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看着前方闪过的细小身影,朝着小狼崽招手道,“盯着点儿,别出什么岔子了。” 小狼崽叹着气从柴房里叼出一个篮子拱了拱阿兰的腿。 “真聪明。”阿兰笑道。 说着便进了内屋,在纸上写了点什么,装进小篮子里,又挂在了小狼崽的脖子上。 “这么一来,就算与她碰见,倒时候也有了理由。” 阿兰摸摸小狼崽已经甚是丰厚的围脖,“去吧。” 已经下了山的阮晏晏不知道自己被监视了,她愉快地趴在卫叔家窗户边看着这家人的热闹。 卫叔家的小儿子去年年末考上了举人,过了新年就要启程奔赴上京应试,一家子当然是高兴的,期待着他能改换门楣。 只剩得卫老幺媳妇挺着个肚子,一会儿笑一会儿愁的。 笑的自然是自己相公有本事,愁的可不就是她肚子里这个来的不是时候,不然她还能跟着相公进京赶考,照顾一二。 他们这种贫困人家,请不起书童,媳妇身子重不方便,那进京一路便是只能靠卫老幺一个人了。再则,她还愁相公他朝入仕,还看不看得上她这个乡下媳妇。 阮晏晏趴在窗户的阴影处,听卫老幺媳妇一个人在那自言自语,心里不禁突然产生一丝心安。 很奇怪,她没有因为卫小娘子的叹气产生惆怅,而是反而产生了一丝心安。 她已经很久没有做人的感觉了,每次想到真正的自己,想到那个原本她应该属于的世界,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 有什么很重要的东西,似乎在她与阿兰相处的日子里,从记忆里遗失了。 而卫叔家的烟火气,却让她有了一股真实的感觉。 哎呀,阮晏晏摇摇黑黑的小脑袋,人家小娘子这么愁着呢,你咋好意思看热闹呀,一点共情能力都没有。 小狼崽趴在远处的灌木阴影下,看着远方这只小蛇,咕噜地摇着头,不明白这丫头脑子里想了些什么。 阮晏晏东家瞧瞧西家看看,看着村里各户人家的热热闹闹,心里不禁越来越开心,简直可以说是一扫今儿个大早起来就有的阴霾。 甚至临到太阳下山时,天还放了晴,虽说没多大会儿,但能在三十这日碰见阳光普照,橘色晒满整个乡间,就是让人特别心旷神怡的事情。 她看看天色,再看看自己瞧着的这户人家。这家人也快要吃饭了,媳妇正喊着坝上玩闹的幼儿,小家伙拍拍身上的灰土,笑眯了眼冲进了阿娘的怀抱,“听奶说今儿个烧了好大一只鸡!” “可不止有烧鸡,还有你最爱吃的红烧肉,”妇人揉揉小家伙的脑袋,牵着他的小手进了屋,“瞧你这手脏的!” “娘也脏!”小家伙嘿嘿笑道。 “还不是被你蹭的?”妇人言语里尽是宠爱。 阮晏晏看着这一幕,心道是,这除夕,无论小孩子们做出多么调皮的事,都是不会被责骂,一年到头,这一天最是开心。 她以前与爸爸妈妈一起时,可不也是这样? 随着“呲呀——”的关门声,阮晏晏也从篱笆上滑落下来,转身往山里去。 一会儿去小青山里快速溜达一圈就回家吧。 * 阮晏晏再次回到小屋的时候,却发现在她出去的这一段时间,小屋可是大变了样。 院子里挂了一些灯笼,纸折的,有小兔子模样的,也有莲花模样的,都是小小一只,比巴掌大不了多少,里面点着拇指般大小的蜡烛,篱笆上有,屋檐下也有,只可惜现在天还亮着,所以显得不那么有光。 “不是还没到十五么?”阮晏晏问道。 “十五那日都是大灯,这种小东西就是个喜庆。”阿兰已经在端米饭了,可想而知,菜都齐活了,就等她回来吃。 “都你做的?” “不然呢?” “你还挺能干。” “你这是才发现我能干?” 阮晏晏笑了,有着这几日没有过的开心。 心情好,步伐也就轻快了起来,连走带跳的来到桌边,果然又是一桌子色香味俱全。 “弄了这么多呀?”阮晏晏问道,“咱两也吃不下啊。” “习俗嘛,”阿兰道,“初三之前不开火,剩下几日就紧着这些吃了。” 也行,阿兰用了心,弄了很多卤味,除了平日就能吃的卤牛肉卤香干,还有不常见的卤鸽卤兔。就算冷着,这大冬天就着酒也能吃得畅快。、 只是剩下的… “真不开火啊?”阮晏晏指着桌上的焖肉蒸肠道,“这也没法吃冷的吧?” “咱点个小炉子,偷偷吃,谁也不告诉,”阿兰笑道,“赶紧来吃吧,晚上还有事呢。” 阮晏晏原本笑着的,听着他这么说,心里倒是一落。 该来的总归是要来的。 “有什么事非得大年三十啊?”阮晏晏低声问道。 “之前没人与你提过么?”阿兰反问道,“每年除夕夜,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去村长家前的坝上聚聚。” 阮晏晏摇摇头,“不知道啊。” “怪我,瞧着你前些日子总在村里,想着肯定有人同你说过,想着你最近不是与村里的几个小姑娘交好么,她们没约你一起去?” 阮晏晏又摇摇头,“没人邀过我。” 她这么一说,两人也瞬间就明白了。 