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那两瓶腌好了的腊八蒜夹到小碟子里,放到店里的桌子上,唐阮阮顺便尝了一个,脆脆的,味道不是很辣,蒜味已经淡了很多,用来配面吃刚好。 把那一大盆腊八粥也放到大厅里,在旁边放上一摞木碗,在旁边放上一张纸,上面写着:腊八节免费腊八粥,欢迎大家品尝,祝大家腊八节快乐! 林泉一如既往地早早来了,他每次都是赶在高峰期前吃完回店,这样比较节省时间。 唐阮阮告诉他今天有腊八粥,又给他拿了一小罐腊八蒜和一袋油纸包着的红糖糕点。 “哇,谢谢你啊阮阮。”林泉一人身处他乡还能吃到腊八粥,内心十分感动。 林泉和唐阮阮差不多大,也是没上高中就出来讨生活了,他家在村里,还有三个孩子,父母根本供养不起,他就跟着村里其他孩子一起来了城里讨生活。 唐阮阮也是后来才知道林泉的经历,他进城以后就跟着人去汽车站火车站给人挑行李,省吃俭用攒了点钱就想学点技术傍身,就找到木匠铺给黄河当徒弟来了。 所以他天天早上起的比鸡早,晚上睡的比狗晚,每天都和木头锉刀刻刀作伴,如今终于得到黄河的认可,可以独立接活了。 看见桌上的腊八蒜,林泉一改平时的菜单,要了一碗卤肉面。 林泉这边就着腊八蒜吃上了面,沈知行慢慢进了店。 看见店里居然有人比自己还早,沈知行迈进店里的动作顿了顿,他最近天天都在饭点前来,要上一碗饭或者一个菜,然后帮着唐阮阮做点什么。 不是他不想全天都呆在这,只是那样显得太过突兀,就连现在这样,唐阮阮也觉得有些奇怪呢。 沈知行看唐阮阮不在大厅,直接走进了厨房,这就是他这些日子里的成果了,可以不用敲门打招呼直接进厨房,还可以和唐阮阮两个人呆在里面,他给她帮忙切切菜或者递点什么。 “来了啊!”唐阮阮正在切菜,听见有人进了厨房,头也不抬就说道:“外面有腊八粥,才熬好的,甜甜的可好喝了,你快去尝尝。” “嗯嗯。”沈知行嘴上答应着,腿却不动弹。 “嗯?哦哦,还有什么想吃的?”唐阮阮发现他没出去,抬头问道。 沈知行摇摇头,“等会儿和你们一起吃吧,一个人吃饭有点孤独。” 唐阮阮闻言,不再多说,她以为沈知行是和家里闹了矛盾跑出来的。 高峰期快过去时,阮念希和林思文一起来了店里,唐阮阮给她们拿了两份腊八蒜和糕点,她还以为两人是来吃饭的,没想到她们已经吃过了。 阮念希还拿来了两件羽绒服,一件给唐阮阮一件给唐实,这可是这年代的奢侈品一样的东西了,今年冬天冷,她也是找了不少地方才买到的。 “阮阮,我过来是想问问,你们今年过年要不要和我们回京城去看看你母亲小时候生活的地方?”林思文拉着唐阮阮的手,阮念希站在旁边拿着腊八蒜和糕点。 唐阮阮早就决定了过年要继续开店,自然不会答应林思文的邀请,想了想,和两人商量道:“过年我们就不去了,十五的时候再去吧,对了,我父亲可以去吗?” 林思文也没有太失望,毕竟提出这话之前她就想过唐阮阮会拒绝,此时听到唐阮阮的话,也算是一种意外之喜了,连忙点点头,“当然可以,到时候我派人去接你们,你妈妈的房间还留着,里面的东西都没动,到时候你来了就住那。” 阮念希还要上班,唐阮阮又拿了份腊八蒜和糕点让她带给李维民后把两人送到了路口。 回到店里,王大宽刚好从儿子家回来,他早上把孙子送过去,中午就顺便在那边吃饭了。 唐阮阮在门口把他拦下,把腊八蒜和糕点拿给他,得了王大宽一连声地“好丫头”。 结束了中午的营业,沈知行和唐家三口一起吃完饭后也不好再多留,只好拿上唐阮阮给他的东西走了。 中午李阳和胡伟都没来店里,唐阮阮就拿了份腊八蒜和糕点分别给两人送了过去,反正都是一条街上开店的,过去也就是几步路的事。
