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都跟着她薛元娘混,好处大大的有,荣国府的影响才会降到最低。 用贾府的人克制贾府,她们越是对荣国府心存忌惮,谁要是敢叛变,是会连累所有人的,这才能省下监督和猜忌的功夫。 “我都听太太的,也不需要另外买人,此前我大厨房一个帮厨的小丫头红红,还有跟着我守院子的小子明尘,都是早些年买来的,无父无母。” “既然有人选,那便更好,我出一百两银子,给你们办场认亲宴,那明尘小子若是有嬷嬷你仔细能干,带来我这里,帮我巡视账务,再没有我更放心的。” 有了家人,在她手里干活,徐嬷嬷对荣国府应该就没有那么在乎。 “今儿我便有个事,你带着明尘小子一起去办。”第一份事情,徐嬷嬷下意识坐正了身子,薛元娘笑意更深,“那些个铺子剩下好些掌柜和小子,让他们说说往日是怎么开铺子的,多少利润,能不能继续干下去,给我写个单子来,若是合理的,明日开门继续干,若是不合理的,我收回铺子另寻他路,黛玉名下的那些也都去看看。” “好嘞,今儿晚上必然都巡视完。”徐嬷嬷信誓旦旦。 薛元娘摇摇头:“嬷嬷不用着急,十几个铺子慢慢问,等老爷回来后,再行定夺也无妨。就是那些个庄子,还得有人去查,林笙管家那便肯定是忙疯了没空去的。” “太太放心,我会找几个靠谱的人来。” “那就辛苦徐嬷嬷了。”薛元娘笑着看她离开,这个好帮手真没找错。林笙管家在林如海没有彻底办完事之前,都不会与她归心,用起来多有不便。 林笙家的最近只能让她在黛玉身边,对林府的心是好的,当着外人的面下她的脸,多少有些没把她放在眼里。 林如海应该吩咐过,一切都听她的指令,可林笙这一家子告状的次数不算少了。 还是缺人手,柳氏那便的人要送来用,也得有个时间去教。还是先从庄子上选几户得用的,就是眼界肯定没有府里这些下人开阔,胜在心眼实诚,没有依仗怕被发卖。 这林府,差不多要收入囊中了。
第45章 王子腾的臆测 这一晚,薛元娘看话本看得有点激动,深夜才睡下,这一晚,林黛玉奋发图强,忙着替太太处理完剩下的事情。 林如海一夜睡到第二日天蒙蒙亮,旁边的小厮林里歪在脚踏上睡了一宿,早上起来时,精神头明显比昨日好上不少。 年级稍微有点大,熬夜也是不行的,更别说把夜熬穿这种。 “昨日可有发生什么事?”林如海洗漱完用着早饭,“府里一切可还安好?” “一切安好,姑娘把事情都安置地妥帖,有我老子娘从旁协助,估计再有个半日就能把东西全部整理妥当。”林里的话,让林如海稍微顿住。 “又是玉儿在干?太太呢?” “太太将正院收拾出来,审问下人时开了个头。” 这下,林如海彻底放下碗筷,不解道:“连审问下人这种事,都交给玉儿去办?她才几岁?” “的确是姑娘去办的,太太开了个头,供述和处罚的意见,姑娘写好了让我老子娘送来,老爷可要看看?” “拿来我看。”林如海好奇,“我不在府里两日,玉儿被她带着干了不少活。” 林里去将放在盒子里的书信拿出来,林如海一张张看着,越看越火大,啪的一声重重拍下:“可恶,我竟从未察觉。” 最后黛玉也写了处罚的意见,主谋也就是周氏一家子全部往远了卖,剩下帮凶一律送庄子上去做一辈子佃户,让他们也知道知道前途暗淡的滋味。 然后还有些人,打回去重新从粗使丫头婆子做起,若是还做不好,同样送庄子上去。 府里有好些下人还没有去处,若是收到的铺子不用塞回去,那便往铺子里调整一下人员,将好的和小的送过去,一边管着铺子,一边教导小的,以免府里无人可用。 这些安排尽数妥帖,林如海看得满心甚慰,这样会管事的林黛玉,他从未见过。莫非换了个人教养,人就会变得跟教养之人相差无几? 至少,不太容易被欺负。荣国府若真的如此算计敏儿,那他对宝玉就不会客气。等他抽出空来,定求忠顺王爷带宝玉和王仁一道去开开眼界。 “就按姑娘的意思办,送回府的银子别动以外,其余留两箱轻巧的,多得也送不去。” 林如海突然想到之前送去荣国府的信。 “算算日子,贾琏应该收到了信,是时候再去信一封给荣国府说明过继之事,让贾琏来接,也算给黛玉体面。” 当然,为了更顺遂一些,该给贾政一点好处,既然满府希望全放在二房身上,所有人都不如二房有用,那么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贾琏和贾政就帮忙担下这份送银子的好处吧。 他会安排人盯着贾政的,御史台一堆旧友,本就讨厌勋贵,看着吧,逮到任何一点不对,罢官都是轻的。 以林如海对贾政的了解,五指不沾阳春水,一味养着清客闲谈学问,能懂个什么东西,让他将后院的姬妾管好都成问题。 对了,还可以给他送两个貌美丫头,王氏这么大年纪,还没感受过被完全忽视的感觉吧。她又不能跟着一道去任上。 林如海心中想着,又想起了薛家,薛二老爷迟早得拿出实证来冲击甄家,毕竟是王爷的母家,他们这么做吃力不讨好,迟早会被王爷报复,薛二老爷是明白人,没有十足的把握,不会干这种事。 