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没有体会过被爱,他们大多数也就不会爱自己。 可现在的徐静安不属于此列。她从兜里掏出万紫千红的润肤脂,仔细的涂抹在手上,兰花香味隔着老远就能闻到。 回到单位,徐静安谢过吴素芬,把夏天晒得西瓜酱送了一罐头瓶。“这可是好东西”,吴素芬兴高采烈的接了过去。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 回到家去蒸了些白菜猪肉包子,夏天晒得干菜和豆腐素包子,再蒸些甜甜的红豆包。 刚上锅,就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沈和就站在门口。看着沈和冻的通红的脸和耳朵,目光不由得变软了。 沈和心里明白,这苦肉计算是用对了。
第34章 结婚 冬天,天色暗的早。沈和没有多待,两人开着大门在院子里说了几句话,拿了些刚蒸的包子和豆包就走了。 徐静安一出门,就看到沈和那辆八成新的黑色二八大杠自行车靠在墙边。 据说这车的结实程度那是“人毁车还在”! 车架子大,前面的横梁又高,个子低,腿短的人骑的时候跨梁都费劲。 学的时候得摔上无数个跟头,个子低的人别说脚尖点不到地面,有的连脚蹬都都够不着。 送沈和出胡同的时候,迎面而来的寒风吹的徐静安更是缩着脖子。 转眼到了15号结婚那天,正赶上厂里开思想报告会。全厂的工人坐的笔直,没一个敢说悄悄话地。所以两人原本说好了,结婚就趁中午吃饭这一会。 谁知开完会,厂里给工人每人发了2斤国光苹果,3斤本地苹果和当地W县产的5斤雪花梨。拿到福利后,全厂职工都喜气洋洋。 所以沈和接徐静安回去的时候,两人骑着自行车,穿着绿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车把上左右两边各系着5斤苹果和梨。 冷风不停的往脖颈和袖口里灌冷风,脸颊更是冻的出了两坨高原红,手要是不小心碰到自行车,感觉心都冻的生疼。 让你深切的体会到什么是透心凉! 这一路引得行人纷纷羡慕的注视着他们。 到了沈家,一进门,还没打趣小夫妻两句就看到车把上的东西。一时间亲友们都问在哪儿买的水果,新郎新娘都抛在脑后了。 等知道是钢厂冬天发的福利,一个个都羡慕的不行。 沈母听到周围人的夸奖声,笑得更灿烂了。 虽说儿媳妇娘家彩礼要的多了,她当时心里也不高兴,可嫁妆送的也多啊! 满满一屋子的东西:从大件的家具,缝纫机和厚厚的6床棉被,到小件的手电筒,布料,还有一座儿媳妇名下的院子。 别看院子小,可现在找个好点的房子多难啊!钱最起码得要好几百不说,关键卖房子的不好碰到。 儿媳妇工作好,娘家远,亲家母有两儿两女都说闺女随妈肯定能生,再加上自己表姐亲自介绍的,儿子也看上了,自己夫妻俩也见过亲家母,通情达理,疼爱女儿,再没有这么十全十美贴合沈母心意的儿媳妇了。 两人手拿结婚证站在八仙桌前,在主席像的面前举行了婚礼。 旁边的长桌上摆满宝书、像章、红皮笔记本,脸盆、毛巾、布料……这些都是亲戚、邻居和同事们的贺礼。 两人先唱了一首革命歌曲,后背诵两段指示,最后三鞠躬——先拜领袖,再拜革命群众,最后才是夫妻对拜。 仪式结束后,给周围邻居亲朋和孩子们散糖。在孩子们一阵笑闹和周围客气的祝福声中散场,各回各家,各忙各的。毕竟下午还要上班呢! 第二天又看到儿子早早起来洗床单,不过那满脸的笑容遮都遮不住。 沈母会心的笑了。 过年期间,徐静安种的韭菜还没长大,其它的蒜黄和青菜都能吃了。虽然没多少但到底凑了几盘菜。十五的时候,徐静安掌勺。 “今天吃什么?”沈和凑到徐静安身边问。 “面条,行不行?”徐静安笑着问。 “行,怎么不行。” 中午饭桌上每人一大碗的杂面两掺面条,最关键的是饭桌中间放了满满一盆的西红柿鸡蛋卤子。 那酸甜的气息扑面而来。 “西红柿?”“天哪!哪来的?”一家人兴奋的看着徐静安。 “哪来的,先不说,快吃一会就凉了。”徐静安赶快催促着。 只听吸溜声不停的响起,一家人都吃撑了。 “静安,你哪来的西红柿?我怎么没注意到?”沈和问道。 “这会儿能说了吧,快给咱们讲讲。”沈母紧着问。 “你当然不知道了,我做西红柿的时候,咱们还没见面呢。” 徐静安扭头对沈母说:“妈是平时忙没顾上,我一说您就明白,用葡萄糖瓶子存的。” “哦~”沈母明白过来。 这会儿想要冬天能够吃上西红柿,就要用到输液用的葡萄糖瓶子。夏天是西红柿最便宜的季节,大的一毛钱五斤,小点西红柿的一毛钱八斤。 把葡萄糖瓶子刷洗干净,用锅煮上一小时左右消毒,然后口朝下晾干。 熟透的西红柿用开水烫一下,揭去皮,切块,把西红柿塞进瓶子,瓶子不能装的太满,装好西红柿酱的瓶子要塞紧橡皮盖。再用消过毒的针头插在瓶盖上,放到锅里蒸。大概半个小时,拔下针头,用蜡封住针眼,等瓶子凉透,放到阴凉干燥的地方保存就可以了。 在只有白菜、萝卜顶多加个土豆的冬季,西红柿就是稀罕物了。 整个冬天都是酸菜汆白肉、白菜炖豆腐、白菜炒肉、白菜猪肉粉条、醋溜白菜、糖醋白菜、白菜猪肉饺子、顶多菜式把白菜换成萝卜。 可想而知,这西红柿在冬天是多么难得的美味! “西红柿好弄,关键是葡萄糖瓶子难得,我攒了这么久也只有不到20个。”徐静安无奈的表示,东西少她平时也不舍得吃。 一家人决定今年必须想办法再找点瓶子,不然冬天这么长可怎么过啊!
