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晃呀晃地靠近,工作人员说道:“你好,我们是《可以跟着去你家吗》节目组的……” “不要。我拒绝。” 刚听了个开头,年轻人就拉了拉脸上的口罩,直截了当地拒绝了。随后他加快了步伐,想要甩开突然搭话的陌生人。 看来是容易害羞的孩子。工作人员见惯了此类场景,并没有立刻放弃,而是跟上去继续和善地道:“您是不是喝了酒呢?这种情况下可能没法开车了。接受采访的话,我们会支付打车费送您回去的,可以考虑一下吗?” 年轻人闻言停下脚步,似乎是认真地思考了工作人员说的话。 他的口罩遮住了整张脸,眼中是隐隐的血丝。脑后的半丸子头也有些乱了,黄黑相间的小丸子耷拉下来,好像随时会散掉。这是晚上十一点,不论是谁应该都累了吧。 “好。”许久,年轻人才点了点头,“麻烦了。” 他住的地方离居酒屋并不算远,至少打车钱和很多受访人比起来相当友好了。摄像画面在住处附近360度旋转一圈,是居民区,路面上印着“通学路”,再过上七八个小时,就会有叽叽喳喳的小学生从这里经过。 “这附近是学校集中的地方呢。”受访人比较沉默,常常是工作人主动员引出话题。 “嗯,”年轻人点点头,一边往自家走一边说,“我是大学生,在这附近租公寓住。” “几年级了呀?” “大一。” “诶,好年轻啊……” 镜头跟随他来到公寓里。这是典型的学生公寓,面积不大,从玄关就可以一览无余。公寓主人对整洁度大概要求不高,榻榻米上的被子没有叠,枕边散落着三五个游戏机,电脑显示屏就在茶几上摆着,电线长长地延伸到房间另一端的插座里。 “小心一些哦,别绊倒。”年轻人首次主动说话。 “额,谢谢……” 虽然腼腆,但是个贴心的好孩子。 工作人员看着游戏机提出了问题:“很喜欢玩游戏吗?” “嗯。” “有多喜欢呢?” “想要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这样啊……会很难吧?” “嗯,比我想象中要难。” 私人空间里突然挤满了陌生人,年轻人有一些不自在,但房间不大又无处可躲,他只能找了一个角落坐下,不知道心里有没有后悔接受采访的决定。 “为了自己的梦想,现在已经做了不少努力吧?” 镜头从搭在显示器上的耳机滑过,定格在明显是专业级的键盘上。 “嗯,有参加一些职业比赛,也有试着在YouTube上传实况视频。” 仿佛为了印证他的话,摄像机捕捉到了柜子上摆的奖杯。 “真的吗?是YouTuber啊,”工作人员抓住了更吸引眼球的话题,“可以告诉我们你的账号吗?” “欸,不要。”出于害羞,年轻人下意识地就拒绝了。几秒后,大概是作为YouTuber的宣传意识后知后觉地浮现在心里,他歪着脑袋想了片刻,还是叹着气唤醒了睡眠状态的电脑,黑屏亮起后直接显示了一个YouTube主页,“是这个。” KODZUKEN,一串意义不明的英文。 “频道人气如何呢?” “一般。”年轻人很坦然地回答,“因为有之前打电竞比赛的人气在,一开始确实吸引了部分观众,但我的解说风格好像太平淡了,很难进一步提升人气。” “啊,这很真实呢,在目前这个社会,不来点猎奇的东西很难吸引大众的注意力。” “是啊。” “会有恶评吗?” “会的,什么‘去死’之类的。” “啊……心里会很难过吗?” “有一点。” “那接下来打算怎么做呢?” “再试试吧。” “好有毅力啊。” “谢谢。” 工作人员大概是有些年纪的男性,虽然在访谈中按理不可加入太多个人色彩,但他看着小孩子梦想受挫就忍不住要安慰几句:“其实不用太着急的吧,你现在才大一啊,以后的路还很长。” “确实是这样。不过……我很担心。” “担心?” “有些人的脚步比我快很多,我不想被抛在后面。” “啊,这就是那个吧,peer pressure?” 突然的日式英语让年轻人懵了一下。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沉思道:“倒也不算……” “诶,那是什么呢?” “就是……有的人很小就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并持之以恒地奋斗了很久。明明没有人支持她,也没有什么专业指导,但是就是不可思议地坚持下来了……” “听起来就很不容易啊。” “是的。而且她还很有天赋哦。像这样的人,成功是迟早的事。假如别人慢上一步,或许就再也追不上她了吧。” “为什么这么笃定那个人的成功呢?” “很明显的啊。” “可以详细说说吗?” 年轻人不答反问:“先生你参加过竞技比赛吗?” “哎?”问题突然被抛回来,工作人员愣了一下,想了想才回答,“非要说的话……高中时加入过棒球社团。” “球场上,某些人明明技术很不过关,经验也欠缺,有的只是一股向前冲的劲头,但别人就是忍不住相信他的未来……这是很难用科学语言解释的吧。其他领域的成功也是一样。”说到这里,年轻人顿了顿补充道,“做判断时偶尔也要依靠一些……直觉。” 所以他是很擅长判断的军师型角色? 工作人员对年轻人来了些兴趣:“也就是说,你的努力是为了追赶你说的那些人?” “不全是。