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玉隐隐记得在现代的时候,有人在短视频里说什么“劝人学医,天打雷劈”来着。 所以听见乔丽的高考志愿时,还有些担心。 但没想到乔丽自己特别喜欢。 乔丽悄悄告诉乔玉:“爸爸妈妈当年下放改造的时候,身体上受过很多伤,爸爸一到下雨下雪天,就疼得腰都直不起来。” “妈妈当年泡在冷水里干活……所以那个姐姐没了之后,妈妈也没能再怀上一个孩子。” 乔丽看着漫不经心的,但是心里全是对家人的关心。 “这么多年,我看着爸爸妈妈身体不舒服,打针吃药都没用,就发誓以后要学医,早日攻克这些难题,让他们再也不用受这样的苦楚。” 听见乔丽心里的想法之后,乔玉再也不阻拦了。 如果说学医年限长,回报少,没关系,她会给乔丽更多更多,比别的职业的人更高的收入。 如果说学医工作太苦,乔玉就给乔丽买房买车,给她请生活保姆,照顾付老师葛老师和乔丽的起居饮食。 如果以后更有钱了,给乔丽开个私人医院也不是不可能。 乔丽想要最先进的医学资料,没关系,乔玉会想办法。 她会尽自己所能,让乔丽没有后顾之忧,让她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事业当中去。 如果乔丽真的能学有所成,能救死扶伤,能将医学推动一小步,一切都是值得的。 两姐妹躺在床上,说了一晚上的话,天快亮才睡去。 乔玉的手搭在乔丽身上,只觉得拥有了全世界最好的弟弟妹妹。 这一年年底,乔玉选上了省劳模。 全省,乃至全国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姑娘,母亲早逝,父亲再婚后把他们赶出家门,还卖了她的亲生弟弟妹妹…… 但这个姑娘凭借自己的努力,从摆地摊开始,到后来收菜贩卖、合伙开养鸡场、租店面卖杂货、召集村里的人做手工红薯粉、扩大经营、挣了钱又投入到饲料厂里……一步一步努力,获得大家的认可。 在进口饲料爆出大问题之时,她的良心饲料一跃成名。 成名之后也没有涨价,扩建厂子之后依然选择录用不少残障人士,解决困难户的生活问题,将更多的收益投入到了给员工谋福利上。 这么多年,无论是养鸡场还是食品厂、饲料厂,只要是乔玉参与的,从来都是良心企业,物美价廉。 她的几个品牌,乔乔百货如今也已经成了连锁的百货商场。 英乔食品成了远近闻名的食品加工厂,产品卖至全国,甚至出口。 饲料厂则是多年坚持良心价格、良心原料,提供给无数小农家庭或者承包户,甚至赊账给想要改变贫困现状的农民,她的大货车,无论多么山旮旯的地方,只要有人需要饲料,就免费送到,给大山里的人家也带去了希望。 大山里的困难户有了收入,就能把孩子送出来上学。 学到知识、学到技术的孩子,才会返回去建设家乡、改善环境。 第896章 青楠回国 乔玉的事迹登上报纸和电视之后,立刻在全国引起了巨大轰动。 不少人甚至千里迢迢前来“追星”。 还有很多人,此时才知道,原来当年在枫桥镇匿名给他们资助,让他们上学的恩人,原来是陈乔玉。 无数毕业之后,在各行各业发光发热的学子们都纷纷赶来,送上一句存放多年的感谢。 而乔玉凭借省劳模的身份,也顺利拿到了省里和市里的拨款和地块,继续扩建饲料厂和食品厂。 九十年代,去国外旅游终于开放了,但乔玉已经不需要了。 因为她已经可以代表本土的饲料行业和食品行业的先进生产企业,去国外参加各种交流会和比赛。 乔玉也终于亲自飞去了M国,见到了青楠。 彼时,青楠的病情已经大为好转,他因为在音乐和数学上的天赋,顺利被大学特招,进了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 乔玉深深地给谢老爷子道谢,谢老爷子却很高兴乔玉前来。 他已经很老很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 他对乔玉说:“青楠在音乐和数学方面都有不错的天分,将来按照他的意愿,他可以做一个音乐家,也可以做一个数学家。” 谢老爷子很欣赏乔玉:“你有这样的能力,可以护佑他做想做的事情,我就算走了,也能放心了。” 两年之后,谢老爷子过世,乔玉秉承诺言,飞到M国,询问青楠的意愿。 当时乔玉已经来回M国数回,用比青杨更多的精力,终于获得了青楠在情感上的认可。 时年乔玉三十五,因为爱笑,她的眉梢眼角已经有了一些轻微的细纹。 但这细纹丝毫不影响她的气质和风韵,反而让她多了几分韵味。 她伸手摸摸青楠的发顶,就像当年摸青杨和乔丽一样,终于可以用同样的心情爱抚这个遗落在外的弟弟。 乔玉说:“不管你想做什么,姐姐都支持你,你要是想继续留在M国,姐姐就给你请生活保姆,你可以继续深造。” 青楠仰起头看乔玉,声音轻轻的:“姐姐,我想回去。” 乔玉一顿,慢慢说道:“你想好了吗?