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良和姚金花这俩人不靠谱是肯定的。 但是当年她在虞家没尊严,自己的日子都过得焦头烂额,还要顶着压力养弟弟的两个孩子,实在是心力交瘁,分身无术。 所以当陈良说要把两个孩子带回去的时候,她怀揣着一丝侥幸,同意了——毕竟陈良是青楠乔丽的亲生父亲,本来孩子就该是爸爸妈妈管的,陈良要带回去,那也是天经地义的。 只是没想到在最为困难、最为疲惫时候的一丝松懈,让两个孩子流落在外。 青楠更是时隔多年才重逢。 陈二姑巴不得青楠和乔丽都住到家里来,反正虞家的老头老太已经过世了,势力不如从前。 虞振飞没了虞老爷子的旧情帮忙,现在也只是一个普通干部。 虞振翔跟虞振红那就更是了,从虞老爷子过世之后,就倍感生存艰难。 唯一让余小姨意外的是,虞老爷子先过世的,而等到虞老太过世,在床上躺了十多年的虞老太,竟然找人来立遗嘱,将她和老爷子名下的所有财产,都给大儿媳陈善。 老太太甚至都没给亲生的儿子。 临走前,糊涂很多年的老太太突然清醒过来,拉着陈二姑的手说:“孩子,辛苦你了。” 当年陈二姑只有十七岁,就从家里出来,在虞家做小保姆,伺候虞家一家老小。 后来老太太瘫痪了,虞家那几个孩子都是靠不住的,只有陈二姑不辞辛苦地照顾虞老太太。 可以说,即便是在陈二姑起了心思要跟虞振飞离婚的那两年,陈二姑也没让虞老太太得过褥疮。 虞老太太后期很多时候都是糊里糊涂的,陈二姑也因为家政公司的事儿,分身无术。 但陈二姑从来都是挑最好的家政员工来照顾虞老太太,没让老人受过一点儿苦。 老太太人是糊涂的,但心是明白的。 她拉着陈二姑的手,眼里带着不忍:“孩子,要是我能动,我不会让你受这个苦。” “但如今他们父亲已经去了,我也要走了,这个家……交给他们几个,迟早都是垮。” “孩子,我知道你不在乎这些财产,这是我的私心,盼着你拿着这些家业,好歹照看照看我的几个孩子。” 老太太说话之间泪水涟涟不落忍。 她的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但是当年同样年纪的陈善,却已经照顾起了他们一家人。 老太太的临终嘱托让虞家的几个子女和晚辈着实不能理解,几乎是吵翻了天。 但是老太太清醒的时候比他们都厉害,自然不会将他们这些吵吵闹闹放在眼里。 老太太请的是虞老爷子旧交的后辈,虞振翔他们吵吵着说人是陈善叫来的也没用,他们看到前来公证的律师,还得喊人家一句大哥。 小打小闹的,陈二姑根本不放在眼里。 她多年前就看明白了虞家这群窝里横的完蛋玩意儿。 她唯一不理解的只是老太太的遗嘱。 她对老太太自然是尽心尽力,从无亏欠,即便老太太最后是托孤,所以才将家产留给她,可到底虞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份家产,放谁手里都烫手,惹人眼红。 但陈二姑一声不吭接了下来。 她依旧还是做着最叫人瞧不起的家政保洁行业,任谁也不知道她手里握着那么多虞家的产业。 虞振翔跟虞振红两个废物,没了虞家帮衬,在外面再也不能兴风作浪了。 而虞振飞也被迫跟外面的小三小四小五断了——至少明面上是断了。 因为,如今虞家的钱财都是陈二姑把着的。 说白了,连家里司机厨师保姆保洁都是陈二姑发的工钱,人家看老板的脸色,但凡今天陈二姑对谁不爽,那谁就能体会到生活艰辛。 虞振翔和虞振红两房人,从大的到小的,都老老实实。 几个孩子倒是来不及学坏,每次见到陈二姑都高高兴兴老老实实地喊“大伯母/大舅妈”。 陈二姑不惯着孩子,虞振翔和虞振红带孩子来蹭饭、蹭家用、蹭礼品,陈二姑就让他们帮着干活。 也不用干得多漂亮,但是至少得会干。 比如院子里的绿植,平时有人打理,但他们周末来一趟,收拾落叶、修剪枯枝、学一下打药施肥…… 只要他们老老实实干了,陈二姑就会给他们发下一周的生活费。 大人们觉得憋屈,但孩子们却乐此不疲。 以至于后来,两房的孩子虽然跟亲生父母亲近,但是大事上从来都是听陈二姑的,来找陈二姑出主意。 蓉蓉才觉得陈二姑这么多年不算白辛苦,至少虞家后辈还有几个能救回来的。 第898章 90年代BB机 故而如今虞家都是陈二姑当家做主,蓉蓉也学乔玉的,不结婚,但是并不住在家里。 她是继青杨之后第二个出国留学的,留学之后就留在了国外。 陈二姑因为自己的婚姻,也并不催促蓉蓉成家,就是对蓉蓉半年换一个男朋友……甚至貌似还有一两个女朋友的事儿,深感担忧。 不过那都是题外话了,眼下陈二姑是极力要求青楠住到家里去的。 但青楠还是拒绝了,乔玉解释道:“青楠是作为特聘人才回国的,他在计算机上的专业能力,是国内目前紧缺的,学校直接给青楠安排了一个单人宿舍。” “条件嘛,自然是比不上家里的,但是就在学校里面,安全又稳妥,吃饭有食堂,洗衣服打扫卫生什么的,学校还给安排勤工俭学的学生。” 