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没告诉任何人。 天家无小事,龙体即国体,彤册每日都会送到长乐宫供太后翻阅,而让她心惊的事,皇上已经快两年没有行房了!即使是深得圣宠的熙贵妃,彤册上亦没有承恩的纪录,也就是说,皇帝和她盖被子纯聊天了两年。一年前,还能说那是熙贵妃怀着祚儿,不宜同房,熙贵妃都出月子恢复好了,为何还是没有? 太后心急如焚,便把为皇上每日诊平安脉的太医叫来,问了许多回。 终于,谢知行一脸哀戚地亲自去了长乐宫,摒退外人,向太后跪下了:“是儿子不孝,让母后劳心了。” “皇上这是怎么了?” 太后连忙起身去扶,他这下跪得结实,愣是没扶动,不由更急:“你起来好好说话,都是做皇帝的人了,不宜久跪。” 谢知行这才顺势坐到太后的身边。 太后没好气:“如果皇上是为立熙贵妃为后的事儿来,那倒是不必跪哀家,你想想自打熙贵妃有孕起,你除了她和珍常在,就翻过谁的牌子?你半步不迈入后宫,跟哀家闹脾气使性子,哀家要是再劝阻,皇上怕是要嫌哀家多事了。” “哀家本来还想在下次选秀给你挑些容貌出众的秀女,你不喜欢世家姑娘,出身低些的也不妨……说来你以前不是挺看重淑妃?怎么连她那处也不去了。” 不去归不去,送到延禧宫里的赏赐没少过。 谢知行不是不重情义的人,危庶人在位时淑妃忍让她良多,他不放心交给危庶人的宫务,都由淑妃来办,从来没让他失望过。在他心中,淑妃才是世家姑娘该有的典范,江危两家很该学学如何教养女子。 “是儿子发现母后最近经常查儿子的脉案。” 太后一愣,随即一阵心寒袭来: “皇上是怀疑哀家了?觉得哀家的手伸得太长?” 谢知行摇头:“儿子是有另一件事要禀报,才摒退宫人,只告诉母后一人。” 他很清楚,怎么跟太后解释熙贵妃在自己心中的份量,都是火上添油。 何况太后更不理解的是,爱重熙贵妃,没问题,这不影响皇上临幸别人啊!世人不都向来如此?皇帝独宠一人,对两人的名声来说都不是好事,何苦呢? “皇上请说。” 见儿子摆出了郑重的姿态,太后也调整了一下坐姿,让他慢慢说。 谢知行稳了稳声音才道:“在两年之前,儿子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太医为儿子诊出腰酸膝软,精气虚冷之状,怕是有筋痿之疾。” 太后一下子没反应过来。 这病在后宫中太冷僻,人们鲜有将下三路的疾病宣之于口,慢慢地,太后面上露出惊恐不敢想象之色。 筋痿之疾! 《灵枢·经筋》中也将此病称为“阴器不用” 大白话一讲,就是他阳萎了。 好端端的,怎么会不中用呢? “可是,可是,你怎会有这样的病症呢?你原也不是恣情纵欲之人啊。” 太后一边说,一边端详他。 谢知行在来之前,特意通宵了两日批阅奏折,把自己熬出了两个乌青的眼圈,憔悴之色扑面而来,还真把太后唬住了。何况,整整两年不与妃嫔行房,除了皇帝不行,太后真的想不出其他原因了,不禁悲从中来:“你才这么年轻,先帝像你这会的时候,也没此病症啊!” “若非如此,儿子即使再喜欢熙贵妃,也不至于连她也不碰,实在是有心无力。” “所以,儿子在二皇子身上寄予厚望,不想他的生母出身太低。” 太后猛地醒悟过来。 对啊,如果皇帝不行了的话,岂不是只有祚儿一个继承人? 要说立皇太孙也行,就怕景儿养不住,他身子骨弱,太后既怜惜他,又不敢经常召见他,怕养得感情太深,哪天病没了她受不住打击:“你怎么不早来和哀家说?” “如果不是怕母后担忧,世间又有哪个男子愿意承认自己不中用?” 谢知行苍白了脸色。 “是哀家不好,哀家不该提的。” 太后心疼不已,并后悔起来,她这些天来做的事,不就是在揭开儿子的伤疤,在上面洒盐?她愧疚极了,但更关心此症能不能治:“太医可说这病该如何调理?” “太医说是可以用药膳调理,但暂时并无有效之法,儿子也不想大张旗鼓地寻方子,不过儿子已经让二弟去寻找民间偏方了,旁人问起,就说是帮三弟找的。” 康亲王体弱,后院也久未有喜讯。 是了,太后暗暗点头,知行这孩子有事第一个想到的必然是端王,有屎盆子也爱扣在康王的头上。细节全对得上,太后释去心中的疑虑:“既然如此……立熙贵妃为后的确是最好的选择。朝夕相处,枕边人最难瞒过,让其他妃嫔知道你的病症,说不定会拿此做文章生异心,熙贵妃她爹官位低微,在朝中势单力薄,女儿得了宠也只能依附于你做个忠心耿耿的孤臣。” “还是母后真心为儿子设想。” 谢知行现出沉痛之色。 有这一重考虑在,才有了后来的太后默许立熙贵妃为后。 后宫最大Boss同意了,事情也变得顺风顺水起来。 …… 这一朝有过皇后,凤辇是现成的,但谢知行想给云皎重新订造一台辇轿,于是这一年里造办处和礼部就没闲过。 皇后穿的凤袍也是,他不想云皎和前人穿一样的,使劲在细节上花功夫,把自己龙袍上的明黄色分给凤袍许多。 