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贴心切好了片的,一片一片,深褐色的肉质连同晶莹的筋络一起,往嘴里一放,那叫一个鲜嫩醇香、软韧入味,脆爽而弹牙。 这样的食材,还得是华国灵活使用香料的做法才能把腥味压住,同时最大程度地增色、增香又不失其本味。 抱着这样的想法,他们对卤鸭肝也不抵触了。 说起来,红酒鹅肝可是一道享誉盛名的美食,也不知道这鸭肝吃起来怎么样。 比起鸭胗,鸭肝的表面光滑细腻,自然也就缺少了那股咬劲,轻轻一咬,似乎要在嘴里化了似的,留存在齿间的口感细腻而绵密。 质地仍旧是紧实的,同时保留了鸭肝特有的粉糯口感,被卤汁浸润后越发显得油润诱人。浓郁的酱香渗透其中,每一口都是香浓和过瘾的完美结合。 细品之下,有一股淡淡的、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苦味回甘,不显突兀,却让舌尖品尝到的滋味层次更加丰富了。 鸭子的内脏,和鸡爪一样,几乎都被用作了宠物食品而很少端上餐桌,现在品尝着面前的卤味,他们顿时悔恨莫及,如同错失了一个亿。 但真让他们自己动手,却又不知从何下手,只得连连摆手: “我不行,我不行。” “华国的卤味,还得是华国人做的才好吃。” 不过好在,现在还可以尽情享受美味。 这天,安德鲁买了一份卤味,正美滋滋往回走打算带回宿舍品尝。 不巧的是,路上却偶遇了团队的营养师。 营养师叫住他:“安德鲁,手上拿着什么?” 安德鲁立刻警觉起来,不情不愿回答:“卤味,摆摊一条街买的。” 见营养师眉头皱了起来,他抢先说道,“这份卤味可是有布鲁克先生认证的健康检测报告,绝对安全。” 但营养师还是劝阻道:“你还是别吃了。” “为什么?”安德鲁不服。 却见营养师上下打量了他一眼,欲言又止:“你不觉得你最近胖了很多吗?” “减肥吧,别吃了。” “这份卤味我就先收走了。” 说着,一把拿过他手上的卤味,乐呵呵走了。 留下傻愣在原地的安德鲁欲哭无泪:胖点儿怎么了?奥运马上就结束了,我可以回去减的啊! - “马上就要回国了,还真舍不得这里的卤味。” “犯什么傻?忘记卤味是谁做的了吗?” “对哦,是沈师傅!” “太好了,又可以去乒乓球食堂蹭饭了。” “喂喂喂,经过我们同意了吗?” 不顾余一宏挣扎,男生长臂一捞,揽住了他的肩膀,哥俩好似的嬉皮笑脸道:“不需要你同意,连王局自己都经常跑到乒乓食堂吃早餐,我们偶尔过去也无可厚非啦~” 余一宏白他一眼:“你们这是‘偶尔’过来吗?” “谁让沈师傅的厨艺实在是太好了。想到这里,我回国的心情顿时更加迫切了。” 出来这么久,在场没有一个人不想念沈师傅在体育局食堂做的早餐。 “话说回来,沈师傅会跟我们一起回去的吧?” “当然了!” 虽然不知道哪来的自信,但他就是很相信这一点。 “哎,就是心疼这些外国友人,以后再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卤味了。” “他们可以来我们国家。” “对哦,顺便还拉动了旅游经济。天才。” 几人正闲聊着,突然感到背后一凉。 缓缓转过头一看,就见身后正站着一个黑脸男人。几人吓了一跳,一个激灵从地上爬了起来,排排站着,低着头,像个鹌鹑。 原本以为要被大骂一顿,没想到陈教练却是少有的和颜悦色:“哟,哥几个吃着喝着呢?挺会享受的啊。” 余一宏头皮发麻,心想陈教练真是气狠了,居然没有破口大骂而是走嘲讽迂回路线。 没想到陈教练下一秒就蹲坐了下来,毫不见外地拈起一片卤牛肉进嘴:“真香。” 又转头四处看了看,“啤酒呢,还有没有?” 一连串动作把几人看得一头雾水,面面相觑:这是什么情况? 余一宏大着胆子找出一罐啤酒抛了过去。 陈教练一把接住,拉着拉环一掀,扬起头就拿着啤酒喝了一大口:“爽!” 又扭头看向站成一排战战兢兢的几个鹌鹑:“坐下啊,站在那里干什么?过来跟我喝两口。” “陈教练,你不骂我们?” 陈教练疑惑地看他一眼:“骂你们干什么?比赛都结束了,该放松就放松。不过夸还是可以夸两句的,取得的成绩不错。” 听到这话,众人顿时放下心来。 房间里的气氛也不像刚才那么紧张,几个大小伙子对视一眼,还真和陈教练围坐在一起,就着卤味聊起了天。 “陈教练,我们这次出征的战绩这么优秀,王局就没说有什么奖励?” “要什么奖励?增加食堂预算怎么样?” “哇,好耶!” “那我想吃火锅。” “我要吃椰子鸡!” “没品位,要吃就吃宴席。像上次的流水席一样豪华的那种。” “哇,我看你是想把沈师傅累死。” …… 听着耳边传来的欢声笑语,熊新却没来由的心头一紧。 余一宏发觉了他的异常,问:“怎么了?” 熊新也没办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只好回了一句:“没事。” 