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后面生出的孩子,却稳稳的长大了。 天幕说的,似乎也有理? 但道理归道理,姑娘年纪大了可就不好嫁了啊! 还是后世的生活好啊,指不定也能像楚楚姑娘那样做个官家的差事。 【特别是东汉的皇帝,平均寿命只有26.71岁,短命鬼中的短命鬼。】 【整个东汉王朝,最长寿的皇帝居然是开国皇帝刘秀你敢信?!】 【后面的皇帝别说是长寿,寿命超过30岁的人都少!】 【更有1岁,2岁,8岁的皇帝,所以才被戏称为东汉幼儿园。】 刘秀:...... 原来幼儿园是这个意思!!! 想过后面的子孙们短命,没想到这不是一般的短啊! 自己这个南征北战的开国皇帝都美美活到62岁,后面的皇帝怎么搞的! 全是年幼的皇帝继位,他都不敢想象外戚势力得有多猖獗! 刘秀:不敢睁开眼,希望是我的幻觉。 【刘肇么,刚好超过了平均寿命一点点。】 【而且他很倒霉,正是婴儿夭折率高的受害者之一。】 【你以为他是非要在患病的长子和不满百日的幼子之间选择吗?】 【那还不是不得已而为之,前前后后生了十几个娃,愣是只有两个活下来了。】 【emmm,准确来说是在他去世的时候还活着。】 刘肇:咻地一下,天幕就扎了我一箭! 他按了按自己生疼的太阳穴,有点怀疑人生。 他是不是真该去拜拜了? 或者找个太医检查检查身体? 皇家子嗣不丰可是影响王朝的大事,毕竟自家是真的有皇位要继承! 【邓绥选择了幼子继位,也有担心长子刘胜身体的原因在。】 【事实也差不多,刘胜年仅18岁就去世了。】 【可惜幼子刘隆比他哥还脆皮,不满一岁就逝世了。】 【杀了邓绥一手猝不及防,只能紧急再寻找新的继承人。】 【虽然在这个时候长子刘胜还活着,但邓绥是万万不能选择他的。】 【先前弃他立幼子为帝的事情,很难保证刘胜心中没有疙瘩,邓绥自然不允许这种脱离掌控的事情出现。】 武则天表示:这个我熟啊,当太后的想要掌权当然要选一个软柿子拿捏了! 只有知情识趣,好掌控的人才不会自作聪明的和你为敌! 可惜了,邓绥没有自己的孩子。 否则她的外家势力里能人还是不少的,想要一步登天也不是不能谋划。 但没有自己的孩子还想要登基,刘家的宗亲是不会同意的。 【恰巧清河孝王刘庆的儿子刘祜年仅13岁,年纪小好掌控,是个不错的选择。】 【邓绥直接送了他一场泼天富贵,拥立刘祜为帝,实现了小宗变大宗的华丽逆转。】 【她自己则是继续把持朝政,以“女君”之名开始亲政,成为了东汉的无冕之王。】 【但屋漏偏逢连夜雨,交到邓绥手上的东汉王朝迎来了天灾人祸不断的时期。】 【不是开玩笑,一个处理不好东汉的国运真的就到此为止了!】 邓绥面色难看,眉头皱得可以夹死一只苍蝇了。 如今的洪灾已经牵连了37个郡县了,灾民损失惨重,搞得她是焦头烂额。 谁知道天幕这么一说,后面还有大规模的天灾出现不成? 她叹了口气,难得露出些疲态。 朝外天灾兵祸不断,朝中有些迂腐的臣子只会说是她这个女主摄政导致天降惩罚。 真是该死,叫他们拿钱想对策一个个都不吱声了,只会说些酸话! 旁边的宫女立马上前轻轻为邓绥按摩起来:“娘娘勿忧,如今有了天幕预言,大汉就可以早做对策了。” 邓绥没说话,只是紧紧的看着天幕,希望获得自己想知道的消息。 第238章 邓绥:重生之我在天灾荒年里当救世主?! 【公元106年,邓绥正式以太后的身份开始临朝称制。】 【也正是这一年夏天,37个郡发生大规模洪灾;十月份,又有四个州下冰雹。】 【次年,18个郡发生地震,41个郡降雨量超标,28个郡出现风灾和冰雹。】 【公元108年,12个郡地震,超过40个郡遭遇了洪灾、风灾和冰雹,受灾严重。】 【邓绥作为君主展现出了自己的政治能力,居中调度开仓放粮,减轻赋税。】 【她每日勤政治理,自身带头节俭,开源节流拼命的救灾,才没有酿成大规模兵祸。】 汉初,刘邦不由得嘶了一声,这运气也太差了吧? 这两夫妻,也算是救火大队了! 连年天灾是最容易激起民变的,百姓活不下去自然就要去抢,自然就发展成起义了。 不过我们大汉未免也太多灾多难了,这是人能开出来的副本吗? 又是洪灾,又是地震,还加上冰雹,嬴政来了都摇头! 嬴政:......文明发言,谢谢! 【好不容易抢救完天灾,你猜怎么着?】 【人祸又来了!】 【公元109年,全国不仅出现了41次较大规模的冰雹,京城、并凉二州等地还出现了大饥荒,甚至有“人相食”的情况。】 【这还不算完,眼瞅着邓绥对破破烂烂的东汉缝缝又补补,北边的匈奴有点坐不住了。】 【中原势弱,这不是大好的入侵时期吗?】 【于是南匈奴联合乌桓、鲜卑等入侵东汉,想要撕扯下一口肥肉来填饱肚子。】 刘彻冷哼一声,又是这些匈奴! 偏偏还杀不完,你强的时候他就臣服,你弱了他又来侵略,真是烦不胜烦! 要是能够一劳永逸的把匈奴人变成大汉的子民就好了,百年之后谁还记得匈奴? 他有些烦躁,邓绥处理天灾已是尽力,遇上狼子野心的匈奴只怕又要求和了。 昔日高后受到的耻辱,难道要再一次在大汉上演不成? 