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番外 4 贾蓉婚后的苦逼生活 贾瑭儿子两岁时, 贾蓉守完了孝。贾赦立即给他张罗了一门亲事,是托刘姥姥找的农家姑娘。 “姥姥说了,那个姑娘, 姓安,十二岁时, 秀才出身的安家父亲外出到镇上给人做账, 不幸染病身故。寡母带着四个儿女,很是操劳。她是个孝顺大义的,为了帮母亲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守完孝后, 愣是到了十九岁, 大弟十四岁了, 才肯说人家。可是这个时候, 好人家都被人家抢了先,便不顺利。 而且,因为孤儿寡母,母亲性子又柔弱, 她的性子便从十二岁那年起, 越发的爽利, 说一不二。即便有点意思的,也怕她性子刚强,把自家儿孙压得抬不起头来, 做不了家里的主的。所以一拖再拖,便到了今年二十三岁, 比蓉哥儿小了差不多十岁。也算是正正好。” 王熙凤噼里啪啦地说了一堆的,接过丫鬟的茶盏,喝了好大一盏茶, 才换了口渴,“姥姥还说了,这姑娘可是跟着他爹念过《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的。若非她实在没门路,瑭儿军中的那些兄弟,估计是抢着她要的。” 毕竟性子强,又善良,还识字,那可真是合该当他们那些军将的当家主母的。 贾赦很是满意,“就是家底薄了些。”事到临头了,贾赦却又觉得这样的女子,到底差了些,当宗妇可行? 贾瑭在一边劝他,“若是性子柔弱,或者胆大妄为,不明是非的,那样的人当宗妇才是危险,即便家私百万,也守不住。”比如尤氏,比如秦可卿,“主要还是要明事理,敢做敢当。改日,让嫂子去姥姥家做客,让她们娘几个见见面,悄悄她性子如何便可。” 王熙凤当即点头,“的确如此。她怎么一个人,叫我与她当面说几句,我便知晓。况且,这么多年来,我也没去过姥姥家,合该去走一趟。” 当即的,王熙凤就叫人去给京郊的刘姥姥送了帖子,说是三日后,便去她家玩,见见姥姥说的那个女子。 姥姥听了贾府小厮的传话,又叫了恰逢休沐在家的板儿瞧了请帖,很是激动地叫家里的人打扫屋子。 最后她就去了安家,跟安大姑娘说了这回事,也说明了贾蓉的混账,“他们家就是想找个厉害点的,明事理的女子管住他,生儿育女,教导儿女成才,把他这一支支棱起来。这些天,你可想明白了?” “既然他们都信我,我就不会怯步。”从原先听刘姥姥提及时的震惊与不可置信,到如今的平静,安大姑娘不愧是当家许多年的,很是果断地决定了。毕竟像她这般家境,这般年纪了,说个好点的亲事,并不容易。况且,她还想借着夫家,保护娘家的老弱呢。贾家这样的,真叫她心动。 如果男人能改过,踏实地与她过日子,那自然是自己的幸运。若是仍旧胡闹,她便专心地生养自己的孩子。以后教导孩子成才,他爱怎的就怎的,只要不闯祸而祸及儿女便可。 安母却是不大愿意,她的大妞妞已经苦了前半辈子了,作为母亲的就希望有人真正的疼爱她的大妞妞的,无论穷还是富。 安大姑娘却是摇头,疼人不分穷富,只看人心,只看每个女人的运道。有人疼,自然好。无人疼,便自己疼自己。 安大弟也苦劝不得,不能改变大姐姐的主意,就只能躲在后山里哭。 王熙凤见着安大姑娘的时候,当真是极其满意的。面容虽然黑了些,可眉眼却是精致大气的,长得也不算矮,以后的孩子就长得好。 又聊了几句,越发的喜欢她了,撸下手上的一只玉镯子就给套在安大姑娘手上,又将小丫鬟手里的一个小匣子塞在她手里。 “好好好,真好的姑娘。今日来得匆忙,这些小首饰,你就戴着玩。等我们再见面时,可以戴戴,让我瞧瞧。等过几天,我随官媒来,再送你一份礼物,算是婶子给你的见面礼。” 王熙凤不愧是八面玲珑的。若是她看不上这安大姑娘,估计就只是送些戒指什么的。后面的首饰就免了。若是安大姑娘很是合她心意,手上的玉镯子便能送一只,还搭上后面的头面头饰,就怕贾蓉与她相看的那天,头上太过寒掺了。怕她多想,还特意说,以后要看看她戴的如何。这样安大姑娘便不会自卑了。 说完了,王熙凤又与刘姥姥道:“姥姥,这孩子可真好,我认的字,还是后头孩子他爹做正事了,我紧追慢跑地囫囵学来,叫我背书,可是不行的。这孩子不错,以后也定能做个好媳妇好娘亲!” 她最后的这些话,可是给了安大姑娘一颗定心丸。说明她对自己满意了,这亲事也成了一小半。 王熙凤差不多要离开时,还送了刘姥姥与安大姑娘每人两匹布料,让她们做身衣裳。 等王熙凤离开后,刘姥姥就叮嘱安大姑娘,“安大丫头啊,你回去可得赶做一套衣裳鞋袜。我估摸着,很快贾家就会请官媒上门,叫你们相看的。那蓉哥儿,老婆子也是见过的,最爱美貌女子。方才姑奶奶也说了,她喜欢你戴她送的首饰,你到时候就挑着合适的戴着。