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一事后,朝议继续。临散朝前,内监将蒸好的红薯送来。 但见那托盘上,一个个或长条或椭圆的红色果实,热腾腾的散发着一股好闻的香味。内监率先拿起一个,外面是溥溥的一层红色的皮,剥开后里头是黄澄澄的果肉,香味诱人。 内监吃了一口,顿时眼前一亮,同景帝点了下头。 景帝便亲自上手拿了一只中等大小的吃了,果然如蒋文渊信上所说,口感软、糯、绵甜,便是无齿的老人和孩子都可以。他只吃了一个就已经半饱了,果然饱腹感极强。于是,景帝对红薯更有信心了。 至于信上所说,食多容易放屁的事,他压根没当回事。在吃饱肚子面前,放屁这样的小事,几可忽略不计。 东西不多,许多大臣们都是两人分一个甚至三人分一个。尝过之后,都说此物大为可行…… 下朝后,景帝拿过信件又看了一遍,纳闷道:“这个蒋文渊,若是朕没记错的话,他好像是今年的探花?这好好的一个探花郎不在翰林苑待着,怎么跑青州种地去了……” 且说金耀林领了差使,当即就回去选人了。 次日一大早,金耀林便带着几个农官和随从,及二十名带刀羽林卫的,一路快马加鞭奔往青州。 这待遇这排场还是大夏司农官外出办差的头一遭,足可见景帝对新粮种的重视。 一路餐风露宿,风尘仆仆,金耀林一行终于在十二天后赶着关城门的档口,进了青州城。 蒋文渊有想过朝庭会派人来,没想到会来的这样快,还是司农寺最高长官金大人。诧异的同时,心中也倍感欣慰,想来陛下是极为重视这新粮种的。 金耀林一行将近三十人。县衙压根安置不下。蒋文渊只得差人就近包下了一家客栈,置了酒饭,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安置了。 金耀林等一众农官,一连在马背上颠了十几天,老骨头差点散架。 不过他得记得此次来的使命,第二天一早被催促着去看红薯。 既然大人们都不怕,蒋文渊一个小小的县令自然不会拦着,当下便带人回了西津渡。 虽来时心里便有所准备,等看到仓库里堆成山的红薯时,还是吓了一跳。之后蒋文渊又领他们去看了那一亩半的红薯田。 此时红薯田里只留下些干掉的红薯叶,和另外半亩还未来得极收割的黄豆。 金耀林运气好,一脚踢到个落在土里的红薯,忙宝贝似的捡起来,拍干净上头的泥土,小心的握在手里。 回到蒋家大宅,蒋文渊把金耀林等人领到了后院,那里还有几垄后种的红薯,如今正好可以收了。 听说能亲自收一回红薯,几位农官高兴坏了。 就连这队羽林卫的头儿,也忍不住跑过来看热闹。他也想见识见识,这亩产几千斤的高产粮出土的瞬间。 蒋文渊命人拿了镰刀和锄头来,告诉他们先割去藤萝再刨比较省事。几位农官都是精于农事的实干派,一点就通。当下,接了家伙什儿就开干。 不过短短的五垄红薯,撑死了一分地。收完了一过称,六百零七斤。 这会儿,他终于相信有亩产五六千斤的高产粮种了。他心中突然升腾起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豪情!大夏的百姓,再也不会挨饿了。 金耀林一行一连在蒋家待了两天。就红薯明年推广的事情,同蒋文渊一起做了细细地规划。之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回京城汇报去了。 除了金耀林,其他的三位司农官都留了下来,辅助蒋文渊做好明年的红薯推广。二十名羽林卫全部留下,专门看守红薯种。 至此,蒋家人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此时已入冬,金耀林一路北上,越往北越冷,临近京城的地界还下起了大雪,差点冻掉他半条命去。 饶是如此,回到京城已是十一月十二了。他顾不得休息,回京的当天就进了宫,同景帝禀明,亩产几千斤的红薯确有其事,他甚至亲自参与挖掘了。 他将当日刨红薯一事,描述的绘声绘色,听得景帝恨不能自己亲自去挖挖才好。 次日,景帝在朝堂上宣布了这件事,顿时整个朝堂都轰动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当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的时候,这个国家离战乱也就不远了。 因此,连一向抠门的户部尚书张修,也大声地请求陛下重赏此人。 第32章 封爵 大夏的政治总体还算清明。 能种出这样的高产粮,这是大功劳。有功就得赏,这是板上钉钉的事。至于怎么个封赏法,那是皇帝的事儿,他们管不着。 倒是这些粮种可以打打主意。 于是围绕着粮种的分配问题,大臣们又打起了嘴仗。 甲说:“运到京都来,统一种到皇庄。” 跟他不对付的乙立即反对“种到皇庄是假,你是想假公济私种自家庄子里吧。” 甲说:“你放屁。你是在说你自己吧!” 乙说:“我是不是放屁,你自己心里清楚。我可是听说,某些人昨儿个连夜派人往青州去了。” 甲怒火中烧:“姓X的,你监视我。老子跟你拼了。”说着,一拳头对着乙挥了过去。乙不甘示弱立即还击,二人顿时扭打成一团。 