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二夫人凑近许杏:“户部尚书大人已经上了折子告老,我公爹……” 她点到为止,许杏懂了,连忙点头:“那是好事,恭喜恭喜。”这算是不成文的惯例,父子二人不能同时手握实权。 “唉,他老人家说了,最好要在这个事情公开以前把琳姐儿的事议了,不然恐要沾惹上惹不起的人家。”段二夫人叹口气,“咱们两家是什么缘分啊,都被那家人给盯上。” 许杏想了想,疑惑起来:“郑家那几个哥儿比你们琳姐儿大了不少吧?且他们那情况,难道还有脸朝你们开口不成?” “虽是他家跟我婆婆透了几分口风,不过不是他们,是那位。”段二夫人在桌子上写了个“九”字。 “那你们可真得要抓紧了。”许杏吸口气,视线落在小姑娘们身上,“这样好的孩子,没得去趟那趟浑水。” “也就是你敢这样说话了。”段二夫人笑了笑,“我婆婆还考虑过你家宁哥儿呢,只是这岁数上是在差得大了些,不相宜了。” 宁哥儿才十一,哪里就要娶媳妇啊,许杏怕段二夫人误会自己看不上段家姑娘,便没说话,只微笑点头。 次日,段二夫人果然和她的妯娌婆婆一起来观礼,不过今天范府难得高调一回,家里来的宾客颇多,许杏作为主人,十分忙碌,一时也没有时间多叙谈。 今天为欣姐儿主持仪式的正宾是端和大长公主,有司是王阁老的小孙女,赞者是昨天已经排练过一遍的段玉琳。大长公主就不必说了,便是两个小姑娘,祖父的官职也都比长青高,这个情形落在众人眼中,难免让大家思量几分。 等到看到了向来低调的靖北侯夫妇并世子夫人,大家更是感叹,原来这门亲事并不是范府尹攀高枝这么简单,人家侯府也重视得很呢。 许杏坐在主人位上,看着女儿一遍遍加衣,仿佛看到了她从一个小小的婴儿一点点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心中骄傲的同时,眼眶却悄悄的红了。长青同样心中感慨,侧脸看到她这般,便也不顾大庭广众,伸手握住了她的手。 许杏心中的万千感慨在端和大长公主取出今日给欣姐儿绾发的发簪之时消散殆尽。 他们自然是准备了给女儿的发簪的,可是端和大长公主早早就跟他们说了,发簪已经备下,让他们不必操心,许杏十分信任公主,便把自家准备的羊脂玉雕花发簪留作备用。尽管已经有心理准备,大长公主拿出来的必然不是凡品,可是看到实物的时候,许杏还是有些震惊。 那是一只纯金镶宝石花簪,倒是适合欣姐儿的年纪。簪头上的两朵芙蓉花栩栩如生,一朵盛放,一朵含苞,花瓣用碧玺雕琢,花蕊为细小的米粒珍珠,花叶则是由翡翠薄片细细打磨雕出,花托用了点翠。更妙的是,一只翡翠薄片雕成、镶嵌了珍珠和碧玺的蝴蝶停落于开放的芙蓉花上,随着欣姐儿的动作,蝴蝶像是随时都要飞起来一般。 在场的人都是识货的,大长公主一拿出来,就有不少人如许杏一般,睁大了眼睛,反倒是这发簪的主人,因为低着头的关系,没看清发簪的样子。 当然,等她看清了东西,又知道了此物的来处,她的心情就不如此刻这样平静了。 仪式结束,宴席开始。这一日宾主尽欢。外院里,长青跟相熟的朋友们一通畅饮,甚至破天荒的喝醉了,宾客散去,他也没起来相送。 许杏张罗着送走了各家女眷,虽然疲惫不堪,却也心情愉悦。至于今天这些宾客到底会怎么想,她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马车上,贺嬷嬷同潘夫人道:“夫人,老奴瞧着,好几户人家似乎都在打范大公子的主意,咱们要不要也探探范夫人的口风?如今范大人仕途畅达,范大姑娘又许了侯府,今日这宴席看得出来,他们府上财力也不差,可是个好去处。” “她们打主意让她们打去,咱们千万不可掺和。”潘夫人摇头,“莫说我的云儿还小,便是年纪相当,范大人夫妻也不会考虑的。咱们姓潘,老爷的官做得再好,也是外戚,范大人绝对不会沾惹,莫要忘了郑家的前车之鉴。” “可是……”嬷嬷有些不舍得。 潘夫人笑笑:“有当年在西北共事的交情,这些年来我们走动得也还好,这就不错了。老爷跟范大人能称兄道弟,未必非要联姻。娘娘不也说了嘛,不要太过刻意。” 另一边,端和大长公主对林锦道:“你这丫头,都是当娘的人了,跟我还弄鬼,那簪子是你准备的?” “祖母英明!”林锦笑嘻嘻的给她捶腿,“我兄弟也是您看着长大的,他什么性子您还不知道?不给他把这事儿办了,他能烦死个人!” “这个猴子!我看啊,范家那小丫头文文静静的,模样也好,比他可强多了。”端和大长公主笑着说。 林锦很赞同:“是啊是啊,所以得好生哄着嘛!” 许杏回了正房,盯着管事们做好宴席后的收尾工作,忙忙碌碌的,直到亥时才得休息。长青刚要跟许杏说话,就被人叫了出去。 片刻后,他就表情有几分别扭的回来了。 “你怎么了?衙门有事啊?”许杏一眼就看出不对来。 长青小声道:“护卫来报,说林铮来了,去了欣姐儿的院子。” “啊?”