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四婶婶。”巧姐儿也真诚致谢,叫陪房丫鬟把大家送的添妆礼都放好,“回头回来见姑姑婶婶还有姥姥们,就把他们全戴上!” 黛玉听了这话,噗嗤一声就笑出来了,“当初瑭儿回来,不是给我们买了礼物么?他为了特意感谢我,就跟他师父去了银楼,问他师父意见,买什么送我好。他师父说,买一堆儿的回去。 要是我喜欢,把所有首饰都戴在头上了也是使得的。估计瑭儿学了这话,倒让小辈的也学会了。咱娘家这是要把这话当成传家宝不成?” 等众人从黛玉嘴里弄明白什么谁是“他师父”时,才品味过来,俱是笑得肚子都疼。 王熙凤就笑黛玉,“林妹妹与王爷都是老夫老妻了,竟然还说什么‘他师父’‘他师父’的,哎哟喂,我,我真是,从没有哪个送女儿出嫁如我这般的,不哭反笑的。” 惜春却在一边追问巧姐儿,“巧姐儿,你说,方才那话,可是从你四叔那里学来的?” 见巧姐儿抿嘴点头,惜春也笑了,问萧珉儿,“公主,您家驸马可真是这般豪气,也曾让您也把首饰都戴在头上的?” “惜春姐姐!你还问!”萧珉儿也红了脸,却是扭头抱着小宝儿躲这一群可怕的姑奶奶们了。 大家见她这般,哪里还不知贾瑭私底下也曾这么哄过公主? “你们都在乐什么呢?老太婆我耳朵背,大老远的,都能听到你们的笑声了。人家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巧姐儿要娶相公呢!”原来是贾母。牛氏与贾宝玉的长女扶着她进来了。这一次,李纨也仍旧以寡妇之名义拒绝来送巧姐儿出嫁。而贾政这次却是来了,虽然脸上也没有多大的笑容就是。 “老太太!”巧姐儿跺了跺脚,俏脸愈发的红了。她才不要娶那块冰块回来呢。他一个大男人的要上门来,那还怎么有脸在朝廷做官?天下人对这种事可有偏见了呢! 巧姐儿闺房里的欢乐,叫旁人听了,都纳闷不已。 人家送闺女出嫁,个个都不得劲的,倒是她家这般,不像是嫁女儿,倒像是娶媳妇进门呐。 还别说,在贾瑭与贾琏兄弟俩眼里,许冰就一个单根独苗的,还真像是嫁给他们家巧姐儿一样呢。 此番巧姐儿出嫁,作为女方叔叔,贾瑭也是送亲队伍的一员。贾琏作为父亲,却是只能站在门口,看着女儿的花轿渐渐远去。 “凤儿啊,咱的巧姐儿真嫁了?我怎的觉得,昨日她还是小小的一团,喊我做爹爹的时候呢?” 贾琏一句话,叫原本以嘻嘻哈哈掩盖心中淡淡忧伤的王熙凤破了功,“巧姐儿,我的巧姐儿,终究不只是我的巧姐儿了!” 十里红妆嫁状元,名震京城的驸马爷亲自送侄女出嫁,还有那么多名士与风流人物迎亲送嫁。巧姐儿这成婚大礼,倒是让京城的人又大开一次眼界。 许冰开心之余,还在担心晚上的敬酒如何巧妙地躲过去,好过个难忘幸福的洞房花烛夜。 毕竟当初颜慧聪大婚时,他跟朝堂的那些狐狸们,可是给颜慧聪与柳云池、贾瑭他们灌了许多的酒的。他们那时候就给他放狠话了…… 风水轮流转,今日柳云池夫妇,即是亲戚又是贾瑭的好兄弟,也是被邀请到女方那边。卫若清性子古怪,早就说了,是要到贾家去喝喜酒的。意思是,他们要做新媳妇的娘家送亲人! 所以,许冰这当初的状元郎,几乎没同科来给他助阵。还是颜慧聪瞧着不像样,在许冰邀请他做男傧相时,也答应了。不过颜慧聪的妻子王青儿却是陪着姥姥去了贾家。