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鱼就更简单了,说到底就是个火候问题,这两道菜关键之处就在于这秘制的料汁。 料汁的配方才是大头,咱们白送菜方子,显得咱们大度,接着再说卖料汁的事,不就好说了吗?” 蔡老太太越听越激动,“你个鬼灵精怪的小东西,这磕了头,咋还变聪明了。亏你能想到这么精的主意,行,我知道了,就按照你说的来。” 李鱼儿趁机拍马屁道:“那待会还要靠阿奶表演了,咱家能不能重新过上好日子,还得靠阿奶,您可是咱家的主心骨啊。” 想到家里的情况,蔡老太太再有些怯场,也要硬着头皮往前冲。 第13章 谈判,过招 不出意料,鲸鱼刺身和香煎鱼排都俘获了钱掌柜的心。 这两道菜,也是经过美食家们多少代的研究和改进,才能成为顶级烹饪方法的菜谱。 接下来就是谈价格的时候了,菜谱白送,料汁才是李鱼儿要卖的。 钱掌柜让人请几人入座,并上了茶和点心。 即使经过之前的相处,李老汉夫妻在钱掌柜面前仍然是十分拘束。 椅子只坐了一小边,脸上表情依然拘谨、不自然。 钱掌柜见此,开门见山道:“老嫂子不愧是海边人,做的鲸鱼肉十分的地道、有特色,不瞒两位,我对你们的菜谱很感兴趣,有意收购,不知两位意下如何?” 李老汉不自觉的看向老妻,蔡老太太这次没有直接当面向李鱼儿征求意见,她们之前在后厨已经商量好了,李鱼儿已经尽可能的将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情况猜测了一遍,并教了蔡老太太一些应对的话术。 “钱掌柜,您的意思我们晓得了,但这菜谱我们不卖。”蔡老太太语调有些生硬。 钱掌柜倒没生气,只是这个答案非常的出乎他的意料。 从几人的穿着来看,就知道几人家境并不富裕,又不是做吃食买卖的,有人买他们的菜谱,按理说应该很乐意卖的呀。 见钱掌柜面上依然一派平淡,蔡老太太后背都开始出冷汗了。 李鱼儿伸出小手,在桌子下,不轻不重的握住了蔡老太太的手,给她打气。 蔡老太太稳了稳心神,才接着说:“钱掌柜,您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收购鲸鱼肉的价格也公道,我们很感激,决定将菜谱送给你们。” “哦?”钱掌柜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一下。 在商场混了很多年,贪婪的人他见的多了,主动让利的还见过。 他深知一个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合理的大方背后往往潜伏着更大的贪婪。 过去,他也经历过几件类似的事情。 不过,一般遇到这种情况,无非两种情况,一种是所图更大,一种是另有他求。 此时,钱掌柜开始重新打量起眼前的几人。 难道是他看走眼了? 他不说话,等着对方先开口。 蔡老太太回想着小孙女之前跟她说的:如果对方没有生气或者追问,您只管继续说。 “钱掌柜,这菜谱我们是真心要赠与贵酒楼的,但是我们有一个小小的请求。” 钱掌柜眼睛眯了眯,心里有了几分好奇,点头示意对方接着说。 蔡老太太此时紧张的握着孙女的手不自觉的用力,李鱼儿有些吃疼,抽了抽手。 蔡老太太才后知后觉的松了手,紧张的说到:“您吃鱼的时候也尝过我们调配的料汁了,不知道您感不感兴趣。” 钱掌柜抿了口茶,笑着说:“酱汁调的确实别有特色,倒是个新鲜的,老嫂子是打算卖酱汁方子吗?” 蔡老太太心下一喜,钱掌柜的反应和鱼宝儿说的一样。 于是,她接着:“我们不卖方子,只卖料汁。” 海鲜蘸料其实他们酒楼也会调制,还不止一种,虽然没有李鱼儿他们调制的味道特别,但也足够撑起几道菜了。 从他们手里进料汁也不是不可以,但是麻烦又没有自己的东西用的放心。 他缓缓开口道:“市面上海鲜蘸料的方子不少,卖不上价格,不如你们直接将方子卖给我们酒楼,倒少了不少麻烦。” 又被孙女猜中了,蔡老太太此时心里越来越稳定了。 此时的她就跟做梦一样,从没想过有一天,她还能和鑫浦镇第一酒楼的掌柜谈生意,刚开始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说话时嘴都有点漂儿。 蔡老太太故作为难的说:“这料汁是我们祖上传下来的,卖了吧,着实有些舍不得,但祖辈也没说不能出。 而且这个蘸料可不仅能蘸海鲜,炒菜也能当一种调味。” 钱掌柜心下了然,买方子有门,左右不过是价格多少的问题,于是说道:“五两银子,我们弄潮楼不是那欺负普通百姓的黑店,老嫂子意下如何?” 五两!五两! 都够买一艘新的大乌篷船了,就这么一会功夫,老二家吃饭的家伙就回来了? 这些钱加上卖鲸鱼肉的银子,足够李家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恢复正常生活。 说不定,还有剩余。 蔡老太太高兴的点头说:“掌柜的敞亮,不愧是第一酒楼的掌柜,就按您说的办吧。” 一旁的李鱼儿并没有出声阻止,她理解蔡老太太此刻的心理,长久的卖蘸料确实比直接卖方子更有利,但麻烦也很多。 