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的手有些颤抖地接过了圣旨,从他眼中翻滚的情绪来看,宋玉瑶能感觉到胤禛心底的激动和复杂。她知道,胤禛心里还是盼着能得到皇父承认的。 十三日,康熙的身子短暂地好了起来,大有回光返照的迹象,已经有了预感的他,突然急召诸位皇子和隆科多等大臣到畅春园觐见。 这晚,胤禛并没有回来,很快,听说九门戒严了,外面的气氛变得紧张,宋玉瑶心里不禁隐隐有了预感。 第二日,外面终于传来了消息,皇上已于昨日亥时在畅春园驾崩了,新君的人选也确定了,正是胤禛。 “大行皇帝昨日已于病榻前,当着诸位皇子和步军统领隆科多等大臣的面,说让我们家爷即位为新君,并且留下了满汉蒙三份遗诏。 我们家爷现在已经在大行皇帝灵前,即位成了新君。大行皇帝的灵柩,也已经由畅春园运回紫禁城了。请各位女主子和小爷们,抓紧时间把府里的事安排好,然后入宫给大行皇帝治丧吧。“苏培盛一脸悲伤地道。 不过,身为异能者的宋玉瑶,还是能在他的悲伤表情之下,察觉到一丝隐藏着的激动。 她再去看周围人,大家脸上的表情也瞬间都变成了悲伤。不过,宋玉瑶还是能感觉到,在这悲伤表情之下,其实多多少少地都隐藏着一丝激动。 她叹了一口气,这一天终于是来了,胤禛终于坐上了那个位置。 第150章 康熙的丧礼按部就班地办着,福晋、宋玉瑶这个宁侧福晋、年氏这个侧福晋三人,作为胤禛身边最有身份的三个女人,在安顿好雍亲王府里的事后,很快就进了宫,帮胤禛一块操办康熙的丧事。 至于其他女人,因为只是庶福晋和格格的身份,这个时候就用不着她们承担太多的责任了,只用看顾孩子以及按照丧礼的各项仪式参加就行了。 作为年长阿哥的长岁、瑞儿和弘历,这个时候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帮胤禛分担了很多。 与历史上的胤禛相比,现在的胤禛看起来并没有那么孤单,除了十三阿哥胤祥这个铁杆弟弟,和十六阿哥胤禄、十七阿哥胤礼这两个支持他的好兄弟之外,胤禛有这三个年长的靠谱阿哥,还有七个女婿。 这七个女婿中,虽然大、四、五、六、七女婿都是蒙古王公,并不在京城,现在在京城的只有二、三两位女婿,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女婿们可都是胤禛的牢固姻亲、铁杆支持者。平日虽然不显,但在这个时候,就是帮他稳定局势、坐稳这个位置的一股股天然力量了。 所以,宋玉瑶瞅着,胤禛现在的状态似乎还好,感觉上还算从容,不像前世听说的那样在这时候是孤军奋战。 十一月二十日,康熙已经过了头七,这时候胤禛登基成了新皇。 接下来,便是册封先帝的妃嫔了,首先要册封的便是他的生母德妃 。 德妃这里,倒是没有发生如历史上那般拒绝搬宫和接受太后徽号、说出“钦命吾子继承大统,实非吾梦想所期”[1]这等话、不饮不食表示要给康熙从殉的事。 不过,宋玉瑶能感觉到,德妃对于胤禛的即位,其实多少还是有些隐藏的失落、不满情绪的。 看出了这一点,宋玉瑶便确定了,前世时后世流传的德妃更想让幼子胤祯继承皇位的说法,大概不是空穴来风。 好在,可能是因为这个世界发生了一些变化,现在的德妃并没将这种情绪明晃晃地表现出来,而是按捺下去了,没真的给胤禛难看。 额娘这里这么顺利,让胤禛松了口气,他还怕额娘会因为自己胜了老十四,而不高兴呢!