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出那幅画像,谢星阑仿佛看见了另一个人,他想起了自己与叶春雪相识相恋的过程。 当年他还只有五六岁,因为母后不够得宠,迟迟没有被封为太子,有回,他救下参加宫宴被孟贵妃养得那只白鹅追赶的叶春雪,父皇一时大悦,便封了他做太子,母后说叶家之女旺他,设法为他定下了婚约,而后他们就青梅竹马一道长大…… 若非那个钦天监监正的谗言,如今自己应该在万众瞩目下将她册封为皇后。 谢星阑沉浸在回忆中,忘记了身边还有众多群臣和使者在观看。陆锦宇见谢星阑如此神情,心中暗笑:这个大周皇帝真是贪恋美色啊,竟然被三姐迷成这样。 丁丞相看得真皱眉头,心中暗叹:原以为没了那个祸国之色的叶家女,不曾想这个北齐的公主也是祸水,吾皇什么都好,就是太重女色,这北齐的女子若是入了后宫,很有可能成为间谍或者叛徒,陛下光看着画像就对她如此迷恋,这怎么能行? 杨太师的心里也很气,原以为皇上除服,迟迟未去北齐求娶,他家三年前就已经进宫的女儿有机会坐上皇后之位…… 没想到北齐人如此有心机,不仅直接将三公主送来,还先用画像来勾住皇上。
第108章 生异心 杨太师轻咳了一声:“陛下。” 谢星阑猛然惊醒。 “启禀陛下,这副画像乃我大齐最好的画师所绘,记载了大周与大齐两国和睦,友好往来的感人一幕,是不可多得的宝物,故而此次前来,臣弟奉于陛下,祝陛下江山鼎固,江河万里。” 谢星阑淡漠地扫了画像一眼,然后吩咐人收好:“你们有心了,既然是这般有意义的物品,朕就不客气收下了。” 众人皆松了口气,连忙附和道:“是呀是呀,吾皇英武无双,公主独一无二,当真是佳偶天成。” “北齐使臣远道而来,辛苦了,快入座吧。”谢星阑又客套地招呼道。 “陛下折煞臣等了,为两国友睦尽忠效力本就是臣等份内事。”陆锦宇拱手道。 陆锦宇和谢星阑寒暄一番后便入席了。 宴席开始之前,宫廷乐师奏响了一曲欢快的舞蹈,随后歌姬唱起了南方民谣。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陆锦宇忽然提议要歌以助兴。 陆锦宇的提议赢得一片赞赏,于是他站起身,朗声歌道:“大周国土广阔,百姓富足,国库丰盈;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社稷昌盛;国君仁慈宽厚,爱护子民,百官贤良;四海歌颂陛下仁政爱民,百姓安居乐业,国祚绵延千秋。国泰民安、繁荣昌盛、国祚绵延千秋……” 全是吹捧奉承之词,但听着就是令人很顺耳,更别说陆锦宇一脸诚挚,少年郎还未变声,由他唱出来格外真挚动人。 众人听了纷纷跟着鼓掌喝彩,尤其是那些文官,一脸激动,恨不能再高喊几遍,表示自己对陛下万分崇拜,简直就是他们学习的楷模。 谢星阑嘴角微翘,目露欣慰。 陆锦宇说完之后,立即有宫娥拿来了新鲜果盘,上面摆着葡萄干、红枣、莲子、桂圆、枸杞,还有荔枝等时令鲜果供大家取食。 众人一边吃水果,一边饮茶闲聊。 陆锦宇一边与众人谈论国事,一边留意谢星阑,发现他时不时地盯着某处,目光温柔。 陆锦宇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发现谢星阑竟然在盯着扮成宫人侍立在他身后的三姐姐在看,顿觉好笑。 谢星阑本是无意间看了一眼,却发现站在陆锦宇身后的人有些熟悉,就多看了两眼,这一细瞧,他就看出那小宫人是个女子脑海里浮现了许久未见的人——他那个娇俏可人的未婚妻,那个在他说要守孝时,坚持等了他三年的姑娘…… 不管真假,他们之间曾有过美好甜蜜的回忆。 陆姝美被谢星阑注视着,脸上浮现了晕红,初时她还大胆地看他,可渐渐地她就有些受不住,转移目光,垂目看着地下。 陆锦宇察觉到了,低低一笑,心里明镜儿似的。 众人用膳之后,又喝着茶吃着瓜果聊着天,一个多时辰过去,宴会方才散了。 谢星阑回到寝宫后,便召集了近侍问话:“安乐公主何在?” “回陛下,安乐公主一早便禀了太后娘娘去叶府,至今尚未回来。” 谢星阑闻言冷哼:“她倒是走得潇洒!” 近侍低眉垂首,不敢吭声。 近身侍候这些年,他已经摸清楚陛下的脾性,知道此刻最应该做的就是闭紧嘴巴,绝对不能多嘴多舌。 自从三年前进宫住下,安乐公主每个月都会跑回叶府一趟,虽说她每次都是一两天就回来,但陛下是只要她不在就心情不好,令他们这些侍候的人非常头疼。 “派人去打探,若是有消息,马上报给朕。” “奴才遵旨。” 第二天,叶春雪回到皇宫,见到谢星阑,便立即向他禀报:“臣妹去叶府,是为了探望姑姑,她因为有孕近日身体不适,臣妹特意前去探望,陪了陪姑姑。” 谢星阑听了,嘴角微微上扬,心中的不悦也渐渐消散。 “朕知道了,你先去休息吧,回头来陪朕一道用晚膳。” 叶春雪行了一礼,才退了下去。 谢星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他想起了北齐递交的国书,脸色阴沉了下去。 