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说了两句场面话,吩咐众人继续往前回紫禁城。 人马旗滚滚向前,四阿哥骑在马上,有些心不在焉。 他悄悄放慢了马儿的速度,恰好与暮雪的轿子平齐。 暮雪掀开轿帘瞧见他,心下一转,知道他在担心什么,这时候的四阿哥,有点隐形太子党的意味,于是道:“途中一切都还好。” 无论是二阿哥还是十三阿哥,都被严密看管着。但是途中的衣食住行她是看住的,并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 四阿哥会意,微微颔首。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也没有追问。 等到回到紫禁城,康熙皇帝当即召集众臣,再一次宣布了废太子的诏令,当着大臣们的面,说到痛楚,落了泪:“……朕不得不废其太子之位。”并且再次重申了他很信任直郡王,但是直郡王鲁莽直率,自己未有立其为储之意。 虽然已经通过急传圣旨提前听说了废太子之事,但亲耳听见皇帝的这一番话,还是很震撼的。众人心中跌宕起伏,各自怀着自己的算盘。 与之相比,暮雪算是比较闲适的一位。 京中四公主提前收拾过,用了香薰,闻着就心安。她匆匆洗漱后,卧在软绣锦被中沉沉睡了一整日,终于把精神养回来。 出了太阳,侍女们将途中的衣裳和储在京城府中许久不穿的冬衣拿出来晒,公主府后院的亭子里用竹竿架晒着各色衣裳、月白湛蓝浅紫,锦绣上耀着日光,看着倒也舒坦。 京城中的产业管事早早地就预备好了,翠娘捧了一大盒新做的点心来,请暮雪慢慢享用,顺便禀告公主京城中产业的情景。 “……当铺已经开到第四间,收成很不错,账册在此,请公主过目。” 暮雪拿着一块栗子糕,咬了一半儿,另一只手翻动账本。数目稳定增长着,很不错。 “你们用心了,年底结算时该有的奖赏我单独再给你出一份。” 说着话,荣儿进来请安:“禀告主子,四贝勒来访。” “知道了,领他到暖阁吧,备些果子饽饽。” 暮雪交代了翠姑几句,起身前去敷衍四阿哥。 有些话能说的她会说,不能透露的她一个字都不会讲,即使是四阿哥。 然而四阿哥也识趣,一见她,先说好听的话:“听闻路上四妹对于二哥和十三弟多有关照,就是我在,也不会做的更好了。” 暮雪道:“我也不懂什么其他的,左右都是骨肉,打断骨头连着筋,能够关照就关照些。” 四阿哥看着她:“四妹比从前越发沉稳了。” 哪里看得出当时送嫁时哭泣不已的样子。 “四哥也是一样。”暮雪抿了抿嘴。 这些年四阿哥修身养性的功夫越发好了,废太子如此大事,也很沉稳。 两人交换一个眼神,看破不说破,闲话了几句家常,问问福晋、额驸、孩子们好不好。 “你四嫂还是老样子,只是我们没了弘晖后,她有些郁郁寡欢。”四阿哥淡淡道,“我在京城外畅春园边置办了庄子,预备闲时带着福晋他们去庄子耕织,或许能散心。” “听起来很好呢,若有机会,我也想去瞧瞧。”暮雪道。 说了些话,四阿哥起身告辞,暮雪客气地要留他吃饭,四阿哥只说有事,下次请暮雪到府上玩。 待四阿哥走了,荣儿看着小丫头们收拾茶具完毕,低声与暮雪道:“这四贝勒爷来去匆匆的,好像也没什么要紧话。” 暮雪只是淡淡一笑。 该试探的,该说的,她跟四阿哥都心照不宣。 看来四阿哥已经选定了一条韬光养晦的路,倒是与她不谋而合。
第144章 京城人事 雪落紫禁城,红墙覆雪,满目…… 雪落紫禁城, 红墙覆雪,满目萧瑟。 十八阿哥的灵柩草草安葬,未成年夭折的皇子, 是没有正经的葬礼的,用棺椁装了, 运到陵寝外围下葬。 暮雪去送行。 送葬队伍不长,身为生母的王嫔自然不能出宫相送, 她的另外两个儿子,也就是十八阿哥一母同胞的兄长, 十五阿哥、十六阿哥跟在后边,神色哀悼。 送到景陵琉璃门内, 暮雪在灵前上了一炷香。 十五阿哥在身后道:“多谢四姐,听说在塞外时您很照顾小十八。我们额娘知道了, 也很感激。” “只可惜终究没能……唉。”暮雪叹了口气。 目前医药的手段仍是没将十八阿哥救过来。她已经私底下同秋华交代,特意从蒙盐所收入津贴抽出一部分, 专门用于医药研究,同时趁着在京城的机会,多与传教士交流西洋医学的部分, 最好拐一个带回去归化。争取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提升医学技术。不过这些都需要时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十五阿哥扭头回望一眼幼弟的灵位, 叹了口气:“或许这就是命吧, 世事难预料。” 额娘叮嘱小十八头次跟万岁爷出门,一定要听话乖巧时,也不曾想过这个孩子这次出远门再也不会回来了。京城中的众人也不曾预料到,出行前还是储君的太子,会在一夕之间变成废太子。 “是命吗?”