【匈奴人嘛,是大汉的老对手了。】 【一般就两条路,要么打到他服气,要么就先和亲换和平。】 【邓绥知道东汉的情况,但一味的示弱很可能喂不饱贪婪的匈奴人。】 【她虽然不擅长打仗,但她哥哥邓骘行啊!】 【好歹也是武将世家出身,云台二十八将之首邓禹的大孙子啊!】 东汉初年,邓禹还有点不好意思,但神色里是掩藏不住的欢喜。 听意思,好像他这个大孙子很行? 难不成还能出一个卫霍那样的大将军?! 上面的刘秀则是哈哈大笑:“看来还是爱卿你教子有方啊!” “邓绥和邓骘都是好孩子!” 此时另一时空里的邓骘有些尴尬的和自家妹妹对视了一眼:啊这...... 【听到这里是不是觉得邓骘马上就要大杀四方,狂揍南匈奴了?】 【No!No!No!】 【邓骘吧,为人谦逊节俭,算是个品德优良的好少年。】 【不过在军事能力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讨伐凉州羌人屡屡受挫,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呢。】 邓骘(土拨鼠尖叫):啊啊啊啊啊!都说了不要夸嘛,还把祖父说出来呜呜呜! 邓绥无奈笑了一下,自家哥哥虽是武将,能力上只能说一般般。 这下子还被拎出来公开处刑了。 【出征虽然遭遇了失败,但邓绥顶住了压力,并没有轻易撤退。】 【她调遣将领和士兵,重新增派兵力调整了军事部署,继续给匈奴施加压力。】 【在这个档口,谁要是怂谁就输了!】 【所幸梁慬、任尚等人非常靠得住,多次阻击匈奴,重创了敌军。】 【与此同时,邓绥也没有闲下来,开始发挥自己的政治头脑,玩点阴的。】 邓禹在心里悄悄打了自己的嘴一下,叫你笑得这么早! 唉,大孙子还是没有大孙女行啊! 阴丽华轻笑出声,温声说道:“有女如邓绥,已经是家之大幸了。” 刘秀也附和道:“这倒是真的,朕看她也不比男儿差了!” 【搞政治的嘛,一手分化制衡之术那是熟练精通至极。】 【何况南匈奴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只要运用好他们的矛盾和分歧,一一分化瓦解即可。】 【招抚、赏赐、劝降,以此拉拢南匈奴内部一些亲汉的部落和势力,削弱他们内部的实力。】 【对那些一意孤行要与东汉为敌的势力,也不用客气,狠狠教训一顿以此杀鸡儆猴。】 【政治手段加上军事打击双管齐下,南匈奴最终在公元118年选择向东汉朝廷投降,边境局势逐渐稳定下来。】 刘邦是喜笑颜开,大殿里回荡着他欢快的笑声。 “好好好!干得漂亮!” 他还没忘记冒顿给自己留下的耻辱呢,看匈奴倒霉他就开心了! 吕雉的心情也很不错,非要用一句话来说的话,大概是...吾道不孤? 女人掌权,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嘛。 【因为匈奴的滑跪,东汉荒废已久的西域都护府得以重新建立。】 【邓绥采纳了班勇的建议,驻兵西域,恢复了东汉对西域的羁縻统治。】 【不仅如此,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邓绥甚至还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东汉的疆域。】 【元初六年,邓绥下令平定卷夷大牛首领封离等造反,大破敌军,斩首三万余级。】 【不仅结束了叛乱,还进一步稳定并拓展了东汉在西南地区的版图。】 宋朝,赵匡胤一时觉得脸上臊得慌,虽然天幕没提到他们宋朝,但是他自己忍不住联想啊! 人家一个女流之辈把朝政打理得井井有条不说,这么艰难的情况下对抗匈奴还获得了胜利。 呵呵,自家那几个卧龙凤雏他都不希得说,想想心肌梗塞都要犯了! 甚至打都不打,只顾着逃命去了! 哎哟,他老赵的脸皮子都烧红了! 【要论权利,武则天甚至做到了皇帝,都还要被那些封建腐儒追着骂呢!】 【往前数,汉高后吕雉更是别提,名声主打一个恶毒。】 【要不说人家是皇后之冠呢?】 【各朝各代临朝称制的太后皇后数不胜数,她邓绥凭什么力压众人?】 第239章 武则天:什么宫斗?朕玩的是政斗! 【太后摄政的正统性一般来源于其作为皇帝母亲的身份,占据了儒家的礼法大义。】 【但权力的博弈并不是依靠所谓礼法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 【也因此她们往往需要扶持自家的势力,作为在朝中的耳目和后盾。】 【而且作为受到封建家族观念影响所长大的女子,你都当上摄政太后了还不扶持一下家里?】 【不过这其中的分寸就很难掌握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2 首页 上一页 1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