脸上也要抹些胭脂。” “可是,姥姥,我并不会抹胭脂。”安大姑娘有些彷徨。 刘姥姥沉吟了一下,说,“我家青儿会,等明日我给她送信,叫她回来。” 这时候刘姥姥的女儿开口了,“娘,青儿如今有了身孕,您忘了?” “哦,这,叫她回来坐着帮安大丫头抹点胭脂,总不会有什么的。就是来回奔波有些难。哎呀,叫青儿指派个小丫头来,可不行了?” 青儿娘点头,那只能如此了。 果然第二天,贾府使人来信,说是十天后,官媒带着人来刘姥姥家。到时候,请安大姑娘一家都过来。 到了约定的那天,安大姑娘忐忑地穿了新做的衣裳。让王青儿的丫头过来给她打扮。 那个丫头也不是多话的,只是默默地给她打扮好,说了一声“好了”,便站在一边不说话。 安大姑娘瞧着镜中漂亮的人,都不敢相信那是自己。 因为头上步摇摇曳,身上衣裙缭绕,她走路也只能小心翼翼地了。 在贾蓉看来,就是美人娇羞了。 虽然他对安大姑娘出身贫寒有些不满意,但看在她样貌符合自己的心意,家世这上面就被他舍了的。 正如琏二叔与瑭四叔在路上与他说的那般,整个京城里,除了真正的皇家人,哪家比得上他们贾家? 要是碰到那些心怀不轨的,就拿他当踏脚板,把贾家当成了大肥肉、登云梯,肥了他们女家,他们整个贾家就遭殃了。不如就选个有点潜力又听话的,一起奋发向上,有他们几个当叔叔护着,害怕他的孩子以后没有着落吗? 所幸祖父留下的钱财还有些,再置办些产物,总会是越过越好。而这前提是,他的新媳妇有主意且能向着自己啊! 这不,安大姑娘正合乎这些条件。 “要是她接济娘家如何?”贾蓉有些担心。 “那有什么?只要不过分。脑子不傻的都知道,她以后的儿女才是最亲的。”贾瑭当即就让他安心。 所以,此时他对安大姑娘已变成非常满意。 见了面后,很快就定下来婚事,婚期也趁热给定下了。 到了二月,就将安大姑娘迎回了庄子里。 也是巧了,贾蓉的庄子里,与安家所在的村子,中间也不过是隔了几个小村子罢了。 新婚初期,两人还是过得甜甜蜜蜜的。到了第二个月,贾蓉每日里只在家里躺着,还时不时地进城游玩,安大姑娘就担心了。 这点子家产,要是叫他这样败下去,等他四五十岁时,估计就能败光。 于是她软硬兼施地叫他去看地里,主持春耕。 贾蓉为了给新婚妻子面子,就去了。 去到田里,正好碰到长工在赶着牛犁地。看着大水牛慢悠悠地经过,他还饶有兴致地凑近了看。 不料那大水牛转了个弯,拉了好大一泡牛粪,啪嗒啪嗒的落在田埂上,溅起了星星点点,落在了贾蓉那蓝色长袍上。 “啊啊啊啊~这畜生竟然把牛粪拉到我这里来了!” 长工有些局促不安,贾蓉挥挥手,“不怪你。又不是你拉的。你去忙活吧。”经历了祖父、父亲的过世,他现在脾性可好了许多。若是换作十几年前,准时叫人把长工打个半死的。 那长工很是感激地离开,继续犁地。 贾蓉身边的小厮见不得贾蓉这般,就劝他,“老爷,这牛粪还是很干净的。能沤肥呢。除此之外,有些地方还会把牛粪晒干了烧炕用呢。” “牛粪呀!只是粪,怎么就干净了?”贾蓉生气地瞪着小厮。 小厮硬着头皮继续道:“老爷,这牛吃的都是干净的草。这牛粪,可不就是被嚼碎的草么?能不干净? 不像我们人,吃的肉啊、饭啊……” “你给我住嘴!”真是笨拙的小厮,一点眼色都没有。再有下回,就换了他。贾蓉脸色发白,忍着恶心,哼了一声,转身往回走。一不小心的,还滚下了田埂,满身都是草屑、泥土。 于是,不到半个时辰,就回家去了。换了一身衣裳后,他就找到了安氏诉苦,然后道: “娘子,太累了,太无聊了。左右有长工干活,我去了也是无事,何必去受那罪,站在那里吹冷风的。”还沾了一身的牛“草”。 “相公,你不去。他们当然也会用心干活,毕竟能拿工钱。你若是去了,多一个人干活,那他们就能干得快些,你也能挣回一天的工钱不是?” “笑话。我还差那点子铜板么?”贾蓉嗤笑道,“你也是我们贾家的媳妇了,不能总是想着省钱。该花的还是要花的。” 安氏眨巴着眼睛,似乎很是认同他,“相公说的对。我不能给家里丢了面子。不过,”她皱着眉头,很是苦恼,“我昨晚梦见了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他问我,我的丈夫是个勤劳的还是个懒惰的,要是懒的,他就不做我的孩子。要是勤劳的,他就考虑考虑。” 贾蓉竖起耳朵听着,见安氏停下来,就催着问:“那后来呢?他是女娃娃还是男娃娃?” 能够入梦的,定是了不得,贾瑭可不就是那厉害的么? 安氏背对着他偷笑,而后收敛了笑意,接着说,“我说了,我的丈夫是个好的。让他做我的孩子。可他竟然生气了,说我骗人。然后就跑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56 首页 上一页 1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