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母和贤王妃可是亲家,这些年也慢慢熟悉起来。 早在贤王妃刚生产后没几天,林母便去贤王府看望过。 “一双儿女长得都很好,一看就机灵得很,以后有了这两个孩子陪着,贤王和贤王妃总算是不用再沉浸在失去儿子儿媳的痛苦中。” “娘,您也别想那些了。姐姐姐夫肯定会在某个地方快乐的生活着的。” 母子俩坐在马车上简单聊着,聊到林笑儿的时候,心情总是不受控制的有些低落。 “娘也看开了,你姐啊,不是个普通人。再说你媳妇马上也要生了,娘还得帮着带孙子呢,也没那么多时间想你姐咯。” 贤王府一行,林玉山心里安定了很多。 就算现在林笑儿不在贤王府了,他们到贤王府受到的待遇跟以前还是一样。 贤王和贤王妃,真的是很开明,思想很包容的夫妻俩。 刚出生不久的两个孩子,果真如林母说的聪明可爱。 一男一女,长得十分相像。 住在贤王府帮忙贤王妃调理身体的林月也说了,贤王妃能在这个年纪平安生下两个孩子,简直是太厉害。 说着又不免再次崇拜了自己师傅一把。 罗神医,果真就是神医。 只有知道内幕的罗神医知道,这一切,其实都是林笑儿那个丫头对贤王夫妻俩冥冥之中的补偿罢了。 林玉山回京没几天,妻子也开始发动。 休假在家的他,全程都陪在院子里,给妻子加油打气。 五六个时辰后,妻子诞下儿子,他晋升为父亲。 随之而来的,还有皇宫里出来的圣旨。 他连升三品,一下变成了从四品的户部侍郎,休假结束后就到户部上任。 林家可谓是双喜临门。 京中相熟的人家,得到消息后,上林家祝贺的人,来了一波又一波。 林玉山原本以为休假在家能好好休息陪着妻儿一段时间,没想到接待客人让他忙得焦头烂额。 好在妻子看到他搜罗回来的各地不同的小礼物,感受到他对她的心。 也丝毫没有怨言。 一切都朝着好的地方发展,林家如此,大尹朝亦是如此。 林玉山休假结束到户部上任没几天时间,皇帝竟然拟了圣旨,把皇位禅让给太子。 这在大尹朝上下顿时就掀起了一阵热烈的讨论。 当今皇上是个明君,为大尹朝做出的努力,老百姓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样一位明君,在这个年纪竟然主动禅让了皇位,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接着又一道旨意传出,后宫嫔妃但凡是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的,全部可遣散出宫,放她们自由。 林玉山现在有了上早朝的资格,宫里这些变化,也是他后面才了解的。 原来皇帝外出微服私访回宫后,跟辅佐太子的大臣们了解了太子大半年来的所作所为,确定太子能担得起重任。 加上他外出行走大半年,心里似乎也放下了很多。 在各种权衡下,才做出了禅让的决定。 至于遣散后宫,他连皇帝都不想做了,更别说拥有那么多嫔妃。 年纪也大了,没精力,也没体力应付那么多女人。 往后余生,也不知道还有多少日子可过。 还不如回归初心,和当初的太子妃,现在的皇后,安度晚年。
第358章 【番外7:新粮种培养成功】 朝中的变革,并没有影响老百姓们的生活。 大家还是农忙时努力耕作,农闲时女人们织织毛衣绣绣花,男人们找找短工挣些家用。 也有头脑灵活的,利用农闲时做点小生意,也好让家里生活得更好一些。 转眼就到了收获的季节,林玉兴带着庄子上的长工站在田地间,看着沉甸甸被压弯了腰的稻穗,从身到心,都是满满的收获。 成功了,他们真的成功了。 没想到没有了林笑儿的指导点拨,仅靠林笑儿给的好几本关于种田的书籍,他们再次培育出了产量更高的粮种。 作为农民,可真是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 林玉兴一声令下,跟在身后的长工们拿起镰刀开始收割稻谷。 大家分工明确,收割的收割,脱粒的脱粒。 整片庄子都处在丰收的喜悦中。 忙了一天下来,算好亩产,果然不失所望,他们是真的成功了。 不是看着预估的成功,而是这真实的数据告诉他们是真的成功。 连夜写了信送去京城,把这个好消息传递给林玉山他们。 林玉山现在是户部侍郎,粮食这一块,本就归户部管。 林玉兴带着妻儿在庄子上和管事长工们开庆功宴。 现在他也是个有四个孩子的父亲了,长女林月在京城不在身边,身边还有三个孩子,两个儿子和一个最小的女儿。 “来,今天就算是你们还小,爹也允许你们喝两口果酒。” “谢谢爹,也谢谢娘。” 一家子围坐一桌,诉说着喜悦,规划着未来。 林家的庄子早在好几年前,就开始着手培育粮种一事。 以前林家人大多都住在通阳城外面的丰宁村,林笑儿也想过在那里搞试验田。 后面林家到处都有了产业,加上对大尹朝的气候有了更熟悉的了解后,还是选择了在南江城弄试验田。 于是,作为家里种田一把好手的林玉兴,就担起了这个重任。 