暮雪淡淡复述了一遍, 不置可否。 她望向飘荡在空中,随风斜落的雪花,风往哪儿吹,雪花就往哪儿飘,纵使中间回旋,最终还是坠在大地上,消散了。 太子还是按照历史原定的脉络一般,被废了。之后也许还要被废第二次。思及此,心情难免有些低落。有一种无力感。 暮雪低垂着眼眸,踩入雪中,薄薄的积雪为宫鞋所踏,轻微细碎的响。 许久不曾回京,她又是独一份的因为有功由和硕公主晋升为固伦公主,陪同护送着万岁爷进京,且在废太子这么个糟心环境下,康熙皇帝还能对于她另有赏赐。京城里的聪明人纷纷递帖子到京城四公主府,想请安的,想拉关系,想叙旧的……林林总总,弄得人应接不暇。 但是统统不理会,也是不行的。京城中关系错综复杂,彼此联络有亲,处理得不好不知道会得罪什么样的人。纵使不怕他,但小鬼暗中使绊子也烦心。尤其是暮雪在京城中仍有产业的情况下。 在归化时还能借着路远的借口,在逢年过节时送上礼单之类的作为联系。可是这一下子到了京城,就成了跑不了的和尚,只能敷衍着,陪着坐,说些废话。 这些人来,总是弯弯绕绕说上一大通话,例如“废太子奶公被废了内务府总管之位,公主陪伴万岁爷时可有听过提起此事”“十三福晋娘家的老人近来身子骨不舒坦,唉,真是欷歔之类的”。 每个人立场不同,所说之话所指不相同,暮雪从早到晚下来,脑袋都是晕的。 进宫请安,又是另一道例行事。使府上随从向宫里递牌子,得了回复,大清早起来准备穿吉服,冬日的吉服花样都要按规定行事。辗转过几道关,她才能到紫禁城内,给宜妃请安。 宜妃圣宠依旧,见了她也很高兴,嘘寒问暖。 “可惜没见着你的小格格。” “当时说十八阿哥病了,我也不敢带她去添麻烦,就让额驸好好照顾,自己领着人马去了。”暮雪道,“后来,又是废太子这许多事,我也不好与归化那边说,只是传了信回去,护送汗阿玛回京。” 宜妃捧着暖手炉点头:“那种情况确实不适合带着孩子去。下次有机会,你带着她来京城请安,我好见见。” “是,之后定然单独寻个机会,和额驸、小格格一起到宫里请安。” 闲话一会儿家常,宜妃话锋一转:“废太子之事突然,但是听了万岁爷诏令,倒也情有可原。只是不知,怎么连着十三阿哥也被禁足不许出门呢?” 暮雪愣了愣。好端端的,宜妃如何会问起十三阿哥?她想了想,想到了如今养在宜妃宫中的八公主。是了,八公主与十三阿哥乃是一母同胞。这话是代替八公主问的。 她缓缓道:“十三弟素来是二哥的左膀右臂,这事上受牵连,也是难免的。至于具体缘由,似乎汗阿玛也没有下旨意。我么,也不太清楚。” “唉,这也是难免的事。”宜妃道。“我问这个,是因为八公主。她因为十三阿哥的事,病了,这几天正养病了。我就不叫她过来见你,免得过了病气那倒是罪 过了。” “哦,八妹病了?要不要紧。” “还是心病,这孩子素来心重,身体又柔弱。有点像你年幼时的样子。”宜妃道,“不过如今吃了几方药,渐渐好转了,不必担忧。” 暮雪颔首:“十三弟这事,不好此时提起,或许等待汗阿玛的气渐渐消了,有转机也说不定。” “确实是这个道理。” 正说着话,太监进来通传,说是王嫔娘娘过来请安。 宜妃奇怪道:“她怎么这时候过来了,请进罢。” 暮雪倒有些明白,应该是为了十八阿哥的事。 王嫔其人,乃是苏州人士,据说是康熙皇帝南巡时当地人精心挑选的美人。确实生得美,走动如弱柳扶风,接连生下三位阿哥。不过纵使如此,因为她的出身,并没有捞到一个明确位份,宫人们只是“娘娘”“娘娘”的混叫,实际上连贵人的名号也无。直到十八阿哥病逝,万岁爷才给提了个嫔。 王嫔进来,一张温婉美人面,带着些许忧愁,先向宜妃请安,而后望向暮雪:“嫔妾听说四公主来了,想感激您在路上对十八阿哥的照顾,您还去送了他。真是多谢您。” 说着,她从侍女手中接过一个紫檀雕花提篮食盒:“这是我亲手所作的一些糕团点心,请四公主留着吃罢。” 暮雪推脱一番,只得接了,向王嫔道谢,同时道:“请王嫔娘娘节哀,定要保重身体。” 王嫔笑了笑,带着点无可奈何的麻木:“嫔妾会的,毕竟,日子还要过。” 虽然因为十八阿哥的气,她痛心到极点,但是还有两个孩子要照拂。她只能让这悲伤度过去。 暮雪道:“这样十八阿哥也可心安,他临去前,说很对不起您。” 王嫔听了,眼中盈泪:“这孩子,这孩子……什么对不起的,是我对不起他。” 倘若自己的身份更高一些,这孩子也许得到的照顾更多,也许身体也好些。可是她偏偏生来就是一个汉女,出身低贱,家世更是一塌糊涂。连累这孩子也没享福。 “母子一场,都是缘分,哪有什么对不起的。好了,平静些。你虽年纪小,也是长辈,当着公主的面这样像什么样子。”宜妃见王嫔这模样,提醒道。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139 首页 上一页 134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