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玉手推开窗扉,便看见白色穹苍下,飞旋而至的薄雪,浅浅铺在窗台上,它们散发出皎洁之色,辉映着窗内那张倾国倾城的容颜。 叶春雪望向窗外雪景,抬眉间眸光流灿,当真是应了:梅妆雪面照寒潭,纤腰冰韵入清弦。 她已经及笄三年,今日再见落雪,才后知后觉发现自个就要满十八了。 说要迎娶她的那人,还无踪影。 前些日子陛下还说,三年孝期满,他就可以除服,后宫便能进人了。若非她推托自己未满十八岁,姑姑说她不能早嫁,恐怕这会儿已经被抬进了后宫。 这三年,谢星阑以她的公主身份为名,将她拘在宫里不能随意进出。 若不是太皇太后护着,她又处处小心,说不定早就成了他的禁脔。 等到了十八岁,她还拿什么借口去推辞? 叶春雪守在窗边,抱着只通体黑色的猫,时不时望向宫院门口的方向。直到天色暗下去,才终于看见墨竹的身影。 墨竹一脸喜色。 叶春雪松了口气,看来有好消息了。 陆锦堂,北齐的太子,来迎娶她了吗? 墨竹走近叶春雪,满脸的笑容让叶春雪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起来:“公主,太好了,听说北齐的太子殿下,噢,他如今已经是齐国的皇帝了,今个向陛下递交了国书,说是要履行盟约,前来迎娶您。” 叶春雪的心情一下子变得敞亮,她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没有辜负她的等待。尽量控制着自己的喜色,她轻声吩咐,“父亲他们应该也知道此事了,吩咐下去,早做准备吧。” 墨竹点头,含笑看着叶春雪的模样,既为她的高兴而高兴,也为她的担忧而担忧。 其实公主和她都知道,就算齐皇已经递交国书,但宫里的那位陛下却未必愿意放人。她家公主这些年越长越好看,就是她一个天天侍候的婢女看着都移不开眼睛,何况是男子?若是陛下一意孤行,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过,能够忍住三年孝期不近女色,陛下也堪称一位重情重义的君子,她家公主不管是嫁齐皇还是嫁周皇,都是良配。 只是陛下那儿,有一个若是娶了她家公主会亡国的预言,还是不要嫁了吧,不管有什么事情,污水总是先泼到女子的身上。 墨竹看着深舒了几口气,眉宇间的忧色已经散去不少的叶春雪说:“公主,其他事情不急,都是一早就备下的,奴婢去唤青竹她们给您梳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召您进宫,奴婢去给您准备衣服。” “不错,你想得很是周到。”叶春雪按捺住自己的雀跃心情,点点头。 *** 夜幕降临,大街小巷皆是华灯初上。一座酒楼顶层雅座,一袭紫衫倚窗而立,望着街道两旁热闹喧嚣的景象。 他一身华贵的紫袍,领口与袖口绣着繁复精致的纹路,衬得他整个人更加尊贵俊美,令人惊叹的五官宛若刀削斧凿一般,棱角分明,幽黑深邃的眸子,仿佛淬着刀剑的光影,令人一见难忘。 即使是隔着一段距离,也能感受到他身上传来的迫人压力。他站在那儿,似乎连空气都凝固了,周遭一切喧嚣,都成了陪衬。 忽然之间,一阵风刮过,卷动了桌上的烛火,火苗晃了一下,瞬间熄灭了。 陆锦堂转过头,淡漠的视线扫过那熄灭的烛火,嘴角微勾,露出一丝讥嘲的弧度。 “啪……”一声脆响,蜡烛又重新燃了起来。 陆锦堂端起桌上的茶杯,轻抿了一口,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他的视线落在对面的墙壁,墙壁上挂着的是他当年以半山居士为名所绘的山水画,每一笔每一划均充斥着灵气神韵。 只是较之今日的他来说,还是不够磅礴大气。 陆锦堂从怀中掏出那枚印鉴,细细摩挲片刻,收回掌心之中,慢条斯理地饮着茶水。 “主公。”身后的随从,突然压低了声音喊了一句。 “何事?”陆锦堂的唇边带着淡淡的笑容,目光依旧落在对面的墙壁上,仿佛通过那张画看到那一日他扮成半山居士和叶春雪谈天论地的情景。 那人犹豫一下,终究是开口道:“属下查过了,主公曾经在西郊庄园里养过的那只猫,在宫里,那位安乐公主的院里……” 西郊庄园,是陆锦堂在大周求学时备下的最隐秘之处,里面饲养了一只通体漆黑的猫咪,取名玄羽,虽然只是一只幼猫,可却极具灵性,聪慧异常。 那只玄羽,全身黝黑,只有额间一块白毛。它生性懒惰,平素只窝在草丛里打盹晒太阳,根本懒得理睬陌生人,唯独陆锦堂抱它,它倒也会睁开眼睛看一眼,并不咬人。 因为它睁眼看陆锦堂的样子总令他想起叶春雪,所以非常得宠。 曾开大周前,陆锦堂曾在西郊庄园里呆了一天,想将玄羽带走。这只通体漆黑的小家伙,似乎格外喜欢他,每日睡醒,总会用柔软的舌头舔舐他的指尖,可惜离开的那天,玄羽却怎么也找不着了。 人不能带走,猫也带不走,这三年来,若说有什么遗憾,这件事可算一桩。 陆锦堂的思绪渐渐飘远,许久之后,才轻咳一声,淡淡问道:“公主知道是我的猫吗?” 身后之人恭敬答道:“从前不知,如今应该知晓了,听说公主甚是喜欢玄羽,属下已经命人把那猫原是主公所养的消息,悄悄送到了公主所在的宫里,想来应该已经知晓。” “嗯,我知道了,”陆锦堂淡淡应道,语调毫无波澜。 