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去找陈主薄,他在兵部一定知道是谁在搞我。” 关键还是得知道他得罪了谁。 然后才能想法子脱罪。 “快,快去,只要能脱罪回家,我送他六成家产。” 他身上还袭着官呢。 当官的,有几个干净的? 就算所有罪名成立,只要有一个人能帮着在皇上那里说句话,也一定能从轻发落。 抱着这个美好的愿望,孙绍祖给了老管家一个地点,那是一处普通的宅子,但院子里被他埋了一些金银。 数天后,老管家来了。 拎了两个食盒,一个给了牢头,一个拎给孙绍祖。 “大爷!” 老管家看到孙绍祖有如饿牢放出来一般,拿着鸡腿就啃,好像很难过的抹了一把泪,“老奴已经打听清楚了,是宁国府的兴管事所为。” 什么? 孙绍祖呆住了。 回京后,宁国府那边他是想攀的,可是,贾珍忙得紧,他始终没找到机会。 他更不曾得罪过他啊! “我我……我没得罪过宁国府。” “宁、荣一体。” 老管家的眼中闪过一点光,“大爷,您想想是不是在其他地方不小心得罪了?” 他知道他们大爷是想求娶荣国府的二姑娘。 只是这话,他可不敢说出来。 但……不是不可能。 大爷对那府里的二姑娘不死心,人家查一下再正常不过。 老管家都能想到的事,孙绍祖又如何想不到? 他慢慢放下手中的鸡腿,恨不能打死那天跟贾赦说话的自己。 “去求……求荣国府贾赦。” 他怕了,他再不敢了。 现在只求贾家能放他一马。 可是既然抓到了孙绍祖做恶事的证据,沈柠如何会放过? 不过半个月,判决就下来了,世袭没了,家抄了,他被打二十大板,流放到囊哈尔卫效力,除非立下大功,否则终身不得回。 临走之前,孙绍祖以为老管家会过来送一送,毕竟他藏下的金银还是有不少的。 可是,一等没人,二等还是没人。 孙绍祖气疯了。 但此时的他屁股还沁着血,送行的一个也无。 等到贾赦从贾珍处知道孙绍祖之事,这家伙已经在流放的路上走了一个月。 他呆呆的回到家,心有余悸的跟邢氏说孙绍祖的事。 邢氏目瞪口呆,就跟王熙凤说了一嘴。 没几天,司棋就把她打听的全都跟迎春说了。 “早知道那个混蛋那么坏,我们就该跟解差说说,让他在路上多受些罪。” 司棋恨恨不平。 这样屎一样的东西,也敢肖想她们二姑娘? “……胡说什么?” 迎春拿过桌上的《资治通鉴》,这书自从沈柠送她,无有一日不翻,“临走前打的二十板子不是惩罚?再说囊哈尔卫是那么好待的吗?” 她没见过孙绍祖,但是,那天听过他的名后,梦里,有一个男人一直在欺负她。 可是她自己软弱无能。 她在梦里气醒了。 “有一句话,叫生不如死!” 从被人伺候的官老爷,落到如今的地步,一路的活罪,以及往后余生的活罪,就是他的报应。
第363章 迎春番外(四) 贾家在为迎春的婚事发愁,却没想,转头贾敏就给说了俞志坚的小儿子。 俞志坚从天津知府任上一路高升。 今年刚刚被点为辽东总兵官。 他的小儿子俞沛也才考了举人,如今在国子监读书。 林如海帮着查过学问,感觉很不错的。 因为贾敏,俞夫人也曾到女学讲过两堂课,她对迎春的观感甚好,听到贾敏要把侄女说给她当媳妇,高兴的连虎皮都给她送了一张。 贾赦原还想抻一抻的,奈何当初阴倭国使团的时候,俞大人舍命相助,人家的小子也确实不错。 罢了罢了,就这样吧! 他认命的给女儿走成婚的流程。 好在皇帝给俞大人在京城赐了府宅,俞大人回不来,俞夫人却是回来了。 “大伯娘……!” 看到沈柠替她准备的嫁妆,迎春的眼睛忍不住有些红。 当初分家的时候,大伯娘就帮他们每一个人都争取了三千两的嫁娶银子(产业),并且还让他们自己管理。 那些东西,于如今的他们不算什么,但于当时来说,却是非常的难得。 因为是庶女,再加上父亲久居东院,她在老太太这边,就等于是跟着二叔二婶过了。 父亲和二叔二婶不和,她在这边就属于爹不疼,娘不爱,哥哥嫂嫂也不亲近的那种。 迎春不敢做任何出格事,只本本分分,老老实实的过日子。 但是,她心里也清楚,她的未来不会有多好。 三个庶出姑姑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她们嫁人的时候,贾家还属于鼎盛时期,等到她……,她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像个平常小户一样,得个自由。 曾经,迎春好忧心啊! 直到大伯娘送了她一套《资治通鉴》…… 所有一切,就从那时候变了。 她开始和爹亲近,和嫡母亲近,就是哥哥嫂嫂见了,也能温声说几句话。 那些年,他们在东府的凝翠轩边读书,边学着管家。 府里有什么好东西,大伯娘和大哥大嫂,都是先给她们。 哪怕后来转到女学,身为庶女的她,也不曾有过半点怯场。 迎春知道,今天的自己是曾经做梦也不曾想过的。 “傻姑娘,舍不得大伯娘啊?那没事,以后常回来看看就是。” 沈柠看着她长大,其实更不舍。 她捧在手心娇养的小姑娘,真的要被人家连盆都端走了。 可恨时代虽然已经在进步了,但还没进步到女孩可以随便不嫁人的程度。 “就算成了婚,要先到俞大人那边,以后他考官的时候,你们也要回来。” “……” 迎春伏在沈柠的腿上,只觉眼睛酸涩。 她知道,出嫁了,真的不是想回就回的。 远的不说,哪怕四姑姑呢,跟着姑父去了任上,十多年都回不来。 女学出嫁的同窗只要到了外地,想要再回来,都不知道有多难。 老太太年纪大了,母亲唯一亲近的也只有她。 好在她们的身体都还好。 她没那么多担心。 倒是大伯娘~ 年纪大生妹妹,再加上后来大伯去世伤心过度,又连番遇刺,如今哪怕保养的再好,每个月都要病上一两次。 迎春担心她,“大伯娘,您好好的,您等我孝敬您。” “那是自然!” 沈柠笑,“大伯娘还等着长命百岁,听你们说各地的见闻呢。”她对奴儿干都司、囊哈尔卫等,都非常好奇,可惜不能亲身去,“听说更北边还有山脉,还有森林,将来有机会,你到了那边,就请人帮我往更里走走,画个舆图回来。” 往北边穿过白令海峡,就能看到北美大陆了。 那是大片大片的土地。 虽然未来如何,她并不知道,但是,知道那里有大片大片可种的土地,总会有人想要冒险过去的。 “我听俞沛说,俞大人刚到那边,就组织了一支队伍,往那边探路了。” 他们定亲后,被长辈安排,在家里在寺庙、道观等地,还见过好几次。 两个人刚开始还都挺尴尬的,俞沛就没话找话,什么都跟她说。 有好几次,迎春都看到,他说着说着,脸就红了。 “是吗?” 沈柠惊喜,“听说那边可冷了。” “奴儿干都司那边也冷的很,听说队伍是夏季出发的。” 迎春看出大伯娘是真的好奇那边,倒是在心里暗下主意,将来到了那边,多组几个探险队伍过去看看。 腊月十六宜嫁娶,她在当天出嫁,转年回过娘家后,就和婆婆、相公一起,前往俞大人所在的奴儿干都司。 她在这边怀了身孕,俞沛回京赶考,到底没回来。 好在俞沛授官也在这边,她随着夫君去福余县上任三年,又转到黑河、卜鲁丹河卫、斡难河卫、乌兰巴托等地。 从外东北,转到外蒙古,整整在外将近十八年,才重新回京。 彼时,她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不过中间因为太过思念家乡,特别寻了一对海东青,请了朝廷的训兽师特别训练出来,帮忙递交公文的同时,也帮她和俞沛给公婆和京里去了无数封信。 好在回京的时候,祖母虽然不在了,但伯娘和嫡母还能出京相迎。 此时的她已被皇帝封为文华夫人,一品诰命,盖因为不管是在外东北,还是在外蒙古,她都大力办学,推行汉语。 当然,中间也不是没有遇到反叛,俞沛是文官,她却是武将世家出身,各处卫所边军,因为她这个纽带,军政合作非常紧密,往往反叛才起,就被大力打压。 文华夫人就是累功所积,被皇帝特封。 世人都说,她是俞沛身后的女诸葛。 不过回京的女诸葛,在年老的嫡母和大伯娘面前,哭成了傻子。 哭得迎接她的一众人等,都忍不住红了眼圈。 “大伯娘,娘,我再也不走了。” 祖母去世,她只能遥遥祭拜。 老太太虽然不是很疼爱她,却也给了她一段安稳的日子。 如今…… “放心,不会再走了。” 邢氏望着这些年虽然远在天边,可是始终能给她撑住腰子的女儿,眼里尽是欣慰和欣喜,“大嫂,皇后娘娘是不是答应你了?” “是!” 沈柠笑着点头,“女学那边,我已举荐你为山长。” 俞沛外任多年,熟知东北和蒙古,已被封为太子少师,辅佐太子,哪里还会再走? “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后,你就得走马上任了。” “您是老山长,那我不懂的,还能问您不?” 她的三个孩子看到母亲拉着大外婆的手,好像小孩子似的摇啊摇的,简直不敢相信。 “自然!” 沈柠笑着点头。 “大伯娘,您真好。” 迎春再次搂住亲亲的大伯娘,只觉京城的天又蓝又亮。。 探春番外(一) 世人都知贾家的三姑娘是一朵刺玫瑰。 漂亮、能干但扎手。 虽只是荣国府被分家的二房庶出,奈何人家老祖母还活着,人家伯父疼爱,就是隔房的宁国府上下,也都把她当宝贝似的护着。 所以,哪怕二房没一个人在朝堂,待她要说亲的时候,媒人还是踏破了荣国府的门槛。 “这安顺侯府,我看就好的很。” 赵姨娘听说安顺侯府来提亲,喜的见牙不见眼,“姨娘听说,他们家的长子是个病秧子,以后这府里啊,还不都是二房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411 首页 上一页 40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