直到后来得知沈三元辞职,且再没在任何地方发现有关她的消息,他才恍然了悟自己这天毫无征兆的慌乱的缘由。 - 比赛结束后,便是奥组委安排的国际美食节。 沈三元的卤味摊因为极高的受欢迎程度,被评为“奥运村最佳美食摊位”,受邀参加此次的美食节。 这一天,奥运村内尤其热闹。 美食街上摊位林立,人头攒动,甚至还有多家媒体联合报道。 陶桃作为美食博主,好不容易才争取到这次的入场名额,此时单手举着镜头,即使满头大汗也难掩激动: “兄弟们、姐妹们,我终于进来了!” “接下来让我们一探究竟传说中的国际美食节到底有哪些好吃的吧~” “——大家看,我找到一家印度啰惹的小摊!” 随着陶桃充满活力的声音响起,观众们将视线转向那个小摊。 身着民族特色服饰的小摊老板正一丝不苟地把炸虾饼、炸鱼丸、炸豆腐等一堆煎炸物切成满满的一大盘,接着往上淋上一层由虾酱、椰糖制成的印度独有的深色酱汁,一下就为这份炸物沙拉染上了一层油亮亮的光泽。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陶桃买了一份啰惹尝了尝。 【怎么样?】 【好吃吗?】 陶桃细细品味着嘴里的滋味,斟酌着字词回答:“挺香的,甜、酸、辣、咸都有,还有一点儿薄荷和青柠汁的清新。” 陶桃笑,“口味很丰富,嗯,就是很……复杂的感觉。不过如果没吃过的话,还是很建议买一份尝尝看的~” 接着又逛去了炒饭摊。 这是一家印度尼西亚炒饭,用鲜鱿鱼肉和虾、加上带着甜味的浓酱油炒制而成。 炒盘上白烟四起,热气腾腾的酱料味和米饭的香味混合、交织。 在陶桃期待的目光中,老板把炒饭铲起,随后往上面盖了一个煎蛋,再铺上两串沙嗲肉串递了过去。 看着被一同递过来的一小碟酱料,陶桃好奇地问:“这是什么?” “沙嗲酱,一起吃。” 陶桃抬起头,充满惊喜地问:“老板,你居然会说华文诶!” 老板也笑:“一点点。” 炒饭的味道和啰惹有点像,可能是用的酱料大同小异的原因。甜、辣、酸,香味浓郁,口感复杂且多样。 沙嗲肉串也是甜甜咸咸的香辣味,炭火的烟熏增添了一抹独特风味。 陶桃将米粒吃得一粒不剩,在老板热情地邀请她再吃一份的时候摆摆手溜走了。 “吃得有点儿干,买杯饮料喝。” 话音刚落,陶桃就看到了不远处的一个摊位旁边支着的一个古代剧酒馆门前经常出现的那种类似酒旗的长方形布旗。 布旗周边装饰有金色的流苏,整体则呈鲜艳的朱红色,上面写有大大的“冰镇酸梅汤”五个字。 旗杆很长,那抹红便这样张扬地在空中飞扬,在第一时间将行人的视线吸引了过去。 陶桃脸上是显而易见的惊喜:“是华国的摊位!就喝酸梅汤好了!” 乐颠颠跑过去,要了一碗冰镇酸梅汤后,视线往摊位上一扫,陶桃才发现这里不止卖酸梅汤。 还有酸梅卤、酸梅糕,加上很多种类的卤味。 年轻的老板站在大炒锅前,握着锅铲笑着问:“要不要来一份蛋炒饭?” “蛋炒饭?有加其他的配料吗?” 沈三元摇摇头:“没有,就是简单的蛋炒饭。” “这样啊……” 陶桃的饭量虽然大,但为了吸引流量还得留着肚子吃其他看上去标新立异的东西,于是没怎么犹豫就拒绝了,“那还是不吃了吧。” 沈三元也没再劝,盛了碗冰镇酸梅汤递给她,见她的视线流连在酸梅卤上,主动解释道:“这是酸梅卤,保存时间长、便于携带,用水兑了就是酸梅汤。” 陶桃凑近嘴巴的碗顿时停住了,讶异道:“老板,这碗酸梅汤不会也是酸梅卤兑的吧?” “不是,不过味道应该差不多。” 听见这个回答,陶桃顿时失了兴趣。怎么在家吃预制菜、出了国也还是预制菜? 但钱都花了,总不能浪费。 陶桃还是端起碗喝了一口,霎时间,冰冰凉凉的液体带着酸酸甜甜的乌梅果香席卷了整个味蕾,清爽的滋味一下冲刷了身体的疲惫,不仅胃口大开,就连毛孔都全部打开了。 “嚯,好喝!和那些酸梅粉勾兑的一点儿也不一样!” 沈三元笑眯眯:“酸梅汤可是本店的招牌。” “那这些卤味呢?” “也是招牌。” “酸梅糕?” “招牌。” “……”合着这个摊位上就没有不是招牌的东西。 正无语之际,陶桃扭头看了一眼手机,顿时惊讶地张大了嘴。 她的直播间突然热度暴涨,右上角的观众人数突破十万加并且还在不断增长,创下了她直播以来的人气新高。 满屏的弹幕中,她只看到最醒目的那条: 【——就是她!】 【大家不要放过这个沈三元!】
第63章 天下无不散的筵席 弹幕还在欢快地跳跃着: 【噜噜露:奶奶,你等的豆腐摊子终于出现了……就是情况出现了点儿意外,现在她人在国外。】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3 首页 上一页 7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