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外头有丫鬟回禀,说是顾家表姑娘来贺寿了。褚老夫人一愣,下意识朝坐在下头的庶女虞氏看去。 身边的忠勇公老夫人疑惑道:“方才见了你那外孙女儿,不就是顾家那个吗?怎么又多出个表姑娘来?” 褚老夫人解释道:“是顾家原配苏氏生的大姑娘,她父亲去了,这回便跟着一块儿到京城来了。” 忠勇公老夫人这才明白过来,心里却也嘀咕,既都是顾家的姑娘,怎么不一块儿过来,别是元国公府这庶出的姑奶奶心思狭窄,不想叫原配生的女儿露面吧。 在场的其他人也觉着有些奇怪,还有人记起了前些日子永康伯府发生的那件事情,便三三两两小声嘀咕起来。 “被永康伯夫人退婚的就是这顾大姑娘吧?怎么我听说当日还是虞氏陪着她去永康侯府的,瞧着也不像是那种容不下原配女儿的继母呀?” “这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事情多的是,谁知道她是不是面慈心狠,要不然怎么不带着这顾大姑娘一块儿过来。” 这些话传到虞氏和顾锦耳中,虞氏好不容易挤出笑来解释道:“这孩子前些日子生了场病,我心疼她便想叫她多将养些日子。” “没想到她倒心诚,硬要来给母亲贺寿。” 说话间,顾窈已经跟着丫鬟走了进来,她穿着一身鹅黄色绣玉兰花褙子,梳着流云髻,发上簪着一支羊脂玉雕海棠花簪子,眉若远山,肌肤白皙胜雪,黑发如瀑,周身透着一股子惊心动魄的美。 室内的窃窃私语全都停住了,视线不约而同落在顾窈的身上,这般美人,当真是少见,便是宫里头的娘娘们怕也及不上。 顾锦看着顾窈一出现,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脸色瞬时难看极了,用力攥紧了手中的帕子。 她这大姐姐真是好心机,明明昨日答应了母亲不过来,这会儿却是来了。 难不成,她还想着凭着这张脸讨了这些老夫人、夫人们的喜欢,嫁入高门去? 也不想想,娶妻娶贤纳妾才看色,她这张狐媚的脸,只配为人妾室。 顾锦看了眼不远处脸色同样难看的永康侯夫人,心中更觉着如此。 顾窈缓步上前,盈盈拜下:“窈窈祝老夫人松柏长青松鹤延年。” 褚老夫人笑着道:“快起来,你还病着,该听你母亲的话在屋里养着才是,何苦强撑着来这一趟。” 顾窈笑了笑,道:“母亲心疼我我自是知道,只是我自打住进国公府,便得老夫人诸多照顾,心里感激不已,今日老夫人大寿,如何能不来给老夫人磕个头。” 顾窈说着,便双手递上了贺礼。 老夫人身边的常嬷嬷上前接过,递到老夫人手中。 褚老夫人打开檀木盒子,见着里头放着的一卷抄好的法华经,打开一看,只见泥金字迹娟秀雅致,笔画分明,端庄不露锋芒,竟是透着几分沉稳大气,颇有几分意外,出口称赞道:“你这孩子,竟是写的一手好字,往后得空呀多教教你嫣姐姐。” 顾窈含蓄笑笑,道了声老夫人谬赞了,便退下来走到了继母虞氏面前,对着虞氏叫了声:“母亲。” 虞氏心中窝火,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却也不好说什么,嗯了一声,只叫她站在了身后。 不远处,永康侯府大姑娘谢娆忍不住道:“这顾大姑娘便是父亲之前给兄长定下…….” 她话还未说完,就被永康伯夫人瞪了一眼:“别胡说,你兄长是什么出身何等风姿,她如何配得上?” 