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猪匠肯松口收徒弟,就说明他也察觉到这个世道的变化。另一位说杀猪匠也不错的大叔,自然也是嗅到了异常。 听林希这样说,两人当即表示,“那我们准备准备。” “回头这事要能办成,往后你家吃的肉,都我们包了。” “好啊,我等着。” 杀猪匠坚持不要猪下水,林家也没推辞。 这是对方的心意,一味推辞,有伤和气。 回头备点其他礼物给他当酬劳便是。 这年代大部分人不喜欢下水,没油水,还没几个会处理的,煮出来总是有味道。 可这对林妈来说完全不是个事。 她有耐心,又愿意费时间,哪怕最难清洗的大肠,她都能给洗得一点味道都没有。所以,林家没少吃卤下水。 林妈把所有下水洗干净后,两个猪腰,几根小肠,一块猪肝,再切了一些瘦肉,做了满满一大盆的杀猪菜,吃得全家人满嘴流油。 吃过早餐,林妈去忙活卤下水的事,其他人收拾碗筷,洗刷。 忙完这些,陆续有人带着孩子上门。 这些人多数都是带孩子来取经的,自然由林希和林南接待。 兄妹两提前准备了一些礼物,没上学的孩子给糖果,上小学的孩子给一本本子和两支铅笔,上初中和高中的统一本林希主编的那本复习资料。 没错,由省教育局牵头,由林希主编的复习资料,在祈年的努力下,已经顺利出版,并铺到全国各自的新华书店。出版社送了她二十本,她和林南又自掏腰包买了八十本,总共一百本。 够他们往外送的。 会带孩子来取经的人家,一般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收到这样的礼物,心情都不错。 总之,这一天上门道喜的人,不仅吃了顿丰盛的午餐,还得了一份心仪的礼物,各个都说林家大气,林希两兄妹回办事,将来肯定前途无量之类的。 一个个离开的时候,都心满意足的。 他们都开心,都心满意足,说得喉咙要冒烟的林希和林南,感觉就不是那么好了。 送走最后一位客人,两人疯狂灌水,完了摊在椅子上,林希忍不住吐槽,“喜事都是办给别人热闹的。” 当事人只觉得招待那么多人好累,完全不觉得热闹。 “所以以后少整这些事。”林南深以为意。 “结婚时,肯定逃不过这个。而我已经结婚,你还没有。”说起这个,林希就想到过年在京城找赵洁时,她说的那些话,“小洁可希望你邀她来参加我们的升学宴了。” “你这个好友都没邀她,我哪好意思邀。”年前赵洁回京前,就跟他说,她年后没再回农场,直接在京城待到开学。 “我这是给你表现的机会。” “这些话你在我面前说说就好。”他跟赵洁说了,大学期间,甚至于大学毕业后两年,他都没打算谈对象。要是等他想谈对象,想结婚了,她仍对他有感情,他就想办法争取。 赵洁说到时候她也才二十四岁,她等得起。 林南说他不会因为知道她对他有心思,再往后的六年内给她任何的回应。 赵洁说,她也没想再做任何追求他的事,说她想自由自在过接下来的六年。 六年后他想找对象谈婚姻时,对她有所表示,她要还觉得他不错,到时候两人再开始。 林南原本很担心,对方往后这六年,时不时对他表露点心意,搅乱他的平静。 听她那样说,总算相信林希先前跟他说的那些话。 赵洁要真的在感情上这么拎得清,还真挺适合当他妻子的。 不过,是不是真的能做到她说的那样,还不一定。 希望她是个说到做到的人。 “我又不傻。”不说这两人之间的事,如今连影子都没有,就是这两人现在已经在处对象,没有他们的同意,她也不会去乱说。 “我感情的事,不用你操心,你还是多顾顾你自己吧。”林妈提议一起给祁博衍办升学宴的事,被祁博衍一口拒绝了,但他出国有些手续,要在农场办,他要出国的事,很多人都知道。 虽然曾经被下放的那些人,近两年来陆陆续续都平反了,但过去跟海外有关的人都受到迫害的事,都给大家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所以,对祁博衍要出国的事,背后各种说辞都有。 林希当然也听到了那些祁博衍出国不好的言论,但她从来没费唇舌去解释什么,不过对林南,她却如是说道,“对我来说,夫妻之间各自为自己的未来奋斗,而这奋斗的终极目标是一样的,就是夫妻最好的相处状态。” 林南也觉得这是最好的夫妻状态。 要是赵洁对夫妻相处之道,也跟自家妹子一样的心思,那挺适合当妻子的,“反正路是你们自己选的,你们自己觉得好,就好。” “这话我同样送你。”可以的话,林希还是挺希望赵洁当自己的二嫂,“能在这届上大学的人,基本都是爱学习,并且家里条件还可以的。换句话说,小洁在往后六年能接触到各种各样优秀的异性。她长得不错,性格也讨喜,肯定有不少异性对她心生好感,甚至展开追求。” “指不定哪天就被某个优秀的异性吸引了。” “如果有那天,你不要后悔才好。” “真有那天我会祝福她。”他很清楚感情或者说婚姻,于他来说,并不是必须品。 有合适的,就娶一个过日子。 没合适的,自己过一辈子,也没什么不好。 林希不知道,他竟然有自己过一辈子的想法,只当他是没心思在男女事情上,“如果你对婚姻一直是这种态度,那小洁还是在大学期间找一个合适的,更好。”