虽然额娘也疼他,但他知道,其实额娘还是更偏疼老十四这个幼子的,还好,额娘心里还是有他的,自己胜了她也接受了。胤禛心里不禁有些感动和庆幸。 至于其他人,除了钮钴禄氏之外,大家都觉得德妃这样的做法很正常。毕竟无论老四和老十四哪个儿子即位,反正两个都是她的儿子,都是少不了她的皇太后之位的。 哪怕是进宫来陪德妃的五公主温宪,虽也看出了额娘暗中隐藏的一些失望和不满情绪,但也只以为额娘是因为偏疼幼弟一时没完全想开才如此。不过额娘既然没在四哥和外人面前表现出来,应该心里还是明白该怎么做的。 因此,她也只是略劝了几句,开解了额娘一番,并没太过担心。在她看来,以额娘的聪慧,应该很快就能完全想开,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好的。 满宫人里,包括胤禛自己在内,大家都觉得德妃是个聪明、识大体、很会审时度势的人,完全没有人想过,按照原本该有的轨迹,她会在这个时候做出怎样和“聪明”完全不沾边的举动。 可能也就唯有宋玉瑶和钮钴禄氏这两个从后世而来的穿越者知道,这位德妃原本是会在这个时候、给胤禛奉上来自亲娘的狠狠一击的。 不过这样也好,这一切都没发生,这样很好。不用经历那般痛苦,不用因为亲额娘的背刺而让心性变得更偏激,不用在痛苦中变得越来越冷酷多疑,这样很好。与历史上那个更加冷酷多疑的帝王相比,还是现在这个心里还有些柔软的胤禛要好些!宋玉瑶为现在的胤禛感到一些庆幸。 但是,让宋玉瑶有些烦心的事也有,朝朝、长岁的格格王氏和瑞儿的嫡妻喜塔腊氏现在都怀有身孕,而她们都要参加康熙的丧礼。 朝朝这胎已经七个来月了,是之前额驸跟着抚远大将军胤祯一起回京述职时怀上的。 王氏现在正是四个来月的身孕,喜塔腊氏现在则是一个多月的身孕。 这时候的丧礼是比较麻烦的,礼仪繁多,现在又是帝王之丧,规格更是不一般,很多仪式是避免不了的,偏偏现在三个孩子都挺着肚子,就让她有些担心了。 好在,朝朝的身体一向健康,又有她悄悄用灵液帮忙,所以在康熙丧礼这段时间,身体并没有出什么问题,太医诊脉,仍然健康。王氏和喜塔腊氏,她也照顾了一下,所以也没什么大问题。 倒是现在同样怀有身孕的年氏,就有些不太好了。年氏的身子和王氏这胎的时间差不多,也是一个多月,正是胎不稳的时候,她的身子又一向柔弱,康熙丧礼的这些仪式就让她有些受不太住了。 宋玉瑶看着倒觉得年氏现在不如早年聪明了,早年的时候,她还知道年纪不够、身子没长成,为着身体不早早生子,现在反倒是一个接一个不停地生了。 阿哥都已经有了,这胎还有什么必要就这么急着怀呢?为着胤禛的宠爱,她连身子都不顾了吗?宋玉瑶不禁暗暗摇了摇头。 在这时候,大将军王胤祯也还是如宋玉瑶所知的历史那般,被胤禛给召了回来。不过不同的是,这次面对着胤禛这个登上皇位的哥哥,胤祯虽然心里还是有些不服,倒也没有像宋玉瑶所知的历史那般不肯下跪、后来被八爷劝了才肯下跪。所以,胤禛和胤祯兄弟两个的关系,这次倒是没有闹得那么僵了,现在看上去也算是还行。 十二月,胤禛开始给兄弟封爵位了。一直做贝勒的八爷胤禩被封为了廉亲王,光头阿哥老十三被直接封为了怡亲王,贝子老十二被封为了履郡王。而贝子老十四这个本该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封赏的亲弟弟,也被胤禛封为了恂郡王。 