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当晚嫁人,嫁给她远房的表兄。 要么连夜出家,送到慈云庵做尼姑。 “祖父,凭什么三王爷让孙儿嫁人,孙儿就要嫁人?” 严太傅看了一眼外头的时辰,眼看就要宵禁了,他没有那么多的耐心,咬牙压低声音责问,“你不肯嫁人,是要牵连严府上下吗!” 如今的三王爷今时不同往日了,更何必他手上抓着的严家的把柄…… 严嫣哭了半夜,最终红肿着眼睛,简单的盖着红盖头坐上马车,嫁去了表兄家。 第144章 善解人意的三王爷 隔日,皇上又重提让李琚纳侧妃的事情。此事不单单只是后宅之事,而是他觉得自已的威严受到了挑衅。 李琚没有作声,站在文臣前列的严老太傅上前一步,拱手回禀,“皇上恕罪,孙女严嫣已经嫁了人了,无福成为三王爷的侧妃。” “嫁人?”皇上惊诧,此事他怎么不曾听闻。 “是……”老太傅声音有些颤抖,“老臣那个孙女自幼和她远方的表兄,青梅竹马,感情甚笃,她哭着闹着非要嫁过去,老臣也没有法子。” 皇上脸变了变,想要发怒又找不到由头,既然严嫣已经嫁人此事只能不了了之。 下朝之后,皇上怒气冲冲的回到皇后的寝宫,皇后见他脸色不善,忙上前宽慰,“皇上这是怎么了?是不是又被那帮顽固的大臣气到了?” “皇上您看当心身体。” “哼!那帮大臣倒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不过李琚最近的本事长了不小啊,昨日朕想让他纳侧妃,今个儿严太傅就说严嫣嫁人了!这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巧的事情?” 皇后了然于胸,她淡然的笑了笑,扶着皇上坐下,又亲自给皇上煮茶。 “此事臣妾也听说了,听说昨日三王爷去了严府,想必是知道严小姐成亲,特意去祝贺吧。”她意味深长的道。 皇上冷着眼眸,心里生出别样的想法,“李琚去了严府?” 果然不出他所料,严嫣这么突然成亲,和他脱不了干系。朝中的文武大臣都对李琚亲厚,言必称是三王爷之意,这些他都不计较,毕竟李琚日后定然会是储君,可他没料想到连严太傅都会对李琚言听计从。 假以时日,这朝堂岂不成了三王爷的朝堂! “皇上消消气,严小姐既然心有所属,咱们也不好强人所难,日后有好的姑娘您再指给三王爷,他一向恭顺,总不会忤逆了您的意思。”皇后提前铺垫,煽风点火。 皇上坐在榻上,皇后恭恭敬敬的给他按摩,见他兴致依旧不高,皇后便抬眼示意宫人将她提前带进宫的两个美人喊进来。 那两个美人儿,二八年华,娇嫩欲滴,身材玲珑有致,肤白胜雪,关键是有眼色,惯会伺候人。 那身段,腰肢,连女子看着都会心动不已,遑论男人。 果然两位美人走进来,冲着皇上皇后的方向跪下,皇上闭目养神没有注意到她们的到来。 皇后冲她们招了招手,两人起身,行动如弱柳扶风。 两人恭敬的走过来,一个人站在皇上身后给皇上按摩,另一个女子半跪着给皇上捶腿。 一股似有似无的香气传过来,皇上后知后觉的睁开眼睛,看到面前千娇百媚的大美人儿,顿时眼睛都直了。 那美人穿的衣裳大胆,面前的风光展露殆尽。 皇上抬眼看向皇后,谁知道他身后站着的人并不是皇后,皇后已经带人退下,只剩两个佳人陪伴。 他明知故问,“是谁叫你们来的?”l “回皇上是皇后娘娘吩咐小女伺候皇上。” 皇上哈哈大笑,方才在朝堂上的气闷消散,他一把拉过身后那个气质清冷的女子,又将面前半跪着的女子也揽进怀中。 “知我者皇后也。” 三王府。 李琚坐在书房里处理政事,他才见了户部的主事,还没有来得及清闲一会儿,工部的人又捧着折子来了。他还不是东宫储君呢,都已经忙的焦头烂额了。 仔细想想,他都已经好些时日没有见到宝钏了。 他默默的叹了一口气,命苦啊。 “主子。”白松走进书房。 李琚头也不抬,听到是他的声音,随口问道,“白正呢?是不是又去了相府?等回头你问问他,他到底是王府的总管,还是相府的?” “主子您这话酸溜溜的,小人听着像是嫉妒。” “胡说,本王会嫉妒他!”李琚咬牙切齿,嫉妒,他当时是十分的嫉妒,不过也幸好白正去的勤快,才能方便他和王宝钏书信来往。 “主子,刘义将军回来了,他回来不久,刘夫人就进宫求见了皇后。”白松收敛了嬉皮笑脸的笑容,恭敬的道。 “回来了。”李琚放下手中的笔,若有所思,看来刘义在边城盘桓多日,找不到出关的机会,所以回来找皇后商量对策。 他体谅刘义这一番忠心,不过眼下还不是让西凉王认祖归宗的好时机。 “下去吧,传信给玉门关的陈将军,让他放机灵些。” “是,主子。”白松应声退下。 当日,皇后从徐夫人手上接过玉佩,趁着皇上高兴,就拿着玉佩跟皇上说了西凉的事情。 皇上认为玉佩是刘妃之物,不过他对西凉王是大皇子的事情存疑。 “皇上,这玉佩就是证据,岂能作假,皇上不妨写下国书,命人送去西凉?”皇后建议。 