永康侯夫人脸色难看,心想这顾窈真是不知廉耻,她那日都将话说得那般难听了,她今日还巴巴的出现在这里,也不想想自个儿那身份,也配当他们永康侯府的世子夫人? 很快就开宴了,宴席热闹非凡,美味佳肴。 期间,宫中虞贵妃娘娘赐下寿礼来,老夫人跪谢了恩典,又重新入座。 之后老夫人却是有些心不在焉,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眼底不由得透出几分失望来。 长房大夫人范氏在心里轻轻叹了口气,她如何猜不出婆母在想什么,婆母是盼着宫里头皇上的赏赐。 自打一年前二皇子去后,他们显国公府便元气大伤,大姑奶奶如今虽贵为贵妃,却也没有了往日里的恩宠。外头那些人,有的是等着看他们显国公府的笑话的。 所以,老夫人这六十大寿,也是办得风风光光的,可再如何风光,娘娘再如何赐下寿礼,也比不过皇上赐下一幅亲手写的“寿”字,好叫众人知道,二皇子虽去了,可娘娘的恩宠,他们显国公府的恩宠还在。 老夫人心里再如何期盼,直到宴席结束,都没有等来皇上的赏赐。 等到送走了宾客,老夫人脸上的笑意终于是挂不住了。 大夫人范氏扶着老夫人进了里屋,又亲手倒了盏茶递到老夫人手中:“母亲,兴许皇上忙着前朝之事,才没赏赐下来。” 老夫人看了范氏一眼,重重叹了口气:“皇上忘了,便是娘娘在皇上心中分量轻了。二皇子去了一年,皇上对娘娘的怜惜总是要一日一日淡下去的。所以,我和老大才想着送府中的姑娘进宫,协助娘娘。若能承宠一举诞下皇嗣,便能恢复咱们国公府昔日的底气和风光。” 听着婆母的话,范氏心中不由得想到了长女虞朝,自己这女儿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倘若能进宫侍奉皇上,来日承宠生下皇子…… 她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面带迟疑开口道:“可是,娘娘性子强硬,兴许并不想叫府中姑娘进宫。” 听着她这话,老夫人却是道:“娘娘再不愿意,看今日这情形,怕也看清楚了自己的处境,知道除了这个法子,再无路可走了。” …… 景阳宫 虞贵妃沉着脸,紧咬着嘴唇,片刻才缓缓道:“皇上竟是这样的脸面都不肯给本宫做。” “一个寿字而已,本宫侍奉皇上这么多年,竟连这点儿体面都没有吗?” 听着自家娘娘的话,方嬷嬷脸色一变,忙道:“娘娘慎言。” 今上的性子这宫里头哪个不知,便是娘娘被封了贵妃,也未见得在皇上心里头有多大的份量。 娘娘倘若去求,皇上兴许便应下了,偏偏自家娘娘不肯去,怕透出风声叫六宫妃嫔看低了她。觉着她失了皇子,连这点儿体面都要和皇上求了。 可如今宴席散了,皇上那边儿什么动静都没,娘娘不是更难受吗? 这话她不好直言,只能出声宽慰道:“皇上公务繁忙,兴许是忘了呢。” “忘了?”虞贵妃的眼底带着难掩的苦涩,“若本宫的珣儿还在,皇上还会忘了吗?” 虞贵妃长叹一口气,平复了下心情后才又淡淡开了口:“传话出去,就说本宫病中寂寞,想叫府里姑娘们进宫陪伴几日。” 方嬷嬷微微一顿,心中不觉心疼自家娘娘,二皇子去后半年,老夫人进宫旁敲侧击提起过这事情,被娘娘一口回绝了。如今娘娘看清了形势故而松了口,可娘娘心里头哪里能好受。 只是,为着长远,娘娘却是需要一个皇子,娘娘恩宠渐少,因着丧子的缘故身子也大有损伤,与其抬举身边的宫人,倒不如叫府里送位姑娘进宫,好助娘娘一臂之力。 只是,府里嫡出的两位姑娘她都见过,大姑娘虞朝性子好,又有才情,可姿色终究比不过二姑娘虞嫣。可偏偏,二姑娘性子又有些跳脱。 也不知,娘娘中意哪个。