第95章 年夜饭 李丽和王来富一向是晚上才来,唐阮阮就把两人的那份留在了厨房。 她拎着最后那份,溜溜达达地去了市场,这是给卖肉的刘大帅一家的。 这一年她可是在刘大帅那买了不少肉,因着她要的多,刘大帅每天都给她留着最好的那一块,有时候买的太多了还能帮她送回店,两人也因此越来越熟稔。 晚上王来富和李丽也来了,唐家小馆简直像是固定两人的约会餐厅,两人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腻歪吃饭。 唐阮阮眼看两人感情越来越好,想到早就催婚的王婶儿和王大爷,看来她过不久就该准备份子钱了。 过了腊八,唐阮阮感觉日子越过越快,一切都像按下了加速键,杨雪芬在她这定了一桌年夜饭,不知是谁把这消息传了出去,来找唐阮阮订年夜饭的人又多了好几个。 直到年三十那天中午晚上的桌子都订满了,唐阮阮在收银台上立了张白纸,上面写着:年夜饭已满。 一直到大年三十,沈知行每天都雷打不动地三餐都来唐阮阮这里报到。 自从那天和唐家三口一起吃饭后,他就成了唐家小馆的编外人员,每天赶在生意前来,生意结束后和三人一起吃完饭后离开。 最近还和唐实混熟了,因为他会训狗,唐实看见在他口令下老老实实执行的点点,眼里都直冒星星。 点点很聪明,仿佛知道了唐实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喂养她的东西都是唐阮阮供的,对唐实的吩咐有些爱搭不理,全看心情执行,对唐阮阮则是像个狗腿子,跟在人腿边直摇尾巴。 点点现在已经长成一只大狗了,唐阮阮不知道狗狗品种的好坏,但沈知行告诉她,点点的骨架子很大爪子很粗,是只优秀的狗狗。 不知道为什么,点点很听沈知行的话,让他去遛狗,点点也不会死缠烂打要在外面一直待着,唐实可羡慕了,缠着沈知行就要学训狗秘籍。 这怎么教呢?沈知行也只能说点点聪明,特别能感受到人的磁场,估计她也是感受到自己执行过任务,身上的气质和其他人不一样才这么听话的。 但是唐实可是自己未来的小舅子,沈知行只好绞尽脑汁去哄小孩了。 自从发现沈知行遛狗带小孩很有一手以后,唐阮阮也不让他进厨房了,他来了就让他去和点点还有弟弟玩,也算是一种知人善用了吧。 慢慢的,沈知行就像唐家小馆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连唐山都习惯了沈知行天天出现在店里,有时候还会让他帮忙抬一下饮料牛奶什么的。 沈知行对此表示很满意,温水煮青蛙嘛,悄无声息地融入他们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年三十,唐阮阮一大早就要准备中午晚上的年夜饭食材,早点也不做了,过年早上没什么生意,倒不如早点开始忙活中午的事。 好在她这提供的年夜饭都是统一菜单,没让客人自己点菜,预定之前也都和他们说过了,这样就省事了很多。 因着每桌的菜都一样,所以唐阮阮一次要准备的食材就多了很多,虽然步骤少了,但是菜的量却大了。 