摆明了王青儿也不乐意他帮许冰的。颜慧聪几乎可以肯定,晚上回去得挨训。 之后,许冰又请了其他的一些长得比较好看的同僚,这才让迎亲队伍才好看许多。 不过,这里面也有贾瑭暗自推动的。他也怕迎亲队伍太寒酸了,叫巧姐儿脸上不好看。 迎亲这事情上,贾瑭没有为难许冰。但在迎亲队伍回到许家后,之后柳云池与卫若清向许冰猛地敬酒的时候,贾瑭既没有为难他了,也不帮他挡酒,就在一边乐呵呵地看戏。 就是软心肠的颜慧聪,也记着当初自己成婚时,许冰让自己喝了好几杯酒呢!所以也不帮他。只有其他的男傧相帮着挡酒。 许冰无奈极了,只好都喝了。最后实在觉得不是个事,就装醉,别人怎么捉弄他,他就是不“醒”。 贾瑭可是发现了他的装醉,但看在他已经成为自己侄女婿的份儿上,就饶了他这一回。不然巧姐儿回门时,还得生他气。 大家伙又热闹了许久,终于在酉时【注1】初,渐渐地散去。 待许冰踉跄着脚步送走贾瑭他们后,便回了新房,仗着酒胆子一屁股坐在巧姐儿身边,“巧姐儿,我叫丫鬟送来的吃食,你可吃了?” “吃了。”巧姐儿小声地回道。 过了一会,许冰双手握住巧姐儿的肩膀,把她掰过来,与自己面对面,“如今我们是夫妻了。我的表字是凌赞,冰的别称。你往后叫我表字可以,叫我相公、夫君都可以。随你喜欢。” 说完,看着巧姐儿点头了,又问道:“我给你取字妙儿,可好?” “哪个妙?” “少女妙。” “好。” 许冰闻言,冷峻的面容,如花绽放,“天色不早,我们歇息吧。” 说完,不由分说,就将巧姐儿摁倒,再一挪,人就被他抱到床里面去了。长手一伸,帷帐也被放了下来。 只是巧姐儿却是冷吸一口气,“夫君,床里有东西!” “哦,原来是桂子枣子。好叫我们多生好儿女呢!” 之后,便是许冰心心念念了许久的温存,鸳鸯共寝知春暖。 巧姐儿这一生,因为贾瑭,所以富贵之家不倒,则因缘巧合,再遇良缘,一生顺遂富贵,儿女成双。着实也应了她的名字里的“巧”与“妙”,让人艳羡。 等她年老阖眼的那一刻,似乎看到了另一个生活平庸忙碌的自己,才知道今生的她,是真的幸福。
第120章 番外 3 靳雨斩杀矮人盗匪,三春之余…… 东南边疆, 春雷阵阵。忙碌着春耕的百姓,脸上有着期盼与惊慌。 因为春耕做好了,到阴历的五六月, 就能收一次的稻子,就不会饿肚子了。但是, 东南这地方虽然土地富饶, 几乎是种什么都能成,稻子能收两季,除开了赋税,能省下不少的粮食, 夏秋两季再收集晾晒一些菜干, 做几只腊鸡腊鸭的存着, 冬天基本就能好好地熬过去的。 所以, 谁不喜欢这里呢。包括那从好上千年来,就一直觊觎大周的矮人国,近来十几年越发猖狂了。听说沿海村子,总被烧杀掳掠的, 人口锐减, 多少村子都成了死村。就是前些年, 朝廷派了将士来,那些强盗才好收敛些。 听说他们那弹丸之地总是地动喷火龙的,所以日子更加难熬了, 又怕哪天睡梦中就长眠于火山烟灰之下,或者长埋于深海之中, 急红了眼想要抢夺大周的土地。 百姓们也纷纷起来反抗,但即便有很多强壮的农家汉子,多数只拿着柴刀、叉子与锄头的, 对付那些拿着苗刀一样凶器的亡命之徒,还是很难制敌,伤亡颇多。 所幸今年换了个将军,一来就将在村子里抢夺杀害百姓的盗匪杀了个精光,很是震慑了一番那些野狗一样的东西。 但那也是暂时的。