这应该是因为精神上的创伤被抚慰,思想变得积极主动,身体自然也就受到了影响。 但所有人却都将之当成了白光有疗效的有力佐证。 他们还偷偷向玩家打听,那白光究竟是什么,听说是开启复活点才有的,顿时更加笃信。 这可是复活!那白光肯定妙用无穷,天兵能死而复生,肯定就是因为这个,只不过他们都是肉身凡胎,所以白光不能让他们复活,但肯定是有好处的! 不小心听到了的雁来:“……” 你别说,这逻辑还真圆上了。 而对于这种逻辑自洽的理论,尤其还是自己推导出来的理论,人们往往是深信不疑的,哪怕是雁来这个当事人去解释说白光没有这种用处,估计也会有人嘀咕一句“你懂什么神迹”。 解释是没用的,雁来只能转头叮嘱张云敏,以后宣传的时候记得加上一条,只有官方正版才是真正的神迹,任何非正规渠道都是假冒伪劣和诈骗,要第一时间举报给天兵。 …… 城市重建,是一件旷日持久的工作。 好在这回的救灾物资之中,有大量的制式帐篷,而吐蕃人本来就习惯了住帐篷,倒不觉得有什么不便。 后续的援建工作,玩家肯定也会参与进来,入冬之前肯定能将房子重新修好。 不过当下,除了救灾工作之外,这场延续了数月的吐蕃战事也该收尾了。 所以在逻些城的情况稳定下来之后,许多玩家就暂时离开了这里,前去追击那支逃走的军队。 目前看来,这支队伍是一路往西北退的,很有可能像甲央说的那样,想要直接离开吐蕃本土,前往群山之中的附属国,甚至跑到更远的地方。 一般来说,远遁千里的策略是很有用的,可惜他们遇上了玩家。 玩家主力从逻些城这边追击的同时,也有不少人直接传送到葱岭,打算从那边包抄过来。 为此大家还特意放慢了速度,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安心逃到目的地去——这些吐蕃的附属国看起来都挺不错的嘛,竟然敢窝藏吐蕃叛逆,玩家必须要跟他们讲讲道理。 怀着这样的心理,玩家当然是不疾不徐,甚至一边追,一边还能腾出手来,全面收编吐蕃本土的其他城市和地区。 雁来也不在逻些城,不过她没有跟玩家一起行动,而是按照郝主任她们给的计划,前往藏区的主要城市开启复活点,方便玩家的后续工作。 跟来的时候相比,她走得很低调。 因为雁来有点担心,万一自己的行踪泄露,搞不好会有一些吐蕃民众,就跟朝圣似的,自己走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就是为了蹭一蹭开复活点时的白光。 真要是出现那种情况,她还得花费额外的气运值,想办法将所有人都能看到的白光特效关掉。 但雁来不知道的是,正因为她如此小心,反而将神秘感拉满,让所有人更加笃信无疑。 毕竟在民众们熟知的佛经故事之中,佛和菩萨都会经历千百世的历练,而在这些历练之中,有不少就是隐藏身份,只在有人受苦受难的关键时刻,才会显露手段。 而她隐藏行踪的行为,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很多不知真假的传说,每个地方都坚信她曾经来过,只是无人知晓。 不过那已经是很久以后的事了。 现在,雁来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总算将复活点开得差不多。 而这个时候,玩家的追击也终于有了结果。 他们一路控制着进度,一直追到中亚,才终于堵住了那支已经减员到只剩下不到千人的队伍。 当然了,沿路上的国家,现在都已经是大唐的属国了。 其实按照玩家的想法,直接像安西四镇那样,在保留当地王族制度和地方特色的同时,也将之纳入大唐的国土范围,只最好的。 但谁让这些小国都太懂生存之道了呢? 玩家还没动手,他们就主动开了城门,滑跪到底。 那就没办法了,希望他们将来看到旁边的吐蕃的发展速度,不会后悔。 总之,在抓住了硕果仅存的那位忠诚派的将军,并且解救出了他们扶持的傀儡赞普热巴坚之后,这场对吐蕃的战斗终于落下了帷幕,而雁来和玩家也可以班师回朝,论功行赏了。 雁来回到长安,才发现自己出差这段时间,南诏国主还送来了一封信,说是听到了天兵要进攻吐蕃的消息,不知道需不需要南诏国出一支兵马,与他们合攻? 从吐蕃出兵,到玩家应战,再到南诏国听到消息,将国书送到长安来,两三个月的时间已经不算慢了。 但那位南诏国主显然还是低估了玩家的效率。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58 首页 上一页 44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