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听到“林玉兴接旨”几个字音。 接旨这种事情,在林家还真不陌生。 林玉兴也十分熟悉这个讨论,当下就让下人拿出接旨需要的各种东西摆放好,他们也齐齐下跪,听官员宣旨。 明黄色的圣旨被拿在官员手中,文绉绉的字眼一个个从他嘴里蹦了出来。 林玉兴只听懂了大致的意思,好像是他被皇上破例封了个七品的小官,也不用他去官府当值什么的,就负责多多研发丰产的农作物种子就好。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跪着的人,齐齐呼喊。 林玉兴被宣旨的官员扶起身子,才接过那道圣旨。 “林大人,恭喜恭喜了啊!” 林玉兴被这喜讯冲击得有点兴奋,又赶紧回过神,把宣旨的官员往屋子里请,吩咐妻子安排好饭菜,这可得好好招待招待这位来宣旨的大人。 “大人,里面请,里面请。”林玉兴边做着往里请的手势边带路,“真是劳烦大人大老远跑这一趟,累着了吧,先喝个茶,这茶叶啊,还是今年明前的新茶呢,也剩下没几斤了,味道还不错的。” 林家整个庄子上喜气洋洋,这还是这个庄子上第一次接收到圣旨呢。 谁也想不到,林玉兴就是在家好好种田,不用参加科举,也能被皇帝赏个官给当当。 下人很快把茶水端了上来,玻璃杯装着的茶,把里面的茶叶看得一清二楚。 “好茶啊林大人,看起来就是极品,闻起来这个味道,更是沁人心脾。” “大人喜欢的话,我让下人给大人装上一些,回家了大人还能接着喝,等明年新茶出来了,到时候第一时间往大人府上送些。” “林大人客气啦,客气啦。”这个来宣旨的官员倒也不拒绝。 往时,到这种村子里来宣旨,他才懒得去抢这种活。 不过这可是朝中最年轻的林家人家里的人,又被封了官,他可得来好好看看是怎么回事。 这桩差事啊,他也是强迫了脑袋才要到的。 都说林家这些年发展得很快,进到这个庄子,他就有感觉了,明明是普普通通的屋子,跟别的庄子没什么两样的田地。 可人家拿出来的这明前龙井,他以往可没有口福能喝到的。 据他了解,这些都是进贡到皇室,或者是最上面的几位大人。 东西上,市面上压根就不流通,有银子也难买得到。 林家的饭菜没多久就备齐,林玉兴第一次单独招待官员,虽然他现在也是小官一名,可招待起来还是觉得有些拘束。 一顿饭吃饭,给对方带上庄子里产出的一些好东西,还没忘了递上一个丰厚的荷包,这才把人给送走。 “相公,这是怎么回事?” “嗐,当时从东鲲回来的船上,玉山就和我说皇上一定会给奖赏的,让我在家里等着奖赏送来。只是那时候玉山也没说是什么奖赏,真是没想到会直接封我做官呢。以后你相公啊,也是领朝廷俸禄的人咯!” “莫非是因为相公去了东鲲帮忙开荒种田不成?” 林玉山升官了的消息,现在还没有传到林玉兴耳里,至于他为什么被封官,想来也是这个原因。 “大差不差了,我们还是赶紧收拾收拾,往京城去一趟,到时候问问玉山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当晚,林家庄子附近的农户们都过来道喜,林玉山不得不让妻子准备准备,简单办了几桌酒席招待大家。 林家虽然有这么大个庄子,但是他们向来都是好相处的,附近农户在种植上面有什么需要请教的,直接过来问,就能得到满意的回答。 所以林玉兴他们在这附近的 人缘极好,也不曾因为是外来的,而被排斥。 当然,刚开始来的时候,也出现过一些摩擦,不过随着大家对林家的了解,这种摩擦也渐渐消失。 粮食已经收获完毕,冬季作物交代给下人继续忙碌,林玉兴带着妻儿北上进京。 这几年都是如此,林家人过年都聚在京城一起过团圆年。 随着林家生意越做越大,林家的晚辈也越来越有出息,相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短。 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提前安排好手头上的事情,怎么也得抽出时间回京城聚一聚。 林玉兴今年回京的时间还早,往年都是冬季作物播种出苗将近十二月才会往京城赶,今年因着突然被封官一事,提前了不少。 在前往的京城的路上,就听说了林玉山也升官了的事情。 这下,林玉兴他们是确定,封官一事,跟他去东鲲是肯定有关系的。 其实,皇帝很早之前就想给林玉兴一些奖赏,毕竟能使粮食增产,让老百姓们收获更多粮食,林玉兴本来就做了很了不起的事情。
