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口子忙了大半夜。 1970年2月1日徐静安这两天感觉不太舒服,想了想估计是有了。特意去医院看了看,已经怀了快2个月了。 接过化验单,沈和看着上面的怀孕结果,笑得见牙不见眼。 沈家老两口也高兴的不行。别看现在家家日子过得不容易,但对于能给家里能添丁进口的事,大多数人都是欢迎的。 本来徐静安在家还偶尔做顿饭,现在连做饭都不用干了。
第38章 沈岳探亲 2月4号除夕前一天下午沈和接徐静安下班,刚到门口就听里面传来热闹的说话声。 “快,估计大哥回来了”。徐静安拍了拍沈和后背催促着。 沈和一听,加快脚步走了进去。一进门就看到一个穿着一身军装的男子在和沈父说话。 “大哥,可算回来了。”沈和迎上去和沈岳拥抱了一下。 沈岳拍了拍沈和的肩膀,欣慰的看着眼前成熟许多的沈和:“几年不见,老二长大了。” “哥,一会儿咱们喝点儿!” “行!” “大哥好,”徐静安上前问好。 “这是弟妹吧?你们这是下班了?”沈岳温和的说着。 “可不是,才回来。哥你坐着我去给妈搭把手!”沈和回话,然后对徐静安说:“你也累了一天,回屋歇会儿。” “快歇歇去”,沈母从厨房出来,把壮壮交给沈父,“这里用不着你!” 徐静安回到屋里,躺在床上觉得腰没那么酸了。听着外面的说话声,刚开始还想着怎么没见到沈岳的对象,谁知一会儿就睡过去了。 晚上一家人吃着团圆饭,沈父沈母高兴的不得了。兄弟两个也是说的热烈,酒过三巡后,沈母问:“你不是说要带对象回来,人呢?” 一家人都停下筷子,看着沈岳。 沈岳笑了笑:“今天下火车的时候就已经下午4点了。我把她安置在招待所,明天一早再过来。”毕竟没结婚,晚上住在沈家不合适。 “多大了?干什么的?处了多久了?她家里人怎么样?”沈母一连串的疑问抛了出来,等着沈岳解答。 徐静安一看,这是大伯的私事,做弟妹的在旁边不方便听。 “妈,我吃好了,先回去休息了。”徐静安起身把孩子从沈母手里接过来回房间了。 沈岳看了一眼,不得不说弟妹走了,他确实心里感到轻松一些。 老二事后肯定会告诉弟妹,但至少没有当面说那么尴尬不是? 晚上沈和回来的时候,徐静安发现他头发湿乎乎的。就知道他怕身上有酒味怕熏到自己,特意去洗澡了。 转身拿了一条新毛巾,仔细的帮他擦头发。沈和一把抓住徐静安的手,“我来,你歇着。” “哪有那么娇贵,”徐静安帮着把头发擦干后,随手把毛巾晾了起来。“快睡吧,都这么晚了。” “嗯,就来。”沈和脱了衣服,看了看睡觉的壮壮,又把老婆抱在怀里。心里感慨着:能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是多么的幸福啊! 关于沈岳对象的事,沈和没说,徐静安也什么都没问。问什么?她了解的比沈和都清楚。 从见到沈岳的那一刻,空间里又出现了一本《重生军嫂的幸福生活》。书中的女主顾盼盼就是沈岳的结婚对象。 徐静安看了后挺同情沈岳的,两世都那么倒霉! 通篇看下来沈岳估计从始至终就没看上顾盼盼。也是倒霉,就是顺路帮战友去看望了一下农村的老娘,就被同村的姑娘当面跳水逼婚。 没办法咬牙答应了,可随军就别想了。估计是拖了好几年,到了35岁还没孩子,最后不得不答应。谁知随军前夕出任务受伤,腿没了一条,沈岳干脆就退伍了。 女主顾盼盼就不干了。结婚以来,自己还是在农村吃住干活,每月丈夫只给自己寄五块钱生活费。熬了好几年终于能随军了,结果丈夫退伍了。自己好日子没混上,回头还要伺候残疾丈夫,于是领了离婚证转身和别人过了。 离婚时顾盼盼想要钱,沈岳表示离婚可以,钱一分没有;要不就别离婚凑活过。顾盼盼气地要死,临走前骂骂咧咧,狠狠地羞辱了前夫。 事实上,女主离开后也没有过上自己的想象中的好生活。结果临死前从电视上看到自己的前夫发达了,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于是,重生后决定要好好疼爱被自己抛弃的前夫,给他一个完整的家。为他生儿育女,要和他一起和和美美的过日子。 这么典型老套的故事发生在自己的身边,许静安也很无奈。 关于自己的剧情书里就提了两次。 一次是女主重生后上门见面的时候。 现在沈岳那里家属院不够,不能随军。不想在农村干活的女主,就想着接了沈母的班。结果见面的时候才知道,沈母已经退了。再找人买一份工作不是不能,可男主沈岳的意思已经表现出来了,沈家自然不管。 没办法最后还是回了农村苦熬了好几年。花了5年时间,不停的给男主写信、寄东西表示关心,用了水磨盘的功夫打动了男主。赶在那次任务之前,沈岳同意了女主随军。 部队里也知道沈岳快35了都没有孩子,夫妻两个从结婚到现在已经五年没有见面了。老婆好不容易来随军,所以这次任务就没让他去,恰巧把腿保住了。 第二次是女主怀孕了,婆婆沈母去军区照顾她了3年。期间问起家里怎么办?沈母说有二儿媳妇在不用着急。 徐静安看了剧情跟自己没多大关系,毕竟两人离得远。同样徐静安也没有感到喜悦,只感到厌烦。 这夫家还是自己千挑万选的,那些没有金手指的姑娘过的该有多难,她都不敢想象。 要是能单身多好!
