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蔡老太太哪里是怀疑她,相反,她还在心里感慨:经过这一遭,小孙女也懂事了。 这孩子估计是害怕了,爹可能瘸了,娘也可能保不住,这是想多干活,怕家人嫌弃,将来没有依靠。 这么一想,老太太的眼神柔和下来,说:“行,你今年八岁了,咱们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你学学干也好。” 反正家里也没有油,还能怎么折腾。 蔡老太太吩咐大儿媳妇儿,“老大家的,今个你烧火,我老婆子亲自指导鱼宝做饭,早学早好,将来找了婆家……” 后边的话自动被李鱼儿省略,她心里此时只有一个念头:肉!我要吃肉! 茅草棚子一目了然,杂七杂八的东西,调料却只有一罐盐。 蔡老太太使出了好大的劲,才舍得拿出一块一斤左右的鲸鱼肉。 李鱼儿笑着说:“阿奶,这些今个儿都得做了。” “都做了?”老太太嗷一嗓子叫了起来,吓得一旁的张氏烧火棍差点掉了。 这个侄女今个儿好像胆子特别大,连老太太的权威都敢挑战。 “什么少爷小姐啊!不年不节的,一顿吃几十斤肉!”老太太炸毛了。 李鱼儿也不生气,嬉皮笑脸的说:“阿奶,你听我说,那鱼老大了,有好几条船那么大,根本吃不完。要是不赶紧吃了,过几天天气缓过来就坏了。您觉得是撒欢吃进肚子里好,还是让它坏了好?” 一听这么多肉,还可能坏了,老太太坐不住了,“走!咱现在再去弄些回来。” 虽然金沙滩在兔岛北岸,又是腊月天,村民都在船上猫冬,根本不会去那地,但蔡老太太就是心里慌,肉还是放进自己家里才踏实。 “弄啥?”就在这时,李老汉回来了,他老远就听见老妻洪亮的声音,到了跟前,一眼就瞅到箩筐里的肉,“吆!哪来的肉?” 家里已经好久没吃肉了,上次吃肉还是大半年前,一小块肉,剁碎了煮菜,一人也就吃点肉沫咂咂味。 但好歹也是油水不是? 人长时间不沾荤腥不行,容易得大肚子大脖子病。 蔡老太太见老头子回来了,也顾不得鲸鱼肉了,接过他递过来的背篓,着急的问:“人咋样?” 李老汉叹了口气,说:“老二的腿是保住了,郎中说,过了今晚,不发烧就可以回家养着了。” “那,那娟子母子呢?” 说完,蔡老太太有些担忧的看了眼李鱼儿,怕孩子听到不好的话。 “郎中说,养着,若吃的好……就没事了。” 郎中这话说的相当委婉了,吃的好?家里过冬的粮食都卖了一半,还欠村民二百个大钱,明年的鱼税都用了,咋吃好。 这么一想,两人不由自主的将目光投向一篓子鲸鱼肉。 死水一般的心里又隐隐生起了一丝希望。 第7章 一鲸落,万物生 “这是鱼宝儿在金沙滩发现的鲸鱼肉。”老太太简单将事情说了一遍。 老爷子的眼神亮了亮,“这是稀罕物,拿到镇上能卖不少钱。” 若遇到敞亮买家,说不定鱼税和债都能还上了。 李老汉迫不及待要去金沙滩看看,不亲眼看看到,他心里不踏实。 李鱼儿趁两人说话,已经将鱼篓里的鲸鱼肉都拿了出来,放在水瓮里化冻。 大伯母话不多,但干活利索,火已经升起来了。 她朝锅里倒入适当的清水。 兔窝子村背靠低矮的丘陵南山坡,山上有一口清泉,名为响水泉。 