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针线房,陈娘子给她们四个一人赏了二百文,锦娘等人又给小四荷儿两个一人送了一对荷包,荷包里各放了十文钱。 人人都喜气洋洋的。 年节下,针线房算是清闲下来了,锦娘她们老老实实睡了几日。 等兰雪拿着衣裳请她过去缝补的时候,倒是说了不少话:“都说二房的大少爷身子骨不行了,二房都在预备棺材,准备冲冲喜。但你说巧不巧,二夫人有身孕了。” “真的啊?”锦娘用顶针顶了一下针头,有些诧异。 上回她去姑太太那里的时候,远远见过二太太吴氏一次,吴氏应该也是三十二三的妇人了。 兰雪正用扇子扇小泥炉,这是给蒋氏熬的小吊梨汤,旁边还备着摆的好看的鲜果干果几碟,她拿了一块雪梨塞锦娘嘴里,又道:“那还有假,我妹妹就在二房当差,她比我多得了一倍的赏钱呢。本来二老爷就很有钱,平日她得的赏钱就比我多,如今倒好,二夫人若是生了,又要得赏钱了。” “那可真是大喜事。”锦娘尝了一口这梨子,水汪汪的倒是真好吃,横竖二房的事情与她们倒是无甚关系。 兰雪的袄儿被火燎了个洞,锦娘选了颜色相近的先把洞补上,又随意绣了一朵小花儿,兰雪看了欢喜,还额外给了她两个梨,两个柑子。 见锦娘推辞,兰雪道:“且收下吧,我也没好的给你。” 大户人家的丫头们,能混到一定地位的,真真是人情世故极其通的很。上次托了嫣红的福,锦娘得了两身袄儿,她正想着送什么呢,兰雪倒是给了她提醒,去厨房让人准备点心那些嫣红未必看得上,与其如此还不如送她拿手的。 因而转身去了前头的东耳房,见着嫣红先福了一身:“前些日子多亏姐姐在夫人面前替我说委屈,夫人才赏了两身袄儿,只是我身无长物,也不送姐姐什么,就耽搁下来了。” 嫣红笑道:“我说那个也不是为了你,你们来府里做事也不容易。” “姐姐自然是侠义心肠,可若知恩不图报,我又成了什么人了。恰好上回裁衣裳的尺头还剩些珍珠白的缎子,就想拿姐姐的鞋样子,在上头绣三醉芙蓉的花儿,就是不知道姐姐要平头鞋还是别的?”锦娘有的只是些零碎布头,这些陈娘子是不收上去的,她唯一一张稍微大一块的便是这珍珠白的缎子。 听锦娘说什么“三醉芙蓉”,她有些心动:“就做平头鞋吧,我们做丫头的,总在外边走的多。” 她又在这里画了鞋样子,问起嫣红脚有没有拐子这些,嫣红见她如此细致,又夸了她一句,还道:“你慢慢的做就行,元宵后给我都成,这些日子也别总来前头,年节下,老爷二少爷还有夫人娘家侄子都过来请安,若是冲撞了不好。” 锦娘正欲说好,又听外头有个丫头过来道:“嫣红姐姐,夫人那里让你过去,说苗小娘有了身子了。” 方才还慢条斯理的嫣红倏地站了起来,锦娘心道她在现代总说古代嫡庶不明显是从父制云云,但真的完全没有区别吗?别说是古代,就是现代,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看嫣红这神色,也不像是没事儿的。 锦娘也只当苗小娘有孕,大夫人不自在,针线房恐怕又要为生出来的小少爷或者小小姐做衣裳鞋子,没想到这却是周家宅斗的开始,自然,这已然是后话。