第39章 女主顾盼盼 第二天徐静安见到了女主顾盼盼。穿着半旧的黑红格子上衣,蓝色的裤子,两条枯黄的麻花辫垂在胸前。 能看出来对面的姑娘日子不好过。沈母没说别的,热情的招呼姑娘喝茶吃糖,吃点心。虽然这个姑娘不合她的心意,可怎么也得看老大的面子。 顾盼盼面上乖巧腼腆的回应着,心里却是感慨万千。 这是自己两辈子以来第一次见到婆家人,上辈子直到离婚沈岳都没带她回来过。 她是跳水发烧的时候回来的。沈岳这次是到她们那儿执行任务,顺便看望一下战友的父母。上辈子她就只顾着逼沈岳娶她,从磨着沈岳答应到打申请再到领证,前后花了十几天。事后他冷着脸直接转身就回部队了。 后来离婚时才知道,他当时好几年没见过家人,原本是要年底回家看望父母的,但因为和她结婚把假期给用了。这次她没有拉着沈岳不让他走,而是选择相信他,让他回部队再打申请,年底回家探亲的时候两人再领证。 这样时间没有浪费,年底的探亲假她就趁机让沈岳带她回来。沈岳当时听到她的话后,脸色有所缓和。 中午吃饭的时候,沈母也是做了好多菜。 “来,红烧肉多吃点。”沈母拿着公筷给顾盼盼挟了过去。! “妈,够了够了。”顾盼盼忙说。 徐静安眼看着沈岳挟菜的手停顿了一下。 “那行,想吃什么就自己挟,别不好意思。”沈母说了句客气话后就没再管,而是慌着喂孙子吃蛋羹,不然该凉了。 吃过午饭,徐静安接过孩子回房间,哄孩子睡午觉。沈和帮着沈母收拾好,也跟在徐静安身后回屋。 “你们是什么打算啊?”沈父问道。 顾盼盼扭脸期盼的看着沈岳。 沈岳放下手里的茶缸,抬眼和沈父说:“爸不用忙,时间有限我们明天就走,还要去领证呢。”领结婚证要去女方的户口所在地。 “妈,沈岳那里不能随军,你看你的工作能不能给我接?”顾盼盼的话让沈母愣了一下,下意识的望向沈岳。 沈岳的脸都黑了,:“妈已经退休了。” “退了?什么时候退的?”顾盼盼吃惊的问沈母。 记忆里上辈子沈母是过完年正月十五退的,要不然她也不能一见面就问。这辈子怎么提前了? 沈母的脸色也不好。 退休人员每个月都有退休金。如果让家属接班的话,那就相当于顶职,就不再有退休金了,而且两人的户口关系也要转换。 也就是说顾盼盼成了城市户口,沈母反而就变成了农村户口。那沈母所有的票据、粮油供应都没有了。 凡是能接父母班的,那绝对是这个家庭里最受父母宠爱的。接班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个才见面的儿媳妇,更何况是通过算计儿子嫁进来的人,怎么能讨得婆婆喜欢? 沈母原本看在沈岳面子上,耐着性子对大儿媳妇的客气消失不见了。 更何况她看的出来,大儿子什么都不知道。这个女人心思太多,太能算计了! “早退了,一年多了。”沈母心里对顾盼盼更是看不上眼了,也懒得勉强自己,再去招呼对方了,斜着眼睛看向沈岳。 沈岳看着沈母的眼神,站起身:“妈,我们出去转转。” “那行,家里闷,你们年轻人都待不住,我就不留了。”沈母马上接话道,“老大,带着你媳妇出去转转。好不容易来一趟,看看咱们这里的人民公园、沁河,爬爬太黄山。” 沈岳点头,人少还不花钱挺好。转身拉着顾盼盼出了家门,势必要把沈母说的地方都走一遍。 徐静安在房间听到沈母的话“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沈和捏着媳妇的鼻子,:“笑什么?多动动还不好?累了说话就少了!” 顾盼盼被沈岳溜着转了一下午。期间顾盼盼不是没找话题,但沈岳一句话也不回。 天黑之后,沈岳直接把顾盼盼送回招待所。“早点休息,明天再来接你出去。”说完就走了。 顾盼盼累的说不出一句话,踉跄着回到房间。走了一下午,腿疼地抬不起来,脚底就像着了火,碰都不能碰一下。 晚上沈家人热热闹闹的一起吃了团圆饭。谁都没再提顾盼盼一句。 第二天大年初一,外面飘着雪花,沈岳一早起来给父母磕头拜年。吃了碗饺子之后,就起身在父母不舍得眼神下走出了家门。 沈母含着眼泪送走儿子。转身进房间吩咐沈和:“老二,把这些东西给你哥邮到部队去。” 沈母拿着麦乳精、奶粉、糖、亲手做的蘑菇酱、肉酱、辣椒酱、煮的咸鸭蛋、包的韭菜馅的冻饺子、还有给沈岳织的新毛衣毛裤,装到一个大袋子里。 沈和扛起来放到自行车上,骑着去了邮局。 徐静安估计这些东西一开始沈母是打算让顾盼盼和沈岳他们走的时候拿的。可是顾盼盼算计沈母的工作,沈母干脆一分都不给,东西直接寄到大儿子部队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66 首页 上一页 2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