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争不过你,就搞点玄学希望把你给诅咒死!】 阴皇后:画个小圈圈诅咒你! 邓绥:...... 真的,赢了你都没有什么成就感。 这是上赶着拉九族去送死啊! 也不知道邓家有没有从这次事件里全身而退,陛下...... 【并且因为阴皇后记恨邓绥,对她是非常的厌恶,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恰逢那时候,刘肇的身体有点不好,说不好就要病死。】 【按照汉朝的情况,皇帝一死又没有太子,那一切不都是阴皇后说了算?】 【然后刘肇生着大病,阴皇后却在私下里说:“我得意,不令邓氏复有遗类”。】 【意思就是等她掌权后,不会让邓氏家族有一个人活下来。】 【不是大妹子,你这是往刘肇的心里捅刀子啊?】 【人还没死呢,你就已经谋划着掌权复仇了?】 阴丽华一向温和的脸有点破碎的趋势:? 搞什么啊? 人还没死你就已经谋划好报复的事情了? 更叫人无语的是,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说说都算了,居然还传了出来? 可见她这个后辈,能力有限,连底下的人都管不好。 【而且这种私下里说的悄悄话,还传的人尽皆知,叫人想装聋作哑都没办法。】 【刘肇要是真死了可能还无所谓,偏偏他挺过来了。】 【那阴皇后就真是其心可诛了。】 【刘肇逐渐动了废后的心思,又逢北宫盛馔门阁发生火灾,好像隐隐预示着什么。】 【谁知道还没等刘肇下旨废后,巫蛊诅咒之事就猝不及防的被告发了。】 【这下子,真是把阴皇后架到了火上烤。】 第236章 邓绥:皇后这职位你干不了,还得是我! 【永元十四年的夏天,有人向告发阴皇后与其外祖母邓朱行使巫蛊之术。】 【事情一暴露,即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刘肇立马派中常侍张慎与尚书陈褒审理此案。】 【历朝历代一旦涉及到巫蛊诅咒之事,那都是抄家灭族的大祸。】 【更何况前车之鉴就摆在那里,昔日陈阿娇因此被废,幽居长门宫。】 【刘肇本来就对阴氏有所不满,还遇上她作死搞巫蛊,更是怒不可遏。】 刘邦发自内心的疑惑了,到底是谁这么相信巫蛊之术? 虽然说玄学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这也只是个精神寄托啊! 要是扎小人诅咒真有效果的话,他不得做千八百个小人扎死冒顿这个小人才怪! 更何况皇家是最忌讳这些个神鬼之术的,你当皇后的领头搞,像话吗? 吕雉就更不明白了,阴氏家族势力不小,自己又是名正言顺的元后。 就算是没有子嗣,即位了谁敢刻薄她不成? 那邓绥识时务,算是个聪明人,还不是戚夫人那种拎不清的蠢货! 敌人强大不可怕,就怕自己的脑子不够用。 【邓朱以及她的两个儿子邓奉、邓毅,还有阴氏的弟弟阴轶、阴辅、阴敞供辞互相牵扯。】 【毕竟谁都知道这巫蛊的罪名要是坐牢了,那真是家族的罪人了!】 【而且这种以祭拜祈祷来诅咒别人的方式,是妥妥的大逆不道之罪,谁也不想死。】 【可惜,事情已成定局,谁也无法改变结局。】 【邓家这边,邓奉、邓毅二人在狱中被拷打致死,其余的家属均流放到日南郡。】 【阴家作为主谋,阴皇后父亲阴纲自杀,弟弟阴辅也在狱中死亡,其余宗亲内外的兄弟都被免官遣返乡里。】 阴皇后悲痛不已,她看着面无表情的刘肇和他身边的邓绥,只觉得怒从心头起。 “陛下!明明我才是你的妻子!” “你却抛弃了我们之间的夫妻情谊,选择了邓绥这个装模作样的伪善之人!” 邓绥还没有说什么,刘肇却厉声反驳道:“装模作样?!” “圣人论迹不论心,邓绥是妃子却做得远比你这个皇后好!” “一国之母理应仁善大度,贤德宽容,处理好内宫之事是你作为皇后的本职。” “可你都做了什么?” “就算不立邓绥,朕也会废了你!” 阴皇后无力的跌坐在了地上,又是崩溃又是伤心,一时间情难自已竟痛哭出声。 邓绥起身缓缓走到了她的身边,扶起崩溃的阴皇后,为她整理着衣衫。 借着为她整理衣衫的时机,邓绥轻声说道。 “娘娘只记得自己是陛下的妻子,却忘了自己还是皇后。” “帝后夫妻,先是帝后,才是夫妻。” 阴皇后怔愣地看着她,往时往日只觉得邓绥假仁假义,到今天才发现,自己确实蠢得很。 拿着一手好牌,硬生生打出了最烂的结局。 【后宫之争,阴氏败局已定,秉承着以退为进的方针,邓绥最终获得了胜利。】 【同年六月十二日,刘肇派司徒鲁恭持节赐予阴氏策书,正式废黜了她的皇后之位。】 【别管人家邓绥是不是装的,论行为邓绥对得起自己的皇后之位。】 【在位期间,后宫上下称赞,待人宽和仁善但又公正执法,深受刘肇和宫人的信重。】 【并且作为一个聪明的女子,邓绥还展现出了不错的政治能力。】 【既要让刘肇觉得她是个有能力的人,又要把握好其中的分寸,不引起皇帝的忌惮。】 武周,太平公主仔细回顾了一下自家娘亲的上位史,甚为赞同。 哪怕是她母后,在做皇后的时候也是挑不出什么错的。 一个皇后连后宫都无法管理好,怎么会让皇帝觉得你是可以托付的妻子呢? 