皇上心中有了盘算,如今他只有李琚一子,李琚公然顶撞他,还敢阳奉阴违,这朝臣大都成了他的门客。 此时若是能找回大皇子,那他就不是一个选择了。于是他打算按照皇后的意思,私下派人去西凉和西凉王接触。 他这个主意还没打定,隔天李琚就主动跟他说起西凉王的事情,并且将之前京城认亲的风波都推到了二王爷身上。 李琚再三请求皇上一定要早些写下国书,召见西凉王。毕竟皇室血脉是李氏的大事,不容有失,更不能让大皇子流落异地他国。 皇上愣住,他没想到李琚居然对这件事情如此的上心。 可见李琚说的恳切,甚至联合几名朝臣制定了可行的方案。李琚还说他事先已经私下写信送去西凉,只可恨西凉屡屡犯边,这信件辗转流离,也不知道传到西凉王手中没有。 皇上大为感动,深以为李琚真的无心储君之位。 他立刻写下国书,让人送去西凉。这西凉王若真是他流落民间的大皇子,他不但能对死去刘妃有个交代,更可以轻易收服西凉,一举两得。 国书和信件在李琚的力促之下,当日便送出了京城,只可惜京城的人不知道,这些东西在边城被拦了下来。 第145章 宝钏李琚大婚 帝后二人左等右等也没有等来西凉王的觐见和回信,反而是西凉犯边更加频繁,边城的百姓叫苦不堪。 三月初,李琚总算从繁忙的政事中脱开了身,成亲在即,他的心莫名焦躁起来。 这日子过得漫长,他几乎是度日如年。加上皇室的规矩多,成亲前他也见不到王宝钏。 万物复苏,草长莺飞。 京城热闹起来,王爷娶亲,相府嫁女,整条街都挂上了红绸和灯笼,喜气洋洋。 沿街上的孩童手持纸鸢,三五成群的围在一起玩耍,笑声响彻街巷。 王宝钏穿着凤纹团花的嫁衣,珠翠满头,衣衫用的是上好的云锦,配上掐丝的金线,远远看去恍如五彩云霞。 她坐在花轿中,本来臣女嫁去皇家,王爷可以不必亲迎,李琚却不肯,坚持亲自迎亲。 王宝钏听着沿街的喧闹声,最前头的锣鼓声,鞭炮声交织在一起。 她的心没由来的沉溺其中,活了两世,这是她第一次八抬大轿,凤冠霞帔的出嫁。 青青跟在花轿外头,听她的声音倒是比王宝钏还要紧张。 “小姐,您看不到,这京城大半人家都来看热闹了呢。” “小姐您别紧张,奴婢会一直陪着您的。” 她出嫁,王夫人给她安排了四个贴身的丫鬟陪嫁。本来想着小莲之前一直在宝钏身边伺候,也想让她跟着去王府的,王宝钏坚持不肯。 王夫人只能依着她,按她的意思将小莲送去了别苑,相府的别院清闲,常年无人居住,小莲到了那里也算是享福。等到她年岁够了,就把身契给她,放她出府嫁人。 相府的排场非同寻常,先不说相府准备的陪嫁,单是相府的大小姐和二小姐添妆的物件儿就足足几箱子。 那近百抬的嫁妆流水一般抬进王府。 至于定亲的聘礼,都是按照礼部的规矩定下来的,还有贤妃赏下的不少贵重物件儿。 如今京城的人成亲为了图省事,聘礼中的大雁用的是鹅代替,李琚觉得鹅看起来奇怪,不及大雁寓意好。他亲自带人去郊外猎了大雁给王宝钏送去,当时还未开春,也不知道他跑了多少地方,才猎到了大雁。 王府门前彩绸与红灯笼随风摇曳,连那对石狮子都系上了红绸,目光所及都是一片喜气。 喜娘和青青扶着王宝钏下了花轿,府内的宾客迎了上来,吵吵嚷嚷,热闹非常。 一系列复杂繁琐的规矩之后,王宝钏站的两腿发软,她是头一回知道皇家的规矩如此之多。 随着司礼监的一声“礼毕”,王宝钏暗暗松了一口气,总算要结束了。 青青稳稳的扶着她,不过她瞧着小姐顶着满头珠翠,一身嫁衣,动作举止似乎比她还轻松几分。 喜娘和青青搀扶着她送她去新房,李琚好不容易趁着拜堂的时候拉着她的手,两人还没并肩站立一会儿,他都顾不得同王宝钏多说两句话,王宝钏又被搀扶离开了。 他的心急不可耐,转念一想从今往后,他的王妃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住在王府中,日日夜夜的陪着他了,这样想来心情才好受一些。 深夜,宴还未散,李琚就匆匆忙忙的赶回洞房。 青青红着脸,小声同王宝钏道,“小姐您看王爷着急来看您呢。” 王宝钏盖着红色盖头,紧张又羞涩。 李琚用如意秤掀开她的盖头,在丫鬟嬷嬷的簇拥下,二人喝了交杯酒。 他眼前一亮,面前的宝钏,娇艳欲滴,貌美动人,摇曳的灯火迷离,灯下看美人儿果然别有滋味。 “想是你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你先吃些东西,我去送送宾客。”李琚捏了捏她的脸颊,温声道。 王宝钏心中软成了一摊水,她没有想到李琚匆匆忙忙的赶回来,只是因为担心她在新房里盖着盖头会拘着,会觉得不自在。 “多谢王……” 她话还没有说出口,李琚就虎着脸威胁的瞧着她,她立刻改了口,“多谢子瑜,你快去吧,宾客再等急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7 首页 上一页 6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