这个事,已经不能拖下去了,他必须要做个决断。 小喜子在旁边看到他的脸色,连忙转移话题:“陛下,昨晚宴席上,奴才听说了很多关于您的好事,您的仁政和英明,让那些邻国的使臣都非常佩服。” 谢星阑微微一笑:“朕不过是尽力而为,为国家和百姓做点事罢了。” “陛下,奴才记得您曾经说过,国家和百姓是一体的,只有国家强大了,百姓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这句话深深地刻在了奴才的心里,奴才也想为国家和百姓做点事情。” 谢星阑笑了,“不错,你有这样的想法,朕很高兴。但你在这宫里头,想怎么为国家和百姓做点事情?” “侍候好陛下,就是奴才为国家和百姓做的事情。”小喜子激动地说道,“陛下是一国之君,您好了咱们大周才能好,您康泰了,咱们大周才能平顺,百姓才能安康。所以再没有比侍候好您,更要紧的事情了。” 谢星阑的目光若有所思,“你说得没错,朕的心里舒坦了,才能更好的治理国家。” 话音刚落,门外传来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陛下,不好了!”门外传来一个急切的声音。 谢星阑神色一变,连忙问道:“出了什么事?” 门外的人颤抖地答道:“太后……太后突染重病,昏迷不醒……” 谢星阑猛地推开椅子,飞奔了出去。 小喜子连忙追上他:“陛下,奴才伺候您过去!” 半个时辰后,谢星阑来到了寿宁殿,一群太医围在床前,正七嘴八舌地讨论太后的病情。 谢星阑疾步跨过屏风来到床榻边,伸手握住了太后的手。 “母后!” “皇帝啊,哀家……不行了……”太后睁开浑浊的眼睛,虚弱地喘着粗气,“哀家怕……怕撑不了多久啦,你要照顾好自己……哀家的皇儿……” 她抓住谢星阑的手放到胸口处,“这里……不要辜负了……” 谢星阑心里涌出浓烈的悲恸,跪在太后面前,哽咽着道:“母后放心,儿会好好的,我保证。” 谢星阑的泪夺眶而出,哽咽着道:“儿子知道,儿子知道……” “皇儿啊,哀家去后,要葬在你父亲旁边,不让孟江月那个贱人……”太后艰难地说道。 “嗯,儿子都依母亲。”谢星阑哭着应下。 太后满意地露出了笑容,然后缓缓闭上了双眼。 众人跪了下来悲呼:“恭送太后娘娘!” 谢星阑呆滞地坐在床沿,目光怔怔地凝视着躺在床上的太后,仿佛没有了魂魄。
第109章 承不住 谢星阑伸手轻抚着太后犹有余温的脸颊,喃喃道:“母后别担心,儿子答应你,定会替您达成心愿,绝对不会让你讨厌的人活得逍遥快活。” 小喜子连忙扶起了他:“陛下节哀顺变!” 谢星阑抹掉脸上的泪水,咬牙切齿地吩咐小喜子:“孟太妃身子欠佳,即日封宫,请太医院院正过来。” “喏!” 谢星阑又看了眼太后的遗容,闭了闭眼,“太后薨逝,着礼部处理后事。” 小喜子担忧地扶着他:“陛下!” “别废话,快去!”谢星阑呵斥了他一句,继续往前走。 孟江月听闻太后薨逝的消息,怔了怔,喃喃道:“没想到,她倒走到了本宫的前头。” “娘娘,您……要不要过去看一看太后?”紫鹃劝道。 “庆月宫都因为本宫的身子欠佳,将宫门紧锁了,哪里出的得去?这是有人嫌我碍她的眼呢,命能不能保住都难说。”孟江月冷嗤一声,随即起身往内室走去,“只可怜我的明月和明珠,才刚刚及笄就要守孝,还不知道会被人怎么对付。” 她拿了块玉佩出来,“着人送到大齐的使团,递给齐皇,提醒他兑现当日的承诺。” “是!”紫鹃应道。 另一边,谢星阑已经命令礼部官员着手操办太后的丧事,同时下发诏令:太后薨逝,全国素衣白幔三月,以示哀悼。 这件事犹如惊雷炸响。 许多人都暗搓搓地议论纷纷:三年前先皇山陵崩,天子这刚出孝期,又遇上了太后娘娘薨逝,皇帝陛下这是太过贵重,所以凡人承不住? 说人话就是陛下克父克母。 要不怎么会随着陛下年纪越长,先皇的身体就越来越差了呢?陛下登基之后,太后就一病不起了呢? 至于先前议论先皇因为酒色淘空身子的说法已经被遗忘了,太后多年来一直都是病歪歪的情况也被忽略了。 毕竟,陛下克父克母的这种小道消息,更容易激起民众传播的兴趣。 而在这个时代,皇族中人的名声远比普通百姓要高贵得多,这也导致了百姓们对陛下的言行举止更加关注。 很快,流言蜚语满城皆是。 “哎呀,听说宫里的太妃娘娘也病倒了,这是身边人都承不住陛下的贵气啊。” “也不知道哪家姑娘能担得起这份贵重,承不住就只能完蛋,咱们陛下得九天玄女娘娘才能配得上。” 也有提出疑问的,“那侍候陛下的那些人,都好好的啊,也没听说今天短了谁,明天少了谁的。” 立刻有人不屑,“奴才们能和主子相比吗?陛下的福气和贵重,就是承接也只能是他身边亲近的人,你没看出来吗?先是他的父皇,跟着是他的母后,如今又是太妃娘娘,这都是他身边至亲至近之人,本身也都是贵人,这是两贵相遇,必有一伤……”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80 首页 上一页 62 下一页 尾页
|