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有很多想吃的,可是祖母说人要惜福,如今家里,每个人最多只能点四个菜。 祖母身体力行,父亲的伙食都只能跟着降了。 为了能多吃两个菜,听说他常到继母那里,两个凑一起还能八个菜。 贾蓉觉得这方法好极了,只要在家,他就往祖母这里跑。 “成啊!” 沈柠佯装不知道他的小九九。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再加上练武的消耗大,贾蓉的饭量肉眼可见的大了。 一起吃,她也能多吃半碗。 沈柠笑着朝青苹吩咐,“告诉厨房,今天我的份列全换素的。” “祖母……” 贾蓉还以为今天能多蹭两个好菜呢,闻言忍不住就摇起了她的袖子。 “荤素搭配,荤素搭配。” 沈柠一指点到他的额头上,“跟你说了多少遍了,就算不爱吃素,四个菜里,你也得叫一份素的。” “祖母,这不是有您吗?”贾蓉可怜巴巴的道:“而且明天我就要回学堂吃忆苦思甜饭了。” “说的多可怜似的。” 沈柠失笑,“当我不知道,你们现在的所谓忆苦思甜饭,跟老太爷当年根本没法比,就是如今一些穷苦人家的家常饭,一半麦麸一半粗面揉制的馒头。” 而且人家不一定管饱,学堂是只要不浪费,能吃多少吃多少。 因为学堂的启发,沈柠特意交待馒头庵那边,以后布施的馒头加一定比例的玉米面,或者荞麦面。 这样一来成本降了,每天的钱款却同样,馒头自然而然的就变大了。 对普通百姓来说,更顶饿,更有嚼劲,自然也就更受欢迎。 “祖母,您还没说野菜呢。” 贾蓉对那几道黑不溜秋,酸、苦、涩皆有的野菜,深恶痛绝。 如果不是硬性非要吃,他真想干嚼馒头算了。 “唔,你不说我还忘了。” 沈柠笑,“我今天好像有一盘蒲公英。” 啊? 贾蓉的脸绿了。 引来沈柠哈哈大笑。 不过,他的这份绿,在见到青碧碧、绿莹莹的蒲公英时,全都变了。 “这是那个叫蒲公英的野菜?” 跟他们在学堂吃的完全不一样啊! 若不是祖母连着吃了几筷子,贾蓉坚决不会吃一口的,“祖母,厨房的陈大娘骗你了吧?” “噗!”沈柠被他逗笑了,“你不是见过蒲公英吗?” 如今春暖花开,野地里的蒲公英正鲜嫩。 “你看看,它长得像不像。” 贾蓉:“……” 很像。 今天站桩,他还在墙角看到一棵蒲公英。 “是很像,可是我们学堂吃的……” “首先家里吃的是精盐。” 沈柠道:“你们吃忆苦思甜饭的时候,学堂给你们用的就是最差的粗盐,那些盐因为盐场的不同,有的不仅有沙,还微有苦、涩之味。” 这就要靠运气买了。 学堂的忆苦思甜饭,她也尝过两次。 当时也很不解怎么那么难吃。 后来知道主要问题在盐上,还特意让厨房买来几种盐,她每样都查了。 府里吃的盐是最好盐场出的精盐,都是经过好几道工序的,虽然不能完全达到后世的标准,却也不差多少。 而普通百姓能吃的粗盐种类就挺多的,视盐场、质量的不同,价格也各不有同。 学堂因为一个忆苦,特意买了最差的。 这就导致忆苦思甜的菜超难吃。 “放心,我已经告诉你爹了,等这次买的盐吃完了,以后就用你们正常吃的盐。” 这还差不多。 贾蓉又夹了一筷子蒲公英,感觉不仅清爽,还甚清香。 配着红烧肉别有一番滋味。 怪不得祖母喜欢吃呢。 “学校里的菜,我都要用水涮一涮才能吃。” 他又奖励自己一颗四喜丸子,“里面真的有沙。” “唔~” 沈柠听了没太多触动。 贾家这些孩子,不管有钱没钱尽被娇养,就该尝尝先祖吃的苦。 “你没听焦大说,当初他们没盐吃时浑身浮肿有多苦吗?” 怎么让那些差盐变成更好吃的精盐,她倒是有些方法,但是,想要拿出来她也得找到合理的理由才成。 “你们现在七天才一次呢,就别抱怨了。” “没抱怨,我就是说说。” 贾蓉大快朵颐,“学里也都没人敢抱怨,但他们回家也肯定都说了。” “……” 沈柠给他夹了一个炸鹌鹑,“总算他们学乖了,至今还没人来找你爹。” “哈哈,他们不敢!” 他爹现在越来越厉害了。 贾蓉笑,“祖母,我觉得吧,现在的学堂比以前好多了。” 除了两位先生轮换管他们,还有轮值的府卫。 三十府卫,每天都有一个人在学堂,谁都不敢瞎胡闹了。 “没人敢欺负人了,大家都挺努力的,都想争月考的前十名呢。” 前十名都有奖励,贾蓉也在为那份奖励而努力。 “这次月考我要是得了名次,祖母,我就到西市那家新开的天香和给您买烤鸭去,听说他家的烤鸭特别的好吃,每天都有人排队买呢。” 好啊! 沈柠笑得见牙不见眼。 她和尤氏一起新开了一家店,就叫天香和。