第10章 锦娘从外头回来,看到秦霜儿不免上前恭喜:“我看你的好事要近了。” 秦霜儿正对着光亮在穿线,见锦娘这般,忙嗤笑:“你这人最爱作怪了,我有好事儿才怪了呢?” “怎么没有,苗小娘有了身孕了。你说她有了身孕,那些百纳被可不就得你做,这不就是好事近了吗?上次善姐还说苗小娘很大方的。”锦娘笑嘻嘻的。 屋里其余人也追问:“怎么前儿刚说二夫人那边有身孕,这边苗小娘也有了身子了。” 锦娘把手里的果子分完,又进了里间,边换鞋边道:“反正我只关心咱们活计会不会增多,旁的倒是无所谓。” 说罢,她坐在桌上研磨,开始画三醉芙蓉的花样子,以前在女学教她们画画的先生很擅长画没骨画,但是她没钱专门去采风,所以许多画都是在学堂临摹的。调出粉色、白色、墨绿三色开始下笔,画完之后,又勾边。 就在她画的时候,二姑娘的人把方巧莲喊了过去,说是二姑娘要穿的白绫裙找不到了,让她再做一件。 元宵节姑娘们的服侍多尚白色,等溶溶月光照下,有一股清冷脱俗之美。 只是锦娘没想到姑娘们的衣服也会不见。 她这话说出来,众人只是笑,江善姐嘴快道:“总不过是内贼干的了,偏还防着咱们外来的,我们不清楚里面的门道,就是偷也不知道地儿啊。” 这府里大多数人还是不错的,但有些家生子自个儿差事办的不好,还排揎她们,只要一做坏事就嚷嚷是外头雇的干的,说她们家几辈子都在周家做,不可能偷东西。 锦娘摇摇头,继续把花样子画完,一直忙到午饭时,四儿提着饭盒进来对她道:“锦娘姐姐,陈娘子说四姑娘那里要做两双弓鞋,让您吃了饭就去。” 弓鞋是裹脚的人穿的,四姑娘听说之前一提起裹脚就生病,好容易八岁了,家里人说她若是再不裹就过了年纪,所以去年年底裹了,她几乎都没下过床。锦娘很是同情,再看秦霜儿却是满脸羡慕,有些恶寒。 吃罢饭,她就过来四姑娘这边,四姑娘的住处挨着三姑娘,两人住的格局差不多,下人的数量也一样,但三姑娘已经很有少女的模样了,四姑娘只小那么一两岁却还是梳着童髻,看起来还像个小孩子。 “奴婢针线房的锦娘给四姑娘问安,特奉陈娘子之命给姑娘做鞋。” 四姑娘歪着头看她,又是一笑:“你就是针线房的锦娘,魏锦娘?” “是,奴婢正是。”她也没觉得自己多出名啊,怎么四姑娘好似有些诧异。 殊不知四姑娘周素素真没想到她遇到书中的人物,她前世读大学期间,看了一部网剧之后在网站上开始吐槽,没想到小有发酵,她每一条视频都有广告报价,未毕业就赚的盆满钵满。后来灵感枯竭,又看了一部人淡如菊大女主的宅斗文,据说这文还准备拍成电视剧,她真是吐槽欲爆棚,又知道这部作品有热度,都准备好了素材,就是没想到立马她穿越到这本小说里来了。 这本书叫《填房生存攻略》,女主是周家二夫人吴氏,她进门时丈夫有温婉可人如白月光的亡妻,下面有伶俐的爱妾,她见招拆招,最终赢得周府上下的称赞,也赢得了丈夫的心。而她看了这本书却很不喜欢这种双标虚伪的女主,更爱黑莲花大boss恶毒女配,上天厚待她,她穿到恶毒女配的女儿身上了。 而这锦娘本是小说里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还是评论区不少人提起,她才重新看了一下章节内容。这锦娘在文中出现的名字是魏小娘,说她是那位高傲的嫡兄周存之在外偷娶的二房。周存之的正妻虽然是个不好相与的人,她却能周全自己,还暗自挑唆人家夫妻不和,堪称是尤二姐战斗力爆棚版。 不仅如此,在周存之得罪上官被贬时,其妻趁机遣散妾侍,锦娘那时都三十五六岁了,还被一位年轻的衙内看上,她当机立断带着嫁妆改嫁,虽然是填房,但是正头娘子,竟然十分恩爱。 