时隔不到一年,那些盗匪又来了。 “诸位,你们且安心耕种,我们将军说了,我们定会将那些蛮夷盗匪斩杀殆尽。” “谢谢靳将军!”很多人就只顾着道谢。但也是有人怀疑的,“靳将军会不会,会不会担心杀光现在的这些蛮夷盗匪,恐引来更加多的盗匪过来报仇?以前的将军,他总是这样与我们讲的。所以,我们可被那些盗匪害苦了!” “这位大哥且放心。我们靳将军可不是胆小怕事之徒。当年在北疆,也是杀过不少番邦强敌的,何故怕这海上蛮夷之匪?”来人是靳雨身边的一个小校尉,名叫燕笙,不过是十八九岁,意气风发,嫉恶如仇。因为与家乡小地主有争执,差点被弄得家破人亡。幸亏南下的靳雨经过,救了他们一家,也就是他与母亲、妹妹。 而燕笙与小地主争执的缘由,就是因为小地主要加租,去招待一个矮人国的客人。他不愿意把自己的粮食给仇人吃,就与地主产生了争执了。 可惜的是,那人见靳雨插手,早就逃遁了去,找不着人了。 后来燕笙就一直跟着靳雨,出生入死的厮杀,也拼出了个校尉来。也算是苦尽甘来吧。 回到营中,燕笙去见靳雨,“将军,属下已经安抚好百姓,并派了几个兄弟在哨岗上把风,只要他们敢来。我们定能将他们长留此地。” “不急。该急的,不是我们。是他们。” 靳雨平静地看着手中的舆图,手指点着上面的几个地方,“这几个码头,需要增派人手,在水里装上暗器。那些锁链,定要准备妥当,他们来了,就将他们都绑死了。” 说完,便下令部下徐把总去将码头堤岸筑高一丈,将码头建成俨然如城池一般,叫他们还敢撒野? 徐把总领命而去,一天的时间,就完成了靳雨的指令。 五日后,码头外来了几十艘的小渔船,如飞鱼穿越水面,瞬间就到了码头上。 “收网!” 随着徐把总的一声大喝,长号响起,水面哗哗作响,不一会儿,海面上已拉起了镶嵌铁锥子的锁链,将那盗匪的船只全都圈在里面…… 几日后,京城收到捷报,东南边疆守将靳雨,斩杀五万矮人国强盗。大周士兵伤亡两人。 这个捷报,让整个朝堂振奋不已。当然还有一部分人觉得靳雨杀人如麻的。 “皇上,那些矮人国之人,之所以常年骚扰我们大周东南境地,不过是因为其国土低劣,难以存活。他们也是为了活命。” “哦?”他们为了活命,就要杀害大周的百姓?皇帝微微摆手,示意要怼人的贾瑭稍安勿躁,只是叫那人继续说。 “臣以为,古代圣贤也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不如就将东南一个小岛借给他们居住,每年收取一定的租金,既能得些进项,也能尽显我们大周之风范……” 话没说完,就被皇帝手中的折子砸到了眼睛,鲜血直流。 但他不敢吭声,颤颤巍巍地跪下,“皇上……” “皇上,臣怀疑,他定是被矮人国收买了,想借他之口,提出租住大周国土之言。等过个十年十几年的,定会又以大国风度为由,忽悠我们连租金也不收,然后他们就能动动手脚,霸占了那岛屿,污蔑说是我们大周早把那个小岛送了出去。这一步步的,应是设计了许久的。也不知这个桂大人,跟他们合计了多久?”贾瑭眉目冷厉地问道。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6 首页 上一页 14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