林玉兴本就爱种田不爱识文断字。 可没想到,种田也得看书,还得边看书边按照书上写的来种田。 一开始心里还有些不服气,他种了这么多年的田,还需要书本教他怎么种田不成? 可林笑儿在林家的地位,真的没人能撼动,基本是林笑儿怎么说,家里人就怎么做。 就算他才是林家这一辈中的老大,他也没有勇气反抗。 在之后的看书种田中,慢慢发现书上写的东西,是有效果,效果还不小。 看到成果后才明白林笑儿的初衷。 因此,再不乐意看书的林玉兴,也不得不拿起书本,专研种田一事。 “孩子们呐,你们可一定得要好好读书识字,不管是为了以后科考做官,还是回来跟你们爹我种田,这不认识字,看不懂书啊,都是不行的。” 出去和下人、长工们敬了一圈酒的林玉兴再次回到妻儿这一桌,把自己的学习经验跟家里孩子说了几句。 妻子看林玉兴这模样,就知道人喝多了。 “行了,你们爹说的也没错,待会儿吃饱了就回屋休息,我先带你们爹回去。你们可别学你们爹的,喝得这么烂醉。” 交代了孩子们,又让下人看着些,扶着林玉兴回屋子。 夫妻俩在一起这么多年,刚开始只有林月一个孩子,夫妻俩也没时间生孩子,一个忙种田,一个忙着开农家乐赚钱。 后面家里越过越好,有时间,有闲钱了,身体也被罗神医调理得十分妥当。 孩子接二连三的来,也没过几年时间,现在竟然就有了四个孩子。 孩子多了,倒也没影响夫妻感情。 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跟以前一样,蜜里调油似的。 “别乱动,洗洗,洗洗再睡,都忙了一天了,喝得一身酒气,加上你这汗臭味,小心我不让你上床。” “娘子可别嫌弃我,我听娘子的便是。那娘子给我好好搓搓,洗干净点,我们再要个小五。” 酒后浑话把妻子说得红了脸,林玉兴却压根没看到。 手还十分不安分的把人往浴桶里扯,似乎不甘心他衣服全湿了,妻子身上还是干燥的一般。 林玉山没几天就收到了林玉兴送来的书信。 早该料到的,毕竟他先前到南江城的时候,就听大堂哥说起了这事。 只是看到这亩产量,还是觉得惊人得很。 要不是这个时间晚了,他真想这个时候就找户部尚书汇报一下此事,这么值得高兴的事情,总不能没人诉说。 可惜,就如他所想,时间晚了些。 只能在晚饭饭桌上,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家里人。 林玉溪前两天刚从白临城跑了一趟回来,现在也休息在家。 得知大堂哥做了这么好一件事情,也高兴得很。 “大堂哥厉害啊,前些天在白临城,粮种铺子掌柜还问我有没有新的种子呢,没想到,这么快就有了,这真是一件大好事。 玉山也厉害,上了折子让整个大尹朝修路,还真别说,到处都修路后,路上花费的时间都少了好些。 就是不知道以前笑儿让人到那啥南边的海岛上种的橡胶树好了没有,我得去个书信问问。当时笑儿不是说用那橡胶做的车轮,跑起来还能更快嘛,可别忘了这事。 就是这橡胶,怎么种了这么多年,还没长成熟收获呢,这东西,花的时间真是久。” 林玉溪在三方,可以说是大当家的,他做生意的手段越来越成熟,把家里生意做得越来越大。 生意做多了,见过的人多,嘴皮子现在爽利得很。 脑子也活络,不管是说什么,最后都能想到做生意的事情去。 “大哥,你不会刚回来,又想跑海岛一趟吧?” “倒是有这个想法,先写信去问问海岛上的管事。要是成了,我带你大嫂肯定得去那边一趟,你笑儿姐给的做车轮的法子,我总不能让管事带着去建作坊,这些啊,可都是商业机密,得亲自来啊。” 林玉溪一年中,大半年时间是全国各地跑的,到处开拓生意。 也带着叶晴到处跑,家里两个孩子通通交给林父林母管着。 叶晴也乐意跟在丈夫身边到处跑,跑到哪里,就在哪里顺便开个香水铺子。 赚钱嘛,不嫌多的。
第359章 【番外8:海岛】 在冬末的时候,林玉溪收到了海岛寄过来的书信。 没想到橡胶树已经长大,是时候可以进行下一步。 眼见着就要过年,林玉溪按耐住激动的心,和叶晴在家陪老人家过完年后再决定出发海岛。 这些年,林玉溪跑过的地方不少。 可海岛,他还真的一直没机会去。 先前就想着等橡胶树长大了再去的,前面橡胶树种植什么的,都是林笑儿和尹弈啸在大尹朝游历的时候在海岛种下的。 之后的相关事情,也是在林笑儿有身孕不方便活动后,才逐渐把橡胶树的事情交给林玉溪。 当然,林笑儿有一两个得力的管事也是知道这回事情的。 只不过橡胶如何制作成车轮这种关键机密,暂时还是只掌握在自家人手里。 至于当初林笑儿为什么有这样的决定,大概是冥冥之中就注定了的吧。 过完元宵,走完了合作的生意伙伴和亲戚,家里孩子也被送进学堂。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37 首页 上一页 207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