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一城烟雨一楼合,一花只为一树开

首页 > BG同人
收藏  反馈 

我与政哥同母异父!

作者:樱飞雪   状态:完结   时间:2024-11-01 18:10:20

  荀子:“……”

  荀子:“!!!”

  这时候他不禁想到‘法’的处理办法,原来雍城公主想要表达的是这个意思吗?而且话又说回来,这个故事中的几人,他总有种思成相识的感觉。

  “雍城公主,你所说的确实真事对吧?”

  “是的。”

  “不只老夫可否知道,这是哪里之事?”

  “赵国,而且就发生在几十年前,父亲是赵武灵王,幼子是赵惠文王,而那个倒霉长子就是当年的废太子赵章,这件事又不是秘密,各国应该皆知才是。”雍月说着也到了一杯茶,递给了有些愣神的荀子。

  “荀公这你也看出来了吧,连知理知礼的王室贵族都是如此做派,你说那些未开民智的黔首百姓家又是何种模样呢!在这样的环境下,在继续用儒学去治理,将来会出现何等效果,想必不用我挑明荀公心里也有数吧!”

  “所以这就是秦国选法不选儒的真相吗……”

  一时间荀子的神色有些暗淡,他主张儒学,因为儒学中的内容确实有理,爱人、待人、律己届是美学。可是他在主张儒学的时候忘了一点,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都值得用礼仪道德去规范。儒学好是好,只可惜时不待人,从现在的环境上来看,确实不适合使用。

  “不,关于不选儒的说法,这一点荀公你说错了!”听到此话,荀子猛地看向雍月,想从其嘴中听到与他自己心中不一样的见解。雍月也不买管子,毕竟也也不喜欢欺负老人家,遂缓缓开口解释道,“我之前说的可是‘依法治国,依儒治民’,所以我解释了为什么大秦会选择选择法家治国,可是别忘了后面还有个‘依儒治民’呢!”

  “儒家的学说其实并没有大家想得那般懦弱,如果说法是利刃专管国家大事,那儒就是软刀子专磨百姓意志。”

  “磨百姓意志?”荀子品了品这句话,脑筋豁然开朗,“原来如此,雍城公主的意思是让儒家教化民众,让大家知礼懂礼学会规范自己。而法则是这些规范的底线,如果被教化的民众突破规范的约束,那等待他们的就是刑法的制裁。”

  想到这荀子的脸上也充满了笑容,“难怪雍城公主会说儒法本为一家,如此看来也确实是这样,一个是保障小范围,一个是维持大范围,只有儒法结合才是治国治民的正确方法。”

  至于雍城公主后面接着主张的,依墨治工、依兵治军、依农治田等说法,都可以说是锦上添花。

  “老夫悟了,老夫悟了!”荀子一拍大腿哈哈大笑起来,“如此想来那三清确为亲兄弟,道家儒家法家也确为一家,通天教主下凡传播儒学是为了拨乱反正,元始天尊后下凡传播法学是为了给其弟查缺补漏,而身为长兄的太上真人下凡则是为了留下将两者结合的种子。原来这就是三清为一家的真相,哈哈哈哈!”

  荀子哈哈大笑后,就轮到雍月沉默了!

  前面的话雍月还可以理解,但是轮到后面的时候,雍月就实打实的懵逼了。等会儿,这关通天教主、元始天尊还有太上真人什么事,这都哪跟哪,是怎么扯在一起的!?

  荀子悟了,雍月的任务也是算是完成了,雍月觉得自己还是挺能hold住场子的,除了最后那段一脸懵逼外。然后雍月就跟荀子打了声招呼,便起身告辞离开了。

  对此荀子的也是笑脸相迎,“公主慢走。”

  “荀公客气。”

  *

  似乎是雍月儒法本一家的说法出了效果,那边咸阳学宫内部似乎很少在发生论辩的事情,大家基本都在老实的抄书,就连李斯和韩非也是如此。

  而雍月罕见的迎来了自己的休息期。

  然后……

  “什么,韩国向秦国求援,这是什么情况!?”