第407章 【番外56:天朝上国】 这几年,林家进入官场的人还真不少。 不说林玉山这一辈的,当官的是少了些,加上刚刚被封做了个闲官的林玉兴,也不过三个。 不过下一辈,当官的人数就逐渐增多,更别说现在还有很多小辈还在学堂努力读书准备参加科举中。 想来再过几年时间,林家就能彻底从农家升级为官宦之家。 就连晚辈的一些女孩子,随着家里地位的提升,嫁的人家也都是当官的。 其中,要数林月嫁得最好。 她本身就是神医的亲传弟子,又学得一手好医术。 名声在大尹朝也不低,当年上门求娶的人家,可不少。 最后还是让林月自己挑了个喜欢的嫁了过去。 现在生活得也很好,是她们这一辈里,女孩子的榜样。 前些日子,林月还带着几个新收的徒弟,一块去福利院给院里的孩子和女人们做了一次全身检查。 都是公益免费的,就算是身体需要吃药调理的,也免费让林月开的药堂送药过来。 林玉山从东鲲回来后,升官了,名声也变得比以前还要响亮。 皇帝更明目张胆的重用着这位没有家世背景的新人。 早朝退去,留下徐首辅等一众大臣,同时也留下了林玉山,准备商讨今后大尹朝海域开发和东鲲、原倭国岛国等新扩张土地的发展前景。 “微臣认为,我们当往海外扩张,近些年来,到我朝的洋人越来越多,他们来我朝,学习我朝先进的文化知识,我们也当去他们生活的地方看看,兴许他们也有适合我们学习的东西。” “我朝可是天朝上国,那些洋人待的地方,想来跟那些番邦小国大差不差的。有必要派人去学习他们的东西?我看呐,我们就应该关闭那几个对洋人开放的码头,不让他们来我朝随意学习才是。” “倒也是这个道理,他们拿来的那些东西,也没什么稀奇的,那些东西,我们不也都造得出来么?” 林玉山对于两个老臣的说法,有些不赞成,他看过林笑儿留下的书籍里面,闭关锁国的那一段历史,虽然没有亲身经历、切身体会过,但是这种盲目自大,不积极进取的思想,就是不能要的。 徐首辅没有发言,用眼神示意了一下林玉山。 林玉山和徐首辅在之前休假去拜访徐首辅的时候,也就这个问题进行过探讨,师生俩也商讨出一些东西。 “皇上,微臣有些不同的意见。就以我们今年去东鲲这一趟来说,东鲲上面只有原住民,他们还住在山上,也没有交易买卖这些东西,穿的衣服也大多是兽皮之类的,建造的屋子,相当粗糙,甚至不会种植粮食。” “但是我们不也从东鲲岛上带回来了很多我们大尹朝没有的东西么?那柠檬、芭乐、芒果等,都是东鲲带回来,而我们这片土地上没有的。” “到洋人的地方去,也不一定是要学习他们先进的什么科学文化,要是能从他们的地方带回来一些我们这片土地上没有的东西,这也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不是么?” 林玉山的话,让刚刚两位大臣止住了嘴,也可能是被皇帝赞同林玉山说法的眼神止住了嘴,总之,没有发言,打算听林玉山继续说下去。 “大家也都知道,微臣家大家生意做得挺好的,家里的银子,大多都是大哥带着家里人一起赚回来的。微臣大哥认识一些做舶来品生意的商人,想必在座的大臣们也都认识那么一两个。” “听说洋人都喜欢我朝的瓷器、茶叶、丝绸等东西,愿意花大量的金银珠宝来购买。那些洋人在我朝,也主要是买这些东西带回去换银子。” “微臣大哥先前和微臣聊天的时候,便提起过这事,与其让洋人千里迢迢来我朝低价买这些东西回去赚大把的银子,还不如我们主动去他们地方赚银子。顺带还能带回来一些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只能从他们带过来的东西里面去挑选。” “我们没去过他们的地方,谁知道他们会不会藏了些什么好东西,不拿来给我们呢?” 皇帝是没有经历过什么腥风血雨就被禅让做了皇位的,在位这么些年,一直顺顺利利,总也想着做出一些比较亮眼的政绩,也好让后人敬仰。 原先觉得扩张了海上的领土,已经挺值得让史官写入史记,现在想想,他还这么年轻,再让这些臣子商人到别人的地方去闯闯,闯出名堂了更好,闯不出,也没有多大损失。 “林爱卿这话,说得是没错啊。我朝现在的领土范围广,好东西也不少,但是如果能有更多好东西拿回来,那不是也是一件更好的事情么?我看呐,我们是有些跟不上年轻人的想法了哦,年轻人更有闯劲,更有想法,有时候啊,我们也得听听年轻人的。林爱卿有什么具体的想法,不凡说说。” 林玉山也没想到皇上这么快就能认可他的想法,这可不是什么小事情,是大事,总得好好思考后才能继续让他发表意见的吧。 他给了徐首辅一个眼神,想知道他的意见。 得到一个肯定的眼神,又继续说了起来。 “微臣想着,不如增加几个口岸对我朝商人开放,让商人们也能去东鲲,去原倭国岛上。他们这么多年都没有发展起来,还得是我们商人去,才能带动那些没有开化的地方发展起来。” “其中,商人要去的话,定也是得交一定的银子给朝廷的,比如开一条航线,有商船去,得交一定数额的银子给朝廷。还有上岛,也应该交一定的费用,毕竟岛上的一切设施,都是朝廷造好的,商人上去使用,总得交损失费。还有在我朝海域捕鱼的事情,海上的渔业可是非常发达的,要是有商人有本事能到更远的海上去捕鱼回来贩卖,微臣认为这是可行的,只是这个税收如何制定,还得好好商讨一番。这呢,仅仅是针对去东鲲以及大尹朝附近海域的地方的政策。”
第408章 【番外57:关税】 “若是到洋人的地方去的话,那也得另说。比如洋人卖货物到我朝,是不是也应该收取一定额度的税银,以前洋人来得少,这一方面,一直没有统一,但是今后的话,微臣认为,不管是洋人带货物来我朝贩卖,还是我朝商人带货物出去,都应该缴纳税银。最好是设立相关部门来管理进出口货物税银一事。微臣相信,随着以后海上经济的发展,这将是我朝税收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37 首页 上一页 2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