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县官!”陆珈冷笑着怒骂起来,“那新来的钦差看来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来沙湾这么久了,天天只知道待在县衙里,被那帮狗官伺候着吃香的喝辣的,底下农民过的这般水深火热,他愣是不出来看一看! “狗东西!” 何渠和唐钰均替郭翊咳嗽了下。 但沈轻舟回想起就着一碟剁椒都能狂干两碗饭的郭翊,却觉得陆珈这话也没说错,他可不就是天天吃香的喝辣的。 第39章 她和别人是不同的 陆珈其实早就想骂这个钦差了。 毕竟前世在京城的经历告诉他,来的这位十有八九就是严家的人。 可她如今的处境注定拿这个钦差没办法,就只能忍着,码头上。对此事议论纷纷之时,她也只能听听罢了。 可眼前的情景却让她无法憋住这口气。 骂算什么? 如果可以,她还想打人呢! 当着所有人面骂完了狗官,她蹬蹬走到门外,把从贺家拿来的半袋粮食放在农民们面前:“你们拿去。” 李常惊讶:“这可不能……” 先前面临危险的时候,他的确是想过把米拿出去以保平安。 可既然事实不是他们想的那么回事,眼下危险也已经解除了,他也没再想过这茬了。 这米对陆珈来说很重要啊! 她已经和刘喜玉有约在先,必须帮把粮食筹措到位,刘喜玉才会答应参与她的计划。 重击张家一回已经刻不容缓,何氏竟然丧心病狂到出钱喊人对付陆珈,这怎么能容忍他们,让他们日后还有机会呢? 这米要是拿不回去,就没办法估价,贺家这边就也要受阻了。 面前这些人是很可怜,可失去了这一次可以拉拢刘喜玉的机会,下次又要等到什么时候? 万一合适又出什么馊主意呢? 陆珈竟然二话不说把米拿了出来! “姐!” 不光李常感到吃惊,谢谊满眼之中也透露着拒绝,他比李常更加懂得张家的可恶啊! “拿来!”陆珈从他们手上又把米夺了过来,极其冷静的交到了农民们手上,“拿去分了吧。” 满脸凄惶的农民们错愕的望着她,直到确信这袋米是给他们的,他们才飞快地把粮食接过去,七手八脚的把麻袋打开,当看到了里面白花花的稻米,他们顿时激动的手都颤抖起来! “菩萨!菩萨呀!……” 沈轻舟也转过脸去,把目光停留在陆珈脸上。 从认识她开始,她就从来没有办过吃亏的事儿,以至于自己都已经渐渐习惯了她那些小算计。 这袋米她不给,沈轻舟也会认为很正常。 却没想到这节骨眼上,她还是舍得把这好不容易讨到的机会给送出去。 “那你怎么办?”他说道,“没有这半袋米,你可是连贺家那千石米都收不到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办。”陆珈望着门外大片的稻田,“但我再穷,至少还没有饿过肚子,他们没有这半袋米,却饿死都有可能。” 他们陆家也是万千百姓供养的官户,她也在陆家吃过五年的米,怎可能心安理得地看着这些百姓去死。 况且,老百姓过成这个样子,他们那些当大官的难道没有责任吗? “这位…姑娘。” 陆珈心情沉重地暗骂着严家和自己的奸臣老爹,而就在暗骂的不亦乐乎之时,身后传来了老汉的声音。 “你们刚才,是在讨论收米的事吗?” 陆珈转身。只见先前率先跪下地来磕头的一个老汉迟疑的望着自己:“先前我看到你们是从贺家出来的,你们是粮行的人吗?” 陆珈顿了一下,立刻道:“我们是到贺家来收粮的,但是我们的铺子还没开起来,只是先来筹粮。”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然这些都是可怜人,但是他们的困境却是粮行的人造成的。 为了避免新一波的冲突,陆珈当然不能直说。 老汉“哦”了一声,然后道:“姑娘若是为了收粮而来,那老汉倒是可以提供姑娘一个线索。” 陆珈愣住:“什么?” 老汉往村子东头指了指:“此地过去五六里路,有个周姓人家。他们家至少囤着有三四千石粮。” “三四千石!” 李常和谢谊同时惊呼出声。“真的假的?这个月份我们沙湾县还有人囤着这么多粮?” 粮行里的粮食来源,分本地和外地。外地来的都是附近州县的地主家的粮食,这些因为路途遥远,加上又要再三比价,往往运送到粮行的时间会延迟一些。 而本地的粮食历来早早的就被各家粮行预定下了。所以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囤着几千石,实在不可思议! “自然是真的。”那老汉道,“不怕哥儿们笑话,为了找口吃的,我们什么门道都有。 “附近哪个地主家收成多少,囤粮多少,心里都有数。 “毕竟我们也盼着什么时候他们能大发慈悲,随手撒点出来。 “这周家田地不多,几千石的粮食,也是从别处收回来的,就是打算倒卖给粮行。 “所以码头上知道他们家有粮的人也不多,加上他们转手倒卖,价格也会比别家地主要贵个百来文一石,一直都还没脱手。 “你们要是不在乎价钱,倒是可以去打听打听。” 老汉这犹犹豫豫一席话,立刻把陆珈他们三个的精气神瞬间提上来了! 就连沈轻舟的心头都情不自禁为之一松。 陆珈可太高兴了:“老伯!你说的可都是真的吧?