  在咸阳学宫当一个多月的吉祥物,突然有一天雍月就从韩非嘴中得到这个消息,整个人都懵圈了。不是她惊讶于韩国向秦国求援的这件事,而是在她的印象中,历史上好像没有这段啊!而且一般都是秦国打其他国家的时候,被打的国家向其他国家求援,哪里有其他国家打仗向秦国求援的情况。

  雍月一脸呆萌,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

  “韩国是被哪个国家打了,如此着急的求援?”雍月想了一圈,也没想起历史上是不是有这段,所以还是决定亲口询问确认一下。

  “是赵国,”被雍月询问的韩非也很焦心,自己的母国被打也不是一两次了,但是唯有这次让他心惊不已,因为身在秦国的他竟然收到韩王的求援信,这在以前是怎么也不可能的,“其实几个月前赵国就已经着手对付韩国了,本来韩王那边还想用老方法赔款赔粮让其打消攻打自己的念头,但是……”

  想到这,韩非的手紧了紧,“那赵王不应,不但辱骂了韩国派去的使者,还将人赶出赵国,并扬言如果韩国不交出与秦国交换的机密,他们就要让韩国灭国。而且这个时候的赵国军队已经快要打到新郑了……”

  “都快打到新郑了,他们才想起来求援,这是怎么想的!?”雍月被韩非话中的内容震惊到了,这群韩国人的心也真的大,灭国之灾就在眼前,他们还能拖到现在才往外送信,脑子都有坑吧!?

  “不是这样,其实是赵国那边封锁了韩国向外的求助信,而且韩王不止向秦国发了求助信,魏国、楚国、燕国就连齐国都发了,只可惜只有秦国这边收到了,奈何还是时隔好久之后,这都是我收到的求助信中说的。”说着韩非就忍不住痛哭起来,谁能想到他只是离家不到一年的时间,韩国那边就发生了如此大事。

  “等会儿,你也别哭了,还是先想想解决办法吧!”

  一瞅眼前这个傻白甜对着自己抹眼泪,雍月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虽然她知道韩国早晚会灭,但是再怎么着也轮到不赵国动手啊,而且还是以那么一个理由……等等,理由!?

  “等会儿,不对啊,韩非你是不是说赵国想要韩国与秦国交换的机密,韩国不给所以才攻打韩国的?”终于找到重点的雍月赶紧止住痛哭不已的韩非,语气不确定的问道。

  “是的,因为去年韩、赵、魏皆发生了蝗灾,所以赵国在知晓韩国从秦国那边得到预防蝗灾的方法后,便三番四次的向韩国讨要。韩国因为与秦国签订过合约,所以并未同意,因此……”

  后面的话韩非不用说完,雍月也知晓了。

  韩国那边因为惧怕秦国所以不给赵国机密,没想到赵国竟然真的一点情面不讲,上来就要以灭国之势前来。而赵国这边就更简单了,赵秦两国在长平之战后就结下了深深的梁子,但是他们可没忘记这个梁子的起因就是韩国,再加上这次向韩国讨要秦国机密不给后,赵国这新仇旧恨一起上,不在韩国身上撕下一口肉都说不过去。

  而且因为这次韩国隐瞒的是秦国的机密,所以其他跟秦国有积怨的国家也不愿意给予韩国帮助。所以就有了现在,韩王将全国人的希望寄托在韩非身上,希望他劝说秦王发兵救韩。

  “这件事不太好弄啊!”雍月挠挠头,虽然大秦的官员她并没有全见过,但是那群什么嘴脸她心里还是有点数的,让他们攻城略地可以,但是让他们却救援……秦国没这个画风啊!

