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沈母每次买到肉、鸡蛋、营养品之类的就送过来。没事的时候,也是三天两头跑过来看看,儿媳妇这里还缺什么。 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瓜果蔬菜正是下来的旺季。可就这种情况,也要整天排队买菜。更何况蔬菜也就那几样,茄子、土豆、黄瓜、西红柿、豆角、豇豆角…… 本身孕妇就怕热。三伏天的时候,徐静安不动都是一身汗。窗户和门大开,却不见一丝风吹来,手里的扇子就没停过。 也就吃冰棍的时候能压下心里的烦躁。看到冰棍冒白气的那一刻,就感觉到了凉快。咬一口,那冰凉、甜爽的感觉立时传遍全身。 晚上,闷热的像蒸笼一样更是睡不着。沈和一边给老婆煽着风,一边帮着驱赶着蚊子。现在的蚊帐都厚,放下去一会儿徐静安就热醒了。 每次都是困的不行了,再在昏昏沉沉地睡过去。 天气热,伙食差,睡眠再不足。这一个夏季,徐静安和沈和两人都瘦了! 天气一凉快,徐静安的胃口才好起来。沈和才算放下心来! 整个孕期没有什么麻烦事打扰,肚子里的孩子也体谅妈妈没什么孕期反应,家人关心,家务事不用伸手,怀孕后期表姨赵大姐更是每天都过去看她。徐静安心里自然舒畅,感觉这胎怀的很轻松。 11月底,徐静安感觉到这两天肚子往下走了,时不时的抽疼,就知道快生了。 为了安心,徐静安决定马上去医院。如果离生产时间还早的话,就多住两天。 沈和连忙去单位请假,骑车把徐静安送到医院。交了住院费,把徐静安送到病房安置好。 沈母也紧随其后,拿起早就收拾好的包袱送过去。 当天晚上孩子就生了。抱着闭着眼睛,嗷嗷大哭的孙子,沈母高兴的眼睛都眯成缝了。
第36章 新年 头上捂着毛巾,正喝着鸡汤的徐静安突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 “妈,什么事啊?外面怎么这么乱?”徐静安问。 “还能是什么?因为下乡的事家家不得闹一场啊!”沈母也心疼被吓到的孙子,可现在也说不出什么埋怨的话。 徐静安听到后了然,时间已经走走停停的到了1968年12月了。 这个月底,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于是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 她如今有正式工作,又结婚生子,现在下乡这事轮不到自己身上。 徐静安躺下继续坐自己的月子。她只有40天的产假,得把身体养好。 1月10号徐静安现在的身材只比怀孕前圆润一些。冬天冷,穿上棉袄套上工作服也就不显了。再把养的红扑扑的脸色用暗色系的粉底压下去,她又成了普通劳苦大众中的一员。 沈和亲眼看着自己妻子是怎么做出的粉底液。他当时还纳闷这有什么用?现在又看到老婆只用了一会儿,就整个人都变的不一样了。 化妆之前,一看就知道月子期间养的好,鸡蛋肉之类营养品的没少吃。化妆之后再看,那过的就是吃糠咽菜的日子,都不用别人多问。 沈和每次看到都吃惊不已。人还是这个人,可化妆之后既能变成眼睛都移不开的仙女,又能变成看过一眼都记不住的普通劳苦大众。其间全看自己老婆的心情和想法。 事后每次他都拿着媳妇儿的手翻来覆去的看个不停。 徐静安回到单位继续上班后,来来回回的职工看到她后谁也没多嘴问她如何。现在家家户户都难,妇女们的脸色都差不多。 好多对她当初怀孕时露出的嫉妒目光,现在都消失了。大多数心里都平衡了,婆家对儿媳妇好,那是看中儿媳妇肚子里的孩子,你看这生完不都一样吗? 徐静安抽空把奶挤出来,晚上下班拿回去,让沈母趁她不在家的时候热热给孩子喝。 从徐静安生了孩子后,沈母就办了退休。当时沈母一提起这事,单位领导爽快的就答应了。没过几天这事就办好了。能空出来一个岗位,领导能不乐意吗? 有沈母在,徐静安也就能安心上班了。 “破除旧风俗,春节不放假”“高举伟大旗帜奋勇前进”从家里出来到单位,这一路上的标语到处都是。 现在已经进入到了腊月,可是厂里不放假,探亲假都取消了。 舞狮子,放鞭炮之类别想了,就剩个“贴春联”,上面写着“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之类的战斗口号。 大年初一沈家人天不亮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全家人敬祝领袖万寿无疆! 吃完饭期间,还能听到其他人家背语录,唱歌的声音。 徐静安喂过孩子递给沈母,赶快出了家门。等她到了单位的时候,天色还有些阴沉。 车间里灯火辉煌,厂领导下到各个班组,现场督阵。为了拼任务,工人们常常干到半夜,两班倒不停歇。 零点下班,补助2毛,去食堂领一份夜餐;如果干通宵,除了一份夜餐还有一份早餐,则补助3毛。 现在大年初一有两个典型的活动。 第一个就是吃“忆苦思甜饭”。 一上午从厂长到主任,分别给大家做思想教育。中午,全厂员工一起吃“忆苦思甜饭”。 什么是“忆苦思甜饭”呢?