第3章 承佑帝 御书房 承佑帝坐在案桌后,手里拿着一本折子看着。 总管太监崔公公瞅了瞅外头的天色,心中暗暗叹了口气。 都这会儿了,皇上定不会给国公府赐下寿字了,可想而知景阳宫贵妃娘娘是何心境。 不过,皇上本就不重女色,这些年旁人只以为虞贵妃得宠,可他却是看得明白,虞贵妃那份儿恩宠,也就是层窗户纸,轻轻一戳也就破了,要不然,今日国公府老夫人寿辰,皇上岂会连个寿字都不赏赐? 皇上这是厌了虞贵妃拿故去的二皇子说事,帝王心中一但有了厌烦二字,虞贵妃这恩宠便也算是完了。 想想这六宫妃嫔,也着实是生错了时候,若生的早些,先帝也是个时常去后宫的,若生的晚些,兴许也能凭着姿容夺得恩宠,偏偏,今上性子这般冷淡,哪个都不能叫他上心。 “今个儿国公府寿宴可是热闹?”承佑帝突然出声问道。 崔公公愣了一下,忙回禀道:“回皇上的话,京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大多去了,不过,比起往常,到底是少了几分热闹。譬如大长公主和敬惠长公主便没去,只派人送去了贺礼。” 承佑帝脸上看不出喜怒,崔公公迟疑了一下,又道:“说起来,今日寿宴上发生了一件事情,倒也有趣。” 承佑帝朝他看了过来,崔公公心中一松,便接着道:“这事还要从半个多月前说起,国公府庶出的姑奶奶带着两个女儿从绍兴回京投靠娘家,这大姑娘乃是她夫君和原配所出,二姑娘才是她亲生的。只不过,这庶出的姑奶奶虞氏是个慈母,将大姑娘当作自己亲生的女儿。一到京城,就带着大姑娘去了永康侯府,只因着永康侯当年对顾家老爷有过救命之恩,便留下玉佩允诺两家结为姻亲。谁知顾老爷一去,永康侯夫人如何肯认下这门亲事,说了好些难听的话,将二人赶了出来。之后,这顾大姑娘便病了一场,近几日才好些。” “若是这个便也罢了,虞氏慈母之心,着实可赞,外人不过说一声永康侯夫人背信弃义刁难孤儿寡母,可偏偏,今日宴席上,这虞氏带着嫡亲的二姑娘露面,过了好一会儿,这大姑娘才自己一个人来给老夫人拜寿了,虞氏当时就愣住了,一干女眷们也低声议论起来,说虞氏是故意不将这顾大姑娘带出来给人瞧,继母到底是继母。” “听说这顾大姑娘生的是花容月貌、国色天香,一露面就将那二姑娘衬托得如那绿叶一般,便是京城里的姑娘们,也无人能有她貌美。” “依奴才说,容色在其次,端的是她这份气度和胆色,寻常女子都不及她。要知道,除了她那继母,宴席上还有那永康侯夫人,发生了那样的事情若换了别家的女子,早就没脸见人,兴许躲在屋子里哭呢,偏这位,坦坦荡荡的出现在人前,也不知那永康侯夫人心里头是何种滋味儿。” 承佑帝眼底涌起一抹兴趣来:“是吗,听你说来,这女子倒是有趣。” …… 这边,顾锦一进了屋子,就没忍住抱怨道:“母亲你不是说顾窈都答应了今日不露面了吗?这是怎么回事?” 想着宴席上顾窈一张脸立时将她比了下去,抢了她所有的风光,顾锦心里头就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跑去紫竹院伸手抓花了顾窈那张狐媚的脸。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25 首页 上一页 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