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这种食物真的好香,可是我要怎么表达不同品类需要不同辣度呢?” …… 尼娜很无奈,尼娜还是留了下来。 她的英文流利,但年轻的摊主英文水平似乎不太好,日常交流还行,涉及到一些复杂的词汇就有些吃力了。 这时候,同为华国人的李清凌顶了上来。 尼娜一开始还担心神情萎靡的李清凌做不好这份工作,没想到她一改刚才消极的状态,变得十分热情起来。 ——尤其是在有路人想要尝试一下辣度五级的川式卤味的时候。 “这位先生,你真的想要尝试一下这种川式卤味吗?” “是的。” “那好吧。不过这种卤味的辣度真的很高哦,需要再点一份冰镇酸梅汤吗?即使不拿来解辣,作为饮品,它本身的味道也十分值得尝试。” “那来一碗吧。” 只听对话,似乎再正常不过了,如果忽略李清凌鼓励的眼神和在客人品尝完川式卤味后辣得直斯哈后暗爽的表情的话。 一抬头,又见李清凌正暗暗朝自己使眼色: 我就说了吧,绝对是你太能吃辣了。这种川式卤味的辣度,一般人真的吃不了! 尼娜好笑地摇了摇头,虽然不太能理解李清凌作为川省人对于吃辣能力尊严的看重程度,但也随她去了。 - 或许是卤味的香味过于浓郁诱人,只是从街上路过就能被勾起馋虫;又或者是酸梅汤的回头客效应;亦或是李清凌和尼娜吃到美食后的表现十分生动吸引人……总之,卤味登场后的受欢迎速度比之酸梅汤有过之无不及。 要是去得晚了,很可能只能对着空荡荡的摊子兀自遗憾。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余一宏算准时间,在这天上午早早就跑到了摆摊一条街。 余一宏喘着粗气到了摊前,看着坐在板凳上的熟悉的身影,终于松了口气:“沈、沈师傅,我来买卤味。” 沈三元放下手上的英汉小词典,站起身,一边拿出一张防油纸:“行,要哪些?” 余一宏似乎有急事,快速地在托盘上扫了一眼后,快速地说道:“都要,各来五份、哦不,六份吧。我还得给熊新、骆艺汀她们带呢。” 沈三元有些迟疑:“这个包装好像不太好打包。” 为了贯彻执行“绿色、环保”的理念,整个奥运村内不仅没有一次性纸杯,就连塑料袋也不能使用。 还好余一宏早有准备,他把背上的黑色双肩包解了下来:“没事,用这个装就行。” 沈三元只好在原本的包装上又加上了一层,以防有油渍露出来不小心沾染到背包上。 余一宏似乎完全没注意到这个问题,甚至还有闲心和沈三元分享他听来的小道消息:“现在奥运村的老外都在说,这种叫做‘卤味’的东西简直让人上瘾,吃了还想吃,被辣得嘴巴痛、喝口水后也要接着吃。” 沈三元笑:“这么夸张?” 余一宏点头,一边把打包好的卤味往背包里放:“对啊,要不我也不能在训练前紧赶慢赶跑过来买,就怕训练结束后就卖完了。” 他神秘兮兮地笑:“我想了个吃卤味的好方法,今天的午饭就靠它们了!” 说到这里,又不免惆怅起来,“哎,这么早来买也不好,整个上午就光想着中午的午饭了。” “——不过,想到可以吃到好吃的卤味,训练更有动力了!” “那就好。”沈三元向他鼓气,“加油训练,你们的比赛我都会看的!” 余一宏也笑,神采飞扬:“必须的!” - “你说的吃卤味的新花样,是什么?” 饭点一到,几个人就围坐在了食堂的餐桌上。 余一宏神秘兮兮地端来一盘干面包和一份沙拉,其他人一见到这两样东西,顿时脸都绿了一层:“不是吧,怎么又是这个,你还没吃够啊?” “急什么?重头戏还没上场呢。” 说着,就见余一宏在背包里掏啊掏,把早上买的卤味一一摆在了桌上。 解开一份,拿起一片干面包,朝他们笑道:“你们就瞧好吧。” 先往干面包上放上两片生菜,接着把切好的卤牛肉、卤土豆片、卤豆腐干一一往上叠,最后在上面再放上两片生菜和一片干面包盖上。 余一宏笑得张扬:“怎么样?卤味汉堡包!” 王奕有心糗他,便问:“你不是说再也不吃牛肉了吗?” 余一宏没说话,自顾自低下头,拿起汉堡就往上面咬了一大口,将一张嘴塞得满满当当的,抬起头,眯起了眼:“真香!” 其实卤牛肉夹在烧饼里是最香的。 卤好的牛肉,切成厚薄均匀的薄片,配上香菜和辣椒油,往刚出炉的烧饼里一塞,咬上一口,那叫一个外酥里嫩、香气四溢。 烧饼的酥脆和卤牛肉的咸香是最美妙的搭配。 可惜远在异国他乡,能吃到卤牛肉已是意外之喜,烧饼就更不用想了。 但现在,美味的卤牛肉似乎弥补了这个遗憾,使得吃不习惯的干面包也增香了不少。 见余一宏吃得狼吞虎咽,其他几人也忍不住了,纷纷拿起一块干面包,夹了卤味就往嘴里送。 一入口,他们就不由赞叹这果然是出自沈师傅的手艺—— 每一样卤味都散发出浓郁的卤料香气,兼具八角、桂皮、花椒等融合后的复合香味,细品之下,才发现不同品类又各有千秋,牛肉不失肉香、土豆片保留着本身的清香、豆腐干则是豆制品特有的香气,香料味虽突出,但仍不能掩盖食材的本味。 