第36章 母子 再说这边,从宁国府赶回家准备跟祖母或者父母吃饭的贾珠,没想到,祖母和父亲都到大伯那里去了。 每次祖母和父亲一起去找大伯的时候,都有一场架要吵。 大伯…… 贾珠叹了一口气。 他知道,大伯永远也吵不过父亲,因为父亲的背后始终都有祖母。 吵不过大伯,也打不过大伯的父亲,最擅长的就是找祖母。 “你怎么才回来?” 李纨一边和他往婆婆那里走,一边道:“家里出了好多事?” “……什么事?” “还是周瑞家的事,”昨晚他们一回来就听说了,李纨道:“母亲以为是东府大伯娘弄的,今天特意到东府请罪,结果大伯娘没接受,不顾老太太和太太的脸面,直接让尤大嫂子送客呢。” 当时她也在那里。 李纨觉得特别没脸。 最最主要的是,她跟老太太去的时候,老太太也说是去说和的,还让她尽量跟尤大嫂子交好。 曾经那位大嫂子谁看得起啊? 嫁进贾府,不管是老太太还是太太,都曾告诉她,以后同辈中的妯娌里,她才是最大的,结果没半年,就这样了。 “噢~” 贾珠声音淡淡,“我已经知道了。” 在东府给伯娘请安的时候,伯娘什么都跟他说了。 周瑞…… 他叹了一口气,“你若是大伯娘,你会接受母亲的道歉吗?” 李纨:“……” 大伯娘的悍妇名声,如今大街小巷谁不知道? 若她是大伯娘…… “不管周瑞进牢房是不是大伯娘做的,母亲那般请罪,换谁都不会接受。” 说是负荆请罪,荆也没有,礼也没带。 表面上,母亲已经把管家权交给二弟妹了,可是,两府谁不知道,二弟妹就听母亲的? 他母亲才是实际的掌权人。 大伯娘剥了敬大伯的道服,看着是够悍妇之名了,但贾珠觉得,大伯和大伯娘都在为他们的过去,做一个割舍。 这个过程……,他们不痛吗? 他们比任何人都痛。 他们的事,外人如何能置喙? 母亲当时就应该管住丫环婆子们的嘴,她有能力管住的,可是不过半天,全京城都传遍了,那母亲……十有八九在里面做了推手。 贾珠很无奈。 今日去给大伯娘请安,他其实做好被撵回来的准备。 可是大伯娘没有。 反而异常关切他的身体,说起家事,也只说了长辈的事,跟他们这些孩子无关。 她一直都在安慰他。 敬大伯的事,给她的阴影应该很大,她似乎很担心他步了敬大伯的后尘。 贾珠心里很难过。 祖母和爹娘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他们只一味的要求他努力读书,努力考学。 他是他们的脸面,他不能有半点失败。 “这件事你别管了。” 贾珠看向闷不吭声的妻子,“我会找时机劝劝父亲、母亲。” 如今外人说起贾府的时候,都说他父亲好。 可父亲什么样,做儿子的……太清楚了。 不管是对国事、家事,还是家人上,父亲都远不能跟敬大伯比。 “如果母亲让你受委屈了,我替她向你道个歉。” “……哪有那么严重?” 李纨在贾珠要拱手行礼的时候,忙一把扶住,“我告诉你啊,今日大舅舅也来了,不知道大舅舅说了什么,父亲送走他马上就去找老太太了,然后老太太就带父亲去那边堵大伯父了。” 长辈们乱的很。 当媳妇的李纨很是无措。 如果可以,她真不想回来。 “……别担心。” 贾珠握住媳妇的手,慢慢往荣禧堂去,“祖母在呢。”只要祖母在,他大伯和父亲再闹也有个限度。 “你还像以前那样,多听多看便可。” 岳母的病已经好了,媳妇不能老不在家。 “有什么事,看我面上,多担待些。” “嗯!” 李纨在贾珠温柔且多情的目光下,渐渐红了脸,小声道:“我都听你的。” 他们成婚也不过才半年。 夫君比她刚开始以为的还要好。 只是…… 看着越走越近的荣禧堂,她的眼睛又慢慢暗淡下来。 夫君身边的丫环,不是老太太的人,就是太太的人。 她这个当媳妇的,在很多事上也是一丝儿碰不得。 李纨特别无奈。 但这话又不能跟夫君说。 那些丫环也是陪他一起长大的呢。 李纨慢慢把手从贾珠的手上拽出来,在他不解的目光中,轻声解释道:“太太还病着。” 贾珠:“……”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难过。 成婚半年了,因为种种,他们慢慢都知道母亲不喜他和媳妇走得太近。 比如拉手这事,真要看到了,不仅会敲打他读书为重,不能太过儿女情长,肯定还要找由头发作他媳妇。 贾珠用眼神无声的表示了歉意,大踏步走在了前面。 “珠儿!” “母亲!” 王氏看到儿子,早早就免了礼。 她就猜儿子会回来陪她吃饭的,“快坐!” 朝也要行礼的李纨摆摆手,直接吩咐道:“快上菜吧,大爷一定饿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11 首页 上一页 2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