除此之外,胤禛也没忘记自己已经开府的大阿哥弘旭,弘旭被封为了嘉郡王。至于宋玉瑶的二阿哥弘暖,倒是暂时还没获得封爵,不过,胤禛派了苏培盛亲自回来向她解释,说是因为给弘暖的府邸还没建好,而且他也想再留弘暖在身边多住些日子。 宋玉瑶自然没有什么意见,胤禛就这四个阿哥,难道还能委屈了不成吗?她的瑞儿又不是个像历史上的弘时那样没有成算的。 胤禛给康熙守的二十七天孝逐渐守完了,但为了表示对皇阿玛的尊重,也为了不想触景伤情,他没打算住乾清宫,而是住进了东六宫南边的养心殿。 福晋、宋玉瑶等这些妃嫔现在也并没马上住进宫里,先帝的妃嫔还在安顿,总得她们从东六宫、西六宫搬走,重新安顿好,她们这些人才能搬进去。 这一等,年就过去了,时间到了雍正元年的二月份。宋玉瑶等人,终于等来了胤禛册封妃嫔、赐住宫室的旨意。 嫡福晋乌拉那拉氏被册封为皇后。因为胤禛并未住在乾清宫,所以乌拉那拉氏也并没有住在原本皇后该住的坤宁宫,而是被赐住钟粹宫。这个宫殿是在西六宫,正好与养心殿隔着中间的乾清、坤宁二宫之间的交泰殿正对着,只是却也与养心殿的距离最远。 宋玉瑶被封为宁贵妃,被赐住承乾宫。年氏被封为年贵妃,赐住翊坤宫。承乾宫是在西六宫,翊坤宫是在东六宫,这样看的话,承乾宫倒是离养心殿稍微远一些。不过宋玉瑶倒是觉得很好,只要胤禛想来,也不过就是多走两步路的事罢了,又碍着什么呢? 李氏被封为齐妃,赐住东六宫的长春宫。钮钴禄氏被封为熹妃,赐住西六宫的景仁宫。乌雅氏被封为谦嫔,赐住东六宫的储秀宫,小乌拉那拉氏被封为文嫔,赐住西六宫的延禧宫。 耿氏被封为裕嫔,赐住东六宫的永寿宫。张氏被封为懋贵人,跟着耿氏住在永寿宫。 除此之外,还有乌拉那拉氏、李氏等处还有几个没名分的侍妾,都被封为了答应,分别随着乌拉那拉氏、李氏等人住在她们宫里。 由于康熙刚刚去世没多久,还未满三年,所以,她们这些人的册封礼是没热闹地办的,乌拉那拉氏这个皇后的册封大礼也没办。不过,大家都没什么意见,最重要的位份已经有了,少个形式而已,这都是细枝末节的事了。 “恭喜主子,得封宁贵妃之位。”在传旨的人走了之后,悠然居的小兰、碧云等亲近的丫鬟们忍不住和宋玉瑶恭喜道。 “赏赐就先给你们记着了,等搬完家之后,到时候一块赏给大家。”宋玉瑶看了一眼身边的人,承诺道。 “那奴婢们就提前多谢主子了。”小兰她们齐道。 而等碧云等人下去收拾箱笼、准备搬家的事后,小兰则松了口气似地对宋玉瑶道:“主子,您仍保留了封号,年贵妃没有封号,看来皇上心里还是念着您的。” “或许吧。”宋玉瑶淡淡地道。 不管胤禛是基于什么考虑,才这样册封的,对自己都是有好处的。有封号的贵妃是要比没封号的贵妃尊贵一些的,这样等之后入宫了,自己总算不至于让胤禛的新宠年氏压在自己头上。所以,她还是高兴的。 册封圣旨下来之后,后院里这些女人孩子们就开始搬家了,身边有丫鬟太监们帮忙,搬家的事自然没费多少时间就弄好了。很快,宋玉瑶就住进了承乾宫。 府里未成婚的孩子们也都跟着一块搬到宫里去了,三阿哥、四阿哥两个住到了阿哥所,二阿哥弘暖也还是带着福晋一块住进了宫里。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73 首页 上一页 149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