泉水汇聚,向山下流出一条小溪白蛇溪,白蛇溪弯弯绕绕的流进南山前的低洼处,形成了一片草甸子,叫南甸。 南甸里零零散散分布着一些水湾,水湾里长着芦苇和灌木丛。 兔窝子村民吃水都靠这条小溪,村民在溪水下游用小石头铺了一个干净的水池,平时吃水就去水池挑水,洗菜、洗衣服就去水池下游溪水边洗。 李家那口铁锅不知道用了多少年,锅底的锤印早已被磨平,只有锅边还能隐约看出一些锤印。 太阳还没落山,老两口到底是没忍住跑去金沙滩了。 李鱼儿也不拦着,人啊,有了奔头才有精神头活下去。 让他们亲眼证实一下,也能给两人一个定心骨。 水烧开了后,李鱼儿用葫芦瓢将水舀进一个木盆里备用。 鲸鱼皮外边有一层不能食用的薄膜,需要剔除。 鲸鱼身上几乎都是纯脂肪,没有肌肉,鲸鱼肉呈淡粉色,内含丰富的鲸鱼脂肪,是天然的动物油脂,蛋白质丰富,微量元素含量高。 特别是皮下三寸,格外的鲜嫩,在前世的餐饮界,曾一度被比作肉黄金。 关于鲸鱼的烹饪方法,李鱼儿首先想到的就是原汁原味的鲸鱼刺身。 她曾有幸吃过一次,也是搁浅的死鲸鱼,一口下去,鲜味儿在嘴里爆开,简直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李鱼儿拿起有了豁口的菜刀,快速的片生鱼片,虽然刀有些钝,但用来切比较软的鱼肉毫不费力。 鲸鱼肉的切法和普通的生鱼片不同,不能太薄,要薄厚适当,这样才能最好的发挥鲸鱼肉脂肪多的特点。 李鱼儿娴熟精准的刀法看的一旁烧火的张氏一愣一愣的,但她向来是个沉闷的性子,看到什么奇怪的事也不敢说,也不爱管。 李鱼儿对此十分满意,就算她说了,她也有一万个借口能圆过去。 原主虽然不掌勺,但是从小帮家里剖鱼,切鱼,晒鱼干,有一定的刀功基础。 她将切好的生鱼片在温水中焯一遍水,然后在附近干净的雪地上用刀铲了一块雪,扔进准备好的冷水碗中,用雪水浸泡冰镇鱼片。 这样做的目的是迅速的锁住鱼片的鲜味,冰镇一分钟即可。 李鱼儿快速将鱼片捞出,摆入一个木制的像盘子一样的东西里。 她迫不及待的夹起一块放入口中。 大厨先尝尝味道,合理。 入口即化的绵软口感简直太美妙了! 李鱼儿又吃了几片,然后随手拿起一个木碗装了些递给张氏。 “大伯母,你尝尝。” 张氏震惊的愣了一下,随即摇头。 公爹和婆母还没吃呢,她怎么敢偷肉吃。 平时李家吃饭,婆母没有像其他人家那样分饭就已经很和善了,怎么敢先吃。 李鱼儿想到大伯母主管厨房,以后用到她的地方可能很多,日后她要搞什么动作,还需要大伯母从旁协助,最起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行个方便不是。 于是,就想把她拉上贼船,偷吃嘛,一回生,二回熟不是。 李鱼儿劝道:“大伯母,侄女第一次做吃食,怕做的不好,被阿爷阿奶笑话,麻烦你帮我尝尝,不行我也好改进。” 看着碗里柔软粉嫩的鱼肉,张氏嘴里忍不住分泌出唾液。 说来也奇怪,侄女什么也没做,就是把那鱼片在水里涮了一下,怎么闻着就这么香呢。 鬼使神差的,她竟然接了过来,拿筷子夹了一片放进嘴里。 张氏的眼睛瞬间瞪圆了,鲜!太鲜了! 鱼肉怎么能一点不腥呢。 她赶紧的吃了起来,见李鱼儿笑着看向她,又不好意思的笑了。 