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见贾珫拜称李守中为岳父,各部官员随即群起而攻之。 贾珫当然不把那些芝麻小官放在眼里,转头命神威军各都将士暂驻石头城守夜。 次日,应天府的府丞就召集了金陵各州各县的州官县官,齐聚应天府声讨贾珫。 应天府的二把手府丞起草奏章,联名各部官员告了贾珫的状,说他功高盖主,目无朝纲。 皇帝小儿得知贾珫领神威军进了石头城耀武扬威,也知是给新官上任的李守中助威,没有怪罪,只命应天府各部官员不可造次,日后好好唯李守中马首是瞻,否则以失职治罪。 贾珫本不以为意,只想着吓唬吓唬这帮人就是了,既然皇帝小儿识时务,他也就不追究这些芝麻小官了。 然而,贾珫的牙将倒是积极,把这些州官县官的名单抄下,交了上来。 在这份名单上,只见大如州的知府贾雨村赫然在列,大如州是散州,不领县。 贾雨村官虽小,野心却大,是个生性狡猾、暗结虎狼之人,贾珫这下不能不管了。 随即示意老丈人李守中,必须寻个机会,将贾雨村革去功名,且永不得为官。 贾珫想了想,觉得这还不够,必须在邸报发一则公告,让在朝官员都警惕,别让此人进了家门,免得教坏了学生。 即使如此安排好了,贾珫仍然不放心,于是试着向李守中打听了林如海。 凑巧的是,林如海此时也在金陵。 原来,林如海近日也升了官,从京师翰林院编修升到了兰台寺大夫,这兰台寺大夫就是金陵都察院的监察御史。 只因金陵是旧都,便用了旧称。 贾珫以探亲的名义来到了林如海的府宅,见到了堂姑贾敏以及还是个小丫头的林黛玉。 看得出来,贾敏的身体似乎不太好。 在闲聊的过程中,贾珫说起了近日在金陵的事,便让林如海留意邸报,甚至直接对他谈及大如州的知府贾雨村,是何等的狼子野心之人。 贾珫只希望林如海,日后切不可引狼入室了。 林如海虽不太明白,但在贾珫的浓墨重彩之下,贾雨村已是一个极坏的形象,想来日后一定会拒而远之了。 也不久留,暂且别了林如何、贾敏和小丫头林黛玉。 等应天府各部终于安分,贾珫随即听从李守中,领神威军撤出石头城,班师北上。 神威军回到京师,朝野震动。 贾珫作为神威军统军使,此次南下闽浙剿寇,军功卓著,一点不假。 皇帝小儿只能擢升贾珫为禁卫六军统领,兼京营节度使。 如此,贾珫算是接了王子腾的班,而王子腾则升了九省统制。*
第三十章 宫裁管人事熙凤理钱财 自从回到都中神京,当了京营节度使,贾珫总算不必外出征战。 以贾珫的战功和资历,贾珫本该受封一个国公的爵位。 但皇帝小儿却有意让他袭了荣国公的爵位,贾珫自然是一口回绝了。 本该另封一个新的国公,皇帝小儿却精打细算,让贾珫承袭祖上的爵位。 且不说贾母史太君还在世,贾珫袭了荣国公,岂不是对老太太的大不敬。 就算老太太不在了,贾珫也不会买皇帝小儿的账。 只是眼下各方相安无事,贾珫也不急于靖难,先在荣国府舒坦几年再说。 冠军侯,六军统领,京营节度使,够了够了。 要是天下大乱,那就要万物都当刍狗了。 不如贾珫一个人苟着,苟就苟了。 不想,当他做好准备继续在荣国府躺平时,贾母老太太却做了一个决定。 这个决定看似在情理之中,却又在贾府上下的意料之外。 贾母命贾珫入住荣禧堂,将贾政取而代之,正式成了荣国府的当家人。 而王夫人交出的管家大权,她的内侄女王熙凤也有染指,也算给王夫人留了一点脸面。 如此,贾珫的两位平妻,李纨管人事,王熙凤理钱财,众望所归。 堪堪又是几载的光阴。 这日清晨,京师都城如往常般的平静。 城外乡野田舍的公鸡叫声,此起彼伏,转眼间晨光乍现,天亮了。 随着城门的开启,从四面八方汇集至此的奏报,率先冲进了都中。 其中一个急报径直来到了宁荣大街的荣国府。 在门子的引进下,消息很快就传到管家赖大这里。 按照往常惯例,赖大应该继续往上,将消息报告给当家人贾珫。 然而,今日之事,事出紧急非常,且贾珫有熬夜睡懒觉的习惯,这大清早的,不便打扰。 赖大没有多想,随即来到老当家贾政住的院子。 伴随着消息在赖大和贾政之间传递时,荣国府原本该有的井然有序,顷刻间荡然无存。 贾政在得到消息后,即刻前往贾母老太太住的院子,慌乱的步伐预示着消息的紧急程度。 此时此刻,贾母被丫鬟们簇拥着,梳妆打扮。 在贾母老太太住的院子外面,仍然是一片安详和有序。 然而,当贾政的突然出现,仿佛一个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顿时波澜骤起。 贾政不敢贸然走进贾母的院子,只因不知如何开口。 贾母老太太被丫鬟们捧着,从屋里走了出来。 面对神情焦灼的贾政在院子里来回踱步,那毫无节奏的脚步和随风摇晃的身影,贾母已然猜测到,定是发生了什么坏事。 贾母随即命丫鬟鸳鸯去把贾政请了进来,问他这一大早的,怎么就跑这里来了,可是有什么急事? 贾母虽已直觉有不好的事情发生,却也不急不慢,只等贾政缓了缓几口气,让他先坐下,有何事再慢慢说来。 