你不是在诓我吧?” “自然是真的。”老汉见她就是不信,有点急,回头看了一眼那半袋粮食说道:“你等我们把米分了,我煮了吃两口,我亲自带你去便是!” 话都到这份上了,哪里还容得着他煮吃的?! 陆珈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这米你也别分了,让给他们吧!你这就带我去,我让人去镇子上给你买包子吃!完了我还送一袋米给你!” 说完她拖着老汉就往外走。 贵百来文一石,这算什么? 当初何氏把贺家挖过去,许的就是贵出一百文,来之前陆珈就已经和刘喜玉说好,贺家十有八九要加钱,别说一百文,就是三百文都不成问题! 再怎么贵,那也比违约赔偿的银子要少啊! 落后的沈轻舟望着她欢喜雀跃带着人离去的背影,又转回来看了看留在原地的几个农民,自怀里抽出了几张银票: “你们一人拿一张,拿去买一些稻米,撑过这几个月吧。” 农民们热泪盈眶,颤着手接过,又伏地磕头。 沈轻舟望着他们,又道:“刚才那位是谢姑娘,她和别的粮商是不同的。这银子也是他让我给你们的,若日后她有买卖粮食的苦处,你们也要记得都帮一帮她。” 第40章 我们唱出戏吧 五六里的路程并不太近,尤其是在这大晚上。但这对峰回路转后欣喜若狂的陆珈来说,算得了什么呢? 出了村子,李常和谢谊赶着牛车,拉着陆珈和那老汉,先绕到镇上给大伙一起买了吃的,然后边吃边赶路。 沈轻舟他们三个都骑了马的,很快就跟上来了。 原本沈轻舟和郭翊的计划就是翌日赶往洛口一带体察民情,此番想到陆珈他们天黑还未归家,多半是出了意外,因此赶了过来。 没想到这趟意外的出行,反而提前让他们接触到了这些饥民。 饥民的出现,以及他们的证词,都说明了沙湾县出了大问题。目前看起来是商会行事有了偏差,导致粮商们肆无忌惮。 可这样的情形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本地的官府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吗? 沙湾县令和潭州知府,究竟当真是被蒙蔽了过去,还是如陆珈所说,他们已经让粮商们的钱财哄得找不着北了呢? …… 花了半个时辰赶到周家,人家已经歇下了。 找上门来的买卖,过程当然没有那么顺利,但是价钱在这个份上了,其余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 当天夜里陆珈赶回城中,灯下细细算了笔账,翌日一大早就递到了刘喜玉面前。 刘喜玉大感意外:“这么说来,你没去找贺家了?” 陆珈把头摇得像波浪鼓:“为了完成任务,贺家那边已经放弃了。反正他们家粮食也不足。” 刘喜玉沉吟:“也行。” 没想到跟贺家的缘分如此之薄。 贺家几千石粮食运到码头花去了几日,另一边李常也已经打听到,张家拆铺子的事儿也捣腾的差不多了,就等三叔公腾出空来,给他们主持分账。 陆珈抽空也到了贺家一趟,省去了经过说道:“总之是我的失误,最后失信于大娘子,还请恕罪。” 贺大娘子等了她两三日呢,一听这话哪里会高兴? “看不出来你竟是个不靠谱的,当初求着买粮的人是你,我这一松了口,你倒又不买了,你这不是闹着玩嘛?!” 陆珈想了想,背过身去数了数带来的银票,然后道:“我按市价跟你买五百石吧。” 不等贺大娘子说话,她把银子推过去:“我只有这么多,你看看如何?行的话我就立刻叫人来搬。” 贺大娘子是挺不高兴,却也没想到她竟然会自掏腰包,气鼓鼓的坐了会儿,也只好噌的一下,把银票收了回来:“赶紧的!” 陆珈便立刻走到门外,给坐在马车上的李常打了个手势,没多会儿,李常便带着一帮十几个衣衫褴褛的农民走了进来。 贺大娘子当场吓了一跳:“你要干什么?带这些人进来干什么?!” 陆珈道:“他们是来搬米的,贺大娘子开仓吧。” 说完她又招呼那十几个人:“一共五百石米,大娘子的人称过之后你们就搬走。多余的一颗都不许拿! “搬出去后统一放在地坪里,按无田无地的人头数分。” 为首的几个人都是那天夜里拦路的人,听完陆珈的话,立刻就主动把人招呼成了两排,站得笔笔正。 贺大娘子看的一愣一愣的:“你这是什么意思?你这五百石米,莫不是要买给他们吧?!” 陆珈道:“你就别管那么多了。开仓放粮吧。” 跟地主老财有什么话可多说的? 贺大娘子顶着一张失措的脸惊疑地看了她片刻,然后解下腰上的钥匙前去开仓。 整个秤米运米的过程,陆珈这边井然有序,没有引起半点骚乱。 而贺大娘子的神色堪称精彩,从防备到惊愕,再到探究,最后她的目光就停留在陆珈身上,不再动了。 当初她为了张家多给出的一百文利益,不惜撇弃合作了多年的鸿泰号,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不说,还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262 首页 上一页 28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