乔玉对于让学生做点洗衣服打扫卫生的事来挣生活费这件事,并不反感。 她如今也是有两个助理,一个生活保姆的人,并不会因为让别人洗衣服就产生什么心理负担。 加上青楠本就是阿斯伯格综合征,自理能力是差一些,学校安排学生来勤工俭学,也是证明学校认可青楠的能力,也尊重青楠的不同。 也是因为这样,乔玉才同意青楠入校任职的。 至此,青楠也成为家里第二个在大学任教的人——上一个还是大舅家的余建设。 余建设留在了江东大学,如今已经是教授了。 所谓知识改变命运,虽然青楠现在只是特聘讲师,但是身份待遇上,都是比照教授的。 无他,只因为青楠目前在计算机行业的能力,是大家迫切需要的。 大家也对于青楠放弃国外优渥的生活,选择回国任教,将计算机领域的知识带回来深感感激。 只是青楠自己不觉得有多特别。 他只是对数学和算法程序等感兴趣,回国后,反而乔玉能够提供给他更多的领域内的新思路或者新想法。 这未必不是他回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 陈二姑和余家其他人倒是没想那么多,只觉得青楠回来了,在省城大家能够天天见面,互相照料,就很高兴了。 但青楠最依赖的还是青杨,平时在学校住,放假了就去青杨那边住。 青杨和方青玉对此非但没有意见,反而与有荣焉。 弄得乔丽都有点吃醋,也跟着跑到青杨那里找青楠理论。 “三哥,我跟你才是最亲的!” 青楠看着她,一本正经地道:“但是你住女生宿舍,我不能进去。” 乔玉在厂里住的也可以算作是女生宿舍,所以还真是只能去青杨家。 大家这会儿就庆幸了,幸亏当初乔玉托人把大家的房子都买在一块儿。 左右不过是走个几十米的距离,跟青楠来家里没什么两样。 毕竟,早饭是陈二姑上班前送过来的。 午饭是余小姨和会做牛肉的小姨父做的。 晚上么,要么大家一起动手,要么干脆去柴爱花的饭店吃,反正怎么都方便。 乔玉多年的心愿终于达成,一家人团聚。 大家都有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又能常常见面。 这就是她自小梦里的场景了。 …… 进入九十年代后,世界几乎每年都变样。 BB机传到内地的时候,大家都争着抢着买。 乔玉也买了一个,但是并不怎么感冒。 毕竟现在厂里和家里都装了电话座机,到底还是打电话方便。 再说了,过几年都能有手机和小灵通了,那不比BB机方便吗? 因此她的连锁百货商场并没有把BB机当成主营业务。 对此,还有很多人不理解,不是唱衰乔玉的商场没有钱,进不起那么多货,就是觉得乔玉作为董事长,眼光不行。 毕竟现在人家卖BB机那都是疯狂囤货,疯狂炒作。 只有乔玉,商场里虽然总摆着那么几台,但是卖得不紧不慢的。 不像以前推出别的新品,总是要搞搞新鲜活动,吸引大家。 即便是BB机火热得不行,一机难求,乔玉也并不额外去托关系进货。 缺货就缺货呗,那就等有货了再卖。 她不着急挣这个快钱。 大家觉得乔玉不行,乔玉也只是笑而不语。 这种事不需要跟别人解释,过两年大家都知道了。 乔玉只是提醒同学里几个也在做生意,尤其是把钱全都投资到BB机上的,和商会的一些老朋友,不要在BB机上投入太多。 就算是想投,赚一笔快钱就赶紧跑路,千万别搭在里面。 至于别人听不听的,乔玉就没管了。 只是,回村看望姚老太的时候,乔玉还是听说了一件事——姚金花后面找的那个男的,跟姚三爷续弦海氏带来的那个继子,两人不知道怎么勾搭上了。 找亲戚朋友同学借了一大笔钱,笃定主意要进一大批BB机,从此翻身做老板。 姚金宝跟乔玉说:“要只是借钱也就算了,他们东拼西凑的,都借了六十万,六十万还不够他们做生意的,结果想着去借高利贷,结果高利贷还不上,跑去偷窃抢劫……” 被抓了个现行。 钱是追不回来了,就在被捕的前几天,他们已经把借来的钱和高利贷的钱都汇给香江一个BB机经销商了。 人家那边货都发给他们,都验收完了。 退是退不了了。 被借钱的人就指望他们把BB机卖了,还钱。 可这俩人进了局子之后,说什么都不肯透露BB机藏在那儿了,坚决不同意转手给别人,或者便宜出了。 死活不说。 于是俩都判了三年。 人是进去了,但是海氏跟姚金花和姚三爷却是不慌。 村里每每有人来讨债不成,唾弃离去的时候,姚三爷几人都深感不屑:“你们等着吧!等我儿子、女婿他们出来,到时候把BB机转手一买,挣的钱能翻一番!” 大家也是无奈。 姚金宝跟乔玉说的时候也说:“现在只盼着三年快点过去,不然这天天有人来村里闹事,我们光这一个月都报两回警,再报我都不好意思了。”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538 首页 上一页 536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