毕竟按照东汉的那个情况,大部分时候皇后很可能要面对摄政的局面。 上官婉儿笑了笑,打趣了一句:“嗯,也有可能是对比太惨烈了?” “谁叫前面几个皇后都算得上有手段的人?” “哪怕是摄政的窦氏,也能牢牢把控住后宫不是吗?” 能与皇帝并肩的皇后,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坐稳的。 【更何况刘肇面临的是什么局面?】 【长子有疾,幼子又太年幼了,自己身体还不好。】 【哪天要是两腿一蹬走了,这汉朝的权柄会不会再被权臣把持还真不好说。】 【但邓绥就不一样了,聪慧识时务,刘肇也不说期待她有吕后之能,至少能够稳住大局吧?】 【事实也确实如他所料,刘肇因病去世之后,邓绥很快就稳住了局面。】 【她迅速拥立刚满百天的刘隆为帝,当然,也不是指望一个婴儿治理国家。】 【而且,对于邓绥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真正走到台前,掌握权柄的机会?】 【就这样,和熹皇后邓绥正式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以太后的身份开始临朝称制!】 吕雉挑了挑眉,眼中趣味盎然。 这邓绥,有点东西啊! 不刚不柔曰和,有功安人曰熹,这是妥妥的美谥啊! 那些老东西对女人临朝的恶意不可谓不大,竟然能给邓绥留下这么好的谥号? 直男癌top的刘邦虽然对太后临朝摄政什么的有点敬谢不敏,但天幕中这么介绍他还是很期待的。 至少不是老李家那个直接称帝的,更何况对我大汉有功? 他虽然大男子主义,却也是实在知道女人本事的人。 呵呵,谁叫他老婆就是个顶顶厉害的呢? 下面的有些臣子倒是不以为然,吹得这么厉害未免有点言过其实了吧? 谁不知道和帝治下乃是东汉王朝的鼎盛时期,那邓绥也不过是拾人牙慧罢了! 【你要是以为邓绥是躺着收获了这些功劳,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刘肇的永元之隆是没错,但并不意味着东汉王朝的发展就是一路坦途了!】 【事实上,邓绥接手之后的局面,可以说是地狱开局也不为过了。】 【不然你以为“兴灭国,继绝世”的赞誉,是开玩笑的?】 【首先降临的考验,就是爆雷中的爆雷。】 【刚刚登基没多久的小婴儿刘隆,居然夭折了!】 刘邦:? 刘彻:? 刘秀:? 大汉要完!!! 第237章 刘秀:原来幼儿园是这个意思! 【古代的婴儿夭折率一直居高不下,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但这可是新皇帝啊!】 【他老子刘肇才走了不到一年,小家伙就不幸的追随父亲而去了。】 【对于邓绥来说,这真是晴天一道大霹雳!】 秦朝,嬴政难得皱起了眉头,这也是他所关心的。 国家靠什么运转? 人! 没有足够的人口和劳动力,他就是打下两个大秦也守不住。 嬴政虽然处于深宫,但也知道婴儿的夭折率普遍高的可怕。 别的不说,就连公子公主一个不慎年幼离世的也不在少数。 他抬头望向天幕,也不知后世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各个时空,凡是稍微有点上进心的皇帝,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 这可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情啊! 果不其然,只见天幕上的叶楚叹了口气说道:【古代的医学水平落后,妇女怀孕生子和进鬼门关没什么区别。】 【根据相关的数据推测,秦汉时期的婴儿夭折率有接近20%-40%左右!】 【这个数据无疑是极其可怕的,毕竟人口是古代王朝发展的生产力。】 【当然这与时代的发展程度也脱不开关系,谁让古代的女子一般都早生早育呢?】 【十三四五的年纪搁今天还是读初中的小朋友呢,在古代都已经要当母亲了。】 明朝,朱元璋和殿中的一群人面面相觑,心中大为震撼。 这,十五岁还算在读书的小朋友吗? 那他们读书到底要读多久啊? 总不能读到二三十岁吧,这都是能当祖母的年纪了! 人人都读20年的书,国家怎么发展啊? 【实际上女子在十几岁的时候还没有发育成熟,即使怀孕也很难产下健康的孩子。】 【不止是女子,男子在这个年纪的时候身体各项机能也还没有完全长好。】 【父母都还是个小孩,生出来的婴儿夭折率高也是有迹可循的。】 【不过,由于古代的医学发展还比较落后,人们的平均寿命也比较短。】 【活不长的情况下,为了繁衍生息就不得不把娶妻生子的年纪提前了。】 天幕下的众人皆是一片哗然,谁也没想过竟然还有这样的原因。 有年纪较大的女子却开始沉思,自己年轻时生下的几个孩子都在小时候夭折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2 首页 上一页 16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