见贾政犹豫半天,没有开口,贾母索性站了起来,表示躺了一个晚上,还是不坐了,到院子外面走走。 贾政见状,匆匆起身走上去,一把挽住贾母,搀扶着走到了院子外面。 贾母催促贾政快说,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坦然面对才是唯一的正道。 这个时候散心挺好。 贾母执拗地迈步向前。 贾政只觉得双腿无力,甚至都跟不上老太太矫健的步伐。 一众丫鬟在鸳鸯的带领下,紧紧跟随在贾母和贾政的身后,随时等候使唤。 事态紧急,贾政深知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听到一个坏消息的最严重后果,便是得知消息的那一刻,心态能否承受突如其来的变故。 见贾母气色不错,也不管是否整理好了言语。 真要说出口时,贾政还是难以自控地用了哭腔,那是难以假装出来的哀伤强调,只因情不自禁。 “母亲!扬州......” “扬州又来消息了。” “大妹子已于昨日没了。” 贾母听完,由不得愣了一愣。 缓缓不知过了多久,老太太这才晃过神来。 “什么?” “敏儿她没了?” 原来,这个紧急非常的消息从扬州传来。 两年前,在金陵都察院历练已久的林如海,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从金陵去了扬州。 贾珫曾在几年前率神威军南下剿寇时去拜访了堂姑贾敏,姑父林如海当时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那日贾珫便见堂姑贾敏的身体有恙,十有七八是难以根治的富贵病。 有些病是天生的命数,就算贾珫能提前预知,只怕也于事无补。 若是擅自干预命数,反而可能加快了病发时日。 对于远在江南的贾敏,贾珫身在京师,不能干预,不愿干预,也无法干预。 于是,贾珫不管不顾,让一切如常。 如此果然,林如海到任扬州一年多的时间,扬州就来了消息,说贾敏病了。 这才一个月时间不到,扬州便又来了消息,贾敏已殁。*
第三十一章 贾敏病殁贾政背刺贾赦待毙 “上次传来消息,说妹妹病了,我就说派人把她接来调养身子,你们却迟迟不派人去。” 贾赦说道,言外之意是怪贾政和王夫人没有把贾敏的病放在心上。 “这事当时就请示过母亲了,你休要怪我头上来,你既有心,那你为何不派人去接?” 贾政回呛道,顿时就把贾赦呛得说不出一句话来了。 “当初老太太以为,孩子的姑妈只是得了一点小疾,谁曾想这噩耗就传来了。” 王夫人说道,表面上替老太太说话,实际上是把责任推给了老太太。 “这个噩耗确实是来得太突然了,当时根本想不到啊!” 邢夫人说道,不知不觉就替所有人推脱了责任,要怪就怪贾敏的命不好。 “对呀!怎么就没了呢?上个月来的消息,只说是病了的呀!怎么就没了呢......” 王夫人和邢夫人难得达成了共识。 “事已至此,你们几个除了推脱责任,就没有别的什么要说吗?” 贾母说道,悲伤的声音中透露着镇定。 老太太终于回到了正常的状态,贾赦等人绷紧的神经终于放松了一些。 “母亲请放心,儿子即刻就去安排,多派一些人赴扬州奔丧,以壮排场。” 贾政说道,随即准备告退出去,一副当家作主的姿态,步伐轻快,散发着得意的劲。 “你且回来,急什么!” 贾母叫回了贾政。 贾赦见状,不禁暗自偷笑。 “你刚才说的,并不是我想听的。”贾母说道。 刚才,贾政那得意的样子,真是让贾赦不爽,没想到他竟然没跟老太太想到一块去。 这次,贾赦突然有了一点兴致,觉得自己兴许可以博得老太太的欢心。 “母亲,不如儿子亲自去一趟扬州,替母亲送妹妹最后一程?” 贾赦试探地说道,看起来畏畏缩缩,显得很不自信。 “你想去扬州?都中还不够你闹的?” “算了吧,你就别去添乱了。” 贾母说道,一口否决。 贾赦这算是自讨没趣了,躲回了角落,不再开腔。 “儿子有公务在身,不得离开都中,不然儿子也愿意亲自去扬州。” 贾政说道,及时地给贾赦补了一刀,暗示他在朝中挂着虚职,闲人一个。 “我不需要你们去扬州,你们能想到的,就这些?” 贾母略显失望地质问众人。 “儿子猜不到母亲的心思,还请母亲明示。” 贾政说道。 “儿子不敢猜了,母亲就直说吧!” 贾赦已经不耐烦了。 贾母见状,却犹豫再三,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王夫人和邢夫人竟都不开腔。 或许她们早就猜到老太太的心思了,就是不说。 她们似乎并不太喜欢小姑子贾敏。 怕是林妹妹来了,要被她们虐待。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8 首页 上一页 1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