有两种,一种是用烂菜叶、野菜、米糠、地瓜干(烂地瓜)煮成的粥,一种是用野菜、麸子、树叶子(冬天没有树叶,用树皮代替)等蒸成的窝窝头。两种食物的最大特点就是很难下咽。 徐静安抬头偷偷环视四周,只见个个低着头,默默不语。每个人都在认真地吃,龇牙裂嘴的,眉宇紧皱的,还有时不时捶着胸口喝两口水。 徐静安也没难为自己,她含在嘴里,然后偷偷放入空间。 还有思想积极踊跃,又去要第二份的人。徐静安不得不佩服这些狠人! 第二个就是跳舞右手高捧红绸巾,左臂曲于胸前,双脚立正;或左腿半蹲,抬头仰望右手高举的红绸巾;等音乐序曲一结束,即口唱歌曲,开始起舞。 舞蹈动作简单易学、激昂亢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伐都表达狂热崇拜之情。 从食堂的员工到厂里的领导,全厂分车间,部门小组都得参加才行。
第37章 再次怀孕 看着周围人的狂热,徐静安一秒都不敢耽搁,毫不犹豫的跟着喊:“毛主席万岁——”“万寿无疆——”现在所有与众不同的事物和人都是要斗争的对象。为了思想进步,你不敢肯定晚上同睡一张床的爱人,明天是不是就要揭发你;平时在家里随口嘟囔几句的父母,第二天面临的是“大义灭亲”的儿女,亲自带头检举抄家;身边多少年相处和善的同事、邻居、朋友、因为以前生活中的矛盾或是嫉妒眼红对方,背后写检举信的比比皆是。 报纸上时不时的有断绝关系的通告。 徐静安能感觉到周围有无数双眼睛,在时不时的注意着、观察着身边人的异动。 面对现在这样的混乱局面,对大多数人来说心里都充满了不安。 可对于某些不择手段想往上爬的人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哪有一步登天来的快? ********* “小吴、小徐,这是今年要退休的人员名单,把他们的资料单独提出来放好。这张是今年被评为劳动模范的名单,你们做好登记,把他们的材料补充完整。”黄主任吩咐道。 “好的,主任。”徐静安接过名单,马上和吴素芬忙起来。一忙起来就是一上午,登记,备份,补充好材料,把退休人员的资料提出来单独放好。 在资料室工作要的就是认真仔细,注重细节不能有丝毫马虎。 工厂里敲锣打鼓的给退休人员戴上大红花。十多工人排成一排,面带笑容,挨个和厂领导握手,接过《光荣退休》的喜报。以后厂里要是效益好,逢年过节的还能领到厂里的慰问品。 徐静安看着羡慕,算了算她离退休还早呢! 现在天气热了,徐静安也不能再挤奶给孩子喝,容易坏。她只能每天中午抽时间回家喂奶,可是沈家离得远,中午往返时间不够。所以沈母白天就带着孩子搬到了徐静安的房子里,这样中午喂孩子方便。 期间再给孩子适当添补点辅食。大名叫沈言,小名叫“壮壮”的小家伙,在沈母的照料下果真长的壮实。到了下午下班的时候,徐静安再骑着自行车,带着沈母和儿子回沈家。 不论是现在这个年代,还是五十年后徐静安生活的那个年代,女人总是在家庭生活中付出较多的一方。 徐静安这辈子就不打算活的那么累。回到沈家,沈和已经把饭做好。沈父赶忙接过孙子,一天没看到想的不行,也让沈母好好歇一歇。 爷孙两个咿咿呀呀的说着话,“对了,老大来信了。” “老大说没说,什么时候能有探亲假?”沈母敲着胳膊回到。别看孩子没多重,抱着这一路胳膊都酸了。 “说是今年年底带着对象回来,”沈父一提起来就高兴。儿子都29了,可算是要结婚成家了。 沈母也一脸的笑容问:“说没说儿媳妇是干什么的?” “那倒没说,等儿子回来再问吧!”沈父想了想,儿子信上确实只顺嘴提了一句,别的没说。 沈母听后眉头皱了皱,心就沉了下来。这情况不对!她是过来人,年轻人结婚谈对象是什么样,心里清楚不过。远的不说,就老二谈对象结婚是什么样的,可是近在眼前。 徐静安晚上睡觉的时候想起,沈母提起沈岳要过年带对象回家的事。 为了心安,用空间搜索查找一遍。结果距离太远了,什么消息也查不到。现在这种情况,最怕变数出现,徐静安也只能暂时放下心来。 随着孩子的成长,徐静安感觉奶已经不够了。孩子从出生时领的奶粉票,现在用上了。看孩子奶粉喝的不错,等壮壮周岁的时候,徐静安干脆给他断了奶。 壮壮小朋友也没有表现出什么不适,很快地就接受了。 生怕孙子会哭闹的沈母笑着说:“你这小子倒是皮实,好养活。” 壮壮以为奶奶和自己玩,还乐呵呵的冲着沈母笑,“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地叫个不停。 自从有了壮壮,感觉老两口好像年轻了几岁,精神气儿都起来了。整天只要孩子醒着,就能听到两人和孩子的笑声。 沈和看了之后泛酸:“老婆,妈心里都没有我了。” “那怎么着,你还准备和他争宠啊?”徐静安听了好笑。 “咱们再要一个吧,不然妈还不把他宠坏了。”沈和凑着耳朵低声说道。 徐静安笑着看了他一眼,“这难道看的不是你吗?” “得嘞,媳妇看我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6 首页 上一页 1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