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平大辅的妻子也可以是“自愿”的,而老夫人和平大辅只不过是“无辜”地收下对方的奉献和孝顺的老实人呢。 “方法不是没有,如果我想从您这里破局,您愿意帮我作证吗?”淑子对四条夫人说。 “你想做就做吧,好歹我还有你们,不会无家可归。既然有这样的底气,我更想治一治这些恶人。”四条夫人咬牙切齿。 “我宁愿把这房子留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你,也不愿意给那些财狼!” 对于其他几个苦主,淑子也一一拜访,得到的反馈却十分无奈且现实: 平大辅的大妹妹对抢回房子的事情并不热衷:“我有儿子的孝顺,那些东西本就该还给男丁,何必如此咄咄逼人?” 她看向妹妹:“你也是,现在有吃有喝,就别烦劳母亲了吧。” 二妹妹也是一把年纪了,被姐姐的话气到声音劈叉: “你说的是什么话,不过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你像我一样,丧夫丧子、孤苦伶仃,只有那一间屋子能够遮风挡雨,你还会如此无情吗?” “如今我手上还有些许余财,都交给了外甥媳妇才在这里混口饭吃。日后我老了,财物散尽,还能有好日子吗?” “你在这里做好人是你的事情,我去要回我的房子,和你也没关系,你只要闭嘴就行了!” 无论何时,总有一些自以为没有受到利益侵犯的或者在从小到大的驯化之下的人自觉将自己的权利让去,甚至还会埋怨那些为她或他们发声的人为何多此一举。 所幸另一位受害者,那位被吃了绝户的妻子十分想要拿回自己的嫁妆并与丈夫和离,因此表示一切听从淑子的安排。 。 因为源氏的离开,皇太后虽觉得他应该受到更大的惩罚,但总体上还是觉得心情畅快了很多。 将自家的女孩和八皇子说媒成功的她关注起了家中,却被一想吃绝户的表妹夫气到吃不下饭。 更气的是,她想把这个表妹夫撸去官职,好好惩治一番,表妹却梨花带雨求她不要这样,生怕自己的贵女名声受损。 皇太后更加食不下咽了。 可巧一日身边的侍女们闲聊,说起了最近京城里的故事。 “有一位官员,嗜赌成性,将母亲的嫁妆和父亲的财产尽数败光之后竟然盯上了妹妹们和妻子的房屋,实在无耻!”一个侍女说起了人人议论的八卦。 “是啊。”另一人接话:“听说他还找了坏人威胁异母妹妹,实在是枉为人。” 有些家中兄长不疼爱的女房纷纷应和。 皇太后一开始也只是随意听听,不过渐渐地,这些传言似乎有方向地往一个方向引,似乎背后有人操纵。 曾经一手引导了桐壶更衣祸国论和藤壶皇后孽胎论的懂王皇太后:没有人比我更懂谣言! 还没等她想清楚始作俑者,那人就自动送上门了。 “是在下做的。”淑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这是受害者的伸冤信,上面详细写清了两女被哄骗、抢夺财产的具体过程;另一位被威胁的四条夫人手上仍有官府盖章的房契,却也要被未在律法上承认过的亲人带人争抢,实在是于律法不合。” “太平盛世、陛下与皇太后治理贤明,太政大臣为万民呕心沥血,朝廷和官府的名声怎么能被这群强盗蟊贼侵害?请太后明察。”淑子俯身行礼。 皇太后有一搭没一搭地看着折子:“为什么来找我?听说皇太子虽然年纪小,却很是贤明呢,你去找皇太子伸冤啊。” “那些话不过是有心之人对您的哄骗,皇太子不过一普通孩子,哪里比得上当初的陛下呢?”淑子打太极。 “这世间女子,婚前的财产大多来自于父母馈赠,可偏有那贪心不足的丈夫,做不到为家庭庇佑风雨,反而给妻子带来了风雨,盯着岳父岳母的财产,时刻准备据为己有。” “越是家中有财产的女子,越要警惕。太政大臣家的后辈们个个知书达理,温柔可人,越是这样美好的女孩儿,越是要警惕这种女婿。” “若是皇太后出面,不仅可以杀鸡儆猴,更会为自家的女儿震慑坏人,” “我们愿意不顾名声打这场官司,只为了给天下女儿一个朗朗乾坤!”淑子的额头触地,再次行大礼。 淑子实打实地戳到了皇太后的痒处:毕竟在她看来,自家的女儿侄女外甥女孙女们没有一个不好的,她也经常做媒,想为她们找到贵婿。 可这次平大辅的事情让所有人都感慨:穷小子可能是凤凰男,可是这贵族的孩子也一样不靠谱! 而且还有个不愿意抛头露面的表妹……若是这时候有人愿意不要名声,将这件事情扩大,那个妹夫也会被震慑。 但她还是有些警惕:“你倒是大义凛然,这种事情怎么不去找陛下?” “陛下日理万机,每日与太政大臣商议讨论,小人哪敢劳烦?” 假的,朱雀每天闲到抠脚,太政大臣不需要和他商议,已经把事情一人包圆了。 “这些年我与您有些矛盾,也不过是香火绸缎这种小事;在大义面前。我们都是女子,更能体会家中女孩的难处。” “皇太后才是真正母仪天下的人,由您处理,方才更加名正言顺。”淑子继续戳皇太后的爽点。 “听说你父亲再婚了?