也因为她的故事被读者称为不合常理,说她一个三十六岁的残花败柳,竟然还能嫁官家公子,还过的这么幸福。 尤其是四姑娘现在看这锦娘,觉得很稀奇,没想到魏锦娘年纪这么小就在周家做活,也是,书里毕竟只是个连配角都算不上的,自然不用费大力气写,现在看来她本身就和周家有渊源啊? 只是周存之生的极其俊俏,潇洒自如,书里是个品味很高,爱娇花似的美女,怎么会看上魏锦娘的?她看起来胖胖墩墩的,脸跟粉桃似的,很平庸啊。 不过,她现在的当务之急却不是魏锦娘而是她母亲苗小娘。 但看了看自己所裹的脚,又很灰心。她本以为穿越过来,不说成为花木兰、梁红玉这样的人,至少在宋代还是很推崇李清照、朱淑真这样的才女,她一心有所作为,然而还不说什么嫡庶相争,妻妾相争,光一个裹脚,便是她亲娘苗小娘趁着她睡着帮她裹的,她根本抗争不过。 电视小说里那种姐妹们在亲爹面前相互攻讦,彼此下蛆在周家也根本不存在,因为亲爹除了睡觉都不怎么来后宅,有空让她们写字,他能检查一二,在这个时代算得上好父亲了。甚至姐妹们请完安后,都是待在自己房里,彼此串门竟然都有限,大家平日还要写字、做女红,全部人聚在一起的日子都不多。 长辈不叫回话,晚辈根本没法插嘴,连回嘴分辩都会认为不孝顺,哪里做错了,会有专门的嬷嬷们教导要守礼。 …… 锦娘觉得这四姑娘看她的眼神也怪怪的,她剪鞋样子的时候,觉得有些如芒刺背,还好外头绿缨过来说二夫人来,让姑娘们去陪客说话,她才能告退。
第11章 锦娘从四姑娘房里出来,就见众人簇拥着一粉雕玉琢的妇人,看样子应该就是二夫人吴氏。她三十来岁的年纪,头上戴着貂鼠卧兔儿,依稀能看到头上名贵的凤钗,身上穿着大红色瑞锦纹五彩罗袍,下面着重绡绒金挑线裙子,芙蓉面柳叶眉,纤手戴着嵌宝的戒指。 “真富贵啊。”锦娘叹道,这二夫人比大夫人还要富贵几分。 只听旁边的人道:“可不是富贵,二老爷虽然官途上一般,但却好经济,家中米谷烂仓,人家都说他是周家的邓通呢。” 吴氏此时进了正房,等蒋氏坐下,她方坐下,只是笑道:“本来早该过来嫂子这边的,二老爷说我身子不好,让我好好将养,现下我好了,一出来就过来嫂子这里了。” “知道二叔疼你,我送去的血燕是我娘家送来的,你每日熬粥服用,如此方好。”蒋氏道。 她妯娌二人素来关系不错,所以吴氏含笑见侄女们过来,都是夸了又夸,尤其是对大姑娘师师很是喜欢:“看着便端庄可人,都是嫂子教的好。” 四姑娘也在其中,她是非常讨厌吴氏的,甚至看到她心里就忍不住厌恶。这种人淡如菊又爱玩双标的媚男女主,谁会喜欢呢?在那本小说里,她最讨厌的就是吴鸾。 当然蒋氏也算不上什么好东西,这也是个大婆教的,仗着正妻和家世的身份总是目无余子,高高在上,这两人也算是臭味相投了。 吴氏是来和蒋氏商量一起给姑太太过生辰的:“她是正月十八的好日子,平日姑太太和侄女儿都在嫂子这里住着,我们也照看不到,我就想着等那日不如在我们那花棚下摆几桌,嫂子看如何?”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44 首页 上一页 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