需要经常送货,还要承担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不如直接卖方子省心。 最后,蘸料方子加上鲸鱼肉一共卖了将近7两银子。 钱掌柜贴心的给了一个五两的银锭子,剩下的全是铜板。 蔡老太太身上藏了五两银子,剩下的分着放在她拐着的箩筐里和李老汉的挑担里。 抬脚刚跨出弄潮楼的后门槛,李鱼儿就眼尖的看到有个鬼鬼祟祟的人影藏在不远处的胡同里,探头探脑的朝这边看。 她拽了拽蔡老太太的袖子,贴耳小声说:“阿奶,巷子里藏了人,估计不是好人,咱们还是从另一个门出去吧。” 此时,已经过了朝食,大堂里的客人已经都散了,只有几个伙计在忙着收拾碗筷。 见几人又回来了,钱掌柜笑着看向他们,眼里带着疑惑。 李鱼儿小声说:“叔叔,后门巷子里有坏人,我怕。” 钱掌柜明白了,这是被混子盯上了,他让来福去正门口探了探情况,见没有可疑人等,就让几人从正门出去了。 李老汉两口紧张的不行,这辈子身上都没带过那么多银子,这要是丢了,他们下半辈子可不得后悔死。 李鱼儿无奈的说:“阿爷阿奶你们别紧张,这样更加打眼。” 果然,两人东张西望的行为,引来不少路人的侧目和好奇。 李老汉强自镇定下来,说:“咱们赶紧回吧。” 李鱼儿是打算去医馆看看爹娘和弟弟的,今天他们就要出院了,还不知道什么情况呢。 正所谓一分钱难倒英雄好汉,大伯父子三人身上没有多少钱,行事肯定不顺利。 于是,李鱼儿说:“阿爷阿奶,你们忘了,今天阿爹阿娘还有弟弟要回家啊,咱们来前说好了一起回去的,鱼宝儿想他们了。” 李老汉老两口怎么可能忘了自己的儿子们还在医馆,但身上那么多银子,他宁可先送回去,再回来。 一时间,几人为难了,是回去还是不回去。 “老婆子,要不我去接人,你们先回去。”李老汉提议分开行动。 “你去还不如我去。”蔡老太太不放心老伴儿一个人办事,他心粗,又没有什么主见,怕是很多地方不周到。 特别是老二媳妇儿还是个坐月子的女人,不方便。 她是当婆婆的,早该过来看着了。 蔡老太太心里此时带着一股豪气,她心想,自己刚才可是和和镇上第一酒楼的掌柜,谈了一笔大买卖,也算是经过大场面的人了,遇事不能慌,她能行。 “走!去医馆!都去!”蔡老太太拍板道。 第14章 医馆寻亲 这个时辰,医馆正忙,一听是来接病人的,药童一边给客人抓药,一边指着通往后院的侧门。 “从那儿进去就是。” 医馆的后院不大,伙计的宿舍,灶房,茅房,还有几间给病人用的房间,排成一排,一目了然。 济世堂开在鑫浦镇最繁华的街道,距离弄潮楼不远,店铺不大,来往的病患却不少。 看来古往今来,医院生意都很好,李鱼儿忍不住在心里吐槽。 这时,一个少年从堆满柴火的房间出来,迎面朝这边走来。 他身上穿着打了很多补丁的棉袄,嘴里叼了一根草,手上端了一碗冒着热气的药,慢悠悠的朝这边走来,整个人看起来像一条佝偻的虾米,懒洋洋的。 “二蛋,你个杀千刀的,不能好好端药吗?你爹娘还指望这救命呢,洒了咋整?” 蔡老太太一眼就认出眼前的少年,是她那不争气的二孙子。 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像只灰耗子成精一样,没个人样。 被骂了,李延安也不恼,像是没听见一样,叫了声:“阿爷阿奶”。 继续端着药,耷拉着眼皮儿,慢悠悠走了。 蔡老太太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心里一口气下不去,脸色有些涨红,嘟囔了几句,跟着人朝屋里去。 李鱼儿心里惊讶,这就是她一母同胞的亲哥哥,看着像个退休没事干的小老头,一点朝气都没有。 “阿奶!你们来了。”一个脆脆的声音落下,柴房里又出来一个高挑的少女,身上穿着一件褪了色的红袄子。 即使是粗布麻衣,穿在她窈窕玲珑的身上,也好看的紧。 李鱼儿惊讶的下巴都能掉地上,这肤白貌美大长腿的姑娘是她的堂姐? 老李家这基因贫富差距也太明显了。 她哥哥人衰是衰了点,但个头样貌还算周正,而眼前亭亭玉立的少女就更出挑了。 跟蔡老太太完全不像一家人。 大伯母张氏一张圆圆的脸蛋,大伯父更是完全随了阿奶,身材矮粗,样貌平平,这大堂姐却长得明艳俊俏儿,五官很像她阿爷。 这是典型的隔代像啊,还是净往好地方像。 “鱼宝儿,你怎么也来了。”李梅儿很快就发现李鱼儿了。 李鱼儿这下高兴了,大堂姐没像她哥那样,直接无视了她。 李鱼儿甜甜的喊了一声:“梅儿姐。” “饿了吧,给你。” 怀里被李梅儿塞了一个热乎乎的东西,只穿了芦花袄子的李鱼儿早就冻的不行,怀里被塞了一个温热的东西,身体都暖呼呼的,心里也暖呼呼的。 她低头一看,是一个黑乎乎的饼子。 心里猜想,大堂姐一定是大早上就给爹娘熬药,早饭都没来得及吃,还给了自己。 “大堂姐,我不饿,我刚才吃了点心,这个给你吃。”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61 首页 上一页 10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