第35章 婚后生子 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后,两人回到了徐静安在钢厂这附近的房子里住。 原因一个是徐静安上班近,不用太累;另一个原因是两人想过甜蜜的二人世界。 两人正是新婚甜蜜的时候,整天黏黏糊糊、做什么都要在一起,简直是一刻都不想分开。 沈和每天上下班,都主动去接送媳妇儿。热恋的小夫妻,每天晚上都睡的比较晚,第二天还要上班。 再加上现在天寒路远,天天早起晚归的,沈和就格外心疼妻子。 沈母对这件事表示举双手赞成。儿子养了快30年,家务事没让儿子伸一个手指头。可自从结婚以来,儿子是洗衣服、做饭、收拾家样样行! 看着儿媳妇拿着手绢给儿子擦汗、或是说上两句好话后,儿子那跟打了鸡血似的干的更起劲了! 沈母对儿媳妇再满意,面对此情此景沈母表示牙酸、心堵。亲儿子没给自己洗过一只袜子的沈父表示心里一样难受。 饭桌上有点好吃的,儿子倒是孝顺先给父母挟菜。别多心就这一下,剩下的全进了儿媳妇的碗里。 看着亲儿子这一天天的“作”,他就觉得撑得慌。 现在小两口要搬走,两人一致决定赞同此事,毕竟眼不见心不烦! 对搬出去住,沈父沈母没说一句不同意的话,徐静安还感到诧异。过后还想,果然是她千挑万选的夫家,那是真合她的心意。 沈和低头笑了笑。 徐静安觉得老两口做事这么体贴,那自己更得对两人好一些。于是,拿布用缝纫机一人给做了一身新衣服。 徐静安:“爸,妈,我给你们做身衣服,别嫌弃。” 沈母、沈父接到,脸上的笑就没停过。 “多好的东西,嫌弃什么呀?再好不过啦!” 儿媳妇给公公婆婆送东西,不管是面子也好,真心孝顺也罢。这说明儿媳妇在意公婆。 别说徐静安送的衣服是好东西,就是不值钱的咸菜,他们当公婆也的接着! 这不只是东西,还是心意!双方的关系,不就是你来我往的才深厚吗? 收到新衣的沈父沈母心里更明白了,以后养老靠的还是儿媳妇,儿子白搭。 沈和以自己的一身过硬本事,促进了家庭大和谐!从此“婆慈媳孝”的成了这一片儿的典范。 晚上两口子回到小院,过上了二人世界。 沈和一双眼睛直直地看着她,屋子里的灯光昏暗,可徐静安仿佛看到了他的眼睛亮的发光。 两人躺在床上面对面,沈和一手轻轻摸着她的头发,一手拉着她的手不停的搓揉。两人靠得极近,沈和身上淡淡的香皂味慢慢向她袭来她,徐静安感觉他呼出的气息都仿佛在发烫。 她伸出胳膊勾住他的脖颈,他顺势低下头,吻了过去。满嘴的奶糖香味,跟沈和想象的一样甜。 圆月高高的挂在天空,温柔如水的月光洒在大地上。冬天的夜晚都变得不再那么清冷了! 单位的工作没什么大变化,徐静安和吴素芬依然在屋里喝着茶水,嗑着瓜子的闲磕牙。 “帮忙给财务室送资料。” “好的,马上去。”徐静安拿上东西就走了,毕竟吴素芬怀孕了,这跑上跑下的还是她来吧。 送完资料回来的路上,徐静安发现跟沈和结婚后,路上假装偶遇她的人没了。从第一个提出要给她做媒介、绍对象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周围开始出现的男性渐渐增多了。 单身丧妻但需要一个女人给孩子当后妈的;一个人在厂子里上班全家十几口子都还在农村扎根的;家里十几平米,兄弟有好几个,没有立锥之地的城市大龄男青年;还有家中是独子,但家里有受宠姐妹闲在家找不到工作的…… 单身一人出现在钢厂的徐静安,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个香饽饽。 她年轻、有住房、有工作、离娘家远,谁都想咬一口。 不然,她的空间温度适宜,睡在里面一年四季不受罪,而且洗衣、做饭、洗澡都方便。她才不到20岁,还年轻,疯了才去找个人男人结婚! 去跟沈和碰面的那段时间,邻居花大姐家和隔壁几个胡同都开始出现了年轻男人的身影。徐静安上下班偶遇碰到并打招呼的次数在逐渐增多。 那天,沈和戴着有国徽的解放帽、红领章、穿着草绿色上衣、藏蓝色裤子的公安制服,送她回来。 从那以后,周围的一切仿佛按了清除键,又回到了最一开始平静安稳祥和的样子。 徐静安心里的焦躁也慢慢放下。 转眼结婚三个多月过去了,与沈和甜蜜腻歪的结果就是徐静安怀孕了。 看着沈和不停抚摸着才怀孕两个月的肚子,徐静安能感觉到他内心的期盼。 沈母知道后激动不得了,老二今年27了,可算是有后了。看着街坊邻里家的孙子孙女们,老两口眼馋的不得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6 首页 上一页 1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