薛家得有个敢跟王爷叫板的依仗。 林如海从头到尾扫视一遍薛家,闺秀里头薛宝钗过完年九岁,薛宝琴更小些,其余的沾不到紫薇舍人的好处,顶多只能从小选进去。 想来想去,能挑大梁的只有聪慧端方的薛宝钗,而且她也是要参加选秀的,介于大选和小选之间,去哪个都行,上头一句话的事。 用过饭,精神饱满的林如海去了大狱,亲自将薛二老爷放出去,随及梳理了份新名单,又派人去将当家人抓来。 经过一整晚的深思熟虑,此前被抓的那些,将儿子叫到牢中,吩咐了今日将东西带到府衙,一手交银子一手放人,没一个敢糊弄他的。 当然,他如此抓人,弹劾的折子雪花一样送到御前,被陛下全部压下去,就当没见到过。 唯独上皇那儿,今早将陛下叫来,什么都不说,佯装困顿睡过去,先让他站了半个时辰。 “嗯?我怎么又睡上了呢?”上皇打了个盹清醒过来,“皇帝也在呢,坐吧。” 陛下半个屁股坐在榻上,小心询问道:“可是精力不济?父皇身子骨要紧,去让御医过来瞧瞧。” “罢了,不过是冬日犯困,不碍事。”上皇不乐意见御医,“今儿有几家老亲送了折子来,说林如海在扬州瞎胡闹是怎么回事?” “他呀,倒也不是胡闹,提前跟儿子打过招呼。”陛下微微一笑,“国库空虚,只能出此下策,林如海有分寸,只拿捏那些能抓到实证的,抄了家,银子会送到宫里来,他也想给老亲们混点功劳,十有八九会让荣国府贾赦的儿子贾琏去督办。” “贾琏?”上皇愣了下,“就是太傅家小闺女张氏的小儿子?可有功名在身?” “那倒未曾听说,听闻是个读不了书的纨绔。”陛下的话,让上皇不悦蹙眉。 “张氏的孩子怎么可能会读不了书,左不过是那点子手段,让那孩子忘乎所以不爱读书罢了。”上皇摇摇头,“让他出去走走是好事,甚得整日窝在荣国府里。” “林如海能将贾琏提起来,儿子心里总归是有点期盼的。”陛下突然起了话头,“贾赦就这么一个嫡出的儿子,若真是个废物点心也就罢了,倒也没听说过干了什么不好的事。” “嗯,贾赦规矩还是有的。”上皇同样惆怅不已,对林如海的事又不怎么在意了,“你指个人去提点提点贾琏,让他好好读书,莫要辜负身上的血脉。” “儿子正有此意,本想赏他个出身,只怕还不如他靠自个读书考中功名。”陛下细细道来,上皇仔细听着,“不如就让他名正言顺跟着林如海,做个县衙的师爷,涨了见识,自然会愿意读书的,林如海这个做人姑父的,安排个夫子不成问题。” “嗯,就这么办,贾政也给他动一动,省得贾史氏又闹腾,每回进宫来都哭哭啼啼的,贾政荫庇的官位是贾代善求来的,怎么听着像是在冤朕断了他的通天路。” “拉出去试试便知道自个的斤两,林如海暂时动不得,拉贾政动一动倒也合理。” “陛下说得在理,这事你看着办。” “还有一事,可能还需要跟父皇商议。”陛下突然又提出议事,“林如海怕事情闹得太大无法收场,向儿臣要了两个官位,到时候一个送给那群商户,一个送给漕帮,银子才好安然无恙地进京。” “送给那群泥腿子?”上皇不满,“送一个给甄家吧,让他们帮忙劝和一下,自然就没什么大事。” “也行,那商户就不给了,本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就该如此,林如海脑子倒清楚,打一棒子给颗枣,你好我好大家好。”上皇嘿嘿一笑,“到时候国库至少得要七层。” “国库自然要多放些的。”陛下没有当面反驳什么,正因为国库空虚,上皇的仁慈的体面才维持不住,他自然希望国库富庶起来。 “时间不早,你去办吧。”陛下恭敬起身,老老实实离开,没有丝毫不悦之色。 戴权亲自送他走出宫门,再回来时,上皇又眯着眼睛休息着,精神头的确比往日要差很多,这冬日有些过于寒冷了。 两位皇帝都对林如海之事不理不睬,其中必有大坑,谁都清楚,王子腾听着下属来报,江南跟随王家的那些盐商遭了大难,史王贾薛四大家族的盐铺竟都被惩治。 林如海送过信,说没在他邀请之列的人家,明年的盐引至少减一半,只有良民和愿意服管教的人家,才可以拥有更多的盐引。 王子腾这么一合计,林如海这遭怎得没有动到甄家一丝,其余人家反倒全部受损严重,间接助长了甄家在盐业上一家独大,这局面越看越好笑。 林如海那厮娶了个薛家的媳妇,难道已经跟甄家联手,准备把四王八公丢开手?薛家老二近期一直跟甄大老爷走得很近,若再加上一个林如海,近十年内,江南不需要他们四王八公帮衬了。 一想到这个后果,王子腾联想到贾敏的死,甄家让荣国府动的手,可甄家未曾留下过痕迹,如今看来,竟是在帮林如海解脱? 林如海早就厌倦了贾敏,厌倦了荣国府,想要子嗣只能摆脱荣国府的控制,这才跟甄家合作,没了贾敏,又由薛二老爷出面定了薛家的姑娘,看似还在四王八公的船上,实则已经悄然金蝉脱壳。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01 首页 上一页 4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