第72章 二月二十二日,林爸林妈…… 二月二十二日,林爸林妈跟林希两夫妻以及林南三人,大包小包前往京城。 当天晚上,夫妻两并林南都住在祁家,亲家双方都是品行不错的人,又都很满意这门婚事,一场见面宾主尽欢。 好不愉快! 次日报道,兵分两路。 林希这边有祁博衍陪同,林爸林妈跟林南一道去他学校。 史家胡同距离京大将近二十公里,林希两夫妻用了近两小时才到学校。 此时京大的周遭,完全不是后世那高楼林立,交通四通八达的样子。四周都是50年代建的破房子,还有大片的农田、菜地,完全一副被农村围在中间的样子。 哪怕这样,夫妻两还能听到有人感叹,“京大好大,有好多门,来了两天了,我到现在还搞不清,哪个门是哪个门。” “大学这么好,难怪人人都想上大学。” “是的,咱们都考上了大学,都是幸运的。” 目送聊天的几个人远去,林希说道,“这才是年轻该有的样子。” 过去十年的大环境太过压抑,大部分年轻人的性格都被压抑了。 自打高考恢复后,她才偶尔能看到这般意气风发的年轻人。 “你一直都是这样充满活力的样子。”无论原主,还是现在的她,一直都这样。 “生于这个时代,长于这个时代,她能一直积极乐观,真的很难得。”这是林希佩服原主的地方,“倘若我们真的是互换了灵魂,凭借她的性格和处事作风,一定能在那个世界过得很好。” “无论你,还是她,都没做过任何亏心事,相信老天爷也会给她最好的安排。”祁博衍坚信道。 “希望如此。”这是个沉重,且无论他们讨论再多,也看不见结果的话题,林希轻易不去触碰。偶尔话赶话触碰到了,也尽量转移话题,“走,咱们找找经济系迎新的地方。” 见她转移话题,祁博衍自然而然跟着一起转,“沿着人多的地方走,应该就能找到。” 果然,如祁博衍所说,沿着人多的地方,没走多远,就看到有一堆堆人聚集的地方,人群后面隐隐能看到用红布条书写着的‘迎新’两个大黑字。 很简陋的迎新方式,但遮不住学生们脸上的愉悦。 两人一个个位置找过去,总算找到经济系的迎新位置。 迎新位置中间摆着一张课桌,桌子后面坐着一男一女两个年轻的,瞧样子应该是学生的人。桌上摆放着一堆资料,还有需要填写表格的地方,桌在前面排着一队等待报道的人。 两人在人后排队,等候报道。 前面等待报道的人,见队伍里难得出现一个女子的身影,转过头来跟他们自我介绍,“你们好,我是来自陕西的林爽,今年二十二岁,搬过石头、修过河道,当过小学校长,也当过教育局干事。高考消息恢复后,请了两个多月假,死命复习,好不容易考上大学。虽然经济系不是我自己选的专业,也不知道要学什么,但能上大学我就很高兴。” 自报完家门,他问两人,“你们是一起考上大学的吗?” “我陪我爱人来报道的。”祁博衍回答道,“我们来自冀省下一个农场,我爱人去年6月份才高中毕业,毕业后就留校当老师,虽然只当了一个学期老师,但学生都很喜欢她。” 早就知道这届学生中,肯定卧虎藏龙的,啥来头,啥工作经历都有。 可这一上来就碰到当过小学校长,又当过教育局干事的人,自家妻子只当半学期的老师,确实似乎有些不够看。于是,祁博衍骄傲着语气道,“不过,她整理出来的复习资料,被省教育局推荐给国家教育局出版,如今已经在全国各地的新华书店开始售卖。” 听到他立马,林爽眼睛当即亮晶晶地看向林希,“你就是林希?” 林希虽不知道对方为什么突然这么激动,还是礼貌地回应道,“你好,我是林希。” 得到她肯定的回答,林爽激动地伸出自己的手,“我能考上京大,全赖你那份复习资料。虽然我当过小学校长,还在教育局当干事,但从读五年级开始就开始运动,我的知识并不是非常扎实。恢复高考消息传来后,我四处找复习资料,后面从一个到山西下乡的同学那里,得了你整理的复习资料。” “我就是照着那份复习资料复习,刷题,最后成功考上大学的。” “当时我虽然到处找资料,但抱的希望很渺茫,毕竟那么短的时间,我觉得就算有人真有资料,也不一定愿意拿出来跟别人分享。毕竟多一个人分享那资料,就多了一个竞争对手。” “当时我同学说有资料的时候,我就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了。” “他说这份资料的整理者,对于分享自己整理的资料一点都没藏私,还把你不藏私的那番话说给我听。” “当时听了,我就在想,哪天有机会见到本人,我一定要好好感谢她一番。” 说完,林爽当即放下自己手上的大蛇皮袋,非常正式地跟林希鞠了一个躬,“谢谢你,林希同志!因为你的大方无私,让我顺利考上了这么好的大学。”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8 首页 上一页 83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