你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回去,这些年我们的国家发展很快,回去或许没有多少你记忆里的东西。” “另一方面,即便我们国家飞速发展,但距离你现在所处的M国,依然有差距。” 面对乔玉的细致剖析,青楠只是笑笑摇头:“姐,我很想回去。” 乔玉其实并不意外。 谢老爷子过世之前就跟乔玉说过:“这孩子心思纯粹,又秉性善良,他早就想回去了,只是我年纪大了,如今卧病在床,他舍不得丢下我。” 谢老爷子召来乔玉也是因为知道青楠心里的想法,想让乔玉把他接回去。 乔玉轻轻摸了摸青楠的头:“好,那我们就回去,姐姐带你回家。” …… 乔玉要带青楠回国的消息,很快就在熟人圈子里传开了。 余小姨带着几岁的小丫丫,忙前忙后地操持起来了。 “等青楠回来就住我这里,乔玉忙起来没有个准饭点,还是住我这里好。” 而陈二姑知道后,从省城开车回来,说:“还是住我这里好,他小时候在我这里住过,加上我这边现在不缺保姆家政,要多少人照顾都有。” 青杨跟方青玉不同意:“青楠是我们弟弟,而且也是我最先见到青楠的,他跟我关系最好。” 这话传到乔丽耳朵里,乔丽不高兴了,打电话回来:“二哥,你这也太自信了,三哥永远都跟我最亲好吗?他还专门给我寄国外的医学杂志来,他给你寄过吗?” 青杨嗤回去:“我每年都飞过去看他!你才去了几次?” 而一贯当大家长的屠慧东和余来富更是不干:“我是家长,我说了算!青楠回来住我这儿!” 屠慧东说:“我这里人多,照顾青楠不成问题,咱们还有十几个山林,乔玉不是说了吗?青楠最喜欢大自然,咱们这要多少大自然都有!还有小动物!” 一大家子人吵吵闹闹的,没个定论,每个人都想把青楠接回去。 最后大家各自不服气,都自己准备自己的。 “到时候让青楠回来自己选!他爱住哪儿住哪儿!” 谁知道,半个月后,乔玉带着青楠回来了。 知道家里各人的准备后,乔玉笑得不能自已:“这下可不好办了,估计你们的计划都只能打水漂。” 屠慧东瞪眼:“啥意思?都不选?难道跟你一块儿住厂里?” 乔玉现在好几处分厂,虽然已经把穗华、姜亚军和辛晓晨、袁依依、乌婷婷他们都分开做了分厂的厂长,但乔玉还是要四处视察、开会、确定企业发展战略、查阅企业经营状况。 她几乎是以厂为家,住在厂里的时候比住在家里的时候多。 她这么办,大家都不同意。 可乔玉压根不是这么想的:“厂子里太吵,就是青楠想住,我也不能让他住啊!” “不住厂子里?那住哪里?”大家都很疑惑。 乔玉拍拍手:“让青楠自己跟你们说吧。” 二十出头的青楠眼眸低垂,看上去有一股天然呆的气质。 但这个天然呆一开口,就震慑了大家。 “我要去省电子科技大学任教,教授计算机语言和数字算法。” “什么玩意儿?”屠慧东的大嗓门第一个响起来。 余小姨他们也是不懂:“计算机说话?归零归零那个吗?” 那学的是啥? 不对,那教的是啥? 只有青杨和方青玉,还有因为学业没在现场的乔丽知道。 “计算机就是电脑……咱们在电视上见过的那种,大姐厂里不是买了几台吗?” “青杨在数学和音乐方面有异于常人的天赋,但他学的不是单纯的数学,而是计算机算法。” “就是我姐一直说的,让计算机自己干活,那它怎么干活?就需要青楠这样的人来用计算机的语言编写程序。” 青杨跟方青玉努力为众人解释,但是大家还是感到很茫然。 计算机这个东西嘛,倒是也听说过。 听说算数比人脑子还快,还能发什么伊妹儿啥的,后面这两年青杨乔丽经常跟青楠发那个妹儿。 就是屠慧东他们也不知道那到底是个啥妹儿,就这么听话,任由他们发来发去的? 第897章 他们发的什么妹儿? 屠慧东都跟余小红说:“你可千万不能像那个妹儿,被人发过来发过去的,一点儿都不硬气!” 屠慧东说:“你现在自己一个养鸡场,一个养猪场,还有肉联厂的股份,老娘给你这么多,让你当女老板,可不是为了让你去别人家听话的。” 跟在乔玉身后大龄未婚充分享受自由的余小红满头黑线:“那个叫伊妹儿!就是电子邮件!通过电脑写的信,才不是什么被呼来唤去的妹子!” 反正几个年轻人一通讲,才让几个中老年人明白过来——噢,就是教电脑干活儿的。 余来富挠挠头:“这人还没能上学呢,就先教上电脑了?” 他小心翼翼地跟青楠商量:“要不,咱还是先教人?给人当老师吧?那个电脑,咋看咋不靠谱。” 青楠笑了,半晌才说:“靠谱的,电脑比人速度快。” 好吧好吧,大家面对青楠那是无限地宠爱。 青楠愿意教电脑就教电脑吧。 反正在省城,除了大舅他们在老家开养殖场之外,大家现在几乎都搬到省城了。 至少也有产业在省城,大部分时间都在省城。 离青楠近得很。 余小姨和陈二姑是最高兴的。 陈二姑心里对青楠乔丽两个孩子也是多有愧疚的。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38 首页 上一页 535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