许杏刚躺下,立刻就坐了起来,“他进房了?” “没有,站在窗下跟欣姐儿说话呢。”长青摇头,“我叫人盯着了,他功夫高,我的人过去他肯定知道,应该是有分寸的。” “那就好。”许杏相信林铮这孩子的品性,当然,更信任欣姐儿。 “问题是,林铮现在应该带着俘虏和大军在进京的路上。”长青咬牙,“进京不先进宫,他可真是胆大包天!” “啊?”许杏没想这一茬,这么听来,才明白长青那扭曲的神色是怎么回事。 “我的人还得替他遮掩。”长青甚是憋屈,“好在张氏兄弟都没在府里。” 许杏也无语了一下,只好叹口气:“过了年,咱们就操办婚事吧。今天这样忙,侯夫人和世子夫人还跟我说要来商量商量走礼,我只说要问过你再说。” “办吧,过了年我任满,还不一定如何,万一要出京,倒不如先把欣姐儿嫁出去,省得来回奔波送亲。”长青倒也是同意的,“他们府上若是再来问,你就应下吧,来年开春,或者初夏,都行。”
第245章 女儿出嫁(下) 林铮在大军进京的时候脱离大部队,只为赶在欣姐儿及笄的日子见她一面,许杏虽然同长青一样担心他行踪泄露被问罪或者引起皇帝的猜忌,可是终究感念这孩子对女儿的一番情意,在听到长青说准备来年就让这一双小儿女成婚的时候,也没有出言反对。当然,明年长青不知道还能不能再在京城为官,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打定了主意,许杏就不再纠结,等到几日后林世子夫人上门,她松口同意了操办婚事。 这次林世子父子重创了兰诏国,朝廷一边派人和兰诏国谈判,一边对将士们论功行赏,林铮和林世子自然是头一份的功劳。 林铮的父亲已经是靖北侯世子,等老侯爷西去之后就是下一任靖北侯,他又只有一个儿子林铮,这爵位日后自然也是林铮的。爵位是没法再封了,皇帝便大手一挥,赏下了金银珠宝无数,又特许靖北侯府可养府兵两千。至于接下来的职位安排,却是跟去南疆之前完全不同,林世子担任兵部尚书,掌兵符,而林铮则是担任五军都督府总指挥使,负责京城一带的安全。 父子二人同时手握兵权,不是没人非议,毕竟此时惯例就是父子之间,只能有一个人掌握实权,可是皇帝陛下亲口在朝堂上说了:“良将难得,如此将才,如何能因为那劳什子的‘惯例’就埋没了?众卿家可有骁勇如林铮、统军如林世子者推荐?” 自然是没有的。 这些事儿定下来,人们的目光再聚集到林府的时候,就发现林府的人际关系简单到不可思议,当然,这是好听点的说法,直白的说,就是人丁单薄,阖府三代人只有六个主子,不对,林锦出嫁了,又少一个。姻亲关系也简单,侯夫人和世子夫人都是将门出身,父兄是北疆军中的将领,呃,还都牺牲了,小辈当中,林锦嫁入了公主府,只剩下个炙手可热的林铮,却也定了亲事。 最近上门跟长青喝茶的大人们多了不少,可是全都被长青糊弄了过去,没人能探出他的深浅。 “我不过是寒门出身,哪有什么背景?”长青无奈得很,“他们非要想些有的没的,我也没法子。” 潘昱摇头:“反正我是只管办案,旁的可没跟你说过啊。” “正是,这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吗?”长青一脸无辜。 许杏已经跟欣姐儿谈过婚事了,这次再提到这事儿,一向坦荡大方的欣姐儿居然难得的露出了几分忸怩,许杏就知道,这孩子对林铮有了感情。她并不取笑,而是道:“咱们说正经事,给你陪送的拔步床呢早几年就开始做了,如今已经做好,剩下的家具要等林家送来了房子尺寸再打,其他的衣裳首饰什么的,自有爹娘给你准备,你通不用操心,只是陪嫁的产业铺子和人员,你自己回去想好了,咱们一起参详。” 欣姐儿很惊讶,甚至忘了方才的那点儿羞涩。她瞪大了眼睛问许杏:“娘,家里的产业是您和爹的,自然是你们定夺啊,如何能随我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呢?” “正哥儿还小,以后日子长着,我还能再挣。至于宁哥儿,在他回老家考县试的时候就说过了,他什么都不要,让你带走。他说女子不易,想多给你些傍身的银钱。”许杏说着,心中十分欣慰。 欣姐儿红了眼眶:“娘可不能依了他的话,他是嫡长子,家业都要交给他的。” “你们姐弟手足情深,互相关心扶持,爹娘很高兴。”长青进来,听见后边这半截话,便夸了孩子一句,“不过你想要什么,还是要说的,爹,嗯,你娘能拿出来。” 欣姐儿笑出了声:“爹!” 后来欣姐儿告诉许杏,如果可以,她想要一处酒楼,不要大的那个,而是要特色食府,因为林铮挺爱吃那些新鲜样儿的,许杏自然是答应了,并且趁着年底盘账的机会,让欣姐儿接了铺子的账本。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11 首页 上一页 20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