汤煮的时间越久越好喝,所以唐阮阮第一步选择了把排骨洗干净,满满一盆排骨粉白粉白的,拿出一个大号砂锅,先在底下铺上一层大骨头,这是汤底的精华,再把排骨铺上去,然后铺上玉米块,最上面放上胡萝卜块,最后倒入满满的水,盖上锅盖小火慢慢熬着。 接下来唐阮阮拖出了提前几天就弄回来两大盆鱼,过年必须要吃鱼,寓意年年有余嘛。 把鱼都拍晕挖腮去鳞开膛破肚,光是弄这些鱼就花了半个小时多,把鱼划上花刀,反复淋上面糊,弯着下入油锅炸至定型,把炸好的鱼都放进大木盆里留着备用,接下来的任务还很重。 从井边拿出昨晚剁好的肉馅,把藕丁葱花加进去,一直搅拌上劲儿后用虎口攥出丸子下入油锅,等油面上浮起满满的金黄色肉丸后捞出控油,这道菜就算完成了。 五花肉焯水后切成大小适中的方块,在砂锅中倒上油后加入冰糖,炒出糖色后把五花肉块倒进去翻拌均匀,所有肉块都沾上了糖色后加入没过肉块的水、香料、酱油和一点点醋,放到灶上小火熬着。 然后是一大袋鸡边腿,洗净焯水去除浮沫,唐阮阮又拿出了很多个大木碗,把鸡腿撕开分别放了进去。 大鸡腿最里面的肉还带有一丝粉色,唐阮阮把调料和葱姜蒜铺在最上面,这道菜就剩最后一步——浇热油了。 热油会把香料味都激发出来,还会把最后那一丝粉红色烫熟,浇完油就可以上桌了,吃的时候再把鸡肉搅拌均匀。 再把旁边泡了很久的鸭块焯水处理,鸭肉很肥,这还是刘大帅特地给她留的,这年头人都爱吃肥肉,如果是唐阮阮自己吃,那她肯定要瘦一些的。 大锅里油热后放入鸭肉煸炒几分钟直到油变清澈,放入八角桂皮香叶生姜蒜等调味料,然后放入一大勺自己做的豆瓣酱,一大碗酱油,翻炒均匀后倒入啤酒没过鸭肉,煮开后把火弄小一直炖煮。 腊肉也是年夜饭上必备的一道菜,唐阮阮年前才腌的满院子腊肉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 把泡了很久的腊肉过水煮去咸味,肥肉的地方变得晶莹剔透,一种腌制肉特有的盐熏味飘在空中,把煮好的腊肉切片,肥肉连着瘦肉微颤颤的从刀上滑落下来,唐阮阮忍不住捻起一片放进嘴里,自己腌的腊肉好好吃! 把腊肉切好后,今天的大菜差不多就准备完了,剩下两个菜,唐阮阮准备做个肉末豆腐和清炒生菜,那就简单多了。 等她把菜都切好后,客人也慢慢进店了,大厅里逐渐热闹起来,唐山给有人的桌上了白糖水和瓜子,唐阮阮在后院里把锅里熬着的汤和菜盛出来,沈知行负责上菜。 三人各司其职,唐实则是遛点点去了,不然把点点放在后院总归有点碍事,而且唐阮阮还怕有的客人会介意在有狗的地方做菜,就把点点派出去了。
第96章 工厂 为了晚上的年夜饭,唐家三口和沈知行中午都只是随便吃了几口,沈知行也没回去,下午也在店里跟着唐阮阮忙这忙那。 下午重复了和上午一样的备菜步骤后,八二年的最后一天也在忙碌里过去了,晚上关上门,唐阮阮直接瘫在床上不想再动。 大年初一到初三,唐阮阮关上了店,这三天他们要回村里祭拜阮溪和唐家爷奶,和去年不一样,他们回村时踏着黑天,回市里时踩着天亮,村里除了王春丽一家就没人知道他们回去过。 一年中仅有的三天假期很快过去了,唐阮阮又开始了起早贪黑的生活。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1 首页 上一页 5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