在村里人眼里,她算是已经嫁给阿兰做媳妇的人了,要去这种场合,也一定是阿兰带着去,怎好与几个小姑娘约着? “行了,”阿兰一边添着饭一边道,“晚上可热闹了,坝上会点上篝火,还会准备一堆吃食,一起熬天亮。” 阮晏晏老家没有过这种习俗,她们都是吃完晚饭一家子人一起看除夕,过了零点倒数了,就各回各屋,安生睡觉了。 不过听着,这一群人一起过大夜,感觉还挺有意思的。 这时,天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她与阿兰坐在小饭桌两边,四周的小等足够照亮整个院子。 “阿兰啊,”阮晏晏看着满院的点点烛光,“你这人还挺…” “嗯?” “挺浪漫的。” “浪漫?” “就是挺会讨人欢心的。”阮晏晏小声哼唧着。 “是因为有人特别容易开心吧?”阿兰笑道。 没等阮晏晏出声反驳,小狼崽不知从哪里窜了出来,身上还穿着火红的小衣服。 “你…你给它做的?”阮晏晏问道。 “嗯,是不是觉得我更能干了?”阿兰应着。 你这何止是能干呀。 热热闹闹地吃完饭,喝过了茶,阿兰简简单单地收拾了一下,然后从内屋捧出一套衣服。 与他们平日的粗布衣不同,衣服上有大片图案的染色,还有各种流苏与结扣。 “习俗,除夕夜会穿这种。”阿兰解释道。 “你也有?” “当然。” 阮晏晏接过衣服,抖开来仔细瞧了瞧,“不是诓我的吧?” “你可以现在下山去看看,大家伙儿应该都换上了。” “啥时候做的呀?我怎么不知道?” “前些日子卫婶来问过,你的尺寸卫婶也都有,就紧着家里的布,直接做了。”阿兰道。 “真好。” “嗯?”阿兰听她这么一说,先是轻微地愣了下,继而应道,“这身是做得挺好的。” “不是,”阮晏晏一双眼亮晶晶地看着阿兰,“我是说今天真好,各方面都好,都顺遂,我很开心,想来明年一定是个好年。” “是,”阿兰笑道,“明年你一定有个好年。” 阮晏晏换好衣服,还理了个新的发髻,等她一切都弄完了,出了门就见着阿兰已经换好了衣服,手里还提着一个大篮子。 “好看,头绳也合称,”阿兰夸道,“可惜没来得及给你弄个簪子,不然应该更好看。” “这样也很好,”阮晏晏左右摇了下脑袋,“你瞧。” 头绳翻的花随着小脑袋的摆动划出漂亮的小弧线,果然甚是灵动。 “你这身穿着也好看,”阮晏晏向前倾了下身子,“篮子是啥?” “一些零嘴,还有肉串,”阿兰掀开遮挡的纱布,“要闹一晚上呢,半夜里大家肯定都会饿,各家各户都会带点,到时候大家一块吃。” “真要闹一晚上么?”阮晏晏问道。 难道他今天晚上真的不去大青山了? “嗯…”阿兰原本想揉下阮晏晏的脑袋,但看着那精致的发髻,就只得轻拍了下她的头顶,“若是撑不住了,咱就找个机会逃回来。” “谁说撑不住了?”阮晏晏护着自己的脑袋,嘟起嘴道。 说罢她便率先推开了院子门,“赶紧走吧,我都等不及了呢。” 整个晚上都很热闹,虽然是冬夜,但因为燃起的火堆,也没人觉得冷。 到了子时,果然许多人都开始就着火堆烤起了肉串来。 只是到了后半夜,就有人开始撑不住了,留下的,要么是特别在乎习俗的老人家,比如卫叔,他要在天亮的那一瞬,赶紧朝着许愿,希望家里幺儿能金榜题名,给他们老卫家光耀门楣。要么就是像阮晏晏他们这样的小年轻,最喜欢闹着,精力好得很。 只是… 阮晏晏瞧着坐在一边的阿兰。 哎,老人家,脸色果然比较不太好了。 不过,阮晏晏瞧着即将泛白的天色,她一整晚都与阿兰形影不离,他也确实没在这个无月之夜消失。 那大青山里的一切,是与他没有关系么? 之前难道就真的只是巧合???
第42章 、腾蛇傀(13) 正月十五这日一大早, 阮晏晏便在桌子上看见一碗元宵。 四个雪白的团子,带着浅黄色花瓣的汤底,里面还有黄的绿的紫的不知道是啥的小疙瘩团。 “今儿个早上吃这个?” “嗯, ”阿兰舀了勺汤圆, 含糊道,“早上不喜欢吃这种甜食?” “倒不是, ”阮晏晏坐下, 也舀了勺汤, 糊哒哒的,那浅黄色花瓣应该是晒干后的桂花,满鼻子香气,着实吸引人,“只是我老家那边, 一般这个都是晚上吃。” “嗯,”阿兰放下汤碗,手指在桌上轻轻地敲了两下, 才托腮道,“早上吃这个确实腻了些。” “那倒不会,”阮晏晏笑着应道, “只是没想到而已, 况且也不用拘泥于形式,我觉得这个早上吃也挺好的,香甜。” 说着她就咬了口那不知是什么的紫疙瘩团。 竟然…… 是芋圆? 这么想着,她又吃了个黄色的,是南瓜味的… 可是她记得这里是没有芋圆这种东西的。 虽然她也不知道芋圆这东西是何时才被发明出来的, 但是她非常肯定, 这个村落, 是没有的。前些日子她在卫婶家看大家搓元宵,有特意问过,这边是否有这种东西,她描述得算是详细,但是卫婶却直摇头。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70 首页 上一页 52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