旁边的同僚一见不好,立即上前劝架,冷不防被一拳头打在眼睛上,顿时也火了。 你他娘的,我好心拉架,你特么还打我。老子也不好惹的,袖子一撸也加入了进去。 一时间,乌纱、笏板、鞋子乱飞,整个朝堂瞬间乱成一团。 没有皇帝的命令,里头动静再大,守殿的禁卫军也不敢进来。文官们倒是想上去拉架,可没力气的拉不动,有力气的怕挨打。 最后,还是平日里最遭文官们嫌弃的武将们看不下去了,上去一手一个,拎小鸡崽子似的把人分开了。 衣冠不整、鼻青脸肿的几个人,看着龙椅上威风不动不辨表情的皇帝,脑子突然一激灵,彻底清醒了。 这才想起他们刚才都干了什么。 完犊子了! 夏景帝似笑非笑的看着底下打架的几个:“怎么停下了,朕还没看够呢!几位爱卿武艺不错,看着比大将军都强。不若,朕,派你们去守边如何?” 四周一片窃笑。 夏景帝突然站起,手掌重重的击在御案上,发出“嘭”的一声巨响。大殿内顿时安静如鸡。 皇帝面沉如水,龙颜震怒:“运往京城、种到皇庄、连夜派人南下,你们就这样迫不急待么? 朕都未说什么,你们倒好,一个个儿当着朕的面就敢光明正大的算计,谋夺人家的辛苦种出来的粮种。 是不是看蒋文渊只是一介小小县令,任由你们捏圆搓扁! 你们配吗? 别以为朕不知道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朕告诉你们,这批粮种谁也不能动。谁敢伸手,朕诛他九族!” 打架的几人顿时伏跪在地,吓得瑟瑟发抖,半句不敢申辩。众臣纷纷跪地请求皇帝息怒。 皇帝发了一通火,气总算消了些。火速的处理了打架的几个,该罚俸罚俸,该禁足禁足,该贬官贬官。 办完了,心里总算出了口气。夏景帝看着臣子们也顺眼了许多,见再无人上奏,于是袖子一甩宣布下朝。 三天后,御前总管大太监李得顺带着圣旨和一队人马,在漫天的风雪中离开京城,浩浩荡荡前往青州。 因着雪天路滑,道路不好走,一行在路上走了将近一个月,才终于在腊月十三这天上午抵达青州。 蒋文渊亲自率人在城门口迎接天使。 早在天使出京之时,秦珏便已派人快马加鞭给他送来消息。 他因为种出高产粮食有功,被陛下封为“青州县伯”。 此次来传旨的天使是御前总管大太监李得顺,御前一等一的红人,陛下的心腹,让他务必好生招待,万勿得罪了。 天气寒冷,双方见面只草草寒暄几句,李得顺便道:“我听说红薯藏于你家,便直接去你家里宣旨吧!”。 蒋文渊早猜到会如此,当即应下。一面让小厮阿平快马加鞭回家报信,他陪同天使仪仗随后就到。 且说蒋家人接到消息,立即有条不紊的准备起来。 香案、火盆、姜汤这些早就准备好了,此时各自回房换上簇新的衣物鞋子,女眷们甚至把压箱底的首饰都掏出来戴上了。 就连蒋禹清这个小豆丁,也被她娘按着换了新的大红色小裙子,镶白兔毛边的虎头鞋虎头帽,并一个和虎头帽同款的小包包,活脱脱一个大红色的糯米团子小福娃,直萌得哥哥们心肝儿颤。 已时三刻。村道传来鸣锣声。候在村口等消息的同族小伙飞快的跑进来报信:“来了,来了。天使仪仗来了,快要到村口了,” 众人的神情立即紧张起来。 没过多会,大家便看见绵延一里长的仪仗队伍过来了。前方鸣锣开道,“肃静、回避”牌紧跟其后,次后旌行,再次是六骑带刀护卫。 最中间是一辆朱漆华盖马车,朱漆马车后面又跟着两辆青帏马车,最后又是一队长长的护卫。 仪仗缓缓行至蒋家门前停住。 此时,蒋家宅门大开,窗明几净。一条红毯从大门口直铺到了正堂,正堂之中已摆好了香案。蒋家人个个精神奕奕,神情端肃的静候于大门口,恭迎天使驾临。 李得顺下了车,顺着红毯一路进了蒋家大堂。 见大堂之中,已备好了香案,满意的点了点头。 当下也不二话,径直走到香案前,捧出一卷明黄的圣道喊道:“青州县令蒋文渊接旨——” 蒋家人立即在香案前哗啦啦跪了一地。 李德顺抖开圣旨开始唱:“奉!天承运,皇帝昭!曰:“青州县令蒋文渊…….”后面唱了一大通,满篇的溢美之词。 归纳总结,就是她爹种出了高产红薯,于国家社稷有大功。皇帝很是高兴,封了她爹一个“青州县伯”的爵位。 赏了一个千亩的大田庄,一栋青州城里五进的大宅子,并一些金银珠宝和绫罗绸缎。 然后勉励他爹再接再励,务必配合司农官明年把红薯大力推广出去。 按制,他爹封爵本是要进京谢恩的,也因为皇帝着紧红薯明年推广育种的事情,允许他们来年秋收后再进宫谢恩。 圣旨宣读完毕,四周顿时炸了锅。 他们听到了什么?当官才小半年的蒋文渊竟然被皇帝封了伯爷! 我滴个天爷爷呢,蒋家老祖宗们的坟是冒青烟了吧! 老族长更是激动的双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吓得族人们忙掐人中的掐人中,抬胳膊的抬胳膊,好歹给弄醒了。 为免自家老爹过度激动,弄出个好歹,他的几个儿子是一步也不敢离开他身边,起码等他爹足够平静了再说,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92 首页 上一页 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