迎禄捧来给云皎瞧过一遍,她看这配色隐约有点熟悉。 想了许久,想出来了。 上一次看这种配色,还是在北京奥运的国家队队服上面,红配黄,番茄炒蛋!这两色撞在一起,寻常人还真压不住,也不是寻常人能够穿上身的,凤冠霞帔穿上,来这一遭真值了。 “真是太衬娘娘了!” 雪芽险些儿没掉眼泪:“想想当年奴婢来到娘娘身边就想到有这一天,只是没想到会来得这么快。” 云皎对她肃然起敬。 在有皇后的前提下,觉得一个小答应能够穿上凤冠霞帔,这不亚于来到练习生少年班里握着那未成年吹着大鼻涕泡的小孩双手说相信他日后能拿奥斯卡。 谢知行见了她试穿皇后的衣裳,脑海里出现四个字。 功德圆满。 他能给的,都给云皎争取到了。 天上的仙女下凡来这一遭,总算没辱没了她。帝后一体,只有皇后能和皇帝平起平坐,谢知行心里很愿意给她这份荣宠,只怕她不愿接受,嫌烫手,嫌麻烦。 于是他很含蓄的,故作淡淡然地问:“细节还有想改的地方么?” “今晚的晚膳里加一道番茄炒蛋吧。” 云皎若有所思,给了他一个玄之又玄的回答。 “对了,有件事我要叮嘱你,万一太后问起,你不能说漏嘴了。” 谢知行将她带到屋子里,甚至不要迎禄在门外守着,附耳将自己假称有筋痿之疾的事告诉云皎。云皎的表情相当精彩,变了又变。她想起刚进宫时,也这么揣测过皇上,没想到真有一日…… 云皎跟他咬耳朵:“皇上,有没有可能,是真不行了?” “没有可能。” 云皎:“万一呢?” 有时候,谢知行真的很想捂住她的嘴,让她少说两句。 云皎还是不安份,眼看四下无人,开始对他动手动脚。终于在屋子里以符合武德的前提下验证了一番——点到即止。 素了两年的谢知行本来没觉得有什么,被她一整是真难受上了,匆匆离去,没在永宸宫久待。 丽嫔却高兴不已,在皇上走之后,她甚是志得意满:“也该轮到我有今日,以后我就是皇后娘娘的心腹,宫中谁敢对我不敬,魏妃见了我也得客客气气的,全靠在你这儿的脸面了。” 云皎:“那我分点宫务给姐姐管?” “那又话说回来……” 丽嫔之前不是这避权的性子,相反她挺爱宫权的。 后来她想明白了,那会想分得宫权,是因为有宫权才有安全感,能在宫人面前积下威信,才能过好日子。那如果啥也不干也能吃香喝辣的,谁还想去操这份心?横竖她是没这志向,就等着吃皎皎的软饭了。 “还有娘娘你别叫我做姐姐了,我每听到一句都觉得自己的阳寿在减少。” …… 衣服裁好之后,适逢燕赤各地也开始恢复正常降雨,谢知行大笔一挥,将此定为立后带来的祥瑞,将封后大典的吉日列到日程表上。 大典仪式办得庄重盛大,云皎穿着一身凤冠霞帔走上至高处,接好凤印,与谢知行一同接受众人朝拜。
第162章 举办封后大典之前,云皎存了档。 她想到这算是她的婚礼,也是接受百官和命妇朝拜的人生巅峰了,皇上再疼爱她,也不能让她三年五载的就再办一回封后大典,太劳民伤财。她自己存档,想回味一番时就读档,或者索性当日就把它体验个够…… 结果是她想岔了。 世界上竟然有如此劳累之事! 还读档多次爽个够?体验一次就够够了。 之前封嫔就很繁琐,封后大典自有过之而无不及,何况这操持上下的事有大半都是经她手安排的,没有惊喜可言,一切都按着老祖宗的旧例来。 “怎么能说没有惊喜了?” 丽嫔向她阐述这次封后大典上,有多少超越皇后能有的规格:“皇上能给你加龙的地方都加上去了,不能加的也悄悄地往上堆东珠。” 古言里的甜,兴许都在破例的细节里。 但顶着厚重头饰,身披国家级华服的云皎……原谅她真是一样也看不出来!到了现场,她环顾四周,心里只有一句话。 那就是—— 好多人啊。 黑压压的人头向她跪拜。 只有在这些时刻,她才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枕边人的不一般,他是这个国家的掌航人,一念之差,便是无数人的兴衰苦难,而他做过最不理智的事情,恐怕就是坚定地选择她。 她真能做好一国之君的贤内助吗? 这世界有野心勃勃想到处征战的将军士兵,有潜心研究创作的科学家艺术家,也有决定为家庭牺牲的家庭主妇主夫……他们无一不是有着明确的目标,穷尽毕生岁月去实现理想。 而云皎想来想去,她竟没有值得称道的理想。 既不想征战天下,不想经商,也不想为夫君洗手作羹汤。 她就想什么也不做,百事没烦恼,最好这个世界多她一个不算多,少她一个也不影响。 “皎皎,过来。” 正当云皎有一瞬的迷茫时,谢知行向她伸出手:“走神了?不要紧,跟着我。” 他以为她忘记了接下来的流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7 首页 上一页 10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