但手里的速度一点不慢,很快就吃了小半碗鱼肉。 她窘迫的将碗放进一个木桶里清洗,似乎这样就能消灭罪证。 李鱼儿心知肚明,两人此时关系算是拉近不少。 天色不早了,她家可没有油灯和蜡烛,必须赶在天黑前将饭做好。 李鱼儿让大伯母继续烧火,要小火。 等锅再次烧干了,李鱼儿用筷子夹起一块连皮带肉的鲸鱼肉,沿着锅缘润锅。 接着,拿起微微解冻的鲸鱼肉,将一块切成手掌大小、半寸厚的肉块,放进润好的锅里煎制。 鲸鱼的脂肪非常容易转化成油脂,这是鲸鱼肉区别于其他肉类的一个明显特点。 被火轻微灼烧的鲸鱼脂肪快速的分解成油脂,沿着锅壁朝锅底缓缓汇聚,滋滋的冒着香味。 张氏一边烧火一边贪婪的闻着香味。 只有过年走油的时候,她才闻到过这种香味,哪怕是闻,都能让人十分满足。 香味四散着向四周飘去,幸亏兔窝子村的渔民彼此住的比较远。 因为船下海需要足够的空间,又怕下海后船相撞,所以,村民选择船上坞的地点都有些距离。 加上天冷,刮着小西北风,香味刚从灶棚冒出来,就被风刮走了,也就没能传出去太远。 很快,半篓子鲸鱼肉就被炼成了鲸鱼油。 鲸鱼脂肪经过小火炼制,几乎不会剩下多少固体残留物,不像猪肉炼油会留下很多油滋啦。 但留下了一些香脆的炸鱼皮。 鲸鱼皮厚,弹性好,有嚼劲,油炸后的鱼皮香脆可口。 是天然的美容养颜圣品,这要是放在前世,又是一道备受欢迎的顶级美食。 正在烧火的张氏嘴里突然被塞了一块炸鱼皮,不等她反应,香酥的鱼皮就已经碎裂,油炸食物的香味在她嘴里四散。 她下意识的嚼起来,真香!香的咬掉舌头都不知道疼! 李鱼儿也一边炼油一边吃。 鲸鱼肉的出油率非常高,练了整整一坛子的油,大概有五斤左右。 装油的棕黄色粗瓷陶罐本来是蔡老太太拿来腌菜的,前几天李家借村民钱的时候,给拿去当谢礼,挨家挨户分了。 此时就空了,正好给李鱼儿装鲸油。 接下来是炒菜,家里的粮食卖了一多半,但是干海货和海菜干还有不少。 他们家过冬只准备了一百斤的粮食,其实是要拿干海货混着粮食吃的,不然一百斤就算一天两顿,全是稀的,也不够三代人吃到开春。 泡发了一些紫菜,又舀了一碗黑面,李鱼儿打算做肉卷饼。 铁锅刷油,倒入适量调好的面糊糊,很快,一张薄饼皮就做好了。、 之所以打算做卷饼,一者是因为缺少食材和调料,再者是因为家里粮食不多,做馍馍费粮,摊成饼就很出货,还熟得快。 一碗面和成了一小盆面糊糊,烙出来大几十张饼皮。 在装饼的盘子上倒扣一个小木盆,李鱼儿让大伯娘端进船舱放着。 张氏将饼皮放到甲板上,又在上边盖上一层破衣服保温。 第8章 商量卖鲸鱼肉 摊好了饼皮,李鱼儿又煎起了鱼排。鲸鱼排在前世,也是一道名菜。 由于鲸鱼肉的脂肪有一种特殊属性,遇火会快速的燃烧。 李鱼儿将鲸鱼肉切成薄厚大小适当的块,放到火候适当的铁锅上炙烤,鲸鱼肉一沾到火,外层快速的燃烧起来,瞬间在鱼肉表层形成天然的焦糖色。 此时转小火,将鲸鱼肉放到锅里慢慢煎。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1 首页 上一页 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