也是为了我自己。”酒劲上来会容易犯困。年轻人揉了揉眼睛,不知是因为困意还是不好意思,他的声音渐渐放低了,“我个人不想做朝九晚五给别人打工的工作……” 这样啊。“为自己的目标付出了持之以恒的努力,你也在成功的路上哦。” “谢谢您。”年轻人微微颔首,然后看向显示器屏幕,“不过不管从哪个角度计算,至少半年内火起来都是不可能的……还需要继续等待才行。” 诶,计算? 现在的大学还教这种公式吗? 工作人员心里漫无边际地想着,继续问道:“那你和那个要追赶的人关系好吗?” “暂时还没断联系。” “是不在一个城市吗?” “嗯……” “平时会约着出来玩吗?” “……不会,我们都很忙。” “那在手机上会聊什么呢?” “就,游戏之类的。” “是喜欢的人吗?” 一连串问题问下来,早该触及某些人的内心防线了,对眼前距离感极强的年轻人来说大概更是如此。他的口罩一直没有摘下来,此刻口罩上方的眼睛里仿佛没有情绪,是一潭琥珀色的深水。 日本人自小被教育要时刻保持礼貌,不能给别人添麻烦,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新闻工作者偶尔会放肆一点。 ……时不时也会出现受访者无视教导、挥拳打人的情况——尤其在喝了酒的情况下。新闻行业干久了,什么情况都能见。 就在工作人员琢磨着要不要道个歉时,年轻人率先一步开口了:“对,是我喜欢的人。” 显示器发出的白光,荧荧地映在他的脸上。 节目正片到这里就结束了,掐断得恰到好处,展现出一个创业不顺、感情受阻、深夜喝酒的失意青年形象,大概能引发很多同龄人的共鸣。 然后正片结束,镜头切换,回到了出租车上的某个镜头。 大概当初酒劲正浓,年轻人靠在车窗上,罕见地嘀咕着说了一长串话: “东京是个很奇怪的城市吧,尤其是晚上……以前偶尔训练结束得晚,也是像这样天都黑了,但路边明明是亮灯的便利店和同样晚归的同学,好像世界自动把所有成年人都过滤掉了。可是长大之后再仔细一看,却发现路边全都是喝醉的人……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吧。” 旧时美好的记忆,会在失落的时刻变成利刃。身处低谷的时候,也没有人知道悬崖之上是绿洲还是另一片沙漠。 利刃和未知让人腹背受敌,想要找到地图上的宝藏的话,只能承受着伤害继续探索下去。 ——未来说不定会,出乎意料地幸福。 这期节目到此结束,视频数据重新被封印回电子世界中,等待着下一位观众的唤醒。 而节目仍在继续,尽职尽责地挖掘着人们的故事,无缝跳转到了下一段充满故事的人生。 【作者有话说】 本篇中,对静的思念和创业初期的阵痛是两种独立的情感,当然还有成长的迷茫之类的……之前一直在写甜甜的恋爱,所以也想穿插着写一写恋爱以外的事。 虽然在原作里,成年研磨一出场就是成功者的形象,大房子、游戏设施一应俱全,但在创业初期也一定会有坎坷吧……成长哪有不痛的呢。 很感谢大家提供的综艺灵感,这样通过旁观者的视角来表现真的再好不过了。 感谢在2024-05-02 21:55:53~2024-05-03 11:10:5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Zack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番外四婚后日常今天有好好表达自己的爱吗? 孤爪研磨有分离焦虑。 这一点是结婚后才意识到的。也许是因为他从小到大被偏爱惯了,突然失去谁就会不适应;也许是她当初的离开给他留下了心理阴影,即,说不定有她的原因——总之,作为法律意义上最亲近的人,静于公于私都不能袖手旁观。 这件事短期内不难解决,静早就以工科生的思维总结出了一套公式: 出差回来后,在路上就要发信息告知研磨,时间和频率取决于路程,但是绝对不能太晚。有搞惊喜的心是好的,但对方可是孤爪研磨,她的行程和预定返回时间在他那一清二楚。假如发信息时间晚于他预期的时间,原本就分离焦虑的心上会再加一份压力。 几条消息发过去,就进入了下一步。到家后不需要敲门,直接拿钥匙开门即可。研磨往往会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打游戏,听见开门的声音才会看她一眼,点点头打个招呼就继续看屏幕。 分离就会有这样的副作用:研磨不想让她觉得他等了很久,可能是因为傲娇。研磨的部分从容感被分离带走,他变回了高中时那个距离感强的小布丁,可能是因为生气。 就算是条件正当的分离也会引起隐隐的生气呢。但研磨又知道自己不该生气,所以就更是僵硬了,眼镜看着屏幕,一句话也不说。 接下来才是最重要的一步。静会毫不犹豫地把手里的东西丢在地上,然后冲过去拥抱研磨: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5 首页 上一页 6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