待卤味入口,更是让人惊叹: 牛肉口感紧实,肉质却是鲜嫩多汁;土豆片口感软糯而不失韧性;卤豆腐干更是十分有嚼劲,且口感和味道都富有层次感,豆香之余还能品尝到香料的后味。 胡青青用筷子夹起一片切好的卤牛肉,看着头顶的光线透过上面清晰可见的纹理,整个筋络部分都呈现出半透明的胶质感,晶莹剔透,仿佛一块上好的琥珀。 “难怪吃起来这么有嚼劲,入口即化却又Q弹酥烂。这块牛肉的部位选得也太好了,既好看又好吃。” “尤其是吃到肌肉纤维间夹杂的淡淡的油脂和筋络的时候,更是香得不行。” “卤豆腐干也好吃啊,表面看上去光滑圆润,吃起来却非常紧实有嚼劲,还这么入味,好像卤汁的咸鲜味完全被豆腐干的内部吸收了似的。” “我也觉得,这次吃的豆腐干和以往的很不一样,口感明显要好得多。” “哎,要是有一碗汤面就好了。我的要求也不高,像沈师傅在食堂那次做的羊肉汤面一样爽滑柔韧有嚼劲就行。” “你小子倒是会吃,想得也美。” 正吃着,骆艺汀突然抬起头看向余一宏,问:“怎么都是普通的辣度,你没买川式口味的吗?” “啊?没……” 听到余一宏这么说,骆艺汀便也只能点了点头:“哦,好吧。我还想尝尝呢,看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辣。下次有机会再去买好了。” “嗯……” 这段像插曲似的对话没有引起其他人注意,只有坐在余一宏对面的熊新察觉到了他脸上一闪而过的心虚。
第59章 耙鸡爪危机 晚上结束训练,余一宏和熊新回到宿舍。 刚进屋,余一宏就迅速关上门,又神神秘秘地把窗帘拉上,接着狗狗祟祟地从包里掏出一个熟悉的防油纸包装来。 熊新的视线在防油纸和余一宏身上来回扫动,忍不住问了一句:“卤味?” “对。” 熊新又问:“川式卤味?” 余一宏朝他竖起大拇指:“聪明。” “今天中午你怎么跟骆艺汀说没买?” “只有这么一点儿,根本不够分。我拿出来不好,不拿出来也不好,索性就说没买了。” 余一宏“嘿嘿”笑了两声,又不知从哪摸出两罐啤酒来,“王奕他们真不会吃,什么卤味配汤面?还得是卤牛肉加花生米、再来两罐冰啤酒啊!” 熊新警惕地看向那两罐啤酒:“被教练知道又得写检讨了。” 余一宏不以为然:“你当教练年轻的时候就不会翻墙出去吃烧烤、喝啤酒吗?这算什么。” 又小声嘟囔了句,“又不是不知道和村子的养猪场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眼看熊新也有些意动,余一宏再次劝道:“一人一罐,不会喝醉的,就图个气氛而已。况且明天的训练排在下午,没事的。” 这么说来,熊新也不再拒绝:“行。” 余一宏便美滋滋在两张单人床中间铺了张大海报,把防油纸拆开放上去后展露出一片片麻辣辣的卤牛肉来。 一人拿着一罐啤酒,背靠着床板面对面坐下。 余一宏摩拳擦掌:“早就听说沈师傅做的川式卤味非常、非常辣,我倒要来挑战一下。” 熊新有些担心:“能行吗?” 余一宏拍拍胸脯:“放心吧,论吃辣,我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说着,两人便拿起筷子各夹了一片卤牛肉进口。 第一时间并没有感到多重的辣味,深褐色的牛肉片表面纹理清晰、色泽诱人,咬一口便有浓重的肉味伴随着香料的辛香席卷而来,辣度虽有,却并不明显,是那种越嚼越香的麻辣鲜香,吃进嘴里回味无穷。 余一宏满脸享受:“嗯,也没多辣嘛。我看是外国人很少吃辣,才会受不了这种辣度,你看我,轻轻松松,全部吃完也没问题。” 两人便你一口牛肉我一口啤酒慢悠悠吃着。 说不清楚嘴里是什么时候开始刺痛发热的,等他们发觉的时候,整个口腔里已经火辣辣一片,嘴唇虽然没肿,但都变得通红通红的,就连眼睛也开始泛红,几乎要流下泪来。 余一宏吐露着舌头问:“有没有水了?这也太辣了,受不了!” 熊新同样也不好受,他哪知道这个卤味的余味这么悠长,都快吃完了,才返出辣味来,但这种辣又让人回味无穷,于是一边吞咽着口水一边发出“斯哈斯哈”的声音。 在房间里找了一圈没找到矿泉水,没办法只好“砰砰砰”去敲隔壁寝室的门。 见人就问:“有没有水?太辣了!” 问了一圈,都没有。 余一宏和熊新两人早已被辣得涕泗横流。这时,见有一人正在洗手池旁洗漱刷牙,余一宏再也忍不住,猛冲过去,把人一把推开,接着把嘴凑近汩汩流动的自来水,张大了嘴猛喝起来。 熊新也有样学样。 随着水流进嘴、喉头滚动,嘴里的辣意终于被缓解了不少。 余一宏抬起头,泪眼汪汪:“不挑战了,再也不挑战了。” 事后,熊新问他:“你不是说你吃辣很行,‘你称第一,没人敢称第二’的吗?”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3 首页 上一页 6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