表面没什么反应,但身后之人跟了他多年,还是听出来主公这会儿甚是高兴。 是啊,那只猫怎么那么会跑呢,一路就跑到公主身边去了,这三年有它陪着,想来公主也不至于太寂寞。 陆锦堂放下手中的杯盏,转身朝窗户外面望去。窗外,华灯初上,万家灯火点缀在寂静的夜空中。 夜色浓郁,笼罩着大周的整座京城。 如今,他又和她同在一城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107章 赴宫宴 大周的皇宫里。 宫宴正式开始之前,众臣纷纷入席,觥筹交错间,歌舞升平。 坐在首位的谢星阑,穿着明黄龙袍,腰系玉带,头戴九翅金冠,显得威严肃穆。他的右侧,是丁丞相,丞相的下侧,是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他的左侧,则是杨太师,左丞相的下侧,是礼部尚书和户部尚书…… 今天的宫宴,除了宴请群臣外,最主要的还是商讨边境之事,以及北齐使团的来访。 这场宫宴,举办得极其隆重,可以说是谢星阑登基以来最盛大的宴会。 在宴会正式开始之前,小黄门和宫女们穿梭着奉上瓜果,满堂环珮轻响,香气弥漫。 众大臣无视美丽的宫女在自个身边围绕,迎着谢星阑轻抬的双手跪拜下就座,沉静地等待宫宴的开始。 谢星阑在位这三年多,声名显著,他重视文化教育,不仅允许女子像先前一样在国子监求学,还放开了太学、书院等学府,选拔了许多贤能之士,他很喜爱诗歌和音乐,亲自创作了不少佳作。 因为人才济济,大周的国力前所未有的强盛,不仅击败过西楚、西突厥等国家的犯境,也令大周的疆域扩展到了河套、西域等地。 今日之宴,谢星阑特意邀请了递交国书,为北齐国君求娶安乐公主的北齐使团参加。 北齐这三年来,内乱不断,老齐皇故去,新齐皇和兄弟们斗得不可开交,听说国势也因此更加衰落。 此消彼涨,别说谢星阑,就是大周的群臣也都不怎么将北齐放在眼里,数年前就是大周的手下败将,那位新齐皇还曾在大周做质子,就算斗赢了他的兄弟们,又能强到哪里去?不过是矮子里面拔将军,略微强些罢了。 看这次北齐使团来访就知道,不仅来求娶安乐公主,还把他家的三公主一并送来说是履行婚约,哪有女方上赶着跑到男方这边来的?只有地位卑下者才会这么做。 所以明为求娶,其实就是北齐新皇即位后,想要与大周修好,派出了使团来求娶。 咱们虽然对北齐瞧不上,但也不想再打仗,所以皇上才会同意谈婚论嫁,并表示要以礼相待。 北齐使团由陆锦堂的五弟陆锦宇领衔,他还是个十五岁的少年郎,眉目英秀,风度翩翩,看上去比他皇兄当年还要温和懂礼。 陆锦宇其实很头疼,他的三姐到了大周的国境才从随行的宫女里跑出来,说是要到大周来亲自问问周皇,还记不记得三年前对她的许诺?为何迟迟不去他们北齐求娶? 总不能说三公主是偷跑出来的,所以只好临时把使团的任务加了一条:送三公主前来履行婚约。 北齐这次带了不少的礼物,其中有一件特别引人注目:一幅画像。 这幅画像是由北齐最著名的画家李思绘制的,画中的人物正是三公主——陆姝美。 画中的场景是周皇谢星阑在桂花树下与三公主相会的一幕。 那日,谢星阑离开北齐后,陆姝美相思成疾,就想让人画下当日的场景以慰情念,请了李思进宫,李思听到三公主描述当时的场景,为她画完这幅画,他也深深地爱上了三公主,并想设法将她从大周皇帝身边夺回来。 原画在陆姝美的手中,因此,李思趁着陆锦宇出使大周的机会,将自己临摹的这幅送给了陆锦宇,并告诉他这是能够令大周皇帝顺利答应求娶三公主的画像。 陆锦宇虽然不知道李思的用意,但也被画中那缱绻缠绵的形容所吸引。他决定将这幅画像作为礼物送给谢星阑,并借此试探他的反应。 宫宴开始后,陆锦宇便起身向谢星阑行礼,并说道:“皇兄特命臣弟来向陛下致敬,并赠送一些微薄之物,请陛下笑纳。”说着便命人将礼物呈上。 谢星阑看了看礼物,并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东西。他微微点头道:“多谢齐皇和五殿下的美意。”就在他准备让人收下礼物时,陆锦宇扬声说道:“陛下,请您展开这幅画瞧瞧吧。” 谢星阑点头,小喜子指挥着两个小黄门展开那幅画卷,只见那幅画像上画着花园中的桂花树下,一个男子正殷勤地朝着一个女子诉说什么。女子身穿北齐服饰,头戴凤冠珠翠,面容姣好如花朵般绽放。她眉目含情地望着男子,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谢星阑一眼就认出了那个女子是陆姝美,忍不住伸出手去触摸那幅画像。 那位三公主不仅生得美貌,每次看向他的眼神,都好像他是天神一般……虽然杨昭看着他也是痴迷的眼神,但两个人之间还是有区别。 三公主看着,要更端庄大气一些,杨昭则妖娆妩媚些,不太适合做正妻。 若是阿满,阿满则是两者兼而有之……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0 首页 上一页 61 下一页 尾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