你现在是哪里的啊?”这么有能力让自己舒服的人,要是能改弦易辙多好。 “小人是七条院的人,那是我自幼生长的地方。”淑子不接话。 行吧,这些年都这样,皇太后也没抱太大希望,两人这辈子是统一不了了。 谈话到了这一步,皇太后实在是有些如鲠在喉。 帮?顺着对方的意思真是不爽。 不帮?那自家的女孩怎么办?要让那个不争气的表妹真的损失惨重吗? 现在难得有苦主愿意不顾自己的名声闹出来,这种杀鸡儆猴的机会过了这村就没这店了。 不是每个被困囿于内宅女德的女人,都有性格和底气敢豁得出去、不顾自己成为谈资地争一争的。 良久,放心不下亲戚女眷的皇太后还是勉强愿意进入这个为她量身定制的谋划中。 “之前有些事情也就那样了,毕竟你也说了,香火赏赐什么的,也不算大事。” “但之后,咱们有的玩呢。” “折子和信留下,你走吧。”皇太后应了下来。 淑子退出清凉殿,在外面等待的小雨君和花散里将她围住,几人一起走向东宫。 “事情成了。”淑子喝了一口茶,对小雨君说: “请四条夫人再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伸冤信,母亲代笔也行,之后咱们转交给前左大臣家的那位宰相(即葵姬的哥哥,也是前头中将,三位中将),请他再催促。” “啊?他能帮咱们吗?” “他必须帮!”淑子冷笑。 “之前他脑子一热、偷摸跑去须磨看望源氏公子,以为是谁帮他混淆了出宫的时间,顺便更改了某些大臣暂放在殿司的折子的上交顺序,让太政大臣误以为他是出公差没有追究的?” 在淑子的鼓动下,等待源氏归来的官员习惯于将前一日没有汇报完的不重要折子在殿司前面宫殿带锁和对应钥匙的盒子存放,第二天再继续处理,防止来回折腾损坏脆弱的纸张。 其他官员也在陆续模仿。 这些在他们眼中不大的事情却为淑子提供了庞大的信息量,让她向外一步步伸出触角。 毕竟盒子都是她定制的,还会缺钥匙吗嘻嘻。 皇太后是个暴躁脾气,在这时候显示了暴脾气的好处:效率奇高。 平大辅还在偷偷摸摸等待侍卫不守护四条院的时候,他的同伙就被抓了,他也跟着落网。 他被免官流放,而他的二妹妹和妻子被归还房产,妻子也与他离婚了,决定将孩子改为自家的姓氏,好好抚养长大。 四条夫人的房子也还是在自己的手里。 至于老夫人,皇太后还是没有赶尽杀绝,之前平大辅大妹妹的房子,交给了被赶出老宅的老夫人居住,至于大妹妹……你也没伸冤啊,要什么房子? 还有那个老宅,皇太后充公了,淑子合理怀疑是皇太后想给自家的孩子们当嫁妆。 皇太后:可恶她真的会猜! 皇太后的雷霆手段使得表妹夫被惊吓收手,不敢再纠缠妻子;也使得众多蠢蠢欲动的奸人暂时打消了念头。 . “现在你满意吧?”花散里为淑子整理好桌子上的笔墨,轻轻揉按她长时间写字酸痛的手臂。 “我可太满意了。”淑子拉着花散里的手。 就是因为之前察觉到朱雀帝对生产手册的态度,她这次才不敢找这个傀儡皇帝帮忙:朱雀对付不了母舅,却能压住她的消息。 他感受不了女子的苦难,反而那些小心思还会给淑子添乱。 皇太后看似狠辣,却在不涉及根本利益的同性问题下有几分仁慈,况且她最是护短,自己家中偏偏有不愿意露面但是想拿好处的烂摊子…… “现在陛下应该是更猜忌他的母亲了。”淑子轻喃。 这是个一石二鸟的计划,光明正大的阳谋。 皇太后为自家的女孩帮忙之后,朱雀帝只会更加不满。 两人的关系就像是年久失修的承重墙,密密麻麻的裂缝是越来越大了。 皇太后和太政大臣的压制、皇太后想要削减皇子的庆祝规格、皇太后等待着自家血脉的孩子、皇太后越过朱雀下达命令…… 淑子做的,只不过是一步步地剥开这些原来就有的缝隙,将它们更加直白地展现在朱雀的面前。 老实人压抑久了,真能干出什么大事情。 “如今,我们一定要坚守住。” 山雨欲来,几人共勉。
第60章 皇太后出击:让冷泉谣言缠身! 非常善于制造谣言、煽动舆论的平安京一号公关皇太后重出江湖了。 继“桐壶更衣红颜祸水”、“藤壶皇后身怀孽胎”、“源氏公子狼子野心”、“朱雀陛下天命保佑”、“皇太后母仪天下众望所归”等一系列头条后, 她又创造了新闻。 “八皇子迎娶贵妻郎才女貌、皇太子良辰急病厄运缠身。” 还是章回体风格呢。 要是再刻薄一点,就有港媒那味儿了。 “说来说去,还不是因为八皇子成亲那天下了大雨,咱们皇太子去观礼之后被雨淋到才得病的, 要我说都是八皇子连累的, 怎么就是皇太子命不好?” 东宫的女官们纷纷打抱不平。 面对皇太后的针对, 大家都很着急。 要是一个不小心,皇太后找高僧算出皇太子没有天命, 那太政大臣真的会逼皇太子自请退位。 继承人都选好了:先让亲近皇太后的八皇子过渡,之后承香殿女御的大皇子登基。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15 首页 上一页 3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