  雍月说的话,也是韩非犹豫的,想到那边即将要被灭的自家母国,韩非咬咬牙恨恨道,“如果秦王同意出兵救韩,非愿意入朝为官,终身效忠秦国,并将毕生所学献给王上。”反正他的这些学问,韩王也看不上,送给秦王也不算明珠蒙尘了。

  没想到会听到如此言语的雍月:“……”

  厉害了我的非,你这回真是下狠心了!

  考虑到韩非学识和身份的含金量,雍月觉得这件事似乎也不难办了,遂点点头说道,“我明白你的决心了,你现在整理一下,跟我进宫吧!”

  “多谢雍城公主的帮助,非在此感激不尽。”说罢,韩非对着雍月就是一个深鞠躬。

  被感谢地雍月:寿命-1、-1……


第73章 为理为利

  就在雍月打算领着韩非进宫见王的时候,那边大秦朝堂上也在讨论此事。

  说实话,关于被他国求助的事,就连朝上的这群大臣也都觉得挺新鲜,总遇到他们打别国,让别国向他国求救,这还是他们第一次遇到他国打别国,别国向大秦求助的。怎么说呢,就是有点稀奇,一时半会儿他们也不好拿出什么章程建议。

  “众大臣都读过韩王的求助信了,以为如何?”早在刚上朝的时候,秦王政就将韩王的求助信给众大臣传阅,现在就坐在上首的等着众人回复。

  嬴政其实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而且从秦昭襄王开始就没有这种秦国给他国救援的先例,昭襄大魔王的名头可不是白给的,一般人还真不敢向他求助,结果轮到嬴政这边,他们就不好处理这种外交问题了。

  本来按照秦国以前的画风,置之不理就算了,可闹心就闹心在,韩王那边给的求助理由很有充足,赵国是为了秦国机密才打韩国,韩国正是为了不违背与秦国的合约才硬着头皮上,现在是实在顶不住了,才迫不得已的求助秦国。对此韩国已经算是仁至义尽,因为再拖下去韩国自己都保不住了,这秦国的机密也就没必要再……

  不过话虽如此,韩国还真不太敢这么干,毕竟赵国可以灭韩,秦国自然更敢啊!而且如果因为泄露秦国机密灭韩的话,韩国还真不占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韩国也不敢如此威胁秦国,尤其是这个秦国机密在秦国黔首眼里根本算不上是机密的时候。

  那么问题又回来了,还是最早的那个问题,秦国到底该不该向韩国出兵救援?

  “王上,老臣觉得不应该救援,”老秦人勋贵代表王绾想了想出声道,“先不说咱大秦对于出兵救他国没有先例在,单就是出兵所花费的物质人力,我们能不能赚回来,我们总不能要给韩国白打仗吧!”

  “王老此言诧异,秦国欲要救韩乃是君子之行,怎么可以用赚不赚回来形容呢!”昌平君一听王绾的话,就心里一阵不对劲,“秦国去年才与韩国签订合约,如今韩国因秦有难,我大秦岂有不救之理。”

  “昌平君此言有理,老夫也明白确实应该如此,但是昌平君别忘了大秦封赏兵卒将领的军功,都是用打下来的土地和钱财。如果秦国为韩国出兵,那在战争结束后,我们该用何物封赏,给韩国救援难道要我们掏自己的国库吗!”不怪王绾如此说,主要就是在他们眼里,大秦国库里的东西都是他们自己的,让他们这群穷怕了的老秦人为了他国往外掏……

  不好意思,门都没有!

  昌平君给王绾的反驳闹得脸色一僵,随即皱眉道,“这笔钱自然是让韩国来出……”

  “恐怕不行吧,”没等昌平君说完,王绾就摇摇头,“大家都知道韩国要被赵国所灭,如果我们在救完韩国后向其讨要钱财,你们觉得人家能掏的出来吗?其他国家会不会再指责我们大秦趁火打劫,会不会让大秦的名声再次雪上加霜。虽然咱们大秦不太在乎这个,但是这名声当真不能再臭下去了,要知道就因为这名声咱们大秦的招贤令已经多少年没招到人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