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届殿试,都有出自该书院的学子。 数量倒是不多,也就一到两个。 名次几乎都不在一榜内,勉强只算得上一个二榜进士出身。 但,关西的这些新科进士都很年轻。 都在二十五岁之内! 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 调阅过青山书院学子们试卷的大儒们,都有深刻印象。 这些学子的诗文辞藻明显比不上江南学子,但他们的策论却叫一个言之凿凿。 严谨且务实。 和世家精心培养出来的学子,泾渭分明。 照当今的惯例。 殿试后,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授官。 二甲、三甲进士,需先“观政”(实习)。 通常会分派去六部、都察院、大理寺等衙门,学习政务三到九个月。 优秀者可留京,授给事中、主事等职。 表现一般且没有门路的,就会被外派去地方做知县、推官等。 你问关西的新科进士们,观政期间表现优秀吗? 答案,自然是优秀的! 他们在关西,年年寒暑假都会去各卫所打工。 观政,可不要太懂了! 但关西的新科进士们实习结束后,偏不爱留京任职,个个都要求外放去雍泰朝条件最艰苦的州县。 奇哉! 怪哉! 大儒们就这么冷眼旁观着。 一年,不显。 两年,不显。 三五年后再 回头看。 一个个的,竟真在那些穷山恶水之地,折腾出了些名堂来。 当地百姓在这些年轻县令的带领下,高喊着: “修一渠,富一乡;水渠通,五谷丰!” “精耕三年,不愁饥慌!” “养猪种桑,不愁衣裳!” “一村一业,百业兴旺!” “勤俭持家,世代兴旺!” “戒赌戒奢,家业可兴!” “读书明理,农商皆通!” “......” 诸如此类的口号,大儒们听各地布政司汇报给朝廷的还有很多。 人家不仅口号喊得响,当地百姓的日子还真在这一声声口号中好了起来。 尤其是前一科,有个叫做左驰瑕的榜尾进士(最后一名)。 最后一名,那能是什么大才子? 但就是这个榜尾进士,用了不到三年时间,把他辖下的一个中等县彻底打响了名头。 用来打响名头的商品是花炮。 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花炮! 逢年过节,婚丧嫁娶,谁家离得开爆竹? 全县大半以上的百姓,都围着这门买卖忙了起来。 银子如流水一般,哗哗往该县流去。 尤其是在前年乾武帝的千秋宴上,商都燃放了该县敬献上来的花炮足足一个时辰。 当恭祝陛下万寿无疆的几个大字,在皇宫的天空上炸开,在这个朝代可不要太先进了! 大人小孩们都稀罕。 洋人,也同样买账。 该县在八卦城开的一个花炮商铺,今年秋贸会的流水相当惊人。 都说百姓们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富裕起来的百姓们,怎会继续做刁民? 民风自然就好了起来。 二十出头的左驰瑕左县令,只用了三年时间就把一个中等县变成了上等县。 现在,已经是一州知府了。 他人虽不在庙堂,庙堂上却经常有人提到他的名字。 总之。 以左驰瑕为代表的一干关西仕子,他们名字的前面,都离不开“关西”两字。 自然而然的,培育出众多关西仕子的青山书院,就渐渐走进了大儒们的视线内。 现在,有机会去青山书院做先生? 去! 必须去! 别人不去,他们去!
第548章 无能无力 雍泰十四年,春。 由朝廷主导的禁毒活动,在二月二这日正式拉开了历史的帷幕。 淳朴的关内百姓们,哪里见过这样的现身说法? 那些有明显戒断反应的洋人,枯瘦的身形和求吸毒品的癫狂状,委实吓着了他们。 再细听同行关军们的介绍。 好家伙! 用了上千年的镇痛药阿芙蓉,竟然还是味隐藏的毒药! 用这味毒药浸泡过的烟丝,能是什么好东西? 百姓们炸锅了: “老天爷啊,洋人太阴毒了!坚决不能让他们跑到关内来祸害我们!” “洋人心毒,他们造出来的洋货也不好!谁知道,那些个玻璃、镜面和钟表里还藏着什么毒物?” “对对对!现在咱什么好东西没有?我看关西作坊里做的镜子、玻璃器皿和钟表,就比洋货强得多......” 一时间,民间洋货无人问津。 急得江南进货商团团转。 最后的最后。 还是涂抹了商品上的洋文,冒充是关西作坊出产的,才以低于进货价五成的价格堪堪出手。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就在洋人被四处展示,名声口碑差到极致时,乾武帝以欧洲夷人亡我汉朝之心不死为由,再次增兵十万在雪山之北。 于按台山附近,新设北庭都护府。 该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和关西都护府,并驾齐驱,隶属西域大都护。 御林军统领大胡子,摇身一变成为北庭首任都护。 与此同时。 北庭都护府参考了关西以前的移民政策,一口气从关内移民五十万到了境内(包括军属)。 有了这些劳动力,北庭都护府在春末垦了一万亩荒地,并种上了被甘明兰暗地里用木系异能改良过的早熟高甜甜菜。 种菜的同时,北庭都护府还建起了五个颇具规模的糖坊。 把北庭都护府和甜菜制糖工程交给大胡子领导,是乾武帝权衡后的结果。 论忠心,谁都比不上和乾武帝从小一块长大的几个亲兵。 尤其是大胡子。 此人的家族,已经尽忠了宁阳侯府七代人。 当然。 甘明兰对新增的这个北庭都护府,和它的掌权人还是很满意的。 都是老熟人。 大胡子此人,人狠话不多。 一身军功都是实打实拼出来的。 由他镇守北庭,相当于给西域的北部边防线上了一道保险拴。 北庭都护府以前就是三国交界处,距委鲁母仅千里之遥。 沥青路已经修好了一半,剩下的今年就能完工。 有了宽敞笔直的驰道,从关西往返北庭都护府最快只要七八日。 十万关军和五十万移民的加入,只有数十个游牧部落的北庭都护府是一天一个样。 此时的欧洲,却已经吵翻了天。 第一波洋商已经返回了他们的国度。 他们在八卦城的所见所闻,很快就在圈子里传播开来。 毕竟,做烟草买卖的只是部分商人。 这些商人身后的荷兰、葡萄牙、大不列颠王国、法兰西王国的权贵们,却是再坐不住了。 抽乌香药烟形成烟瘾的速度,比阿芙蓉慢得多。 他们本打算温水煮青蛙的。 还想用十年八年时间,慢慢占领东南亚市场。 现在就这么被东方汉人大喇喇揭开了谜底,那他们在殖民地种下的大量阿芙蓉该如何是好? “这个雍泰朝位于内陆,从海上登陆作战没有优势。陆地进攻如何?” 同行的商人,当即给他们的权贵形容起他们的一路见闻。 “路途太远!半年以上的远征,粮草耗费需要多少?” “一路关卡哨所的墙高炮坚,当地驻军有三十万,百姓人口已经超过四百万,他们的马场养着十万匹可长途奔袭的战马,数万头骆驼......” “毫不不夸张的说,关西驻军的实力可以横扫整个欧洲。” 众权贵:“......” 三十万的驻军? 这实力,也是没谁了! 奥兹曼帝国最辉煌的时候,全国军队加起来都没这么多人。 “可是,任由这等消息传播开来,南越国国主是否也这般抵制乌香药烟?” “......这是难免的!” 其实早在去年他们的阴谋被揭穿,南越国国主就得了准信儿。 起初,都被吓了好一跳。 他们的太医也跟着各种验毒了一番,用医学的角度解释了其毒性。 结果呢? 结果在南越国国主下达了一系列,戒烟、戒毒令后,当地的烟馆依旧火红。 却原来,沿海的富商们抽了十来年乌香药烟,早就离不得了。 戒烟,相当于要了他们的老命! 更何况,南越国的几个大海贸商贾,其实都是南越国权贵的白手套。 认真算起来,南越国国主本人都在其中有占股。 你就说这个解毒令,该如何执行? 明知有毒,却无力阻止,半年过去了,南越国的毒品市场还在蔓延。 以上,就是南越国的现状。 北幽、南越和雍泰三国的情报组织,互有渗透。 乾武帝得知该国情况后忧心忡忡,生怕两国交界处毒品无法真正隔绝。 对此,除了加大贩毒的惩罚力度外,似乎也无能为力......
第549章 任务重 北庭都护府。 被划分出来的数十个甜菜种植园里。 在甜菜出苗后,就在种植园内建起了一栋栋看守房。 各卫所还组织了数千个预备役小子,做甜菜巡逻队。 就连北庭都护大胡子本人,也会三天两头亲自去田间地里查看甜菜的生长情况。 那细致的模样,比对家中刚出生才俩月的幺儿还要耐心。 心腹见到他们的都护这般重视,忍不住嘀咕: “都护,不就是种个庄稼么?犯得着这般严防死守吗?现在离成熟还早着呢。” 大胡子趁着心情好,给自家心腹解释道: “镇西国公为 了这些甜菜,找了十几个洋人了解过这甜菜的习性的。 出苗后,长到半个来月就要间苗。 间出来苗嫩嫩的,比很多野菜都好吃! 叶茎长成后,连叶子和带茎也是菜,吃了可以治便秘。 她还说,只要咱们种甜菜前的底肥下得足,下面的根茎能长到比昂的拳头大。 蒸、煮、烤出来的滋味都是甜滋滋的。 要是咱种出含糖量高的甜菜来,三五个根茎就能出一斤白糖霜!” 几个心腹,瞠目结舌: “老天奶,照目前的播种间距,咱一亩地大约能留五千株苗。算算一亩地的出糖量,竟有千斤之多!” “昂滴乖乖,从南越国进口过来的蔗糖,一手价在两到三钱银子一斤!昂们这比蔗糖更白、糖度更甜的糖霜,到时候又该卖多少?”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333 首页 上一页 33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